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佛语禅心文案素材大全,网络推广必备!
【佛语禅语第1句】:时间飞逝、岁月荏苒,实际上无常从未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体察不到而已。其实我们的出生就是死亡的开始,创造就是毁灭的开始;聚合就是离散的开始;得到就是失去的开始……这就是诸法无常的道理。正如《二规教言》中所说:“一切高贵终堕落,一切荣华终衰竭,一切美妙终丑陋,有为诸法岂未见?”
【佛语禅语第2句】:在人生的旅途中,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只有征服了你自己,你才会征服 一切,走向辉煌。
【佛语禅语第3句】:如果我们时时能用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树上小鸟的轻唱,太阳无私的光明与热能,路旁花朵的芬芳,都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佛语禅语第4句】:人性的微妙:有人口渴,可以为之解渴,不可为其止渴。让人饱受乐趣是危险的,它会使人对那些最永恒的卓绝的事物不屑!人可以受苦,但却不能受惯。
【佛语禅语第5句】: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佛语禅语第6句】: 佛说:烦恼重的人,芝麻小事都令他烦恼;想解脱的人,天大的事都 束缚不了他。证严法师开示: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 的心灯。所谓的烦恼,并非以人的生活物质作标准,而是以心境状态来分 别。人若不知足,就永远处在烦恼中。我们要转变自己的心境,来迎接佛 的光明。
【佛语禅语第7句】: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8句】:爱情,有的时候,不一定要拥有,因为,人与人的缘分,有的时候只是做她腕上的一颗红豆。爱情是禅,什么时候拥有了,一定要好好珍惜,千万别荒废了那些爱的时光。
【佛语禅语第9句】: 一日,乡中宿老训无名后辈:你看你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 相,还好吃懒做,胸无点墨,日后何以自立?后辈诺诺。有一天,宿 老与一位老和尚下棋,老和尚笑道:少时混蛋,如今宿老,下棋还是 和当年一样臭,没教好你。见宿老不解,老和尚又说:当年你还不如 人家后辈,我可曾训你?
【佛语禅语第10句】:你会发现,当你表情愉悦时,你的工作伙伴也会同样愉悦,你的工作状态也会同样愉悦,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一件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圆满成功,你的命运在一天天的改变中变得与众不同。这便是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改变,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变。
【佛语禅语第11句】:信佛不是信一个偶像,而是信仰佛陀的人格,再反观自性,相信自己与佛陀有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发挥真如本性。
【佛语禅语第12句】:平时,我们谈生论死,侃侃而谈似乎置生死于度外;平时,我们谈名利如浮尘,恨不得视之为粪土。但是当死亡的恐惧、浮名的诱惑摆在眼前时,我们是否还能够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从容对待呢?
【佛语禅语第13句】:一切随缘。是一种胸怀。随缘之人,总能笑看风云变幻,在艰难坎坷中笑对人生。一切随缘,才能拥有一份平静淡然的心境。
【佛语禅语第14句】:人生无常,人命只在呼吸间,一秒间过不了关,生命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佛语禅语第15句】:修行不是在最后一口气才往生西方,而是当下活生生的往生极乐世界——只要把凡夫心换成慈悲清净心。
【佛语禅语第16句】:虽生而为人,却不知“人”的真实意义,虽说是自己,却不知“自己”的真实意义,这样一来,这种生活方式也就不具真实意义了。——梅原谛愚禅师
【佛语禅语第17句】:很多时候我们做人失败,修行不成功,其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缺乏智慧的自醒与自察,反而对他人投入了丰富的鉴别与想象。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糊里糊涂;对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却一清二楚。其实我们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使我们进步与成功。
【佛语禅语第18句】: 笑话、调侃是生活的作料,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有它不 多,无它不行。但玩笑、调侃一定要分别对待,对不了解的事,不熟 悉的人,必须注意尺度。稍不注意,轻则遭人误会,重则伤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19句】: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杂阿含经》卷三,第64经
【佛语禅语第20句】: 企业摘下冠名铭牌,会不会要求清华退冠名费并付违约金? 我认为不会。理由有二:其一,企业曾经宣称要支持清华的教育事 业,企业对清华教育的最好支持,就是让清华既能获得紧缺的教育基 金,又能保持尊严;其二,企业的宣传效果已经大大超过预期,想赚 的都已经赚到了。
【佛语禅语第21句】: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大般若经》卷四一二,乘大乘品
【佛语禅语第22句】: 人家的一个承诺,如果被你时时记挂,这个承诺的兑现往往 遥遥无期。可就在你开始甚至忘记这个承诺之后,它往往又忽然兑 现。因此忘记别人的承诺,是等待这个承诺兑现的最好方式。
【佛语禅语第23句】: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禅,也不是依样画葫芦可以学的,是完全用己心去接师心的。自古禅僧,你莫以为他举止怪异,言谈奇特,但怪异中有真实,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禅僧,只要一开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没有。禅悟不是装的,禅悟是从自然中流露的。
【佛语禅语第24句】: 每个人都独立地来到这个世界,除了血缘,谁也不欠谁的,谁也没有对 另一个人必须尽的义务。要想获得,我们首先就必须给予。给予不是失 去,而是得到,既得到爱和德行,又得到灵魂的提升与内心的安静。
【佛语禅语第25句】:唯有罪福业,若人已作者,是则己之有,彼则常持去。生死未曾舍,如影之随形。《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3经
【佛语禅语第26句】:(一)定慧相须,戒为定基无禅不智,无智不禅;道从禅智,得至泥洹。《法句经》卷下,沙门品
【佛语禅语第27句】:若是遭人反对而不动心,即是忍辱。在生活中,天天都会有跟人意见不合的时候,不闹情绪很难。如果就事论事,没有人我的分别,才能做到不动心。
【佛语禅语第28句】:悠悠一缕禅音轻袅,柔柔一涟心韵开散;映水楼阁的窗前,一轮皎月的清凉,渲染着夜色的寂然。尘世寂寥,夙愿难了,且叹风月尚无边;怡情未怠的光阴下,谁又可将红尘关在轩窗外。
【佛语禅语第29句】: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飞跑。”意思是,当一个人身上阳气不足,邪气有余时,周围就尽是小鬼打搅、小人来找。即使偶尔有君子来规劝,他们也是熟视无睹。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感悟】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 这般精彩。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学小故事】佛说,生是死的一开始,死是生的希望。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一开始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与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人握着拳来到这世界,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
【佛语禅语第32句】: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个体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佛语禅语第33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为众生说相应法,令人大乘甚深妙义,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缘,即得名为力波罗蜜。《心地观经》卷七,波罗密多品
【佛语禅语第34句】:学佛法最根本的课题,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后,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个基本的方向,要确认真理是原本如此的。——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35句】:所谓把握当下,就是要当下超越自我、突破自我。“我”执是一切烦恼的祸根,是生死的祸根、世间一切问题的祸根。
【佛语禅语第36句】: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37句】:泡一壶淡定吧,让沧桑了无痕。有些遇见,是惊艳,亦是温暖。有些离别,是注定,亦是随缘。就让我们以一颗如简的素心,将所有的阳光与明媚,都植于红尘深处,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沾染些许禅意,些许诗意,些许花香。
【佛语禅语第38句】: 为什么要“闲谈莫论他人非”呢?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生活环境,环境造就了每个人在处事原则与方法上存在着差异,这就好 比穿鞋,倘若我们不穿上别人的鞋,怎么会知道别人的脚是舒服还是痛 苦呢?
【佛语禅语第39句】:宇宙万物本四大假合,因缘和合而生,也随缘而灭,这一秒的我们在呼 吸,前一秒的我们即已死去,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佛语禅语第40句】: 反季节蔬菜没味道,反季节儿童少了童真。现在的孩子成熟 太早,回忆里会缺失童年的快乐。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 熟,其实他们这么做是错的,但更大的错还不仅在父母,而在这个充 满竞争的时代。令人欣慰的是,在被速度催化的当下,也不乏少数的 清醒者,他们已经开始追求返璞归真。
【佛语禅语第41句】:佛是没有烦恼的人,佛是欢喜的人,佛是慈悲的人,佛是无私奉献的人,佛是把一切美德、一切智慧都集中体现出来了的人。
【佛语禅语第42句】:【禅语感悟】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隐峰禅师自认为学有所成,就得意起 来,开始目空一切,骄傲自大,结果受到了石头禅师的打击。
【佛语禅语第43句】: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佛语禅语第44句】: 忍辱不是缩头乌龟 忍辱也是多余的,根本就没有辱,你忍的是什么?行菩萨道,就要觉 悟、平等、慈悲。受辱生嗔,斤斤计较,那有什么慈悲可言?
【佛语禅语第45句】: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多众人,不问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像法决疑经》
【佛语禅语第46句】:【人生五大元素】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定要有一个好命格(基础),一个好 运势(机遇),好风水(环境),好名号(名正言顺),多读书(文化内 涵)。还应具有超人的胆量、超人的智慧和良好的机遇。
【佛语禅语第47句】: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讲良心不是由于社会的强迫,而是出自对自身生命的关怀和承担。——净慧
【佛语禅语第48句】:在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心灵当似高山不动,在滚滚的红尘中要有一双看透尘世慧眼。把一些事看开看透,就会释然,就会平抚浮躁,心自然就得安宁。
【佛语禅语第49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学佛人不要以消极的心态,为逃避责任和现实而选择修行,而是要以积极的心态,愿意追求生命的觉醒之道而选择修行,毕竟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爱心和内心的觉悟是最大的收获。
【佛语禅语第50句】: 拘于一事易顾此失彼,专于一思常深陷泥淖。事和事相连, 思与思贯通,事则必成,思则宏远,人生亦左右逢源。
【佛语禅语第51句】:【争执失好友,小怨忘大恩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的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 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语禅语第52句】: 首先,在行为上要低调,“才大不可气粗,居高不可自傲”,做人不能 太精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乐极生悲。
【佛语禅语第53句】:禅修可以使我们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增进身体健康,祛除种种疾病,安定心灵精神,增长般若智慧,彻悟宇宙真理。
【佛语禅语第54句】:上根菩萨居露地,中根菩萨居叶中,下根菩萨居石室,未成佛道常不卧。《心地观经》卷五,阿兰若品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心地观经》卷八,成佛品
【佛语禅语第55句】:只有奉献、付出,我们才能让财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实现它的价值。不吝付出财富,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收获无尽的福报。对个人来说,这才是人间可以依靠的最稳定的财富。
【佛语禅语第56句】:慈悲远比怜悯还要伟大和高贵,因为慈悲的力量没有边界。如果我们的动机是慈悲,那么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他人的利益。在对抗最强大的敌人(烦恼和困惑)的战争中,再没有比慈悲更好的盟友了。
【佛语禅语第57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苦苦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知认真做事、老实做人才能开开心心地生活。
【佛语禅语第58句】:佛祖说:善心少则忧愁多,善心多则快乐多。“善”字很有意思,从“言”从“羊”,“言”当然是指好话,“羊”在古代是一种高级食物,祭祀的佳品,也含有吉祥的意思。好话送给别人,好东西跟人分享,那就是“善”,是一种很吉祥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59句】: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1经
【佛语禅语第60句】:有些人,没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狱,一直为贪图欲念享受,造作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于有天堂地狱而贪图功德,这二者都是“迷”。
【佛语禅语第61句】:它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的欲望在无时无刻地燃烧着,我们的环境也因此遭受摧残。
【佛语禅语第62句】: 《大智度论》有言:“一切世闻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自佛法中。”“佛”,在梵文里是“觉悟者”的意思。
【佛语禅语第63句】:关怀生命,使爱心博大宽广;闻思佛法,让智慧展现发挥;实修实证,令佛性全然显露、大彻大悟。
【佛语禅语第64句】: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六祖坛经·般若品》
【佛语禅语第65句】:大气是一种修养。发怒时要看看发怒的对象是谁。可以和比你高出很多的人发火一万次,而不要和一个乞丐发一次怒。
【佛语禅语第66句】:生活中,我们也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佛语禅语第67句】: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佛语禅语第68句】:千百年来,我是守候在你家门前的一棵狗尾草,经历几世修炼,只为早日成人,与你相恋。佛曰:达成正果需经生死之难。碰巧某一天,你为了做饭,把我塞进了炉灶。于是佛语应验,爱的火苗由此点燃。亲,爱上你我无怨无悔。
【佛语禅语第69句】:人若是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即使是再多的苦难,也能够承受;不知道 自己本性的人,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事情是做出来的,即使是遇到巨大 的困难与困境,只要做事的人在,只要愿意努力去做,困难一样可以克服, 困境中依然也可以走出一条活路来。做事的人在,努力的心在,困难就不在 话下!
【佛语禅语第70句】:土地松软有水分,庄稼好长;土地硬结,庄稼无收。心也一样。心地柔软润泽,善长灵性之苗;心地硬结紧绷,便缺生气,与人交往办事往往障碍重重。
【佛语禅语第71句】: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佛语禅语第72句】:风过竹林之时,竹叶随风而舞自然簌簌有声;雁过清潭之时,清澈潭水中必倒映雁群身影。但风落、雁过之后呢?《菜根谭》里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佛语禅语第73句】:佛教讲悟道前后的三个阶段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是山是水,看得见;不是山,不是水,也很清楚。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74句】:我们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本性,解开生命的束缚,使生命的活力无限释放 开来,才可以进入自由状态。要超脱世俗人生需要不断地努力,佛禅的意旨 精神也会经历一个用心——放心——平常心的过程,从对心灵的束缚走上心 灵的自由,获得大自在。
【佛语禅语第75句】:感恩一切顺境,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恩一切逆境,增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灵才会获得宁静和安详;生活中才会少了许多怨气和烦恼。
【佛语禅语第76句】:佛法以人道为肇基,而人道以佛法为究竟。(明)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二
【佛语禅语第77句】:【天天禅语】当你认识一个人时,将来他会成为你的亲人还是仇人,取决于你怎么对待;当你遇到一件事时,将来它会给你带来利益还是造成麻烦,取决于你怎么处理;当你得到一件物品时,将来它会给你带来幸福还是痛苦,取决于你怎么使用。
【佛语禅语第78句】:佛日:“得失随缘,心无增减。”现代社会中,俗世的喧 嚣和纷扰让很多人乱了心智,看不清前方的路。只想要得, 分毫不愿舍的人,如何能活得自在?放下不该得的钱财,才 能避免牢狱之灾;放下无法挽回的感情,才能还自己自由; 放下,才能让执迷不悟戛然而止,人生才有更多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79句】:古有“画地为牢”,以示对他人的惩戒,然而今人每每画地为牢,捆锁的不是别人,往往是自己。人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死死囚禁,为金钱、为名位,不断地用欲求的枷锁捆绑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快乐的权利尽数消磨。
【佛语禅语第80句】:人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应该学会不占有、常放手。要在内心清空自己的欲望,心中空无一物,生活自然能回归简单。什么都没有,也就什么都不会失去。
【佛语禅语第81句】:正如小马过河,要真正知道小河的深度只需自己亲自去试试。有些事 情,只是想并没有用,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
【佛语禅语第82句】: 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佛说 的:“别人能够帮得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 个人能真正帮得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83句】:给心灵一个假期,才是真正的放假;放下一切烦恼,才是真正的休息;打开被我执束缚的结,才是真正的自由;从痛苦中彻底解脱,才是真正的享受。
【佛语禅语第84句】: 或问:三十而立如何理解?行者揣度:古人崇尚“三立”, 即立德立功立言。因平均寿命不及现在,古人三十入壮,既人壮年, 要懂得做人,德立;事业要有建树,功立;能教诲后生,言立。壮年 三立,要求并不严苛。这句话今天依然适用,不过可以改为四十而 立,现在人推迟十年人壮应该不成问题。
【佛语禅语第85句】:从凡庸的境地到成功的彼岸之间,隔着一个无边无际的“法海”,不尝试肯定不能度至大成的境界,努力了也未必能心想事成,那该怎么办?害怕失败的人没有资格追求成功,只有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精进”的人,才有成功的希望。“精进”之法,佛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归结起来,有两个要点:
【佛语禅语第86句】:世间的好与坏原本就是一体,如果我们能够不汲汲追求好,也不厌恶逃避坏,就不会被外境左右而忽喜忽悲,就能在患得患失的浮躁中让心沉静下来。世界喧嚣,人生寂寞,我们应保持一颗淡定之心,摒弃喧嚣,享受寂寞,如此方能从容观望每一道路过的风景。
【佛语禅语第87句】: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过去,把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上。——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88句】: 自信但不可自以为是。有些人看起来很自信,实际上很自 卑,因此常常会做一些自以为是的事情。他们热衷享受事情成功的炫 耀,却没有勇气承担事情失败的后果。
【佛语禅语第89句】:有八事可以安乐:顺事师长,率民以孝,谦虚下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爱人,薄赋节用,赦恨念旧。《佛说孛经抄》卷一
【佛语禅语第90句】: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凡事不要总想着自己,应该把自己美好 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起分享。你是快乐的,我才是幸福的,把幸福快乐带 给别人,把痛苦烦恼自己留下。
【佛语禅语第91句】: 父母尚健在,儿女未成人,你就没有权力挥霍生命。因为你 挥霍的不仅仅是生命,同时还挥霍了对父母应尽的孝,对儿女要担的 责。每个人都有来处,每个人都有归期,不必也不能逃避。即使你是 独身,同样不能。可以不去探求生活、生命和人生的意义,但必须敬 畏自己的生命,因为它不仅仅属于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92句】:已舍于重担,不复应更取。重担为大苦,舍住为大乐。《杂阿含经》卷三,第6514
【佛语禅语第93句】:《增一阿含经》中有这么一句话:“随时念惠施,受福如响应;永已无短乏,所生常富贵。施为众行具,得至无上位:亿施不起想,欢喜遂增益。”意思是说,做人要时时保持施与的善心,最终才能得到福报。
【佛语禅语第94句】:最好的心境,是静心和沉稳。水面静,才能映出完整的月亮,心静才能接受宇宙良好的信息和能量。接受良好的信息,才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成败和苦乐;接受良好的能量,是养生的最佳途径。
【佛语禅语第95句】: 莫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又伤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要学会控 制,否则,有些过分的语言和行为会误事,更会伤人。稳定情绪,解脱自 己,乃当务之急!
【佛语禅语第96句】:转弯是一种高妙的艺术,在战场上,有时候要勇敢往直前,有时也要采取迂回战术;开山辟路,想要到达峰顶,必有九曲十八弯。在人生的直行路上转个弯,纵然道路崎岖,前路难l。但曲径通幽处,也许别有洞天。
【佛语禅语第97句】:知足常乐。什么东西不要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否则无尽的贪欲最终会毁掉自己。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不义之财最终会给自己带来祸害。
【佛语禅语第98句】: 习惯既可以养成,是否也可以克服?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可 行。习惯养成是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令人不知不觉;改变习惯则是刻 意为之的过程,要有恒心意志。积习越深,除习越难,要刻意养成好 的习惯,养得愈深愈好;要坚决改变坏的习惯,改得愈彻底愈好。你 可以习惯善良,但决不可以习惯邪恶。
【佛语禅语第99句】: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日:“尽十万世界是你心。”——《长沙景岑禅师》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24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