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灵禅语文案大全
【佛语禅语第1句】: 正邪只在一念之间,对于人生来说像是在做选择题,是选择天堂还是 地狱,由你定。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佛说:“这个心,一念 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的确,是升天堂,还 是入地狱,是值得每个人都思索的问题。
【佛语禅语第2句】: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远离,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世罪人,非佛弟子!《事佛经》
【佛语禅语第3句】: 静谧的夜晚,精灵们在看不见的天幕飞翔,我睡意全无地等待, 梦的君临。我知道你就在那些精灵之中,翅膀缀满我的魂魄,你隐秘的 心思仿佛震颤的琴弦。我情感的羽翼早已生锈,飞不动了,你却仍然要 带我飞!飞向黎明,飞向山里的柴扉,飞向另一个早晨,另一缕霞光。
【佛语禅语第4句】:善行丝毫积累终会圆满,恶业点点去除终会清净,烦恼时刻对治终会解脱,修行日日增上终会成就。
【佛语禅语第5句】:古老的东印度格言所说:“如果你种下一个念头,你收获一个行为。如果你种下一个行为,你收获一个习惯。如果你种下一个习惯,你收获一个性格。而如果你种下一个性格,你收获一个命运。”种下善的念头,一定会收获幸福的命运;种下恶的念头,一定会收获痛苦的命运。种下善念还是种下恶念取决于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6句】:对待输赢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输赢,太看重名声利益,太在乎行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失败。
【佛语禅语第7句】:留一颗禅心,让不该留下的悲伤消失在炎热的空气里,看一朵花开,找一段快乐的音乐,寻一季花落,看一世美丽的年华。
【佛语禅语第8句】:我在“四众佛子共勉语”里的两句话“利人便是利己,尽心尽力第一”,便是鼓励大家,以利人而为利己,但不是先利己以后再利人。不过,我们一定是先努力成长自己,照顾好自己,才有能力利益他人,成长他人;但成长自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那么你就会有安全了。一圣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9句】: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六祖坛经·定慧品》
【佛语禅语第10句】: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上
【佛语禅语第11句】: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块小小的缺角,这块小小的缺角用 一生也补不全。那个缺角是希望和绝望轮番上阵的战场,总是充满硝 烟和无声的厮杀。没有人一生都处在希望之中,也没有人一生都总是 绝望。
【佛语禅语第12句】: 虽然每个早晨醒来都很开心,但今天尤其特别。连绵的梅雨,阴霾了 江南的天。雨丝乱了我的思绪,洪水涝了农家的田。就在今天,晨鸟 的欢鸣笑开太阳的脸,阳光拨动了大地的弦。早安,江南,请传递我 的欢悦;早安,中国,请抒写快乐诗篇!
【佛语禅语第13句】:我是仓央嘉错转世的情种。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念一清净,一笑一尘缘。禅音清净,掠过了砰然的心腔,慈悲怀,恩仇泯,浮沉浣,一任天涯长。红尘千里铸痴心,谁与佛龛付仓央,换了时光。
【佛语禅语第14句】: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劈砍,终究能将一棵坚硬的橡树砍倒。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再糟糕的境遇都能改变。命运就是随机抓到手中的扑克牌,好坏全凭运气。然而,高明的玩家,即使手中抓了一副烂牌,也不会轻易放弃。在他们看来,只要赌局还没有结束,每个人就都有赢的机会。
【佛语禅语第15句】:有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坛经·顿渐第八》
【佛语禅语第16句】:来雁迁莺,尽作观音佛事。野花芳草,全彰妙德家风。了得的人,直是骑声跨色,越见超闻,始与他合。——《宏智禅师广录》
【佛语禅语第17句】: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佛语禅语第18句】:千百年来,我是守候在你家门前的一棵狗尾草,经历几世修炼,只为早日成人,与你相恋。佛曰:达成正果需经生死之难。碰巧某一天,你为了做饭,把我塞进了炉灶。于是佛语应验,爱的火苗由此点燃。亲,爱上你我无怨无悔。
【佛语禅语第19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而凡夫的矿山虽已开采,却尚未加以琢磨。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 一个时刻充满感恩之心的人,从不会觉得世界欠了自己什么,相反是 为自己无以回报这个世界的慷慨而内疚不安。
【佛语禅语第21句】: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求将来是否会有好的成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无所求。
【佛语禅语第22句】:以平等之心,和善待人,即是忍辱。许多人生怕被人看低,总爱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用不友好的态度掩饰自己的软弱,这是修养不到的缘故。受过苦的人,修炼功夫深的人,能够以平等之心和善待人。
【佛语禅语第23句】:我们只要不吝惜滴水之情,摒除钱财利益的困扰,处处为别人着想,或许得到的就会是别人的涌泉相报;我们只要善行天下,终会在受助者或他人心中留下高大的形象,这不是钱财所能买得到的。
【佛语禅语第24句】: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佛语禅语第25句】: 有些人持之以恒地奋斗了多年,却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懈怠, 让点滴聚合起来的力量瞬间散去;有些人碌碌无为地懒散了半生,去口 在暮色渐起的时候豁然惊醒,收拢零碎的晚霞聚合成炫目的灿烂。奋 斗者不懈怠,懒散者能惊醒,这世上便鲜有不堪而无用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26句】:人生如跑马拉松。浮躁的心态、盲目地加速,只是一时的痛快,对长远 的发展并不是好事。很多时候,挺得住就是有成果的开始,人生到底可跑多 远,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要不停地跑。无论做什么事,有明确的目标、 根据动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27句】: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迈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佛语禅语第28句】: 夜晚的宁静就像梦中的月光,洒满祥和的气息。其实这是一种 致命的迷醉,她让你的生物钟心甘情愿地停摆,然后,诱骗你进入一 种生命的亘古沉寂,无声无息地盗走你的年轮。就这样,明天的太阳 是否升起,已与迷路在沉寂中的人们无关,而宁静依旧,月光依旧。
【佛语禅语第29句】: 内心没有阳光,阳光就不会普照你;内心没有希望,希望就 会离你远去。你没有强大的内心,这个世界轻易就能将你压垮。不要 指望可以逃避,面对才是最明智的抉择。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平 凡得不能再平凡,即使面对,我们也不会再失去什么,因为我们已经 没有什么可以失去。面对就有阳光!
【佛语禅语第30句】: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开开心心,轻轻松松,过好每一天。
【佛语禅语第31句】:时时保持快乐的心境,把快乐的气氛散布给四周的人,此即“慈”;众生有苦难能及时为其拔除,此即“悲”。
【佛语禅语第32句】:【有佛一切皆美】春芽嫩黄,夏叶老绿,秋叶红而有斑,皆不失其美;人脸上有了老年斑,便觉得不美。的确,人不如叶。人若能如叶,便能一生皆美。心中有佛常忆念,人生何必羡少年?有佛一切皆美,无佛一切不美,与年龄无关。
【佛语禅语第33句】: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有的人屈服了、倒下了,有的人顽强地搏斗 着、抗争着、挺立着,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自己的双手重新开 拓出一条通往成功和幸福的道路,使自己摆脱不幸的折磨。
【佛语禅语第34句】:生于无生中受生,死于无死中受死。既日无生死,安有受生死者?盖迷却自心,而妄见有生死耳。——《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35句】:每个人的路途都是很长的,不要过多去留恋已经失去的东西。前方的路时时 刻刻都等着你去拼搏。生命原本就是一种恩赐,好好地去珍惜每一天的日子,好 好珍惜生活赐给你的一切。因为时间过去了,就真的永远都不能重来了!
【佛语禅语第36句】:帮助别人,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动,也不需要你倾家荡产,而只需要你在生活中看到一个弱小的生命时伸出一只温暖的手拉上一把,只需要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披上一件棉衣……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份助人的爱心,我们的世界就变成了真正的天堂。
【佛语禅语第37句】: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须要行证。若无行证,徒信无益,岂有但以信字便为了彻耶?——《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佛语禅语第38句】: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此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39句】: 俗话说,世上只有第七,没有第一。我的幸福感来自了然这 个道理。没有必要一定比个高低,只要真正努力过,就已足够。决定 结果的因素往往很多,有些并非人的意志所能左右,与其沾沾自喜, 与其耿耿于怀,不如享受努力的过程。
【佛语禅语第40句】:欢喜是佛教真理的本质,欢喜是佛法修行的精髓。能知觉到欢喜,进而能够创造欢喜,散布欢喜满人间,这就是人性的开发,人类素质的提升。(当代)星云《佛光教科书》
【佛语禅语第41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靡不曾作父母亲属,易生鸟兽,如何忍食!夫食肉者,历劫之中生于鸟兽,食他血肉,展转偿命。《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
【佛语禅语第42句】:有四种僧。何等为四?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方广地藏十轮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43句】:法师对信众,最好不远不近。譬如地球距离太阳即是不近不远,所以适宜生存人居。过近则日光暴烈炙烤;过远则日照不足,阴冷酷寒:皆不宜生命生长。
【佛语禅语第44句】:一个人一生再怎么贫穷下贱,只要听过一声阿弥陀佛,念过一句阿弥陀佛,就算没有白来;即使享尽荣华富贵,却不知道有阿弥陀佛,无异白来人间走一遭,是一个可怜的人。
【佛语禅语第45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守护好自己的口,照顾好自己的心,令自己的心像水晶一般清净,像棉花一般柔软,像微风一般自在,要做心的主人,生活就会自然而然地快乐起来。
【佛语禅语第46句】:多服毒药能令人死,少服毒药亦令人死,菇刍当知:若多犯罪,即生恶趣,若少犯罪,亦生恶趣。菩萨如是思惟时,惊怖违犯。《大乘宝雨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47句】:基督教的圣者,佛教的圣者,经由不同的途径,运用不同的方法,都悟到了真道,彼此之道,自然相通。好比炼金,不管用什么方法,炼成的金子,都是质地相同的东西。
【佛语禅语第48句】:人不怕比别人差,就怕不信任自己。其实,许多人本身已经是很优秀的了,但由于过谦或过卑,总不承认自己,这都是人性的弱点。自信是人生的动力。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才会恰当地选择应负的使命。
【佛语禅语第49句】:我们并没有贤明的心,不愿意听善知识的教言,这时,病便不可少。“修行人,无事常带三分病”,此话极有道理。病,随时在身,不能回避,不能驱离,如同报警红灯,提示我们:“错了!”出家人独身、素食、起居有节,所得的病,多数与心性有关。
【佛语禅语第50句】:真正的佛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一脸佛气,他往往就是最平凡普通的一位。因为平凡是佛,众生本平凡,皆可成佛。修行之人,要有这样的自信。
【佛语禅语第51句】:佛言: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
【佛语禅语第52句】: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行,他的人生才会充实,也才可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人生本来就是起伏不定的,有了根本,才不致随波逐流,不知所措,以至迷途无归。
【第38句】:欲望是鸿沟
【佛语禅语第5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049
【佛语禅语第54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天赋,因此佛家在度人的时候也讲究“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最早出于《论语》,这种教育宗旨对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影响极为深远。它主张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佛语禅语第55句】: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 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 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
【佛语禅语第56句】:佛的智慧,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仅有精深的禅理,也蕴藏着玄妙的哲理,可以开发人们的心智,涤荡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进入超脱的自由世界。
【佛语禅语第57句】: 时间有时候是一个变量,你想快时它就慢,你想慢时它偏 快。在时间面前,你的一切想法都显得苍白无力,既不能让时间的脚 步加快,也不能让时间的脚步减缓。智者则顺时而动,决不让时间左 右自己的心境。实际上时间是一个定数,生命也是,能超越这个定数 的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灵魂的淡定。
【佛语禅语第58句】: 生活中不应该存在失望和绝望,世界是美好的。不要总是因为一点小 事而失去生活的希望,不要轻易发脾气。对生活应该充满希望,因为生命 中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努力、去争取。
【佛语禅语第59句】:总想在一片坦途上行走,终究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怎样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难关?佛日: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60句】:【天天禅语】不与父母争,不与兄妹斗,只愿家庭与睦。做人的道德与为人的品格,是从善待自己的家人一开始做起。
【佛语禅语第61句】:【天天禅语】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没有水,人与动物无法生存;没有水,花草树木无法生长、发芽、结果。人、动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万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
【佛语禅语第62句】: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学经典文案】一个好人的一次善行,其价值绝非善行本身,它能使苦恼中的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重拾对他人、对生活的信心,世界观和心态的改变,对未来的人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一个人的善行通过口口相传或文字传播后,还能使更多人受到积极影响,可谓价值非凡。
【佛语禅语第64句】:涅槃是有,可见可证,是色、足迹、章句,是有、是相、是缘,是归依处,寂静、光明、安隐、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摄。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迦叶菩萨品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是谓寂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
【佛语禅语第65句】:凡夫众生,孰能无过?吾人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事,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错,皆须
【佛语禅语第66句】: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人,名为最贫者。《大宝积经》卷九十五,善顺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67句】: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生法忍。《华严经》卷四十四,十忍品
【佛语禅语第68句】: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诚然,平常心不是“看破红尘”,不是消极遁世;相反,平常心是一种境界,平常心是积极人生。
【佛语禅语第69句】:【天天禅语】一切众生都是修行的所依助缘,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修行对象。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从修行所依助缘的角度而言,众生与佛的作用是相等的,佛与众生是同等的重要,那我们为什么只尊重佛陀而不尊重众生呢7。
【佛语禅语第70句】: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69经
【佛语禅语第71句】:猜忌是信任的大敌。凭自己的想象,凭自己的好恶来理解周围的一切,精神常常会处于一种人为的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单凭主观武断的猜测不会看清事情真相。友谊之树靠信赖浇灌。只有你信赖别人,别人也才会信赖你。
【佛语禅语第72句】:不见身,不见心,心无所念,是名菩萨真实精进。(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73句】:业力最为大,世间中无比。先世业自在,将人受果报。业力故轮转,生死海中回。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诸业久和集,造者自逐去。譬如债物主,追逐人不置。是诸业果报,无有能转者,亦无逃避处,非求哀可免。(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五
【佛语禅语第74句】:生活禅,是以菩提心作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作为见地,以息道观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烦恼作为日常实践的功夫。
【佛语禅语第75句】: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前三柱香的意义】在佛前上三柱香、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这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与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
【佛语禅语第77句】:守一方净土,只种竹菊梅兰;栖一隅寒舍,只伴诗酒茶禅;铺一纸平仄,只写风轻云淡。抚一指琴弦,只弹流水高山;续一段前缘,只为若如初见。
【佛语禅语第78句】: 大凡既具备善读书、肯吃苦的秉性,又有一身闯劲并极为自信的人,多 不安分。
【佛语禅语第79句】: 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 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想 方设法地延长生命,但却没有意识到要好好地利用已有的生命,就像一个 饥饿的人一直在憧憬明年的丰收,却不管理好仓库里已有的粮食,任由它 们发霉腐烂。
【佛语禅语第80句】:所有的梦想都不是在床上完成的,并且没有一个成功者是习惯晚起的。比如李嘉诚,无论他头天忙到几点睡觉,次日总是清晨5:59起床;还有无数的禅修大师,一生都坚持凌晨四点前起床诵经;就连一只小小的生物体鸟儿,也知道早起才有虫子吃。
【佛语禅语第81句】: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 养心第一法。
【佛语禅语第82句】:信佛者必须学佛,学佛必须效法菩萨精神,“菩萨心中没有自我成就的企图,只有成全众生的悲愿”,所以菩萨能够承担起人生百味,在人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佛语禅语第83句】: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长阿含经》卷十一,《善生经》
【佛语禅语第84句】: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第二》
【佛语禅语第85句】:开悟者“离地六寸”,自然和站在地上的凡夫俗子有所不同,他们离地的过程正是不断修行的过程,“离地六寸”的位置也正是悟后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86句】:以红尘为道场,以世味为菩提,生一炉缘分的火,煮一壶云水禅心,茶香萦绕的相遇,熏染了无数重逢。
【佛语禅语第87句】: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佛语禅语第88句】:不想尝试第二次失败的人,有一个绝招,那就是一败到底,向整个世界,每一个人、花、草、事物,高举双手投降;从此溜单,走向阿弥陀佛。
【佛语禅语第89句】: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对失败下的结论都太早,当遇到 了一点点挫折时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甚至半途而废,那前面的努力 就白费了。只有经得起风雨和各种考验的人才是最终的胜利者。因此,不 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底。
【佛语禅语第90句】: 其实,凡事尽心就好,问心无愧就好。太执著了,会令自己受累,可 能还会极大地伤害到自己。太执著的人,只会一味地想去得到,想去拥 有,却不明白,有时放弃,却是对自己的一种宽容,对生活的一种顿悟。
【佛语禅语第91句】: 敏感的心留给美好,愚痴的心应对龌龊。对世如对镜,人人即我,我即 人人。
【佛语禅语第92句】:【天天禅语】不杀害生命,不欺蒙众生,只愿利益有情。轮回中的一切芸芸众生,皆是往昔曾做过我们的大恩父母。
【佛语禅语第93句】:【赞美与是非】 多赞美人,不是非人。 我们应该多赞美人,不是非人。赞美使人欢喜,赞美使人聪慧, 赞美使人成功,赞美使人幸福,赞美使人健康。 说是非颠覆友谊,信是非失去朋友,传是非失去信任。是非使人烦 恼,是非使人蒙蔽。 愿所有的朋友远是非,近良言,多幸福,多吉祥。
【佛语禅语第94句】:【天天禅语】因为过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对死亡既没有作好任何准备,对来生也毫无把握正确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95句】: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六祖坛经·忏悔品》
【佛语禅语第96句】:反观内心躁动之人,他们因为渴求太多,而导致失去了内心之平静。这些人即使让他们身处于深山之中,或者隐没于古刹禅房,他们也只会感到焦灼难安。这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并不富足,因此不能享受安静之乐趣。
【佛语禅语第97句】:欲修佛法,当勤精进。……所以者何?是身无常,无有决定坏败之相,不得久住,终归磨灭,未得法利,恐中坏故。《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潜质,并且为众生指出了一个美好的愿景:经历若干年代后,众生皆可作佛,世界将变成一个没有烦恼痛苦的佛世界。
【佛语禅语第99句】: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十善业道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