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文心灵禅语-经典佛语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邪教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反时代的特征,同时具有极强的欺骗性,破坏性和玩固性。极端宗教徒只因歌颂天堂,竟将人间说成地狱。
【佛语禅语第2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等二靠三落实,一想二干三成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回生疏两回熟,三回四回热乎乎。一家饱暖千家怨,万世机谋二世亡。
【佛语禅语第3句】:有些人聪明但不智慧,有些人智慧但不聪明。如果太聪明,就很难接近智慧的境界。智慧,本身就略含一点拙朴,那是因为懂了浮世无常,我们要在聪明的路上走很久,才能略略接近智慧,而幸福一定跟智慧有关。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独处但快乐,沉默却努力。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等你已经变成更好的你,继续勇敢地追寻下去,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强大到什么都无法扰乱我们的心。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发怒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冲突,闯下很多大祸。愤怒是片刻的疯狂,我们应该控制情感,否则情感就会控制你。
【佛语禅语第6句】:【禅语人生】真心不是无情之物,它明明朗朗,了然一切变化;恍如明镜,但又比镜子多一份灵性,如如不动,能朗照万物;明了外界发生的一切,但它们无法扰乱你。这就是本元心,质朴、简单,凡夫与圣人同样拥有。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道德是衡量人性善良的准则,法律就是防范人性变得丑恶的最低标准线。做人需要靠近道德标准,远离法律许可的底线。
【佛语禅语第8句】:以智慧火,烧烦恼薪,数数添于烦恼薪木,如是添已,智慧之火转更增明,无有尽灭。《大宝积经》卷九十一,发胜志乐会
【佛语禅语第9句】:【禅语人生】修行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修行是对自我生命的改造,只有良好素质的人,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净土。
【佛语禅语第10句】:佛法必须首先与自己的生命连接,然后再谈对国家、社会的利益。书生、学问人学佛,往往好高骛远,根底不牢,隔靴搔痒,奢谈无益。不知离开生命,一切免谈。此皆未生真实生死心,无常感不切。
【佛语禅语第11句】: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佛语禅语第12句】:大气是一种深度。别人可以猜测不到你内心有多深,但永远不要让别人对你抱有怀疑和敌对心理。做到真正的大气很难,如果做到就成功了。
【佛语禅语第13句】:【石天基忍耐歌】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常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难保。休逞财势结怨仇,后来要了不得了。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佛语禅语第14句】: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他人有过不究,于人有恩莫念。爱人先爱己,责人先问心。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教化人不在于多谈,行为好,可以感动人心。如《怡山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人生】因此,以业力的观点来看,能身为父子、母子、夫妻、兄弟姊妹、亲戚、朋友,都是在往世生中,彼此间已种下了非常大的业力因缘,因此今生才能再次相遇,而且有了密切的关系存在。
【佛语禅语第17句】:用一份生命的诚恳,去融入生命的经过,规范自己客观的人生态度,不要苛求生活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变化,而是随处存在随处做主随处自在,能活生命的喜悦,就是生命真正的慈悲,这也是佛法的根本精神——悲智双运。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万物皆会变迁,而其不变的即是「法」。「法」不曾变迁,因为它就是真理。「法」的定义是「自然法则」。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比尔盖茨: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把这种爱扩展到了团队,最后扩展到了全世界。
【佛语禅语第20句】: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佛语禅语第21句】:立志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生活之苦所逼迫,而有修道以求解脱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自我。对后者而言,生活体验与挫折只会使他更加坚定信仰。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修道人住在一起要少讲话。修行人的秘诀,就是要少吃,为什么?因为少吃少生欲念,少欲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乐。
【佛语禅语第23句】:有举世不知而我独知之识见,始能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有举世不为而我独为之志气,始能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有人所不到而我独到之境界,始能有举世不见知而不悔之胸襟。(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青春仅仅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要朝什么方向走。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论。无谓的争论,对自己性情上不但有所损害,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在尽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对人谦让一点。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收敛喜悦,才能更清醒地面对生活。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快乐与喜悦,但要知道生活绝非总是万里无云,有时也会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其实,收敛自己的喜悦,也就是暗藏自己的得意,也才能更清醒从容地面对生活。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人生苦短,用心生活。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佛语禅语第29句】:【佛禅语】恒秋:莫让浮云遮望眼,一颗明珠挂青天。心中有明月,浮云遮不住,烦恼皆因看不穿,困惑都是看不透,烦闷是心里的障碍,不要怨天尤人,要学会内观。
【佛语禅语第30句】:要真正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就要敢于直面各种困难,不怕挫折与磨难,不消极回避“泥泞”道路,学会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在困难中磨砺自己。这样,才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关键时刻能够经受住考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佛语禅语第31句】: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有些事情的确没有人知道,除你之外,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必须对得住自己,最好能问心无愧。因为问心无愧可生自信,而自信会让你生活得更从容。
【佛语禅语第32句】:从来清白无遗祸,自古贪争有后殃。粗茶淡饭便是福,花天酒地应为灾。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几居亦安。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大道劝人三件事,戒花戒酒莫赌钱。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长短。
【佛语禅语第33句】:人在江湖,就好像花开枝头一样,要开要落,要聚要散,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人生岂非也正如一局棋,输赢又何必太认真呢?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之所以能够长寿,要归因于他过去的功德。就算你不是佛教徒,也请想想那些年纪轻轻就夭折的人,并庆幸自己能够享有长长的一辈子。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面对毁谤,我们要尽量远离,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经常和别人争论是非长短,只会使你的心胸变得狭窄,思维变得混乱。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心禅语】每个人都在承担生活的压力,但同样也承载着生命的信念,没有谁会不堪一击,那些软弱不过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借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标多么遥远,而在于能够选择开始的勇气。——延参法师
【佛语禅语第37句】:愤怒容易坏事,还容易伤身,人在强烈愤怒时,恶劣情绪会致使内分泌发生强烈变化,这些大量的激素或其他化学物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会产生疾病,还有不少人在盛怒之下一命呜呼。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如画,可以美化环境;禅如盐,可以促进食欲;禅如花,让人欣赏;禅如胭脂,让人亮丽。禅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禅是人间佛教的根本。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旁白:道可道,非常道。说来容易,但要使自己的身、心、性、命处处在与人生宇宙融为一体,却不是用“说”可以表达出来的。
【佛语禅语第40句】:【圣经句子】434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佛语禅语第41句】:施有三种: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财施复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信心施,三者随时施,四者自手施,五者如法施。(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檀波罗蜜品
【佛语禅语第42句】:【知足歌】人生尽是福,惟人不知足;思量肩担苦,步行便是福;思量走路苦,骑驴便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便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露宿苦,藏头便是福;思量荒乱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无业苦,佣工便是福。
【佛语禅语第43句】:虽然世人皆知诱惑苦,但仍无法抵制诱惑。究其原因,就是弄不清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求。心中无欲无求的人,不仅不为诱惑所动,还能舍身成就自己的修为,同时也保全他人的尊严。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我们通常以自我的反应去评判和标识每件事物,有时候我们的反应太过强烈,也因此而摧毁了自己。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了解“反应”其本身的来去实际上是依于无常变动的环境因素。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而是智慧的自然流淌;退一步,海阔天空,一身轻松任你翱翔。天空湛湛蓝,白云彩霞飞。笛声悠万里,无去也无归。
【佛语禅语第46句】:曾经有人问:什么是功德?证严上人说:给寒冷的人一件衣裳,给饥饿的人一碗米饭,就是功德。幸福无须向外远求,而是源自内心的善念,转化成助人的大爱;但除了广造福德,还须勤修智慧。
【佛语禅语第47句】: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你在这时及时向人伸出援助之手,那么你的帮助无疑成了最有价值的东西,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原本无助的人记忆一生。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人生】英国的爱德华伯爵,为了与自己心爱的女子辛璞荪夫人长相厮守,宁愿放弃王位,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一位女子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写了国家的历史。
【佛语禅语第49句】:【佛心禅语】走着走着,小沙弥觉得这样真是逍遥自在啊。而佛经里说,菩萨必须顺应众生的需要而行各种布施,这真是太辛苦了。况且天下众生苦难多,到什么时候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独善其身,过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
【佛语禅语第50句】:给你修路的,是你自己;埋藏你的,也是你自己;帮助你的,是你自己;毁灭你的,也是你自己;成就你的,自然还是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51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要有人往高处走的心态,又要有水往低处流的胸怀。或许把头低下,我们的心,才会低成一口深井,泛出幸福的泉水:清冽、甘甜、沁人心脾。
【佛语禅语第52句】:世界很大,社会很杂,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失望伤心;生活繁琐,人事繁杂,总有一些时候,让我们难以接受。人生,很难称心,何必痛心,开心则顺心。
【佛语禅语第53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54句】:所谓修行,即“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常存惭愧心勤勉精进。如修学而不精进,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没有惭愧心;心无惭愧者,行为必然不端,遑论修心养性?
【佛语禅语第55句】: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圆觉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56句】:譬如人在海洋依止于船,如是名身转起依于色;譬如船行海中依于人,如是色身转起依于名。人船相依行海中,如是名、色共相依。南传(锡兰)觉音《清净道论·说见清净品》
【佛语禅语第57句】:【第1句】:信——信正道及助道法,能生出一切无漏禅定解脱。若“信根”增长,则能降伏诸烦恼,不被偏狭小乘之诸多疑虑所摇动。
【佛语禅语第58句】:有些人为了钱财和名利而引发亲人之间的纠纷、朋友之间的背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些人为了亲人之间的感情、朋友之间的友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善用钱财、广结善缘,忍让和包容。你选择哪一种,取决于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59句】: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取到任何东西。《经集》第五品,第十三章《跋陀罗弗达问》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心禅语】“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受穷的都是不肯帮助别人,最后一辈子不如一辈子,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越来越贫穷。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要想完全而客观地去了解人生,不可不计及生活中的乐趣、痛苦忧伤,以及从两者得解脱的三个不同方面。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欣赏着美丽的月景,我们想到了什么?是否会发现月亮的光明象征着人们的智慧,月亮的圆满象征着人们的福德。刻天空的明月啊,正是我们修行的祈愿,何时能像她一样,智慧的光辉明亮而普照,福德的资粮充盈而圆满!
【佛语禅语第63句】: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篱种田,隐居山林,而是身处红尘纷扰也能静下心来,心静了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才能停下来笑看风云,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佛语禅语第64句】:【一日禅文案】世上任何事业的成就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通往成功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唯有那些始终坚守自己信念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胜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那个人,而是最能耐久的人。
【佛语禅语第65句】:人活在世上,总要有所承担,所谓恪守本分不过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做不该做的事。该做之事,无非是合于伦理、不悖法律,即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助长个人身心而又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该做的事情则与之相反。
【佛语禅语第66句】:这世上唯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高贵的信仰。信仰与梦想一样,是人生旅途的一盏明灯,只要它还亮着,人生就有憧憬和希望。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如果你周围是一群鹰的话,那么你自己也会成为一只鹰;如果是在一群山雀中间的话,那么你就看不到海阔天空。
【佛语禅语第68句】:学会爱,懂得爱,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别人。世间哪儿有爱,哪儿就会有财富和成功的身影。而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是很难谈得上什么成功的。
【佛语禅语第69句】:【禅语人生】也许只是在一盏茶的时间,细酌慢饮,享受不为人知的咏叹;也许在一段路途中,揣测自己的未来;也许在独自进餐时,对自己进行小小的省视;也许什么事也想不起来,只有一片空白,安安静静地若有所悟。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弘一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曾提到智者大师的一句话:“世间色、声、香、味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每个人的平凡人生,总有风雨交集,能够活出宽容壮阔的内心,化解烦恼的纠缠,保持内心的那份超然与清醒,是生活最恰当的态度、方向和信心,这世间,洒脱与悲伤,对生命来说,要深刻得多。
【佛语禅语第72句】:【禅语人生】喜欢的事你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你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快乐富足。永远不要去评价别人是否幸福,即使那个人看起来孤独无助。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佛语禅语第73句】:贡献自己所学、所能,多为利益众生而尽一分心力,这才实在,因为一个人所能留给别人的,就是他曾付出的一切。——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74句】:希望人人将心比月,将月的清净光明映人心中,时时刻刻将慈悲清凉的气氛散布于大地众生,使人人共享“月爱”的光芒。
【佛语禅语第75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也有不少崎岖与坎坷,甚至会有一时难以跨越的沟坎儿。宁静的心,质朴无瑕,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佛陀就说:“只要你有决心,就能够留下来。来。你就在我的身边先做些打扫工作。”周利盘特很感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地修学。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生活也是对人格的一种检验,凄惨参一张脸也是过,笑哈哈素面朝天也更好,这世间的冷嘲热讽谁又能躲得过,谁要计较谁的滋味加倍的偿过,既然命运是一种自主的思考,那么就需要温和,得当或者干脆闭口不说。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家是非常讲究惜福和惜物的,对自己有的和化缘而来的都非常珍视,不会轻易丢弃。许多佛学大师都非常推崇“事能知足心常惬”这一观念,他们提倡用知足的心获得坦然和宁静。
【佛语禅语第79句】:如果胡里胡涂地随着过去的福延续现在的缘,生活如意顺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报享尽就没有了,这就是不能惜福。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在佛教的绘画与塑像里,佛的容颜,永远是快乐、宁静、满足而慈悲的,决看不到有一丝受难或痛苦的痕迹。
【佛语禅语第81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无益的执着都是“住”,只有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毫不停留、毫不犹豫、千干脆脆地继续前行。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面对世俗的不解与疑惑,见宽法师坦言其修行是“洗心不革面”,并以一袭僧袍作为修行的“呈堂供物”。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当用名利去支撑生命的时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时候,整个儿生命就垮了。用佛法来滋润我们的心田,生命才会变得活泼自在。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家禅语人生】生命就象是陀螺不停的旋转,我们终会从风华正茂走到衰老的那一天。等我们老的时候,回想起今天每一个酸甜苦辣的瞬间,都会淡然的回首一笑。多少的楼台烟雨,多少的辛酸无奈,都会在这回首一笑中随风而逝。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佛语禅语第87句】:德优者言行一致,品劣者言行分裂,因此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譬如少数官员和公众人物,说的是仁义道德,做的是男盗女娼;扮的是正人君子,干的是盗窃勾当。
【佛语禅语第88句】:【修行智慧禅语】淡度日,多颐养神经;狂饮攫食病变至,粗茶淡饭疾患远;深爱之人伤处深,随遇而安痛时浅。得到时,要保持平常心,失去后,要维系平常心,人生方可少些颠簸。
【佛语禅语第89句】:修禅的关键在于行禅,在于如何去做。听得太多,说得太多,却不去做,这也是假法。虽然听得不多,说得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
【佛语禅语第90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人类成为了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摇晃摇晃,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点缀,看天,看雪,看季节深深的暗影。
【佛语禅语第92句】:【经典禅语】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学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当我们用贼眼看人时,人人都是贼。当我们用佛眼看人时,人人都是佛。人世间最大的美德是宽容。
【佛语禅语第93句】:安逸快乐,虽然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也是每个人必须节制的。快乐不可以过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纵。孟子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是告诫人民不要耽于安乐,尤其是过分的安乐,没有节制。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有些人总以自身为尺度。说来有趣,你所喜爱的,你以为旁人也喜爱;你所恐惧的,你以为旁人也恐惧;你最厌恶的,你以为对旁人也十分有害。其实,事实往往并非完全如此。
【佛语禅语第95句】:不要在意生活的咄咄逼人,不看它的脸色,它就是一场回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路过,心地的宽阔涨着生命的姿势,果之随因,如影随形,一个温和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生命温暖的收获,冷与暖就在这一念之间。
【佛语禅语第96句】:【清雅基地】【禅理即心理】行于世,当识人,识人不必探尽,探尽则多疑;当知人,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当敬人,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当让人,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佛语禅语第97句】:【禅语人生】心想事成既是由内而外的,外部的物质不能对你产生任何改变,一味地用外部物质来刺激自我,是缺乏自信,小我的表现,既不能改变命运,又不能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从心出发,由内而外运作自己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98句】: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日用品。容易满足的人,总是活得简单快乐;欲望过多的人,往往过得愁容满面。快乐和烦恼,只能来一个,你拉着一个不放,另一个自然不会来。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本分。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慈悲是一种把感情升华,变成为众生的‘大爱’,而不是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不是有选择的爱,也是一种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清净而没有染欲的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24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