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语的文案,让人过目不忘!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世间无常,诸行非久,虽在世间常离世间,暂住世间地,不染世间情。
【佛语禅语第2句】:如来身者,无有方处,非实非虚,但以诸佛本誓愿力,众生堪度,则便出现。《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放下自怨自艾心态。之所以痛苦是消极的反复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不要相信任何消极的自怨自艾的想法。这样你会更好。
【佛语禅语第4句】:佛陀在世时,出家人修行的团体叫做“六和僧团”,为了让这个团体更有秩序,大家都按照各自的职务做事。
【佛语禅语第5句】:枯木逢春,缘于滴水之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事如此,只要用心付出,定会有奇迹出现。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当你的邻居在深夜两点弹钢琴是你别气恼,你可以在四点钟时叫醒他,并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演奏。
【佛语禅语第7句】:念佛只呆呆地念,空空地念,傻傻地念,木木地念,这样就好。如同晒太阳,并不需要摆姿势、选造型,只要任凭阳光照射就好。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求签算卦,说到底是对自己没信心,只好寄希望于外在。人只有把握住自己的心念和行为,便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9句】:如人擎油钵,不动无所弃。妙慧意如海,专心擎油器。若人欲学道,执心当如是。《修行地道经》卷三,劝意品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平常和寂静安祥是一样的,佛陀教导说没有比寂静安祥更高的喜乐。
【佛语禅语第11句】:拥有时爱惜,失去时便洒脱放手。对心爱之物不执著,即使心有不舍,也绝不为此生怒生恨。明云禅师的修养可谓非常深厚。
【佛语禅语第12句】:【禅语人生】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转变迁,这就是「诸行无常」。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只要珍惜其它众生,即使我们没有刻意礼敬诸佛菩萨,也会令诸佛菩萨欢喜。协助其它众生是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因为它圆满了诸佛菩萨的愿望。
【佛语禅语第14句】:烦恼的根源一般人在发生事情或面临一个新的境况时,常易生起患得患失之心,这就是烦恼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清明至,祭先祖。携家人,去扫墓。缅怀意,深情诉。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顾。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负。多保重,情如故。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人生】我们每天都要保持喜悦的心情,欢喜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欢喜地面对每一分钟。有了喜悦,生活中的牢骚就会烟消云散,一切妄想执著、人我是非都会一笑了之。
【佛语禅语第17句】:【禅语人生】一把陈壶,装上二月的新绿,岁月的炉火,烹煮云水生涯,日子在茶中,过得波澜不惊。菊花酿酒,雪水煎茶,几许诗意,几许风雅。
【佛语禅语第18句】: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日:“白牛吐雪彩,黑马上乌鸡。”——《大阳警玄禅师》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佛语禅语第20句】:【禅语人生】证性须要无念。念者分别心也。有分别心,即落于对待;落于对待,即时时刻刻去分别,而为意识所笼罩,必观至无念方可。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于是,对于佛陀这样平实而又高贵的智慧品格,身为佛陀的弟子,我们要进行了解、考察,并希望在自己信仰的同时给大众带来智慧的福音。
【佛语禅语第22句】:【经典佛语】幻身虽小配周天,说与知音仔细参.三藏归来十二部,尽在人身内外安.
【佛语禅语第23句】:【禅语人生】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佛语禅语第24句】:如果爱你是正确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没有你的话,我宁愿一辈子错。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明镜止水:泰山乔岳以立身,明镜止水以居心。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举心动念之间来修。起一念善心,就是种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起一念恶心,就是种恶因,就会有恶的果报。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放下惰性。改变生活。跟随你的运气,拥抱改变吧,不要去抗拒它。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优雅是件很难的事情。比矜持难,比无赖也难。矜持能装,无赖更容易。可是优雅不行。优雅要气质,要资历,要岁月沉淀,要那份从容和云淡风轻。
【佛语禅语第31句】:【禅语人生】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而能分别一切,无事不知。
【佛语禅语第32句】:【禅语人生】有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种素养。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佛法说人生是痛苦缺憾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苟安现实,尤其不能因痛苦而畏缩,而应要努力去争取改进与摆脱。
【佛语禅语第34句】:【佛语摘抄精选】譬如镜中像,虽可目见而无有实,一切色如是。(《诸法无行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35句】:身口及意皆悉柔软,无有轻躁,心常欢喜。《华严经》卷四十二,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空是因缘空,法以因缘而有,既然法以因缘而有,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所以空。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将周遭事物复杂化,到最后连自己也难以理解。
【佛语禅语第38句】:【禅语人生】欲望—实力=痛苦程度。当欲望远远超过实力,无论如何不能实现时,就是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就容易走火入魔。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我们在上路的时候,定要带上件法宝,而不是赤手空拳。这件法宝是健壮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足够的勇气。
【佛语禅语第40句】: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佛语禅语第41句】:【禅语人生】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懂得回避,这是人生的艺术。人与人,人与社会,随时都会有可能出现不协调的时候,学会为别人想一想,退一步天海阔天空,让回避的艺术展示出人的美德。
【佛语禅语第43句】:大气是一种态度,孔子见齐景公面不改色,都是平常人,心中没有神,见贤思齐,而不是惧贤,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则也会得到同样的友善回报。
【佛语禅语第45句】:【佛心禅语】不要抗拒命运,不要抱怨因果,直接接受它,烦恼就会减少,当下放下,烦恼即无奈你何。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忙碌采蜜的蜜蜂、安然入睡的燕子,就如同被琐事缠绕的世间人、宁静思维的修行人。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一方面能足够强健地承受,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清醒的品质,正是一个拥有一颗完善的、不可战胜的灵魂的人的标志。
【佛语禅语第48句】: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万境不能转。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寒山
【佛语禅语第49句】: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心。一悟永悟,不复更迷。一《马祖》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家禅语】无争,并非事事不理,而是与人合心、与气、互爱、协力。
【佛语禅语第51句】: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优婆塞戒经》卷四,杂品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无常,人心善变,何必为那些是非恩怨纠结?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无所谓了;放下了,成败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人生】无得无证者,即是证佛法身;若有得有证者,即邪见增上慢人,名为外道。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又怎能以一个角度,来评断万变不同的物件呢?
【佛语禅语第55句】:于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叶禅师)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分手了才发现原来彼此深爱;这是爱情里最让人痛苦的经历。人生在世,要学会珍惜眼前人;有时候身边对你好的人,你却很容易忽略。
【佛语禅语第57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时间用过以后有成果,即“够用”;用很多时间却无所得,即“不够用”。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精进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人毕竟是人,总难免限于无知和冲动,无知和冲动,是人生的禁忌,是人性的弱点,也是做人最大的敌人。避开禁忌,克服弱点,做人也就更加成熟。
【佛语禅语第60句】:对大多数现代人来说,物质虽是不可缺少的,但最亟须的还是良心。——净慧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对于罪业愈慎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悯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佛语禅语第62句】:【好种子与好收成】人的心地是一畦田,没有播种下好种子,就没有好的收成。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与伤害。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之所以能够长寿,要归因于他过去的功德。就算你不是佛教徒,也请想想那些年纪轻轻就夭折的人,并庆幸自己能够享有长长的一辈子。
【佛语禅语第65句】:【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心灵的死亡;所以我们凡事要看淡些,心放开一点,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关谷:你每天都跟他们聊到半夜,他们哪有时间创造人类啊。
【佛语禅语第68句】:心中无尘,心自安。烦恼由心生。同一桩事,想得少则无忧,想得多则是自寻烦恼;同一个问题,看到光明的一面则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则忧。
【佛语禅语第6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一生走的路,可以绕遍天地间的所有白塔,但一个人一生却很少用心地绕完一圈白塔,原因是我们的一生几乎都在盲目的行走。
【佛语禅语第70句】:【禅语人生】心中有爱,便处处有温暖;心中有善,处处是善;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人生】有的时候,衰败会给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凭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躲避,这个时候,要会寻求外援,取得帮助,增加自己的力量,共同承担衰败带来致命的打击。
【佛语禅语第72句】: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我们人不能挨骂,若有人骂我们,我们能受,这就是有德行。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对生命的尊重,金钱会让我们的人性变得越来越恶劣,无论亲情友情,全部反目成仇。
【佛语禅语第75句】:【佛心禅语】“欲”常带给我们很多的烦恼和困扰;就像加了蜜的毒药,虽然喝起来很甜,却会慢慢腐蚀人的脏腑,让人苦不堪言啊。
【佛语禅语第76句】: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心禅语】做一件事情,要让人人都说好,这个要求太高了,连佛陀也做不到。所以,凡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自己发心清净,就应该坚持到底。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视角改变了,事情就完全变了样,人生不也是如此吗:痛苦的对面是快乐,哭的对面是笑,人有两只眼睛,就是要我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
【佛语禅语第80句】:佛见众生烦恼患,心苦如母念病子。《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当时很多人看到老和尚盘腿端坐在舍利里面,其中一颗甚至连他那长眉毛也看得清清楚楚。那颗舍利现在还藏在舍利塔里。
【佛语禅语第82句】:一个喜欢把“我是为你好”当口头禅的人,他的自恋自大自以为是,一定会逼他在你出问题的时候说这么一句话:你看吧,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佛语禅语第83句】:【禅语人生】一是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慈悲修行其身,此功德满足,一切烦恼皆尽,所以在佛陀身上从来不会出现不恰当或无意义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84句】:恒东法师【切记】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佛语禅语第85句】: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一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86句】:王为人中尊,海为江河长,月为星中明,明照无过日。上下维诸方,及一切世间,从人乃至天,唯佛最第一。《中阿含经》卷四十一,《梵摩经》
【佛语禅语第87句】:我听过最好听的一句情话:你瘦的时候住进我心里,后来胖了,便卡在里面出不来了。
【佛语禅语第88句】:观照时间的本质:时间即财富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而且属于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佛语禅语第90句】:慧远大师劝导后学:“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善,亲附上士。”因为贤人善士能引导人增长慧根福德;愚痴小人会使人误入险道,所以要慎选良师。
【佛语禅语第91句】:【禅心佛语】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我们以善法之水,除去身秽心垢,内在热恼顿歇,身心寂静和适。不寒不热时,今夕横塘自碧,田田幽香,飞入素月小窗。
【佛语禅语第94句】:菩萨先除五趣众生愚痴,令住智慧,此则名为菩萨出家。《金光上胜毗尼经》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境界现前,一时失去正念,并不可怕。因为我们还有时间发现问题,对治习气。最可怕的是临终打失正念,如果到那时才发现修行不得力,悔之已晚。
【佛语禅语第96句】:有时候,人的痛苦,在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换个角度思考,换个心情生活,路的旁边,还是路。
【佛语禅语第97句】:人生有求即多苦!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他人,会为自己招来无穷的痛苦。
【佛语禅语第98句】:诸有持明人,远离诸有相,勿生取着心,造立塔庙等,勿读诵经典,勿建曼荼罗。若自性相应,斯即为最上。《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99句】:【佛语禅话】不景气时,应自我教育去除贪婪、克勤固本,才能保安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33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