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家号2023经典的心灵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
【佛语禅语第2句】:贫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忧苦者咸使快乐。《华严经》卷六十三,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3句】:快乐在于找到内在的纯粹和自由,心胸空灵,身处欲望之中,心离欲望之外,便能达到不受拘束的境界。荣枯无意,生命本是自然,无心而求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在之境。
【佛语禅语第4句】:当我们在苛求那些残缺的时候,当我们在艳羡那些圆满的时候,我们要 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敢于去拥抱残缺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 样的残缺,个子有高矮,体型有胖瘦,身世有显赫平凡,家庭有富裕贫 穷……但是,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正视它们。
【佛语禅语第5句】: 《大智度论》有言:“一切世闻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自佛法中。”“佛”,在梵文里是“觉悟者”的意思。
【佛语禅语第6句】:学道人必定生处要熟,熟处要生,便是入门下手初步。——《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佛语禅语第7句】: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8句】:真正的爱情,即使在情感浓烈的时候,也不应失去理智。虽然爱情常会令人变得盲目,但理智还是要存在于相爱之人的心中。如果爱得乱了方寸,失了方向,最后不知道该怎样去爱对方,这样的爱通常都是有问题的。
【佛语禅语第9句】:周而复始,千篇一律地做同一件事,难免感觉枯燥乏味。事情做久了,做多了,就容易麻木,进而失去精进的心,对事消极敷衍,应付了事。
【佛语禅语第10句】:处世待人,要讲究方法,保持心静。“富贵在天,生死有命”,人生在世 只不过数十寒暑而已,一切是非成败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个有 高深修养的人,对待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 破红尘,杂念全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超然于物外。
【佛语禅语第11句】:指尖滑过杏花的叶片,抱一抱年轮渐增的老树。时间仿佛在自己的世界停止,煮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找常。分手快乐,我们有更多时间可以触摸到自然的灵魂,感受自己杯子里水的温度,叶子一点一点的舒展。看云卷云舒,品花开花落那份淡然的禅意。
【佛语禅语第12句】:一切众生色心实相,从本以来,常是毗卢遮那平等智身。(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卷一
【佛语禅语第13句】:人活一世,其实,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佛语禅语第14句】: 佛经十分推崇孝道,佛对于父母,对于师长,对于众生,无一不关怀 备至。佛经中《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的就是要孝养父母,它告诉我 们,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
【佛语禅语第15句】:施有三种: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财施复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信心施,三者随时施,四者自手施,五者如法施。(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檀波罗蜜品
【佛语禅语第16句】: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退还家者,是名顺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三,宝梁聚会
【佛语禅语第17句】:云何真言教法?谓阿字门,一切诸法本不生故。《大日经》卷一,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
【佛语禅语第18句】: 人是生而孤独的。我们孤独地来到这个世界,即使有幸孪 生,出世也有先后;我们与父母兄弟相依,最终也会彼此离开;即使 是携手相爱的人,相遇之前和想离之后,拥有最多的也是孤独。既然 来到这个尘世,又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就不要试图填补孤独, 不妨愉快地去接受和享受它。
【佛语禅语第19句】:以应萨婆若心,内外所有布施,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用无所得故,须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檀那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佛语禅语第20句】:平凡,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伟人是塔尖,平凡人是塔基。人生舞台上,主角又能有几人?配角芸芸众生。正是无数的平凡人、配角,与伟人、主角紧密配合,才组成了这个和谐而精彩的世界。
【佛语禅语第21句】:心如即是坐,境如即是禅,如如都不动,大道无中边,若能如是达,所谓火中莲。
【佛语禅语第22句】:六字乾坤袋,大即包天包地,小则提手便行,可大可小,能放能收。还有什么装不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佛语禅语第23句】: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成就大福田。大福田为恩田、敬田、悲田。“恩田”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敬田”是尊重佛、法、僧三宝;“悲田”是看顾病人,救济贫困,怜悯众生。
【佛语禅语第24句】: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够万事不求人。人总有遇到挫折、困难的时 候,而此时若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就需要平时多帮助别人。此外,在别人 危难时,给予帮助,你将会获得一生的吉祥。
【佛语禅语第25句】:【生活禅语】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穿衣自己暖,自己喝药自己好。同样的,自己的因果要自己了,才能出离轮回;自己的罪业要自己消,才能超越三界;自己的烦恼要自己断,才能获得解脱;自己的佛性要自己悟,才能成就佛果。
【佛语禅语第26句】:【天天禅语】宁愿自己生病,也不愿伤害任何一条生命。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的性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苦乐的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找求生存的平安,每一个生命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每一个生命都是修行的助缘,每一个生命皆有如来佛性。祈请佛菩萨加持,愿我永具菩提心,愿您速证菩提果。
【佛语禅语第27句】: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乞求别人,等待别人的恩赐,只能让我 们养成一种惰性,把命运的方向盘交给别人,别人给什么,我们就只能要 什么,别人不给,我们就什么也得不到。自然,人人都会遭受挫折,因此 不能把命运的主动权放在别人的手上。
【佛语禅语第28句】:修行就是一种忙碌。要忙出成果,忙出价值,就要如禅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为自己寻一个龙潭虎穴,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来做事,积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佛语禅语第29句】: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如鸟空中只么飞,无取无舍无憎爱。若会应处本无心,始得名为观自在。——《慧能大师法嗣·司空山本净禅师》
【佛语禅语第30句】:大凡简单而直爽的人常有幸福的人生。因为简单,才能在纷乱错杂中找到幸福的身影;因为简单,才能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
【佛语禅语第31句】: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圆满成佛。“人”如无愿,就无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佛语禅语第32句】:一切众生皆集善、不善业,力相障故不得并受,如负二人物,强者先牵。(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八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佛语禅语第33句】:我应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而舍誓愿。不以一众生恶故,舍一切众生。《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34句】:古有“画地为牢”,以示对他人的惩戒,然而今人每每画地为牢,捆锁的不是别人,往往是自己。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死死囚禁,为金钱、为名位,不断地用欲求的枷锁捆绑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快乐的权利尽数消磨。
【佛语禅语第35句】:【天天禅语】佛教为什么既是宗教、哲学与科学?为什么又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佛教的真理分为两种,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诸法分为二谛,世俗谛与胜义谛。宗教、哲学与科学是属于世俗谛。胜义谛是超越宗教、哲学与科学。
【佛语禅语第36句】: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37句】:真诚地感恩逆境,它是一次人生的淬火,让我们得到锤炼;它是一个课堂,让我们学会了刻苦、忍耐、淡?白和宽容;它是一块“试金石”,使我们体味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体味一个冷暖人生;
【佛语禅语第38句】:行菩萨道,要经常接受考验。遇到困难与危险时,要学佛陀大无畏、大勇猛的精进精神,心无怖畏、志不退缩,不断向前迈进。
【佛语禅语第39句】:爱,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永远牵引着在情感中迷失航向的人们。爱情色彩暂时消退,只是因为你还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有朝一日,当你和伴侣历经风雨,相扶着走过人世的沧桑,面对夕阳下白发苍苍的彼此,或许那时,你们就会体悟到爱情真正的含义。
【佛语禅语第40句】: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佛语禅语第41句】: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42句】: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即名为慧也。——《大珠禅师文案》卷上
【佛语禅语第43句】: 佛说,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是 为慈悲。宽容待人,以德报怨,懂得感恩,广行布施,就是在修福。
【佛语禅语第44句】:一个女人,太四平八稳了,端正得过分,始终是不可爱的!心中有爱的女人是打开的、放松的、全然的,像花儿一样的开放。
【佛语禅语第45句】: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弘,言动要谨!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人生太忙,则耽风花雪夜之情!不闲不慢,疏密有情,方为快哉!
【佛语禅语第46句】: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怎样欣赏生活的美丽?佛日: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华严经》
【佛语禅语第47句】:学佛一定要从最基本、自己做得到的功夫做起,不要错过时机。功德是由时间累积而成,“路”愈早走愈早到达,“德”愈早修愈早完成。
【佛语禅语第48句】:幸福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哲学,而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心灵变化。那些充盈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小小细节,都填满了幸福。
【佛语禅语第49句】:快乐与不快乐完全由我们站在什么角度去看而决定。获得,是幸运还是 灾难,也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它而决定。世事无常,学会调整自己 的心多往积极、乐观、阳光处想,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事,处在怎样的境 遇,都一样能活得自在而快乐。
【佛语禅语第50句】: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让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相互欺诈,甚至使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切记,“贪”宇头上一把刀,一旦入“贪”,就会被其毒害。
【佛语禅语第51句】:【禅语感悟】 人为成功而奋斗就像泥像过桥一样,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难, 甚至诱惑,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在追求成功人生的道路上,当你 失去信心、丧失希望的时候,一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坚持,就是给 自己成功的机会。
【佛语禅语第52句】: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却有所求,那就是世间的善缘、有漏的善缘;反之,广结四缘无所求、不著相,无人无我无自无他,那就是无漏的善缘,那就能够成圣成贤。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学经典文案金句】佛日: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54句】:【业力与轮回】 聪明不能敌业力,富贵不能免轮回;消除业力靠功德,免除轮回靠修 行。
【佛语禅语第55句】:或尽忠立孝,济国治家,行谦让之风,履温恭之道,敬养父母,成第一之福田,承事尊贤,开生天之净路。(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四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 懂得说话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哪些话该说,哪些话 不该说,去选择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毫无顾忌,口不择言地什么话都说, 什么话都敢说。
【佛语禅语第57句】:以吾即佛之因心,念吾即心之果佛,因果从来交彻,心佛法尔一如。……能于念念中,齐澄众染,圆显本空,顿契灵源,直趣果海。《彻悟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58句】: 事情总是这样,对一部分人很重要,对另一部分人不重 要。如果将这件事放到岁月里,它实际上发生还是不发生都没有 什么关系。
【佛语禅语第59句】:【禅法六字】生命,生死,生活。生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生死是表相。生灭来去是无常的。生活是日常的言谈举止等身心活动的体现。生命为体,生死是相,生活是用。苦不升起的安详喜悦的心境为智慧彼岸。掌握心境将禅的智慧与慈悲落实到生活中就能超越生死之相,圆满生命本体,禅悟人生。
【佛语禅语第60句】:心绪,碾转万千。无论忧伤,还是喜悦,都在流年深处安静盛开。别在衣襟的温婉,折叠着不同的风华。与时光握手言与吧。将一切琐碎,搁置在红尘之外,静静看菩提开出一树树禅意的圆满。而我依旧在无风亦无雨的安然里,浅笑,晴朗,向暖。
【佛语禅语第61句】:只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困扰我们的往往不是生活,而是欲念。如果能够以一颗平静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能享受一种超然的人生。拥有了平静之心,也就拥有了一种豁达。
【佛语禅语第62句】:整日陷于比较、计较,怎能悟道呢?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但仍不能飞越生死。看透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比较的必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佛语禅语第63句】: 习惯都是养成的,并非与生俱来。习惯的养成都有引导,既 有个人内心的引导,也有社会现实的引导,有什么样的引导,就会有 什么样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必须三思而后选择。与其 养成假丑恶的习惯,不如养成真善美的习惯;与其养成愤怒仇恨的习 惯,不如养成平和友爱的习惯。
【佛语禅语第64句】:恒路法师慧心禅语【佛语禅语第1句】: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佛语禅语第2句】: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佛语禅语第3句】: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廉价。去一分奢侈,少一分罪过。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佛语禅语第65句】:生活就像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高潮迭起的快乐,也有万念俱灰、惆怅漠然的凄苦。如果把人一生的旅途描绘成图表,那一定是高低起伏的曲线。
【佛语禅语第66句】:在生命历程中,人们只有具备面对风雨的抵抗能力,才能站稳脚跟。正如山崖上的松柏,经过无数暴风雪的洗礼,才能长成铁一样坚固的树干。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风雨中的人生,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67句】:【天天禅语】修行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理智地探究真理。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人生活。修行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公益心地担当义务。修行不是放弃俗务,而是无私地奉献大众。修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谦逊地尊重他人。修行不是执著成就,而是利他心地服务众生。097。
【佛语禅语第68句】:【天天禅语】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佛语禅语第69句】:风吹乱了花的梦呓,你却说,那只是你的心在漂移,忘不了的是你,参不透你留给我的禅机。
【佛语禅语第70句】: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永远是一致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个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佛语禅语第71句】:他必须于日常生活中把它淡化掉,使自己悟了的一种人生新境界,变得很熟悉(生处使熟),过去前尘幻影所覆盖的阴暗面,必须反省、发露、彻底忏除(熟处变生)。一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72句】:得法脉传承,如得长江之水;不得法脉传承,纵有所悟,如掘井及泉。井水、江水虽皆为水,大小不可为比。何况掘井及泉者少之又少,掘并不及泉者多之又多。
【佛语禅语第73句】:一个人想要成佛,应该在信仰佛、法、僧三宝的前提下,首先以做人开始,由道德人手。在做好人和遵守道德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建立菩萨的功德和诸佛的境界。做人失败,越学佛越容易学偏;道德缺失,越修佛越容易修邪。噶举祖师刚波巴大师说:“若不如法而行,仍种下因为佛法反而堕落恶道的因,实在无益。”
【佛语禅语第74句】:一个人,并不是孤独,如果你喜欢,它就是喜悦,是意境,是海棠花里找住昔,那住昔,处处,是醉人的旧光阴。如果一个人理解你的孤独,那是银碗里盛雪,是清水里盛开荷花。光阳能改的是容颜,改不了的是孤意与深情。雪小禅《繁花不惊,银碗盛雪》
【佛语禅语第75句】: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失去欣赏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经变得衰老。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能欣赏他人,义是如何欣赏的。
【佛语禅语第76句】:为了愿心与欢喜心而服务人群的人,能不惜承担重任,不畏辛苦地勇往直前!只要众生能离苦得救,就满心欢喜,别无所求。
【佛语禅语第77句】: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限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维摩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
【佛语禅语第78句】: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圣贤学观品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古印度)马呜《大乘起信论》
【佛语禅语第79句】:爱的长久之道是相互依靠,拥有一份互相扶持的爱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走下去,尽管磕磕绊绊,仍有一份平常安然、韵味无穷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80句】:不计人间事,便能使心灵获得释然,使人生获得快乐。把心放平,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就是一朵自在的云。云散因为风吹,美好因为宽容。立身处世,以忍为上;与人相处,能忍则安。天下虽大,大不过忍;江河虽宽,宽不过忍。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佛语禅语第81句】:每个人都要发挥爱的天赋与创意,让自己保持心的活力与轻快,不让自 己有太多的“自我期许”,平静地开始每一天,放下完美计划,留点时间给 自己,别再拿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进而表现真实的你自己。别再苛求计划 的成功完成,尽情努力,然后享受每一个过程,无论这是一个成功的还是失 败的过程。
【佛语禅语第82句】:钱财,如果妥当使用,能让我们迈向幸福;如果使用不当,会让我们趋向痛苦。钱财乃一切善与恶的媒介,具有爱心和智慧之人,能善用钱财;自私和愚昧之人,则会使用不当。
【佛语禅语第83句】:事不能脱离它的“理”,以“理”为中心,诸“事”皆环绕在周围。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佛语禅语第84句】:某先生喜欢参禅。师言:“参禅不是光坐在那里而已。行住坐卧、担柴运水,无不是禅。我们要行禅,不是坐枯禅。”
【佛语禅语第85句】:问:“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何是不露的事?”师日:“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芙蓉道楷禅师》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为了追求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常常自我苛求,所谓的执著也许会 变成执拗,而恰恰是这种不理智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扰乱了我们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适当地放弃,这并非代表不进取,而是一种生活的 智慧。
【佛语禅语第87句】:所谓后报,就是说今生所造的业没有现世报,也不受再生报,而要经过很多生之后才有报应。
【佛语禅语第88句】:好多人一辈子,不是在伺候哪个上司,也不是在伺候自己,而是在伺候欲望。没有谁能真正意义上束缚你,控制你,但欲望能。欲望得寸进尺,你只好方寸渐乱。能安静下来的人太少了,想一步登天的事太多了。车马欢腾的尘世,叫热闹;人心浮躁的世界,叫喧嚣。热闹与喧嚣隔着的,恐怕就是鼓荡着欲望的人心吧。
【佛语禅语第89句】:道德的升华,关键在于“忍”。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分忍辱精神,就不会凡事斤斤计较。
【佛语禅语第90句】:犹如大石山,四风不能动,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六人处常对,不能动其心。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杂阿含经》卷九,第240经
【佛语禅语第91句】:人生一程,山高水长,生活一路,取舍难当,有一种失落,在经历里,让心静中有禅,有一点惆怅,在日子中,让心悟里有感,放下了执念,才有坦然,心路自己主宰,放下了追逐,才有安然,心情自己营造,放下了纠结,才有淡然,学会用心去欣赏,人生的风景。
【佛语禅语第92句】:无论是人类、动物或其他生命,只是地球上的过客而已。从古至今,曾出现过的无数圣贤、伟人、贵人、帝王、将军,都分别离开了地球的大客栈。既然都是过客,谁也没有资格伤害谁,也没有权利侵犯谁。即使伤害侵犯了无辜的动物和脆弱的生命,因果的报应要自作自受。因果,是最客观、最合理、最公正的法律。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定,则耽受禅味为凡外,住着寂静为小乘;而大乘禅定,则在增加日常各种办佛法事的能力,使之坚忍与有镇定的功夫。(民国)太虚《中国现时学僧应取之态度》
【佛语禅语第94句】:发心菩萨,若于如是一切诸法,不爱着、不思想、不见不知、不闻不识、不取不舍、不生不灭,是则名为真发心也。《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佛语禅语第95句】: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生活的芬芳或许会长久地留在心中,或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散,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可我们无须为此遗憾,因为这根本就是期望之外的礼物,得到固然欣喜,没得到也在情理之中。
【佛语禅语第96句】:懂得无常的人,知道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属于我们。一切境遇, 无论是称讥毁誉,还是利衰苦乐,刹那便化为云烟,不可留,亦无所留,又 何须牵肠挂肚?懂得无常的人,不会因“有”而沾沾自喜,当然也不会因 “无”而闷闷不乐。透视无常就透视了生命。
【佛语禅语第97句】:景色乍晴,物情舒泰。举步也干身弥勒,动用也随处释迦,文殊、普贤总在这里。——《杨岐方会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98句】:一条小河,奔流的前方只有断崖残壁,然而一泻千里,便成就了瀑布的气势磅礴。
【佛语禅语第99句】:云何正见?所谓现观前方便慧、正现观慧,及与现观后所得慧。《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24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