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播点赞最多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你也唯有细碎聆听那些起伏与凋落的禅音,找那沉陷于此时的暗凉倾覆与红尘朝夕,且衬着这烟尘华暖里的钟磬弥弥,以及那沉迷于旧事里,花朵映落于流水的情意。
【佛语禅语第2句】: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身,见佛神通力。《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3句】:【圣经句子】143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拿2:2)
【佛语禅语第4句】:用菩萨的智慧教育自己的子女,子女就会依照父母日常生活的行为来待人处世。如此一来,亲子之间,自然一片祥和慈爱,再无苦恼与压力存在。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二【第2句】: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客人恍然大悟。生活中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懂得放下,便可释怀。
【佛语禅语第7句】:得生不得生,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明)澫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谁离开谁都可以活下去,但要知道谁要拥有了谁,会更幸福。所以请珍惜你的他(她)吧。只有相互依偎,相互关爱,相互信赖,专心如一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
【佛语禅语第9句】:芭蕉生实死,芦竹苇亦然。贪利者如是,必能自损伤。《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10句】:【禅语人生】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自此创造出来。
【佛语禅语第11句】: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12句】:【禅语人生】在低处,不是恐高,不是怕摔,是高处的风景已无诱惑,是“一览群山小”后选择返璞归真,平淡祥和。
【佛语禅语第13句】:【佛家禅语】‘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痛苦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
【佛语禅语第14句】:情与无情一体,触目皆真;佛与众生不别,当体全现。随处做主,遇缘即宗。——《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5句】:人应该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尽是走歹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还凄惨。
【佛语禅语第16句】:佛日:“高人一等,必先低人一头。”唯有善于低头做人,才能在高处成事。
【佛语禅语第17句】: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18句】:【禅心佛语】人是自己制造痛苦的工厂,以烦恼为原料,而制造出生死轮回的产品。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有人就问他:“阿伯,您几岁?”他伸出四只手指来。对方又问:“这到底是几岁?是七十四岁还是八十四岁?”他却回答:“不是,我才四岁而已。”
【佛语禅语第20句】:缘起缘灭,好坏得失,都是生命的常态,这一切都会过去。所以,无论顺逆,都应以心灵的常态对待生活。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首先不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奴隶,而要让自己变成工作的主人。无止境的日夜工作,正如无止境的追逐玩乐一样不可取。
【佛语禅语第22句】: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禅是思维,亦即定慧,禅之与定,是一非二。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生活并没有给你多余的快乐和痛苦,而你却在快乐中贪得更多,在痛苦中企盼更小。
【佛语禅语第24句】:净化自心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25句】:万缘放下真布施,清净无染真持戒。不生不灭真忍辱,不起一念真精进。湛寂不动真禅定,念念不住真智慧。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人的美丽可爱,不仅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决定他的面貌。个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和美丽的。
【佛语禅语第27句】:【佛心禅语】阿育王的王妃素来信仰外道,见阿育王供奉菩提树,就派人半夜砍了树。第二天阿育王见到树被伐,内心非常悲伤,又再祈请,以牛奶灌溉,不久又长回原状。
【佛语禅语第28句】:【佛心禅语】做人要靠“二礼”治天下,“三法”定江山。所谓“二礼”是:彬彬有礼、讲话讲理;所谓“三法”是:想法、看法、做法。
【佛语禅语第29句】:希望这本书,能带你认识因果,寻找心想事成改变命运的法则。从当下我们的起心动念开始,改变自己,找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带你回家,我们将无比感恩。
【佛语禅语第30句】:你以为永远也走不尽的长路,其实也许是一座有头有尾的短桥;而你以为过后即可拆掉的一座小桥,也许是一段你一生也走不尽的长路。
【佛语禅语第31句】: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弃却一真性,却入闹浩浩。忽逢修道人,第一莫向道。——《慧能大师法嗣·司空山本净禅师》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并能继续向前走,欣赏自己的生活,也享受生活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想走的快,那么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么就一起走。
【佛语禅语第34句】:【禅语人生】许多现代人有汽球一般薄大的自尊,也有扁鱼一般僵直的自卑。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适时把自己“归零”,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大聪明和大能力。在不断“归零”的基点上让人生重新起航,就一定会披荆斩棘,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佛语禅语第36句】:【心灵禅语】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豁达,来自开朗,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人生没有完美,想通了、想开了就是完美。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费了。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佛语禅语第40句】:近来每次下乡看到农民依然那么辛苦,田间的路依然那么窄小,仍然存在原始的劳作方式,我就在想:修一公里高铁的钱,如果用在一个乡镇的农田基本建设上会是什么状况?
【佛语禅语第41句】:为师如下棋,哪怕棋力只高半招,也能步步皆高,很少被低等棋手看出破绽;也如登楼观景,即使高半层楼,也非楼下人所见境界。故当信师,放下自我。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青山本不动,白云任往来。妄念无根能几何?真心无知遍娑婆。绵绵密密金刚定,斩却世间妖魔。万事一瞬间,惟有真心付如来。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痛而不言。话,妙在说与不说之间。无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惨痛。
【佛语禅语第46句】:愿心定,目标不在远处成功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应该找回我们的权力,我们的荣耀,我们所该拥有的一切,因为我们本来拥有整个世界。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学大师经典文案】什么是智慧?佛日:奉行正见正意,兴发一道乃不退转。是日智慧。一《贤劫经》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干不干净,不是看他的外表是否光鲜,而在于他的内心是否纯净。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的,很多男人是这样,不过,有钱就变坏的男人就算没钱,也好不到哪里去。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去门票,求生存。这是佛教自身与社会主流价值共同的需要。
【佛语禅语第52句】:我喜欢桂花飘香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回望春天,有一种错乱的愉悦感。人生总是那样按部就班,模式化的重复使人麻木晕眩。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一个自以为很有才华的修僧,在佛祖座下一直得不到重用,为此,他愁肠百结,异常苦闷。
【佛语禅语第54句】: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哪怕结果证明被骗也没有什么,就当自己本来就欠人家的,是一次人生债务的偿还。
【佛语禅语第55句】: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大宝积经》卷二十九,文殊师利普门会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嗔恨心就是对不喜欢的事物产生厌恶的心理。其相应的心理有多种,如忿、恨、恼、嫉、复、害。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就在沙土扔出去的那一瞬间,突然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撒了他满头满脸,十分狼狈。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永远把别人对你的批评记在心里,别人的表扬,就把它忘了。
【佛语禅语第60句】:【禅语人生】信仰不是空口说空话、而是体现在行为上,否则就是在说谎。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学会掂量,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自己的鞭有多长,矛有多尖,盾有多厚,才能不被过高的欲望所迷惑,才能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方正不乱,让自己活得舒心。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如果您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您烦恼。因为您自己的内心,您放不下。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你必须尝试,如果你还不能做到,便得更深入去探求。掘取这杂染烦恼,根除它们。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真相,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佛语禅语第65句】: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若有众生,出佛身血,讥毁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人生路上,经受了再大的打击,也要清楚这只是一场风雨,一场风雨打湿不了整个人生,只要生命还在,就要用全新的姿态迎接明天那新一轮红日。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人生】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
【佛语禅语第69句】:无数个这样的日子,就这样淡淡的离去,任时光飞逝,事事变迁,离开的只是脚步,唯有不变的是停留在我心里的你。
【佛语禅语第70句】:讲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仅是社会对个体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个体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内在需要,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外在强制的。
【佛语禅语第71句】: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古印度)弥勒《瑜珈师地论》卷三十八
【佛语禅语第72句】:没有傲气,但存傲骨。需要脚踏实地的平实,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从。
【佛语禅语第73句】:我们平常的问候中总是习惯一句话,问君从何来,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是从崩溃中活过来,狭隘中活出来,失望中走出来。人生从何来?何必问来处,既然缘在,就是归来。
【佛语禅语第74句】:节欲戒嗔,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我来到曼听园的时间,正值玛欣德尊者在此度过雨安居,虽然没有赶上有完整教程的禅修营,但一样有机会亲聆教诲。
【佛语禅语第76句】:佛教微博经典:这个世界,对着你笑的人太多太多。真心包容你的,太少太少。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是真的爱上了夜,而是爱上了在黑夜里静静地想你的那种感觉。
【佛语禅语第78句】:人们往往无法逾越欲望这条鸿沟,甚至会因为过强的欲望而毁灭了自己。人心难满,欲无止境,人们就这样在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这也正是人性的最大缺憾。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人的生活,如果都在是非中打转,是多么可怜的人生。“退一步,海阔天空”,若能打开心胸,则山河大地无不融入心灵世界。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不必家藏万卷丹青,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佛语禅语第81句】:【争执失好友,小怨忘大恩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的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语禅语第82句】:我们可能做不到像先觉的贤圣那样仁慈博爱,也可能做不到像善人那样积极行善,但有一件事是人人可以做到的:礼敬贤圣,为好人鼓掌喝彩。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身、口、意清净,以无相法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去做叫做受持。
【佛语禅语第84句】:施食得大力,施衣得妙色,施乘得安乐,施灯得明目,虚馆以待宾,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诲彼,是则施甘露。《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997经
【佛语禅语第85句】:【禅语人生】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佛语禅语第86句】:【佛语摘抄精选】夫谬之于空谈,不如证之于事实;闻之仿像,不如决之于耳目。故信不如学,言不如行。(《法苑珠林》)
【佛语禅语第87句】:【禅语人生】直到成佛,无不是由般若智慧方便,断除一切习气因缘,成无上正觉。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佛告婆蹉:“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余。”
【佛语禅语第89句】:【古风基地】玲珑心,花事染,一点相思一缕怨;诵诗卷,云水禅、临窗听雨念君安。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知识给人重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家禅语】人生最有价值的,是健康的身体;比健康更有价值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你希望人家对你言听计从,对方倒希望你百依百顺;即使是自然环境也常有天灾地变、风霜雨雪等的障碍。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修学佛法,如果不能与空相应,修到死也没有办法成就佛道。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放不下的,通常都是人,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都只因为放不下一个人。
【佛语禅语第95句】:随顺为姊妹,爱乐为善友,安慰则为母,随意为婢使。此四贤良妻,则是夫眷属。(古印度)龙树《劝发诸王要偈》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需要沟通,沟通不成则妥协,妥协不成时,你就原谅和容忍他吧。
【佛语禅语第97句】: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佛语禅语第98句】:向生灭处究取无生,向差别处体会平等,向烦恼处直认菩提;在世间法上落实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众善,在尽职尽责中广度众生。
【佛语禅语第99句】:【圣经句子】362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33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