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向领导表忠心优美古文文案

形容“古代跟君王表忠心”的句子有哪些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于谦《石灰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文天祥慷慨赴国难,誓死表忠心,——邓世昌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应该还有吧,就想起这些

有没有形容人当领导了,就瞎发脾气,白架子的句子或是古文

上级面前花言巧语,舆论面前豪言壮语,情人面前轻言细语,同志面前粗言恶语。

  [陋官铭] 官不在高,有威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斯大是公堂,唯吾德馨。

前门“碧螺春”,后门“竹叶青”;捧场有下属,差凤皆同人;张口乱弹琴,台面假正经;爱甜言以悦耳,喜轿车之随行。

出入“醉归庐”,往来“赏心亭”。

神仙曰:“吾乐何及

”  [升官铭] 才不在高,紧跟就行;学不在深,奉承则灵。

这个衙门,唯伊聪明。

前当吹鼓手,后有马屁精。

谈笑有心腹,往来无小兵。

可以搞特权,结帮亲。

无批评之刺耳,唯颂扬之谐音。

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神。

公仆曰:“升在其中”。

  [才不在高铭] 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尊。

前有吹鼓手,后充马屁精。

谈笑献忠心,往来见深情。

可以搞特权,结帮派。

无批评之刺耳,唯颂扬之谐音。

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神。

群众曰:“臭哉此人。

”  见上级眯眼,见部下冷眼,见照样开眼,见批评横眼,见宴请定眼,见困难转眼,见名利红眼,见群众翻眼,见礼品花眼,见危险傻眼。

  对上级甜言蜜语,对下级狂言恶语,对外宾花言巧语,对同事流言蜚语,对舆论豪言壮语,对群众慌言假语,对情妇温言细语,对自己不言不语。

经典古文名句249条

《读韩愈》梁衡韩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读韩愈其人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

”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

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

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

“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

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

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

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

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

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

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

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

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

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

”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

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

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

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

(“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

”)一片拳拳之心。

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

文如其人,文如其心。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

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

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

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

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

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

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

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

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

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

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

历史会怎样改写

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

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

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

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

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

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

韩愈是处在第【第2句】: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

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

是他大开教育之功。

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

”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

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

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

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

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

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

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

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

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

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作者简介: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358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