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的文案,忍不住发朋友圈!
【佛语禅语第1句】:要使佛法普遍于人间,必须人人培养菩萨的美德,好好接受佛陀智慧的教化,切莫流连于聪明巧妙的言辞。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佛语禅语第3句】:草木闲情光阴里,当一个对红尘不理不问的渔樵闲人,守着青瓦老宅,日出忙活,日落读书,听鸟鸣,闻花香。
【佛语禅语第4句】:说话带口头禅,会扰乱节奏,显得杂乱无章。平时说话声音不能太响,在公共场合特别要注意文明,大声喧哗,只能使别人捂住耳朵。
【佛语禅语第5句】:因为有贪,不知利害得失的要点,难免妄求妄作,到头来好比缘木求鱼,所求皆不应,甚或因小失大,以金换沙。
【佛语禅语第6句】: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佛语禅语第7句】:为什么会累?心念妄动。不知随顺因缘,没有倚靠弥陀,心不甘情不愿,放不下,要面子,对人不放心。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对某个事物,因为最爱,有时候就会生起最恨的情绪,引爆最大的痛苦。所以,在生活中掌握一种“度”比较好,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9句】:孔子曾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良禽都会择善枝而栖,何况是人?
【佛语禅语第10句】:海门山,长安道,茫茫烟水连芳草。楼头客,马上郎,一听落梅悲故乡。春风过眼花飞尽,蝴蝶翩翩过短墙,更听是何章?——《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在道场理要节省一切物质,所谓“爱惜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佛语禅语第12句】:须开千古眼界,成千古学识,方不负己灵。(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一
【佛语禅语第13句】:似水如云一梦身,不知此外更何亲。个中不许容他物,分付黄梅路上人。——大川禅师
【佛语禅语第14句】:【禅语人生】想用人的话,你得有包容心,乾隆说:不聋不瞎,不配当家。
【佛语禅语第15句】:直须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所以梦中念得佛的人,临死自然不乱也。(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八,法语示众念佛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人生需要有三看:一是要看得远。人若无远虑,必会有近忧。二是要看得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三是要看得透。只有完善了自我,才能会超越自我。
【佛语禅语第17句】:佛经十分推崇孝道,佛对于父母,对于师长,对于众生,无一不关怀备至。佛经中《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的就是要孝养父母,它告诉我们,父母生养我们是多么不易。
【佛语禅语第18句】:【圣经句子】127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塞55:8)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喜乐有度,顺逆从容,得失随缘,人生多姿。
【佛语禅语第20句】:【禅心佛语】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我们要将生命化为一种享受,而不要让它成为一种负担。妄想、执著即是负担。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众生总是透过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来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断来采取行动,习惯以自我中心来看待所有的事物。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要有欢喜心,二则是要常有感恩的心,常常把自己的快乐幸福与别人一起分享,就像过去禅宗的祖师大德们一样。
【佛语禅语第24句】: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势,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佛语禅语第25句】:在恶毒者的眼中,善良是用来猎获的枪弹,善良是用来掩饰凶残的装潢,善良是用来欺骗别人的麻药;面对善良,他们狂笑不已。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对于这样失望的毕业生,我要贡献第四个方子:“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
【佛语禅语第27句】:人的心念,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善的人间净土。
【佛语禅语第28句】:大功德的成就才有大智慧,你光在打坐里头求智慧,这是小乘法门。(当代)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般若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是名般若智。_《坛经》
【佛语禅语第30句】: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试着不为明天而烦恼,不为昨天而叹息,只为今天更美好!只为自己当下的那一刻负责,每时每刻都是当下!
【佛语禅语第31句】:知识像新鲜的牛奶,存放过久就会变质怎样吸收和运用有益的知识?佛日:汝等此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佛语禅语第32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33句】:无心寂现,此是了因;福德庄严,须从缘起。二因双备,佛体方成。(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中
【佛语禅语第34句】:【禅语人生】于是,对于佛陀这样平实而又高贵的智慧品格,身为佛陀的弟子,我们要进行了解、考察,并希望在自己信仰的同时给大众带来智慧的福音。
【佛语禅语第35句】:当你将对手锁定于你所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他人,你的烦恼一定会减少很多很多。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更待何生度此身。”每一个当下,即是我们重获新生的最重要的时刻,今生宝贵,不待来生,唯有念念珍惜当下,踏实修行,才能真正把握宝贵人生。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我们之所以要看见自心是为了要看到(明了)我们的心有时被念头抓住(即心陷入念头之中无法自拔)。一旦卷入念头之中,就会不停地增生扩散。
【佛语禅语第38句】:宁尽未来受无间苦,终不发起一念瞋心,于一蚊一蚁微细众生起恼害想。“四十华严”卷十二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消灭烦恼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找到烦恼的来处,而是相信生活还有更多可能的创新和余地,幸福是什么?既然能爱生活,那就让心醒过来。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为何不吉祥?就是心里不吉祥,种下恶因当然有恶报,若能改过从善,便可趋吉避凶。由此观之,命运可以改造,操之在自己的手中,所谓“大善大恶,超出数外。
【佛语禅语第41句】:【佛心禅语】并不是说能很好控制情绪的人就一定有涵养,个人素质的高低也体现着个人的涵养水平。
【佛语禅语第42句】:有时候,人的痛苦,在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换个角度思考,换个心情生活,路的旁边,还是路。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少存情面。
【佛语禅语第44句】:【禅语人生】拥有财富,不是想买高官厚禄,而是能广结善缘;拥有财富,不只用来滋养色身,还要长养善缘慧命。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大道不在言也,非言无以显道,佛法不在学也,非学无以明法。
【佛语禅语第46句】:【佛语禅话】无争,并非事事不理,而是与人合心、和气、互爱、协力。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中等烦恼是指我们心为境所困而不能清楚明见,这种叫做不知道的知道,或带有无明愚痴的寂静安祥。
【佛语禅语第48句】:现在上师为你灌顶的时候,在你的身、口、意种下了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三身种子,最后叫无二身。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圣辉大和尚说:“时代需要我们佛教界有所作为,我们佛教界也一定能够有所作为。”相信,去门票化,不仅只是佛门中的一个梦想,它必将成为现实。
【佛语禅语第50句】:【禅语人生】我们富有,不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多,而是由于我们要求得少。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认命并非被动—你必须持续设法让自己面对现实,而不是一再自欺。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陶器用泥和水和成,最后仍要归于碎片。生命亦正如陶器,故知无常乃是人生的常理。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每个人的事业大小有分别,但才干和仁爱之心人人都可拥有。
【佛语禅语第54句】:作众生友,代众生苦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悯众生,为世法母。《胜鬘经》
【佛语禅语第55句】:不接受谬论,有德,有见识,不贪恋爱欲,那就肯定不会再投胎。《经集》第倾述林,第八章《仁慈经》
【佛语禅语第56句】: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视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我们能对物欲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增强一分。
【佛语禅语第57句】:对别人的挑衅,不必反应过激怎样应对“恶人”的挑衅?佛日: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58句】:以诚待人,可使大众去除疑惑;以诚自我要求,可以教人无欺。因此,惟信与诚,有补无失。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大多数人说对,不见得正确,大多数人说不对,也不见得就是错误。因为,多数并不代表真理。
【佛语禅语第60句】:【禅语人生】这么说不是在开玩笑,我可是很认真的,但我又不想太过认真。如果我们太过认真,就会丧失了禅的精神,但也不能太儿戏,否则一样会丧失禅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61句】:是你的迟早会是你的,没有必要为它而烦恼;不是你的永远都不属于你,为它烦恼又有何用呢?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怀,以感恩心做人,以报恩心做事,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加美丽,更加充实。
【佛语禅语第63句】:持、犯之利害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寤则常欢。《法句经》卷上,戒慎品
【佛语禅语第64句】: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圆觉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65句】:在调和别人的矛盾时,直接规劝往往扑不灭双方的怒火,而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则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这样不驳对方的面子而利害自明。
【佛语禅语第66句】:“心安理得”就是告诉我们唯有把生命的规律和人生道理都弄明白了,人才能心安,才不会再去抱怨生活,才能知足常乐!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或许可以爱很多个人,但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笑的最灿烂,哭的最伤心。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你无法选择如何死去,何时离世,你只能决定此刻怎么去活。
【佛语禅语第69句】:【经典佛语】骗你一次的人绝不会放弃第二次骗你的机会,对骗子不要抱任何幻想.
【佛语禅语第70句】:纵使有钱难买命,须知无药可疗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幸灾乐祸不足取,替人分忧是真君。天旱莫望疙瘩云,人穷少登亲戚门。
【佛语禅语第71句】: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一切智最初因缘。《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这几天除了吵架什么都没干。一种架各种吵。是我不懂事还是把你当人看了?
【佛语禅语第73句】:养好你的大气,大气不是性格,是一种人格魅力,相信你。大气是一个人的气质或气度,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观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74句】:难束我时强束我,得饶人处且饶人。善为至上一生乐,心作良田百年耘。欲无后悔须修己,各有前因莫羡人。累仁积德根基厚,对空望衡心境真。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话又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佛语禅语第76句】:【禅心佛语】识人识己识进退,时时安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今天优势不代表明天趋势,昨天辉煌不代表今后方向。人生就是要:不断创造精彩,不断奉献经典,让今日有所感动,让明日充满希望。
【佛语禅语第78句】:【禅语人生】应该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生活。问题是你未必知道,自己所希望的到底是什么。你可能已被别人的思想束缚。
【佛语禅语第79句】: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这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努力做到的。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目标定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比什么都想要的人更容易成功。
【佛语禅语第81句】:【禅语人生】虚空法界尽是佛,其中多了一个小人,就是「我」。你只要加一个「我」的观念,所有的痛苦不幸通通衍生出来。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有一位教授带着小儿子,到市场去买水果,在水果摊位上挑选时,小贩很不耐烦地说:“你这样挑来挑去,到底买不买?”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求签算卦,说到底是对自己没信心,只好寄希望于外在。人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便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如果你能每天呐喊遍「我用不着为这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佛语禅语第85句】:【佛心禅语】一个人若是只为自己努力,毕竟太寂寞了。若是有一个你在乎的人再看,那才不枉此生。——张小娴《远处的一双眼睛》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每个人都可以塑造独特的自己,不要于人攀比,你就是你,何以不可自我称佛?所以“不慕他佛,塑造自身”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楞严经: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89句】:【圣经句子】288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帅气不轻浮,平常不霸气,善辩不纠缠,能言不多事,谨慎不畏缩,勇敢不粗鲁,细致不小器,精明不计较,重情不自扰,失恋不失志。
【佛语禅语第91句】: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拔济众苦、救护正法,当应爱惜。(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潜能定律:人都有潜能,挖出来,就是能力,埋下去,就是无能。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四禅八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我肩头的担子很重,需要大家来帮我分担。尽管我的身体差,然而我的信心却绝对不差,这分信心也就是来自诸位的支援。
【佛语禅语第95句】:不要妄逞聪明,不要丢人现丑,不要枉费心思,作无用功,这些都会弄巧成拙。只要鹦鹉学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96句】:【禅语人生】我们天天在追求成功,得到的却是别人看到的成功;我们天天在追求幸福,得到的还是别人看到的幸福;能惠及他人才是真正的成功;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97句】:龟虫畏野干,藏六于壳内,比丘善摄心,密藏诸觉想。《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67经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佛教艺术和建筑,佛教的寺院,从来不曾予人以阴森苦恼的印象,只有产生宁静安详的喜悦气氛。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我们正确地履行责任时,果报自然会跟着来,切莫要求任何东西或期待任何果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33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