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网络推广文案佛语禅心,获赞无数!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 为了追求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常常自我苛求,所谓的执著也许会 变成执拗,而恰恰是这种不理智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扰乱了我们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适当地放弃,这并非代表不进取,而是一种生活的 智慧。

【佛语禅语第2句】:第一须带两只眼,照破两头事,莫只带一只眼,向一边行。(唐)百丈怀海禅师《古尊宿文案》卷一

【佛语禅语第3句】:生活的禅法,在于生活中活泼的运用,解除生活中存在的烦恼障碍与困惑,充实生活,宁静生活,祥与生活。

【佛语禅语第4句】: 无心之过是可以谅解的 面对无心犯错的人,要知道,他正陷在深深的内疚中,这时哪怕只是 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轻轻的安慰,都足以融化他心里的冰雪。

【佛语禅语第5句】:真正的佛是人群中最平凡的那个。他也许终生不会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可是他一直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他不虚度、不推脱,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存在。

【佛语禅语第6句】:【佛语禅心】我们行善的最大收获,不是能够给社会多少善,而是在行善的过程中,能否培育自己心中的善田,能否在我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佛语禅语第7句】: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佛遗教经》如人执小木,而入于巨海,人木则俱没,懈怠俱亦然。《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4624

【佛语禅语第8句】:忍字心上一把刀。能忍,就能纳受人间一切的缺点——对任何人没有一点怨恨,做任何事也没有一个难字。

【佛语禅语第9句】:不要只看着脚下,也不要选择容易更改的、不确定的目标,而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如此才能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

【佛语禅语第10句】: 现在的社会愈来愈发达,物质生活也渐渐奢侈浮华,但是,很多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这是为什么呢?是精神生活的缺失抑或是受锢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于是很多人试图通过修行和学禅来明白这些问题。

【佛语禅语第11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而凡夫的矿山虽已开采,却尚未加以琢磨。

【佛语禅语第12句】:佛教所说的破除执著,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去消灭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变我们主观世界的观念。

【佛语禅语第13句】:一者见人为恶则能遮止,二者示人正直,三者慈心愍念,四者示人天路。是为四止非,多所饶益,为人救护。《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佛语禅语第14句】: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众缘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属众因缘,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离有无二边,故名为中道。(古印度)龙树《中论·观四谛品》

【佛语禅语第15句】:【清醒与糊涂】 人生有时要清醒,有时却要糊涂。糊涂就是善于藏巧露拙;清醒就是 知道事情的轻重得失。

【佛语禅语第16句】:【天天禅语】给人安定、幸福,是大慈心的作用;用心救拔、度化,是大悲心的发挥。

【佛语禅语第17句】:【天天禅语】再富再红再成功也要面对生死无常的事实。在无常的规律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在缘起性空的真理上,更是平等。这就好比在花园里的花朵,再漂亮,再芳香,最后还是在花园里干枯;大海上的巨浪再高大,再磅礴,最后也还是在海中消失一般。人身难得,犹如昙花。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佛语禅语第18句】:胸中有分晓,语言存温厚,是做人有温之“当”。有了这个“当”,就会对人,温温以惠;待人,温和善良;处事,温和厚道;做人,恭敬礼貌。一言而蔽之,就会以一颗温暖之心看人,温暖之态待人。

【佛语禅语第19句】: 佛学推崇的就是与人分享,与人分享与幸福有关的东西。但是什么是 与人分享呢?佛学中已有明确的解释,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 想,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自己心中自然也会感到幸福快乐,也就会得到 双重甚至更多的幸福!这就是分享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20句】: 慈悲是学佛的最高境界,慈悲是在为我们修福,对别人慈悲就是对自 己慈悲。慈悲的心就是世界上最宽大的心,它没有仇恨、没有暴力、没有 斤斤计较、没有妒忌和羡慕……它可以让我们处处受到人们的尊敬,让我 们的人生没有绊脚石,更重要的是让人生不再充满痛苦。

【佛语禅语第21句】:每一次转念都是幸福的好机会,转一个视角看待世界,世界将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对待人和事,人和事无不轻安。

【佛语禅语第22句】:如何以一心调伏乱意?人的头脑转动不停,做各种各样的梦,起各种各样的担心,生各种各样的气,如果任由思绪纷呈,只能平添烦恼而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将心神专注于一件事上,烦乱的心绪自然没有了,对身外恼人的人和事也不再敏感,从而能保持宁静的心态。

【佛语禅语第23句】:佛说:“谦卑比慈悲更难,慈悲是把众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从心底生 起自然的慈爱与关怀;谦卑则是把众生当成自己的父母,从心底生起自然 的尊崇与敬爱。”我们知道,无条件地爱子女是容易的,无条件地敬父母 则相对较难。所以,谦卑比慈悲更难。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 谦卑。

【佛语禅语第24句】: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学人生感悟经典文案】将自己的最低需求作为贫富分界线,人就容易知足,将别人的状况作为贫富分界线,则永不知足。

【佛语禅语第26句】:当我们愉快时,愉快的原因,并不意味着放弃了世间的锁事,而是对它的看破与放下;当我们烦恼时,烦恼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现象对我们的干扰,而是对它的分别与执著。

【佛语禅语第27句】:有的时候,痛苦和烦恼不是由于得到的太少,而是因为拥有的太多。拥有太多,就会感到沉重、拥挤、膨胀,就会患得患失。

【佛语禅语第28句】:网络及传媒的发展,使当代人所获信息量越来越大,虽有哲人说知识就 是力量,然而知识也可成为人类恶欲的帮凶,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那 颗心,才是我们必须去认知、把握的。学佛习禅,让智慧更有力量。

【佛语禅语第29句】: 佛言:“即心即佛。”又说:“非心非佛。”人的心灵时时都在受到污 染,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做人时时都要修心修德,不做恶事,哪怕是最 小的恶;多行善事,虽然是最小的善。这是一种修身修德,自我提升。

【佛语禅语第30句】:【名人佛学经典文案】《法句经》说:“过失犯非恶,能追悔为善,是明照世间,如日无云噎。”意思是说:过失不属于罪恶,能够自我忏悔就是向善了,这样的光辉普照人世间,就像太阳普照没有云翳遮挡一样。

【佛语禅语第31句】:练得身形似鹤形,千珠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

【佛语禅语第32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看破不如看开。红尘繁复,看破世间种种的七窍玲珑心又有多少呢?一颗慈悲的心,才可以让生命如虎添翼,抽干一切浮躁在心中的恶水,注入一股清新的泉流,还一个清静的灵魂,容江海之天下。

【佛语禅语第33句】:倘若我们每个人在面临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和利益纷争的时候,都能够常 常想到这句“放下便是”,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定可以减少一些敌人而增加一些朋友,一定可以在行程中拥有更多快乐和 从容的时刻。

【佛语禅语第34句】: 看似精明的愚者,是天下最愚蠢的人,这些人原本是一块废 铁,不过表面镀了一层薄薄的金;看似愚笨的智者,是天下最聪慧的 人,这些人总是神光内敛,破衣烂衫中包裹其实都是真金。

【佛语禅语第35句】: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世人之心时时刻刻向外攀缘,攀得 更要占有,不觉间种种自定的概念,判别的标准形成了人生的性格,自 恃性格如棱角般过于鲜明的人,应对万事必然会有种种之障碍。性格只 是客尘,不能觉照自己性格之本然,当人生出现滞碍,只是祈求心外之 佛又有何益?

【佛语禅语第37句】:慈悲不只是悲悯孤弱,也不只是助人为乐。慈悲,蕴藏在每一个生命的心中,它是一种超越感性的悲心,也是一种别于理性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38句】:若能体认到贪欲会导致白私自利、贪婪无穷,并堕饿鬼道;嗔恨会导致害人害己、充满仇人,并堕地狱道;邪见会导致毁灭善根、愚昧无知,并堕畜生道,我们就能放得下贪欲、嗔恨及邪见。佛经云:“杀生之上无他罪,十不善中邪见重。”首先放下杀生和邪见。以关爱生命来放下杀生,以闻思佛法去放下邪见。

【佛语禅语第39句】:人生在路上,曾经的煎熬,曾经的糊涂,曾经的迷惑,忽然的醒悟,每个人都是充满色彩的活着,做着自己的决定,承载着自己的平坦与坎坷,那些曾经的固执与偏激,对生活带来的伤害,其实是自己照单全收。可以这么理解,生活的禅法,是一种自我的认识,更是生命的一种提醒,也不妨理解为是人生的一种警钟。

【佛语禅语第40句】:“善少”或“善多”,以自我为中心或以他人为中心,并不是天生如此,也不是命中注定必然如此,只要认识到“善少则愁,善多则喜”的真谛,改变视角,将注意力从自己转向他人,心境也必然随之而变。

【佛语禅语第41句】: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如是罪相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42句】:五戒是佛戒之中最简单的项目,但也是一切佛戒的根本,故称五戒为根本戒,其他一切戒律无一不由五戒衍生而成,也无一不将五戒作为重戒。五戒主要包括杀、盗、淫、妄、酒。

【佛语禅语第43句】: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弥陀按自己的形象造佛。念佛人是弥陀的作品,他的工作做到哪一步,念佛人才有如何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44句】:《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从而改过迁善。他以亲身经历阐释知命改命的法则,让世人通晓命运的因果轮回,明了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自然规律。

【佛语禅语第45句】: 伏尔泰曾说过:几只苍蝇咬几口,绝不能羁留一匹英勇的奔马。每一 位优秀人物的身旁总会萦绕着各种纷扰,对它们保持沉默要比寻根究底明 智得多。我们应当保持一种温和平静的心态,从容地面对那些纷扰。

【佛语禅语第46句】:我们从无始以来在此轮回的大苦海中,被贪、嗔、痴三毒所折磨,被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所煎熬,就像一个严重得病的患者一样非常可怜。如果缺乏善知识的引导,也没有闻、思、修佛法,根本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也无法证得心的本来面日——自生智慧。

【佛语禅语第47句】:做人应该立好志、发好愿。从事慈悲济世工作要发挥“义务”的精神,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忙;不要因为一点不如意事或眼前逆境,就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其实人生在世,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佛语禅语第48句】: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佛语禅语第49句】: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坛经一}千悔第六》

【佛语禅语第50句】:【佛语禅语第1句】: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佛语禅语第2句】: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佛语禅语第3句】: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佛语禅语第4句】: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佛语禅语第51句】: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理智的“放”、潇洒的“放”、超脱的“放”、幸福的“放”,无论哪一种,都会让人获得自在。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很累,身体累,心也累,那是因为他们执著和痴迷的东西太多,放下哪个都舍不得,而背负得多,自然就会身心疲累。

【佛语禅语第52句】:道虽从智慧领悟,尤从澄定体合。必向身心切近、日用动静间沉细思察,方有真实开豁,当下受用。(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53句】: 总有这样的时候,似乎在等待什么,又不知究竟为什么而等待; 内心有隐隐的期望,期望什么自己并不知道;生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找 不到忧伤的源头;弥漫难以抑制的情愫,又不知情愫为谁升腾。因为生 命的未知,人生的残缺,我们总是难免欲望和迷茫的无端袭扰。

【佛语禅语第54句】: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明)莲池《竹窗随笔》

【佛语禅语第55句】:诚而向正,虽愚亦可用。佞而怀邪,虽智终为害。(宋)自得慧辉禅师(《禅林宝训》卷四)

【佛语禅语第56句】:不自在相为无我相。南传(锡兰)觉音《清净道论·论行道智见清净品》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佛语禅语第57句】: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决痛苦的办法。向上者,求证无上大涅槃;向善者,从一点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佛语禅语第58句】:命如花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从初乐爱欲,可淫入胞胎,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自作受苦乐,身死神不丧。《法句譬喻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59句】: 有些人总是斤斤计较,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会吃亏,更怕让别人得了便 宜,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分享的真谛。

【佛语禅语第60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财富再多,总有用尽的时候;地位再高,总有衰败的时候;名誉再大,总有失去的时候;亲人再多,总有离散的时候;身体再好,总有衰老的时候。只有内心的觉醒才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至高无上境界。

【佛语禅语第61句】:当我们自己的心窗纤尘不染时,理智的阳光就会驱散心头的晦暗,只要 我们愿意朝向阳光,阴影自然就落在身后。

【佛语禅语第62句】:【禅语感悟】 释圆禅师用茶杯与茶壶做譬喻,清扫了这个年轻人心中的一份傲气, 助其终成正果。其实这也是在告诫我们这些俗世之人,若想有所大成,当 放低姿态,容纳百家之所长。

【佛语禅语第63句】:在人际交往中,竞争不能阻止竞争,仇恨不能平息仇恨,以怨报怨只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更大的仇怨。反之,忍之、耐之,以不争息争,以德报怨,使人不能与之争,使人无法与之恨,就能很好地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佛语禅语第64句】:或尽忠立孝,济国治家,行谦让之风,履温恭之道,敬养父母,成第一之福田,承事尊贤,开生天之净路。(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四

【佛语禅语第65句】:一切苦的主要原因,源于自我珍爱的心,它的解药就是珍爱别人。——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66句】: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圆满成佛。“人”如无愿,就无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67句】: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但归根结底,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混浊的水。

【佛语禅语第68句】:获得成功的过程犹如拳击手夺取冠军的道路,有无数的坎坷和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这时只有放手和对手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在知识、智慧和实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长,变得成熟、强大,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佛语禅语第69句】: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70句】: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是一个杀人犯,当他放下恶念一心向善时,也会最终得到善报。

【佛语禅语第71句】: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98经

【佛语禅语第72句】:纷扰练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莫说无益身心之语,莫入无益身心之境,莫动无益身心之念。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休必劳心。

【佛语禅语第73句】:虽舍小杂乐,当得清净大乐;舍颠倒虚诳乐,得实乐;舍系缚乐,得解脱乐;舍独善乐,得共一切众生善乐。(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八十五

【佛语禅语第74句】: 耽搁和投入这两个词是不同的,对于时 间来说,前者是浪费,后者则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必须的付出,只 要有结果,就是有意义的,结果越大,意义则越大。回味先生这段 话,我感觉自己在微博上的时间付出是投入而非耽搁,因为微博我结 识了朋友,获得了快乐。

【佛语禅语第75句】:徐志摩决定追求美女林徽因时,遭到大家的反对,但他还是决定投入一场毫无希望的爱情角逐,他说了一句话,后来被许多人当成座右铭:“得之我幸;不得之我命。”最后,他没有得到他渴望的爱情,只好认命。一个人只要肯认命,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

【佛语禅语第76句】:若众生需要,满山遍野的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如是,无经不深,无经不浅,无高无低,无大无小。众生的心若能吸收应用,即是微妙大法。

【佛语禅语第77句】:【禅与生活】①安与慈祥、坦坦荡荡、胸襟开阔、心如止水是禅;②真诚善良、关怀备至、心底无私、自强不息是禅;③人民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楷模、人民公仆是禅;④空灵天籁、清新淡雅、行云流水是禅;⑤潺潺流水、青青翠竹、皓月当空是禅。一切事物的真、善、美都是禅。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心禅语】 其实,办不好事情,有时并不是因为做事能力差,而是因为没有认认 真真把事情做到最后,如果能一心一意做事并坚持到最后,那么,定会把 事情做成做好。

【佛语禅语第79句】: 问问占中国大多数的农民,谁能真正代表他们。回答也许令 许多人不快:不是那些成天在口头上救国救民的所谓精英,不是那些 要死要活非代表他们不可的所谓意见领袖,也不是那些躲在帷幕背后 满口粗言秽语的自恋者,而是那些冒着烈日到田头为他们传经送宝、 帮助丰产增收的实践者。

【佛语禅语第80句】: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

【佛语禅语第81句】:禅非意想,以意想参禅,则乖;道绝功勋,以功勋学道,则失。——《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82句】: 笑话、调侃是生活的作料,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它不 多,无它不行。但玩笑、调侃一定要分别对待,对不了解的事,不熟 悉的人,必须注意尺度。稍不注意,轻则遭人误会,重则伤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83句】:平常心是清静心,是光明心是博爱心,是敬业心,是正直心;平常心是超脱名利,不溺欲海……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实不平常。

【佛语禅语第84句】:所谓“方生方死”,是说我们生的起点,也正衔接着死的那一刹那,这两个点是可以重叠的。——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85句】:慢心自恃的人,往往会高夸对经文理解的重要,而轻视什么也不懂、只会一句一句念佛的人。这是因为,思维分别念的“理解”是他的长处,而绝思绝议的念佛正暴露出他的短处,为了扬长避短,故作如是说。

【佛语禅语第86句】:佛陀曾经说:“诸佛无法用水洗掉众生的罪业,无法用手取掉众生的痛苦,也无法把自己的觉悟移植给别人,只是指明正确的真理,才能令人获得解脱。”如果我们想要清净罪业、远离痛苦、证得觉悟以及获得解脱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佛教的真理。

【佛语禅语第87句】: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怎样欣赏生活的美丽?佛日: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华严经》

【佛语禅语第88句】: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优婆塞戒经》卷四,供养三宝品

【佛语禅语第89句】:漫漫人生路上我们需要品尝各种滋味,需要体验各种心境,样样不可 缺,样样不可少,这才是圆满的旅程。咸,指的是强烈的信念、炽热的情 感、剧烈的痛苦、沉醉的痴迷、彻骨的孤独、狂热的爱恋;淡,指的是轻松 的自由、欣赏的生活、适当的沉默、细心的关怀、温和的知足、伟大的 平凡。

【佛语禅语第90句】: 人至中年,日已当空,时光的脾气似乎变得越来越古怪,一 会儿无端在你的头顶撒一把霜雪,一会儿冷漠地在你心里划一道伤 痕。虽然阳光依旧热烈,却已经渐行渐远,夜的寒意一点点侵入思 绪,化为离愁。你的肉身不可挽回地迟钝,激情慢慢被风吹薄。有一 个声音在呼喊,我不服气,还有梦想!

【佛语禅语第91句】:年轻时,我们很单纯、很青涩,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明白什么是爱,但也正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单纯,让我们对我们的爱人无欲无求。

【佛语禅语第92句】: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佛语禅语第93句】:温,温度、体温、温润、温暖、温文、温和、温顺、温厚、温良……因温之单字而引伸出来的词语甚多,所引起的思考也甚多。

【佛语禅语第94句】:同伴着急道:“命都快没了,扔掉吧!”但这人坚持不扔,结果被淹死了。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置于生命之上的人,必然葬身其中。

【佛语禅语第95句】:从心底深处畏惧生死轮回,此信坚固,为不可缺少之法。(宋)冈波巴《宝鬘集》

【佛语禅语第96句】:佛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常言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故恒观自身,勤断己过是菩萨行。——妙峰法师

【佛语禅语第97句】:慈悲与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与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佛语禅语第98句】:习惯了在寂寞里开花。温一壶老酒,做几道小菜,品着月光的清凉,跌醉在夜晚的裙摆之下。风徐徐来,夜渐渐深。最后忘记了是自己在寂寞里开出了花,还是寂寞本来就是一枝禅意幽深的花,在与世无争的素心下,明媚了远山近水,婉转了隔世天涯。

【佛语禅语第99句】: 我是个习惯熬夜的人,没上微博之前,我一般12点左右睡 觉,早晨6点左右起床,多年如此,依然神采奕奕。微博打破了这个 规律,12点之前睡觉变得稀有,大多在12点以后上床,最晚曾经熬 到过凌晨2点左右,因为早起依然是旧规律,我偶尔觉得疲倦。自以 为是铁打的身体,其实并不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069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