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灵禅语文案大全
【佛语禅语第1句】:学者问禅师:“你常教人慈悲为怀,慈悲有什么用呢?”禅师答道:“慈悲能给你无边的力量。”学者又问:“我怎么才能感受到这种无边的力量呢?”禅师道:“慈悲能助人,福报围绕着你;慈悲能润心,嗔怒的火气就灭了;慈悲能护卫,贪欲杂念进不来;慈悲能宽慰,痴心的执念能放下。”
【佛语禅语第2句】:立于都市楼顶,车声人声,一切入耳的声音无不是噪音、杂音。凡是人类所造出来的声音,以及我们心中的一切念头,无不是噪音杂音,听如无尽的怨叹,让人心不喜不静。
【佛语禅语第3句】: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行为。若是你的想法不对、看法不对、行为做得不对,就要改正,这就是“真修行”。—一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4句】: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坛经·机缘第七》
【佛语禅语第5句】:人生的历程,需要抱一份平淡的态度,而不是一场疲惫与劳累,所经过的那些痛苦与烦恼,不过是一种风雨阴晴的更替,生活的禅法,就在于悲观者能够看到信心,人活着就是一种升华,好好的活着,活得自然,不必更多解释。
【佛语禅语第6句】:若人决定心,独受诸勤苦,所获安乐果,而与一切共。诸佛所称叹,第一最上人,亦是希有者,功德之大藏。(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7句】:你眼里的“小人”可能是最值得你同情的人生活中受到别人的侵害、冒犯,该怎样对待?佛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佛语禅语第8句】:有行无愿,其行必孤;有愿无行,其行必虚。行愿相从,自他兼利。(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四
【佛语禅语第9句】:问:“心的本体在空间上说是横遍十方,那我的心如此,你的心如此,众生心亦如此,结果要挤到哪里去呢?”答:“一室一灯,光满全室,若装千灯,灯灯有光。一灯之光,已满全室,九百灯光,挤往何处?”——李炳南居士
【佛语禅语第10句】:说法时,文相连属,义无舛谬,观法先后,以智分别,是非审定,不违法印。次第建立无边行门,令诸众生断一切疑。《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菩萨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人大海,渐渐至深。《虚空藏菩萨经》
【佛语禅语第11句】: 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信任,这样的世界如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 夜,所有的人都不敢轻易迈出脚步,因为不知道前面究竟是天堂还是 地狱。人世间如果没有了爱,这样的人世仿佛宇宙中流浪的孤星,永 远没有可以停靠的港湾。
【佛语禅语第12句】: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佛语禅语第13句】: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人佛性戒中。《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14句】: 寒山大士问拾得:“世间有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 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拾得回答:“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 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一般人是看得破,却忍 不过。俗人,是不太能够委屈自己的。
【佛语禅语第15句】: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力品
【佛语禅语第16句】: 早安,夜晚的精灵;早安,晨间的歌者!你们沉睡或者醒 来,在梦中还是路上,都一样受到光明的眷顾。朝晖热爱你们的思 想,晨风眷恋你们的身影,因为你们天空没有忧郁,大地不再寂寞。
【佛语禅语第17句】:在我们的一生中,才智、财富、名利、地位等,这些穷其我们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当我们最终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什么都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
【佛语禅语第18句】:信自心为佛心,却又无心无佛可执,一切法无不是自心之显现,天地与 我为一,圣人不己以万物为己。于此不起信、无有决定志,则古来圣贤 之境界于今时之人将成绝响。莫怕魔王扰,只怕心不空,心若空则含容 世间万有。信此心即佛即空,参禅方到归家处。
【佛语禅语第19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的话,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能利益众生,开导人心,使人开解烦恼?
【佛语禅语第20句】:有一句口号:“学一行,爱一行。”这是一个很不现实的目标。做一件事,认真做好,这不难,对原本不爱好的事,勉强让自己爱上它,这很难。从事自己不喜爱的工作,久必生厌,不如选择一份真正热爱的事业,并努力干好它。
【佛语禅语第21句】: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追求幸福,有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可靠方法,就是以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内在的情况。记住:微笑能改变你的生活。
【佛语禅语第22句】: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 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没 有想过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 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佛语禅语第23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人人向往的境界,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现代人生活的常态。生活的旅途中,人们常常忽略美好而执著于痛苦,在不停歇的拼搏和追逐中,疲惫万分。
【佛语禅语第24句】: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25句】:此心无碍则法无碍,法无碍故,则理无碍,则事无碍,则事事无碍,则一切法界俱无碍。——《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26句】: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可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佛语禅语第27句】: 就这样一簇秋光里的野花,是不是已足以让你心动?会不会 给你穿越的冲动?很多年前,老屋附近的水塘边少年眼里的梦,是不 是已经和岁月一起永恒?
【佛语禅语第28句】:父母及长兄,和上、诸师长,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杂阿含经》卷四,第87经
【佛语禅语第29句】:有些人认为,能够做一个好人足矣。你处于暂时的安乐——增上生,并不意味着你已达到了究竟的解脱一一决定善。增上生只是为最终达到决定善的一种暂时的方便条件,而不是终究目标。比如,电梯只是运送我们回家的方便工具而已,没有人会将它当成自己的家,同样的,增上生就像电梯,决定善犹如家园。
【佛语禅语第30句】:有时候,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意外。时而惊喜,让人措手不及;时而无奈,让人难以启齿;时而痛苦,让人防不胜防。惊喜也好,痛苦也罢,只是一种历练,不要让心情毁了一生,得到也好,失去也罢,只是一个意外,不要迷失方向,更不要迷失自己。
【佛语禅语第31句】:善福大慧弱,而有少罪恶,是罪无救者,能令堕地狱。大慧福德者,虽有罪恶事,不令堕地狱,现身而轻受。譬如央掘魔,多杀于人众,又欲害母、佛,得阿罗汉道。(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五
【佛语禅语第32句】: 不要放大自己的缺点,也不要掩藏自己的优点,这样你会自 信一些。不要害怕面对内心的龌龊,也不要忽视对内心美好的赞美, 这样你会对自己客观一些。拥有自信,做到客观,人生就已经像模像 样,若有余力再稍事打磨,成为精品绝品,或许并不是一种奢望。
【佛语禅语第33句】:住持居上,当谦恭以接下;执事在下,要尽情以奉上。上下既和,则住持之道通矣。(北宋)浮山远禅师(《禅林宝训》)
【佛语禅语第34句】:弟子:“师父,为什么其他做错事的人都不必改,老是我在改呢?”师言:“想要成佛的人就要改,不想成佛的人就可以多多与人计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35句】:第一善知识,能呵责过患者是。如誉我,非上师也。此为要门口诀。(古印度)阿底峡【第4句】:胜进心·出离心·菩提心
【佛语禅语第36句】:怨家得施,则为中人;中人得施,则成亲善。(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摩诃萨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体贴他人,就是爱护自己。(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37句】:【天天禅语】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第1句】:财物布施;【第2句】:无畏布施;【第3句】:法教布施。
【佛语禅语第38句】:【第14句】:布施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39句】: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学佛法行者,固然需 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 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
【佛语禅语第40句】:很多人嘴上说不信因果,但他的所作所为却离不开因果的规律。人们为了秋天的好收成而努力耕种,为了未来的好前途而培养孩子,为了富足的生活而拼命赚钱,为了生老病死的保障而购买保险……就连口渴时要喝水,饥饿时要吃饭都是因果的现象。人们的生活点滴都离不开因果,又有什么理由不信善恶果报呢?
【佛语禅语第41句】:只有解脱所有束缚,扫除所有名利的浮云,才能自由安心地徜徉在人生的天空下。
【佛语禅语第42句】: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有情心烦恼种性,即是菩提性,即是本性真净,即是四智菩提。《曼殊师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43句】:我们经常在富贵的诱惑中迷失自我,忘记了生活的本意,结果得到的财富越多,失去的幸福也越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容易使人的心境失衡,如果患得患失,不能以宁静的心灵面对无穷无尽的诱惑,我们就会感到心力交瘁或迷惘躁动,我们的内心也会被外物所遮蔽。
【佛语禅语第44句】: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45句】: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46句】:保持一种令人欢喜的语言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凝聚人心、保持人际关系稳定和谐的重要方法。
【佛语禅语第47句】:【佛语禅心】我们行善的最大收获,不是能够给社会多少善,而是在行善的过程中,能否培育自己心中的善田,能否在我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
【佛语禅语第48句】:故城旧巷,指间生香。于这薄凉的世界里,定要做一个静婉且柔情的女人,绾上一巷云烟,身着一季素香,捧一砚清墨,了悟这一片云水禅心。独自,在巷末的转角处,捻一方岁月静好,温婉成旧日的念想。
【佛语禅语第49句】:只有两种病:一是骑驴觅驴,二是骑却驴了不肯下。……若不骑,十方世界廊落地,此两病一时去,心下无事,名为道人。一《舒州龙门佛眼和尚小参文案》
【佛语禅语第50句】: 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的最大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那片光明也会引路,令你如愿而归l如果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样都不要放弃。
【佛语禅语第51句】: 佛日:“高人一等,必先低人一头。”唯有善于低头做人,才能在高处 成事。
【佛语禅语第52句】:夫饮食男女,声色货利,未始为障道,而所以障道者,特自身自心耳。故昔人有言,功劳莫先于有智,大患莫若于有身。——《紫柏尊者全集》
【佛语禅语第53句】:在感情发生问题时,要以大爱之心爱其所爱;也要退一步,用宽广的心接受眼前呈现的一切,这才是有智慧的爱。
【佛语禅语第54句】:远离不良情绪:世间没有永久的不幸真正的强者,善于发现顺境中的阴影而从容应对,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而不涉悲喜,并能够时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面。
【佛语禅语第55句】:妻子侍奉丈夫,有五件事情需要注意:一是丈夫归家,应当起身开门问候、以礼相待;二是丈夫出门在外,应当清洁家居环境、煮好饭茶等待丈夫回家;三是不能对其他男人起淫心,挨丈夫骂时不要回骂和变脸变色;四是听从丈夫劝诫,所有家财不得私自藏匿;五是丈夫睡觉后,料理好家务方才睡觉。
【佛语禅语第56句】: 昨天与前世其实并无不同,可昨天往往被记住了,这就是痛 苦的根源。昨天无论是喜是忧都已成过去,如果不能忘却昨天,昨天 的喜因为追不回,喜便成了痛苦;昨天的忧放不下,则忧上加忧,不 痛苦才怪。
【佛语禅语第57句】:细水、柔风、游鱼、飞鸟、绿树,好一幅恬雅幽静的山水田园画!在这一片和谐之象中,所有的一切却都相依相存,缺少其中任何一环,美丽都会大打折扣,就像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片段之间,都有着不可割断的联系,因果相承。处在这因缘果报中的众生,都必须有所承担,才有机会修成正果。
【佛语禅语第58句】: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却不可泯灭爱心。爱心是促使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自私走向无私的源头。具有爱心的人,纵然平凡,也决不庸俗,因为他们懂得:心中时时倾注善良和宽容,就会获得一生的甜美和幸福。
【佛语禅语第59句】:净尘问禅师:师父,虽善恶有报,但为何恶人总迟报?禅师答:未迟,当下已报。净尘言:请师父开示禅师说:为恶之人,殃虽未至,心性已损;为行善积德,身心泰然如处天堂,为非作歹,衣影抱愧当下犹在地狱。净尘说:失心果报甚重。禅师叹: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又曾绕过谁?。
【佛语禅语第60句】:虽是俗世尘光,却也岁月静好。做一个淡然女人,飘忽人际中,置身世相外,不睹万般诱惑,只赢一人之心;做一个静默女人,浅笑袪千愁,轻语醉春秋,虽不善言辞,亦自成风景;做一个浓情女人,寂时似禅定,情窦如烈火,爱就梦一场,别恨只道无;做一个寒梅女人,只为暖冬,无意争春,惟愿走过,不求来过。
【佛语禅语第61句】:一者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二者于一切种智心不退转;三者于诸有情起亲友想,于险难中誓当救护;四者常于有情起负债想;五者恒怀惭愧:何时偿毕?能发如是五种心者,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发菩提心品
【佛语禅语第62句】:浮生似梦,与谁为仇,云烟过眼,与谁结怨。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佛语禅语第63句】:人生的每一天都很宝贵,做人做事当有紧迫感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佛日:是日已过,命亦遂灭,当勤精进,慎勿放逸。——《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64句】:欲!我知汝本:意从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65句】: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人们因此生出爱与恨、悲与苦,于是众生之间便产生了联系,或和睦相处,或相互斗争。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纠结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66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第1句】:财物布施;【第2句】:无畏布施;【第3句】:法教布施。
【佛语禅语第67句】: 忏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忏悔就意味着你完全袒露你的内 心,正视自己的过失,而这本身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情。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面对,只要是严肃而诚挚地展示自己不为人知的 瑕疵,那便是走向纯洁、神圣的必由之路。
【佛语禅语第68句】:世事如棋局,不执着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才是真空。人生没有完美,幸福没有满分,当执着成为负累,放手就是解脱。心中有道,拥有一切;心中有梦,才有希望;心中有禅,生活安然。携一份淡泊,品一份宁静,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佛语禅语第69句】: 证严法师说:“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 要怕的是心的偏向。”洪应明说:“立百福之基,只在一念慈祥;开万善之 门,无如寸心挹损。”做人一旦严重偏离道义标准,就会遭到现实的惩罚。
【佛语禅语第70句】:当今之各界人士,多有几分知识,借助网络之便利,更知天下大事,一 听到自心自性,亦能搬出古今中外之言句,且问,在他人的舌头上,你 的自心自性何在?什么是无?从他人的舌头回到自己的疑情中,祖师以 此成祖师,佛陀以此成佛陀。
【佛语禅语第71句】:在生活中,许多人过于强调言论自由,而不强调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发表言论不要紧,总该注意影响。说别的话还不要紧,一旦话语触及他人的名誉、利益、尊严,那就要特别小心了,俗话说,“蚊子遭扇打,只因嘴伤人”,伤了人,弄不好会遭报应的。
【佛语禅语第72句】: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只有克制自己,不为欲望所驱使,才能使心灵更清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才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佛语禅语第73句】:蛇性虽曲,人竹筒则直。人心如蛇,佛名为竹筒。复杂多疑、摇摆不定之人,专称佛名,自然往生;无明边见凡夫,专称佛名,自然合于中道实相。净土宗一切教说,皆为令众生人一向专称竹筒。
【佛语禅语第74句】:【生活禅语】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佛语禅语第75句】: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76句】: 面对不幸还有悲悯,面对幸福还有憧憬;面对丑恶还有愤 怒,面对善良还有感动;面对白云还有畅想,面对流水还有柔情,面 对绿叶还能怀春,面对花朵还会冲动……朋友,哪怕你已经年华逝 去,哪怕你已经白发丛生,但你依然不老,你的人生之树仍旧青葱, 你还有理由仰望星空放飞豪情。
【佛语禅语第77句】: 每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希望.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绝望。而事情向着哪个方向进展.也取决于你对它的心态和做法。人在迷惑不知所措的时候,常会把难以解决的事情和梦联系到一起。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记住:心念改变命运。
【佛语禅语第78句】:一切诸法真实之相,不来不去,无分无断,不一性、不异性,到一切法第一彼岸。到彼岸者,即是涅槃。一切诸法悉涅槃相,是故当知不可宣说,唯除世俗说为中道。如是中道,彼即趣向大涅槃路,亦无涅槃是彼所趣。《大宝积经》卷六,无边庄严会
【佛语禅语第79句】:【佛语禅心】“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棵大树,我们的父母长辈是家族的根,夫妻是树干,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树的枝叶花果。只有孝顺老人,大树才能根深蒂固,才会枝繁叶茂,我们才能得到累累硕果。因此,你只要去耕耘,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都能够收获。”
【佛语禅语第80句】:看经若不向自己上做工夫,虽看尽万藏,犹无益也。(明)曹溪退隐《禅家龟鉴》
【佛语禅语第81句】:珠光宝气并不是高贵的象征,人之所以高贵,更重要的是因为气质和品格,而非外在的浮华。
【佛语禅语第82句】:入迷称作失,人悟称作得。得失在于人。真正了悟了人生道理,即便在喧嚣红尘中,心也能逍遥于山谷,放旷于城镇,精神则是超脱的。
【佛语禅语第83句】: 不反对攀比,攀比也有其正面价值,攀比使你有明确的目 标,有超越目标的冲动,有拼搏奋斗的激情。一味地攀比往往产生负 面价值,因为不讲主客观条件,不懂得迂回,难以变通,攀比由此成 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人在一条道上跑到黑,到头来不免两手空空。
【佛语禅语第84句】: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佛语禅语第85句】:欲人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人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86句】:自然界给人类的惩罚是如此直接,如果你过度利用,违悖自然规律,它就会施以颜色。人类的阴阳失衡,自然的阴阳失衡,都将以各种形式还击给我们。
【佛语禅语第87句】: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
【佛语禅语第88句】:自古以来,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才会保持自然的和谐,阴阳的平衡,万物才能自然更迭。
【佛语禅语第89句】:【禅修问答】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禅师答道:今天】为什么?【因为今天是我们拥有的惟一财富。昨天不论多么值得回忆怀念,它都像沉船一样沉入海底了】明天不论多么辉煌,它都还没有到来;【而今天不论多么平常、多么暗淡,它都在我们手里,由我们支配。】珍惜今天,活在当下。
【佛语禅语第90句】: 但她又往往是个泄密者,文字背后隐藏的东西才是“真实”。譬如一 条骂人的微博,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微博本身所呈现的东西。实际上它 传递的信息很多:写微博者的生活境遇,内心纠结,潜意识,还有即 时的思考、欲望、隐秘和期待。
【佛语禅语第91句】:老子主张“无为”,佛陀主张“心空”,其实都是要求心无外物,顺其自然。在这里佛家和道家是息息相通的。修行禅定需要用心去冥想,没有现成的答案等着你。等到想通之后,心中自会豁然开朗。
【佛语禅语第92句】: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幽涧泉清,高峰月白。”——《广岩成泽禅师》
【佛语禅语第93句】:如来无上医,所可疗治者,拔毒尽苦际,毕竟离生死。如来治眼病,过于彼世医,能以智慧鎞,决无明眼膜。《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三
【佛语禅语第94句】:若父母不听汝于正法律中正信舍家、无家学道者,我不得度汝出家学道。《中阿含经》卷三十一,《赖吒和罗经》佛言
【佛语禅语第95句】:云何是法?法者是心法,心法无形,通贯十方。目前现用人信不及,便乃认名认句,向文字中求,意度佛法,天地悬殊。——《镇州临济慧照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6句】:持咒若坏戒,不得上悉地,中品亦不成,亦不成下品。佛于毁戒人,不说咒成就。《文殊根本大教王经》
【佛语禅语第97句】: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佛语禅语第98句】:天堂本来是黑的,只有天使才是亮的。天堂因天使之纯净而显现美好,地狱因魔鬼之邪恶而显现恐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地狱随心而现,随识而变。
【佛语禅语第99句】:日常待人处事中,要秉持诚正信实的心念,不能自欺欺人、心怀不轨。若能终生抱持“此心即道场”的意念,才得入如来室,学如来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24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