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佛语早安问候的文案心灵禅语-倾述林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蒲益大师)

【佛语禅语第2句】:【禅语人生】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人生最可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所拥有。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有,才是最可惜的。因为拥有的总会失去,与其变成已失去而懊悔,不若拥有时学会珍惜。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这些因缘或机遇中,正是给予我们磨炼、修行的好机缘。

【佛语禅语第5句】:走过岁月,经历人生的所有,生命的可贵,让我们懂得要远离懒惰、伤害、怀疑和痛苦,假如生命还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只用它来思索光明、向上、向善和希望。

【佛语禅语第6句】:人生短暂,假如在这有限的生命中还不停计较和困惑,那么不但难以解脱而且必定虚度此生。人生自在适意即可。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古人云:“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怎样才能够高贵呢?答案就是拥有一颗无私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8句】:十地十波罗蜜,如理如量修出离道,所得转依,寂静明净,声闻缘觉,非其境界,是即名为菩提自性。《佛说无上依经》卷上,菩提品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佛语禅语第10句】: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还乡一曲无人吹,令余拍手空迟疑。——《黄龙祖心禅师》

【佛语禅语第11句】:【禅语人生】心像一条流动的河,无数的念头刹那生灭,相续不断,前一个念头刚过去,下一个念头又生起。起什么念头对我们的生活、生命是有影响的,它会制造出“产品”。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心禅语】做人缺乏厚道,就有鸿门宴,就有莫须有。做人缺乏厚道,就缺少信任,缺少融洽,缺少和睦相处。土地不厚,承不了山川海岳;人心不厚,得不到道义情谊。

【佛语禅语第13句】:佛法的觉醒之道,就像一条清净的长河。长河具有滋养万物和冲刷污垢的作用,并不停地朝着大海的方向流淌。

【佛语禅语第14句】:【禅语人生】在青跬的眼里,微微涟漪也成滔滔巨浪;而在大鹏的心中,江洋大海只不过是一杯琼浆。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人在世间安身立命之法不外乎,提高基本素质,规范行为习惯,确立远大志向,増强爱国情感。

【佛语禅语第16句】:【佛语摘抄精选】如饭一粒熟,余粒即可知。诸法亦复然,知一即知彼。(《密严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17句】:【佛心禅语】佛者无忧,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盲目乐观,也不是对悲苦“没心没肺”的麻木,恰恰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良好心态,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佛语禅语第18句】:一是形象的曲解:有些道场常举行法会,配合时节而有各种礼佛、拜经、点灯等仪式,一般人不知其所以然,而将佛法与民间信仰习俗混为一谈,把佛法曲解为迷信,这是道场形象引起人们的误解。

【佛语禅语第19句】:现代社会往往提倡强食弱肉,让我们学做石头,其实强硬是死之相。水虽柔,但能滴水穿石,而钢刀易折。因此,心应调柔。

【佛语禅语第20句】:【禅心佛语】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物欲的价值,可是现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过分的对物欲贪求,而荒芜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佛语禅语第21句】:【禅语人生】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侍者耳朵都差点儿被震聋了,当时被吼得满脑子空白,身心舒畅,一种无上清凉的感觉,就如人饮水,难以言表。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佛菩萨一直都是有求必应,只是众生看不淸佛菩萨的回应方式。只有开悟的人才理解明师和佛菩萨度众生的方式。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难过了悲伤一下没关系,想哭了哭一下没关系,心疼了疼一下没关系,一个人孤单一下也没关系。给时间一点时间,一切都会过去。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学佛修行最简易的下手处,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对自己的身业、口业、意业的反观自照。尽量用爱心来护自我的三个方面的用心,用慈心在这个方面和他人交流相处。尽量从自利利他下手。

【佛语禅语第26句】: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坛经·顿渐第八》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而事实上,如果官方外在的行动能够符合民意期待,公布真相不会降低官方威信,反而能够提振公众对于佛教领导层面的信心。

【佛语禅语第28句】:另外也有人缺乏自信;无法肯定自我的良能,只听信别人,或迷信神鬼;更不能肯定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教育。

【佛语禅语第29句】: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态,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来看待身边的人或事,善始善终,在卑微时,安贫乐道,慷慨大度;在显赫时,不娇不狂,潇洒人生。

【佛语禅语第30句】:【禅心佛语】每一件缺憾都有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总能找到可行的办法。他们所用的法宝,便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人生不用觅知音,知音不在海角天涯,知音就在旅途,就在一路的相随之中。心宽无处寻仇敌,心宽亦无锁眉事,一颗宽心容世界,知音何必须相知。

【佛语禅语第32句】:欲人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人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顺境,逆境都是正常的。不要去贪恋顺境,也不要去抗拒逆境,心力不要浪费在猜疑,烦恼,抵触上,做好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34句】: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上,物性无别。认清本心,摆正自己的位置,则云之潇洒,水之恬静。在天上就做潇洒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静的水,把握住现量,就能得到自在。看心头开了莲花一朵朵。

【佛语禅语第35句】:佛法是需要修证的,一个人去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则绝不可能获得解脱。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持戒可以带来个人的安乐、宁静,以及国家的强盛、富足,也让你可以无惧地面对死亡且保证未来往生善趣。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当人们争吵而生气时,就完全盲目不见了,就算有也只见到一点皮毛而已。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或许,我们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内心的繁华。如果你不曾拥有,你永远也体会不到失去的心碎;如果你不曾失去,你便永远无法明白拥有的珍贵。

【佛语禅语第39句】:“真实不虚”四字,既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实不虚,做事也要真实不虚;对待自己要真实不虚,对待他人也要真实不虚。

【佛语禅语第40句】:宽容是一种处世哲学,宽容也是人的一种较高的思想境界。学会宽容别人,也就懂得了宽容自己。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三度:一生豁达者最快乐,努力终生者最充实;诚实一世者最坦然,永远开拓者最绚丽。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学大师经典文案】怎样消解做“人上人”的冲动?佛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般涅槃经》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假如,你正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物的观感。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禅是什么?禅是一种自我、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实践。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在身心磨炼之下,精神自然升华,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明心见性。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即便叁戒守护得一尘不染,但若对叁界没有生厌离心,仍然是轮回之因。即使叁门勤勤恳恳地奉行善法,但若不懂将善根回向圆满菩提,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念一扫而光。

【佛语禅语第46句】: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能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惟有尊重自己的人,才能勇于缩小自己。

【佛语禅语第47句】:【禅心佛语】苦集二谛的因果次第可依十二因缘而成立,而且必依前前支而有后后支,若不遮止前前支即不能遮止后后支。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古诗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了慈悲心,我们的生命才能够是善的循环,而不是恶的叠加;有了恶性,就会无法突破自我。博爱者必得人爱,作恶者终害自己。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时间不能减轻我们所受的伤害,但却能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害怕伤害。时间也不会帮我们解决问题,只会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

【佛语禅语第50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度量,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佛语禅语第51句】:所谓心事,不过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执,执著于自己描画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烦恼。

【佛语禅语第52句】:【禅语感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单纯的快乐感。事实上,让别人能感受到我们赠与的快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智的佛,告诉我们如何让别人因为自己而快乐。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人生是四种缘,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受着前世的业力也就是这四种缘所支配。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救世主,没有这样的人,没有这样的神,也没有这样的佛。

【佛语禅语第55句】:佛说:弟子侍奉老师,应该做好五件事:一要加倍尊重,二要心怀感恩,三要听从教诲,四要思念不厌,五要在人前赞叹称誉。

【佛语禅语第56句】:人生,哭泣就没有微笑,微笑就没有眼泪。要有平常心,得到的要知足,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但真正属于自己的却并不多。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

【佛语禅语第57句】:【禅语人生】一旦真实的智慧现起,感官和外境反而成为引领我们进入内观和清明知见的门户。

【佛语禅语第58句】:【禅心佛语】苦时希求幸福之良方,悦时担忧愁苦之临降,永无逃离希忧险关时,今当勤修精藏胜妙法。

【佛语禅语第59句】:【禅心佛语】人生大部分都在黑暗中摸索,有人眼睛雪亮,但心灵黑暗,有人虽然眼盲却心地明亮,当然有人心盲眼也盲,那就很苦了。其实,心盲比眼盲更苦,这样的人生总在无明中,茫然不知前途。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家禅语】当我们快乐时,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多拥有了什么,而是减少了一些烦恼与执着;当我们痛苦时,痛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了什么,而是增加了一些自私与欲望。42。

【佛语禅语第61句】:这世间人来人往,你是谁,我是谁,都不是陌生物种,低头不见抬头见,和几分,让几步,此心何妨宽几尺。心宽,心空,浮云何处留,既然活一场,就活它个青山明月万古长空。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的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早晨开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

【佛语禅语第63句】:【经典佛语】知足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持而盈之,不知其已。--《老子》)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

【佛语禅语第65句】:面对生活,我们总需要做一些自己不愿去做的事情,而这样就需要我们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平静地来面对日常的烦恼。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壮丽的人生,是播种在曲折的土壤里,成长在顽强的毅力里,收获在艰苦的攀登中。

【佛语禅语第67句】:名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为什么一定要固执己见,耿耿于怀呢?社会对你的承认,不在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而在于你自身的实力及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佛语禅语第68句】:【禅心佛语】内有起心动念,外有言行举止;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又是心态的问题,心态的问题就是人品的问题。

【佛语禅语第69句】: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佛语禅语第70句】:【禅语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能制造幸福、和平,能与众生相爱、兼容,禅教我们对爱对情对事更专心、更投入,对万物更有慈悲心怜悯意。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见色有见色性,不着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

【佛语禅语第72句】:爱喜生忧,爱喜生畏,无所爱喜,何忧何畏。好乐生忧,好乐生畏,无所好乐,何忧何畏。贪欲生忧,贪欲生畏,解无贪欲,何忧何畏。《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佛语禅语第73句】:【禅语人生】无生亦无灭,性净恒寂然。离垢聪慧人,彼智所行处。自性本空寂,无二亦无尽。广大忍,精进不退转,光明照世间。

【佛语禅语第74句】:达摩作为禅宗的祖师,他只是给人以指导的方法,并不能替代个人的修行。因为修行是个人的事情,要靠个人来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人是代替不了的。

【佛语禅语第75句】:纵能悟彻法界,若不学善财修习普贤大行,终是不免堕落空见外道,可不惧哉!(明)憨山《梦游集》卷五,《示段幻然给谏请益》

【佛语禅语第76句】:【佛语悟道】【第1句】:日常饮食要知足、节约;【第2句】:对于学习和自己的职业不要懈怠;【第3句】:应当先积蓄一些钱,以备家中经济匮乏时用。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智者知道自己的短处,他不会让自己的脾气与心情来统治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如果让自己的喜怒哀乐左右自己的行为,注定一事无成。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如果人生处于黑夜,也别忘了给自己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自信的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光。这一缕又一缕光,看似微弱,但它拯救的却可以是整个人生啊。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佛陀教导我们获得圣眼与圣耳。这是指能看见和听到贪瞋痴心的眼睛和耳朵,而不是能看见或听到其它什么东西。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着自己唱赞歌,总会有那么一些不入耳的声音,千万不要因此而坏了心情。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所以,不要跟品德恶劣低下的小人结仇,因为小人自然有人和他为敌;不要向品德高尚磊落的君子献殷勤,因为君子不会为了私情给人私下恩惠。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家静心禅语】心累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压抑的时侯,换个环境深呼吸;困惑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犹豫的时候,换个思路去选择;郁闷的时候,换个环境找快乐;烦恼的时候,换个思维去

【佛语禅语第83句】:当今时代的人们缺乏的并不是佛教的知识和理论,而真正缺乏的是对i宝的无伪信心和对因果的深信不疑。这才是我们无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具备佛教各宗派大智慧的法师、居士大德与广大学者,需要肩负起辟谣的职责。

【佛语禅语第85句】:路在延伸,风景在变幻,人生没有不变的永恒。走远了再回头看,很多事已经模糊,很多人已经淡忘,只有很少的人与事与我们有关,牵连着我们的幸福与快乐,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珍惜的地方。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搬走吧,让田野的绿色进来,让天上的白云进来,让记忆里那些鲜艳的花儿进来——让它们在内心中组成一片温暖、柔弱的原野。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讲修行,讲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话。你我现前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自具足,周遍圆满,妙用恒沙,与三世诸佛无异。但不思量善恶,与幺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区别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在发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首先要看你的发心。

【佛语禅语第89句】:自能调伏,能调伏人;自得止息,能止息人;自度彼岸,能使人度;自得解脱,能解脱人;自得灭度,能灭度人。《长阿含经》卷八,《散陀那经》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反者道之动,虽然卖佛教门票的大多并不是寺院,但佛教应当统一决心,放弃门票,主动昭示立场。佛教界需要确认一个基本道理——坚决不去充当挟佛敛财者的垫脚石。否则,未来堪忧。

【佛语禅语第91句】:若普为一切众生护持禁戒,观第一义空,无我人相而为有情护持禁戒,是则名为净戒波罗蜜多。《大乘理趣六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佛说: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佛语禅语第94句】: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不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提可求。——《黄龙慧南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5句】:而有的人因为持斋,使家人非常不谅解,对这种行为不能接受,导致彼此之间无法沟通。

【佛语禅语第96句】:一些美丽,只能尘封,细细品味,才能刻骨铭心;一些心事,只能珍藏,静默如花,才可闻其馨香;一些情怀,只能无言,放逐岁月,才会愈加清晰。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身处劣势绝境,以豁然坦荡的心情去接受,并积极发掘其中有利的东西,那么,坏事也可能就变成了好事。

【佛语禅语第99句】:富足的人生来自一颗知足之心。有了知足心,就拥有了看得见生活美景的眼睛;有了知足心,就能在简单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7377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