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文案沁人心脾!
【佛语禅语第1句】: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句】:善待,有时候,就是一个亲切的姿态,就是一种温和的态度。心胸宽广,不是指能装得下几个自己,而是指可以盛得下多少个他人。旋马之地,接纳他人无数,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心。善待,本质上就是一种心疼。当然了,一个人,心疼了别人,也会被这个世界心疼。
【佛语禅语第3句】:佛说:对一切因缘造作的现象,应该这样来看: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并不真实;都像朝露和闪电一样,瞬间生灭。
【佛语禅语第4句】:【禅意人生】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与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
【佛语禅语第5句】:平常心是很难得的。一个人只有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心无外物,才能够把持心念。如此,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6句】: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若无般若,则成迷信,只是附法外道,煮砂终难作饭。若不以净土为归,则于现世,决定难出轮回,再出头来,不知何年何劫。故愚呕心沥血,以此为劝也。(当代)黄念祖《谷响集》
【佛语禅语第7句】:有一天却忽然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原来两人早已走上分岔路,渐行渐远……终于,走不下去了。那么,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恋难道都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佛语禅语第8句】:凡夫必须依祖师的解释才能正信佛经的内容,正如必须通过窗户才能看到外面的景色。凡夫心如墙,祖语如窗,经如外景。不通过祖师,想自悟经意是不可能的。
【佛语禅语第9句】:什么是无为法呢?不守什么,也不执著坐相,只打“牛”不打“车”,只修心不执身;只保持内心一贯的安详,因为只有安详的心态才是定慧不二的现量与证量。——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10句】: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就照搬别人的想法、成果,这只是一种外表的形 式。让我们有悟性的关键,是亲身去感受、去领悟、去发现,任何试图走捷 径的做法都是极其荒谬和愚蠢的。
【佛语禅语第11句】: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坎坷,我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看脚下,走好下一步。
【佛语禅语第12句】: 微博中什么人都有,面对微博里莫名其妙的人身攻击,我们 该怎么办?以牙还牙只会让战争升级,这正是战争的挑起者期盼的结 果。我以为,表明反对的态度非常必要,关键是我们怎样表达反对, 我倾向将这种反对变成一种教化。
【佛语禅语第13句】:人多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进;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昕得。——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14句】:世间万物虽有显现,但因其因缘和合而生灭不已,故为空性,然而众生 心于万法攀缘执取,以为实有,灭而留恋,未生而期盼,当生之时又因 分别之念而或喜或忧,亦成心之滞碍。若要真正学佛参禅,入手处就在 诸念生时、诸缘起时,妄念顿歇,歇即菩提。
【佛语禅语第15句】: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一向说于速证涅槃之法,应当为说慈喜相应甚深微妙无染之法、远离忧悔无系着法、无障无碍性空之法。菩萨闻已,于生死中而无厌倦,决定圆满无上菩提。《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佛语禅语第16句】: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所以对过去迷惑;因为我们不晓得将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茫然;因为我们不明白要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这些都是对白心缺乏认识所导致的。
【佛语禅语第17句】: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生活,才能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为每一个目标做好充足的准备,耐心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最终获得成功。
【佛语禅语第18句】:真干者,向道之心过于饥渴饮食。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宗充分地发扬了佛教的解脱说,它要我们当下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娑婆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明海
【佛语禅语第20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实,最有能力的人肯定不是爱招摇和显援的人。聪明人凡事都心知肚明,谨言慎行,不该说的绝对不说出来。
【佛语禅语第21句】: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侨慢。《优婆塞戒经》卷二,自他庄严品
【佛语禅语第22句】: 要善于与人和谐相处 人人应学和敬合群之法,诸贤者亦皆赞叹和敬之善。若能互相和敬, 住于正法,则必得瑜伽之乐,即相应佛法之乐。
【佛语禅语第23句】:一依者一切依,上出世间上上第一义依,所谓灭谛。当自燃法灯,自归己法,莫燃余灯,莫归余法。《中阿含经》卷十五,《转轮王经》
【佛语禅语第24句】:为利一切有情故,以佛教法为正因,遍作一切事业成,彼得广多胜妙福。《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25句】:—位佛学大师说:“心灵富有最重要,若囿于物质欲望,即使拥有再多,也会觉得不够,这就是贫穷;反之,物质生活清贫,并不影响心灵的充实,知足而能自在付出,就是真正的富有。”这句话强调的便是心灵富有、人格富有,比任何富足都重要。
【佛语禅语第26句】:人生总是在得失中不断循环,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佛语禅语第27句】:温良、仁慈固然是做人的好品质,但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只是与世无争,没有任何理想,机械地活着,这样的生命毫无价值。人生免不了竞争,要实现一个目标,哪怕这个目标很微小,也要主动争取,机会不垂青等待的人。
【佛语禅语第28句】: 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迈向成功的绊脚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须把它 们一个个踢开。
【佛语禅语第29句】:我们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修行人。当身处顺缘时,就心平静气、面带微笑,表面上一副好修行人的样子;一旦逆缘来袭,就立即表现出不喜欢、不接受、埋怨他人、脾气暴躁、激动易怒,情绪上仍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算是什么修行,根本就谈不上修行。
【佛语禅语第30句】: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佛语禅语第31句】:由此圣教,应知真如唯是一切分别永灭,非实有性,非离非有。……若言真如虽离言说而是实有,即外道我,名想差别,说为真如。如彼真如虽是实有,而就胜义,有、非有等分别不成。(古印度)靖辩《大乘掌珍论》
【佛语禅语第32句】:从四大身,能生四病:所谓身病、心病、客病及俱有病。……如是众病,贫贱人少,多劳役故,富贵人多,过优乐故。“四十华严”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33句】: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佛语禅语第34句】:生活看似烦琐,其实很简单,懂得化繁为简的艺术,看透复杂问题的本质,看透一切烦琐和烦恼的根源,就能轻松简单地处理生活中的一切。
【佛语禅语第35句】: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五代)延寿《角虎集》卷四
【佛语禅语第36句】:禅悟,以法眼看透凡尘,我悟,做事要信自己。禅悟,可以渡一切凡尘,我悟,可以激励自己。为自己定一个方向,一直走下去。总有那么一天,你会很自信。
【佛语禅语第37句】: 思想写上蓝天,精神泼向苍茫。千万年时光任我独步,万千 种风骚集于一爱,刹那的绝响,弹指的妙音,横绝太虚,摄入寰宇, 收于胸廓!风一般无形,光一样自在,我从纤毫芥末中裂变,荡向无 穷,灵魂越过一个个星系,不肯在任何一处停歇。我是谁,我是无影 无踪的空无,在梦与现实之间漂移弥漫。
【佛语禅语第38句】:【天天禅语】人类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需求与利益轻易地伤害无辜的生命,就连娱乐时都在捉弄生命。然而对自己的身体却非常珍爱,哪怕只是被蚊子咬都会发怒并将其打死,难道仅仅因为我们是人类就有权利这样做吗?还是因为“我”的存在,就可以伤害一切生命,而其他生命都不可以伤害我呢?
【佛语禅语第39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从上皆称改过为贤,不以无过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称君子;饰过则其恶弥着,斯谓小人。是以闻义能从,常情所难,见善乐从,贤德所尚。(宋)圆悟克勤《与文主薄》
【佛语禅语第40句】:生命就像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即使头脑中还残留着梦中的些许痕迹,但是双手已经握不住一物。古人语“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
【佛语禅语第41句】:生命的精彩不在于如何度过美好的日子,而是如何应对艰难的时光。——藏学法师
【佛语禅语第42句】: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创造奇迹,最大障碍不是别的,而是目标不定、精力分散。只要你将潜能专注于一个目标,奇迹就会在你手中发生。
【佛语禅语第43句】: 一个人从出生到离开,按佛家的说法,就像梦幻泡影。即使 如此,我们还是要珍惜这一回奇遇,这一次过程,尽我所能地让梦更 加斑斓一点,让注定要破的泡影更多彩一些。不能确定生命是否有轮 回,但可以确定这一次的生命属于我,用好用足这一次生命才是当下 的要务,不管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用。
【佛语禅语第44句】:一花一世界,一尘一禅悟。拂拭,是对物的净化,但光阴之尘,不久又会蒙蔽原有的光华。尘,也是生活的真实。朝花夕拾是怀旧,昔尘今拂是迎新,怀旧看到生命中曾有的自我,迎新是面对未知的岁月。任那些尘轻轻扑面,见尘如见雪,祛烦但不忘忧,心生自在。
【佛语禅语第45句】:【天天禅语】是你的迟早会是你的,没有必要为它而烦恼;不是你的永远都不属于你,为它烦恼又有何用呢?
【佛语禅语第46句】: 思想就像一把双刃剑,控制不好难免会伤了自己。所以,适时让自己 的脑袋休息一下,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别再想了。很多事情不想还没事,一 旦深入地去想,反而让自己陷入一团混乱,徒增烦闷。
【佛语禅语第47句】:佛主释迦摩尼一天参禅碰到了瓶颈,去森林找求答案。一只大象碰到了他很惊奇问他怎么了,佛主说他现在迷失方向。大象说,我们头象从未迷失方向,因为每次觅食前都会叮嘱我们:当你迷路时不要乱跑,要站在原地不动,听水流的声音就能找到家了。佛主大悟。人生有迷路之时,一定静下心来找到最初的梦想。
【佛语禅语第48句】:汲取井小时,不管汲取多少,井中之水依然不减;但是,井水也不会因不汲取而增高水位。布施就好比汲取井水,唯有不断地布施,才能造福、增福;否则,福亦不增。
【佛语禅语第49句】:不羡王侯与贵人,唯将云鹤自相亲。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李洞《赠僧》
【佛语禅语第50句】:迷信不如无信,学佛一定要转迷为智,离开众生的烦恼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佛语禅语第51句】:般若智如大火聚,诸贪爱水,逼之则涸;诸烦恼薪,触之则焚;诸愚痴石,临之则焦;诸邪见稠林,无复遗余。——《竹窗二笔》
【佛语禅语第52句】:见到任何事不动念,就像镜子照物不留痕迹。功夫在这个地方做,就叫做“照见五蕴皆空”。
【佛语禅语第53句】: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现在,同时也能掌握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54句】:相遇,不会有刻意。相识,不该去矫情。相知,更忌讳相互的指点。不然,原本禅溅的机缘,便一开始了无休无止地折腾。最后不过是彼此撩人的招惹而已。为谁的过客,为谁的梦魇,走着散了。只剩下,来不及用进的逞强与废退的曾经。
【佛语禅语第55句】:每当生活中遇到失败和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们应该总是这样提醒和勉 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 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
【佛语禅语第56句】:我们为什么会生烦恼?是因为我们看到众生的行为有过失。虽然这个烦恼是因由众生而缘起,但实际上还是我们自心仍有烦恼的缘故。佛陀的心续已经没有烦恼,所以他视一切众生没有过失,正因为我们自心有种种染垢,所以才会看到别人的过失。
【佛语禅语第57句】:今人唯知石中有火,未曾施力击之,终日指此冷石说火之用,却只是块石头。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以求正悟,唯记相似语言而说禅者是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58句】:“因果报应”说不是佛家独有,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必然都存此说。好莱坞的大片,最后总是坏蛋遭殃;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坏蛋可以得意十九集,最后准得遭报应。
【佛语禅语第59句】: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乃至僧坊城邑旷野山林道路中,见病不救济者,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60句】:水所流经之地,一切洼坎坑穴先行填满,然后前行。德人所行,上善若水,一切利益就近所需,先以慈心令得满足,然后致远。
【佛语禅语第61句】:不要因贪求清闲,而希求减轻责任;应该增强自己的力量,担当更重大的责任。
【佛语禅语第62句】: 什么是洪荒?这就是。什么是永恒?这就是。相遇一万年, 纠缠一万年,拥抱一万年,独立一万年,石头还是那石头,流水还是 那流水。仿佛两个相依的灵魂,仿佛两颗相连的心,踏着相同的旋 律,上演着永恒的二重奏。这是来自蛮荒的交响,相似却绝不重复, 总是让你常听常新,永不厌倦。
【佛语禅语第63句】:世谛者,即第一义谛。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佛母品
【佛语禅语第64句】:提高生命质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每个消息都当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当成财富,就能把每个日子当成好日子过。
【佛语禅语第65句】: 平淡之人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所以 善待生活,简化生活,得失恰如风过耳,名利富贵不须真。
【佛语禅语第66句】: 甲如理如法,认真念经;乙有口无心,也算卖力;丙则偷懒耍滑,把 真经念成歪经。老和尚虽洞若观火,但不点破,无论经念正念歪,大 家念完吃饭。如是天长日久,甲乙顿悟,老和尚从此听的都是歪经, 寺内香火渐断。
【佛语禅语第67句】: 换位思考往往是一把打开问题之锁的灵钥。许多问题的发生 是因为单向思考造成的,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有些问题可 能就不成为问题。譬如微博之间因为某个观点发生对撞,假如双方换 位思考一下,对撞可能就变成了理解。推而广之,民众与政府之间, 如果也能多一点换位思考,多好!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智慧】【佛语禅语第1句】: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佛语禅语第2句】: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真智慧。【佛语禅语第3句】: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佛语禅语第4句】: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佛语禅语第5句】: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佛语禅语第6句】:心中有佛,在家也是出家;心中无佛,出家也等于在家。【佛语禅语第7句】: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佛语禅语第69句】:人生真正的富足应该是,外财与内财俱有;知识与信仰同重;接受与施合并行;拥有与享有兼备。
【佛语禅语第70句】:猜忌是信任的大敌。凭自己的想象,凭自己的好恶来理解周围的一切,精神常常会处于一种人为的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单凭主观武断的猜测不会看清事情真相。友谊之树靠信赖浇灌。只有你信赖别人,别人也才会信赖你。
【佛语禅语第71句】:所有的纠结,势必会成空。你以为的刻骨铭心不过是云淡了风清了。你以为的一辈子生死纠结不过如此。缘分尽了,无论爱情还是友情,都会走向陌路。都过去了。那些爱与哀愁。秋水长天一般的风吹草动,却原来只是一片水迹而已。雪小禅《那莲那禅那光阴》
【佛语禅语第72句】:帮助别人,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动,也不需要你倾家荡产,而只需要你在生活中看到一个弱小的生命时伸出一只温暖的手拉上一把,只需要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披上一件棉衣……如果每个人都有这份助人的爱心,我们的世界就变成了真正的天堂。
【佛语禅语第73句】:茶,如禅。疲于赶路之时,需要在树下小憩,听一听鸟鸣深树,嗅一嗅暗香浮动。黑夜,点一盏豆大的灯,让微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疲惫时,给你力量,困倦时,振作精神,拯救你于迷途。
【佛语禅语第74句】:做人修行,做一件善事或做一天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行善。在佛家看来,前者是布施积福,后者才是真正的觉悟。“大爱无私,至善无痕”,一个人倘若拥有这样的品质,便与圣人无异了。
【佛语禅语第75句】: 唐骏说: “学历不重要,就是一个证明,学问很重要,是一 种沉淀,学习更重要,是一种态度!”行者支持他的这个说法。就算 唐骏和郑渊洁一样,只有小学学历,他依然是一个令人望尘莫及的打 工皇帝。学历就是一张可以混、可以买、可以骗、可以假,人人知 道,人人又假装不知道的纸片而已。
【佛语禅语第76句】: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 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家说:“只要心迹存在,就会被人洞察。”只有心外无物,超然处之,才能达到真正豁达的境界,才可以摆脱羁绊,寻求真我。心中无外物,就是懂得放弃人世间的一切欲望,做到心无杂念,用心来感受世界,从而达到真正的平静。
【佛语禅语第78句】: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你不能简单地照着书上写的智慧去生 活,因为生活只能是鲜活而灵动的,同样,你也必须保持灵活而敏感的心。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所以对过去迷惑;因为我们不晓得将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茫然;因为我们不明白要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与把握。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这些都是对自心缺乏认识所导致的。
【佛语禅语第80句】:无论社会变得如何的喧嚣与浮躁,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找,就一定能发现一个真正安静的角落。而且,即便没有安静的外在环境,我们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佛语禅语第81句】: 当我们迷失了人生的目标和航向,当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快乐 与梦想,当我们暗淡了精神的愉悦和想象,当我们缺失了灵魂的天空 和翅膀,请不要气馁,更无需绝望,早起吧,让朝霞为你指引,让晨 露为你映照,让鸟鸣给你灵感,让晨风带你翱翔。
【佛语禅语第82句】:生命是虚无而又短暂的,在于一呼一吸之间如流水般消逝,永远不复回。一个人只有真正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好好地活着,将生命演绎得无比灿烂、无比美丽,才是真正懂得善待自己的人。
【佛语禅语第83句】:打过牌的人都知道,太想赢的人,最后往往很难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 多的赌徒。同理,太想成功的人,往往很难成功,太想到达目标的人,往往 不容易达到目标,这不是说他们天资、机遇不如别人,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掌 握正确的方法。
【佛语禅语第84句】:生命是有限的,成为夫妻更是前世修来的难得的缘份,只有同心携手去走人生的路途才是真爱。拥有它、珍惜它是幸福的,不要亲手毁掉自己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85句】:然而,有些人往往是背道而驰,烦恼比没有学佛人更炽盛,内心的执著和习气比没有开始修行时更严重。原因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缺乏了正知正见,于是所学所修的一切,反而成为增长邪知邪见的助缘。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每一个人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绝对存在,有自己的特殊价值。每个人 都应该喜欢自己,善待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会有成绩。
【佛语禅语第87句】:遍于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世俗菩提心;超越一切宇宙与生命的真理,称为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是佛教的唯一真理。世俗菩提心,是利他的角度而说,犹如美丽的花朵,给众生带来快乐;胜义菩提心,是自利的角度而言,仿佛丰满的果实,自己成就圆满。
【佛语禅语第88句】:夫瞋恚者,速能损害百千万劫所集善根。是故我当被忍辱铠,摧忿恚军。《菩萨藏经》
【佛语禅语第89句】: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务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应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佛语禅语第90句】:生活中,许多人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伤害。不管伤害你的人是无意识还是蓄意向你挑衅,心胸宽阔的人都应采取不和他一般见识的态度。暂时巧妙地躲开,就可以避免两败俱伤的悲剧。
【佛语禅语第91句】:若能于众生,昼夜常修慈,因是得常乐,因不恼他故。《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圣行品
【佛语禅语第92句】:人生在世,大家都知道,光阴失掉之后,是没办法再得到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重视名闻利养,而是重视光阴。一定要知道,我们这一生在这个世间什么最可贵?时间最可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太宝贵!佛法讲“时节因缘”,这是走向成功之道的秘诀。—诤空法师
【佛语禅语第93句】:该看到的视而不见,不该看到的却偏偏一眼望穿,对于世人来说,这也许正好是错失美好东西的源头。而正是有了颠倒,有了误会,有了错过,这个世界才会有遗憾,生活大抵都是如此吧!
【佛语禅语第94句】:以本法界观,生老病死苦,我无彼亦空,何者有生死?设知生死本,泥洹在我前,能知泥洹法,无佛亦无我。《中阴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95句】: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恶业,亦复如是。《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96句】:一本真正的好书,装帧封面再如何简陋也丝毫不影响它本身的价值。一个真有精神内涵的人,不会倚靠服装衣饰来增加自己的分量,赢得他人的尊重。
【佛语禅语第97句】:藕池无日不花开,四色光明映宝台。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事不思来?(元)明本《怀净土》
【佛语禅语第98句】:净土极则事,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四之一,《答卓左车茶话》
【佛语禅语第99句】: 《大智度论》有言:“一切世闻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自佛法中。”“佛”,在梵文里是“觉悟者”的意思。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27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