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佛门清净的文案-佛语经典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随缘,是面对,是接纳,坦然面对一切外境,欣然接纳一切结果。有此心境,则无所忧畏,无善而不可求。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历经生活的障碍,自我化解那些生活的踟蹰,山水渺茫,前路隐约,心地存几分坦白、爽直、明朗、善良,活向那里,生死一场,那是去处。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只有修为。
【佛语禅语第4句】:【佛心禅语】世事千变万化,空谈会使人失去实干的时间,只是整天沉浸在幻想的世界里,最终导致碌碌无为而终生遗憾。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犹豫,不再等待。努力拼搏,才能成就美好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当时,普胜如来教下的三藏法师,就是现在这只正在粪池中受苦的大虫。它从普胜如来到我的教法这么长的时间,生生世世都变成大虫受报。」
【佛语禅语第6句】:一个人要想贪占天下所有的东西,灾难就要来了。做人必须要想透,人生一定要顿悟。物欲是没有止境的,轻一些的,会让你一生得不到快乐;严重的,甚至会一不小心断送生命。
【佛语禅语第7句】:【禅语人生】在生活的链条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佛语禅语第8句】: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憾,跟欲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佛语禅语第9句】:【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佛语禅语第10句】:恒唯法师:不是生活亏待了谁,那许多无聊的烦恼,来自于繁忙的困惑,和对自己不客观的期望值,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场误读的追逐,或者是一场奢望的漂浮,客观定位生命的坐标,在心态,也在脚下。
【佛语禅语第11句】:来得明,去得白,生财有道;跌得倒,爬得起,处世得方。言易招尤(怨恨),对人须少谈几句;书能明理,教子宜多读两章。
【佛语禅语第12句】:周而复始,千篇一律地做同一件事,难免感觉枯燥乏味。事情做久了,做多了,就容易麻木,进而失去精进的心,对事消极敷衍,应付了事。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到底想做什么之后,你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你的梦想才会变成现实。
【佛语禅语第14句】:【禅语人生】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心佛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能生智,智者之所以不惑,除了学问,更重要是心静。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心乱一切乱,别让一颗小石子击碎心智。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鼓不藏声,故能有声,镜不没形,故能有形,金石有声,不动不鸣,管箫有音,不吹无声。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佛语禅语第18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刻意地去模仿别人,那么到后来迷失的还是自己。莎士比亚曾说:“你是独一无二的。”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形成并保持自己个性是不容易的。
【佛语禅语第19句】:你若想养气,就不要讲那么多的话。修行人不能寡言,那就不能修行;你不能养气,就没有法。你若尽讲话,那就是把法都丢了。你法都丢了,看你还修什么道呢?
【佛语禅语第20句】:顿悟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凡事不以他人之心待人,多一份付出,少一份计较;凡事不以他人之举对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偏狭;凡事不以他人之过报人,多一份平和,少一份纠结。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对知的态度与孔子一样,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最好;不知道却自以为自己知道,这是毛病。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心禅语】把“佛”字拆开,为“人”和“弗”,意即“非人也”。言行只要达到忘我的境界,遵守道德法则,撇开作为“人”的情绪误区,那就能立业创新(心),修成正果。
【佛语禅语第24句】:【佛心禅语】达摩大师说:“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佛语禅语第25句】:及乎掀翻,从头勘破,原来只是一个自己。这个自己,在天同天,在地同地,在人同人,在物同物。于自己分上。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天如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26句】:【净化心灵禅语】一世繁华,遇见对的人,从此温和从容、岁月静好,天地悠悠之中,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柴米油盐的现世安稳中慢慢变老,这就是爱情。
【佛语禅语第27句】:【佛心禅语】做人禁忌:不因貌美而自傲,不因恭维而失态,不因距离而忘怀,不因荣华而蜕变,不因嫉妒而结怨。
【佛语禅语第28句】: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能得到净化。独处,也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回归自我。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
【佛语禅语第29句】:【心灵禅语】自信的人多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淡泊的人行深远,故不躁;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
【佛语禅语第30句】:增上谓外缘,是正报所依,世人不了此,缘劣怨他人。(明)宗喀巴《显密修行次第科颂》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前脚后脚,即起即落。任左任右,步步稳妥。应缘而来,缘了尽去。得失随缘,住应无心。【天真.禅诗偈颂】
【佛语禅语第32句】:欲居尊位,莫若培德;欲作大谋,莫若拓知;欲任重事,莫若充力。(明)澫益《周易禅解系词下》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生命中有许多经验是无始以来的积累,而这些经验又会影响着未来的生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业力。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佛语禅语第35句】: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释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灯会元》卷一
【佛语禅语第36句】: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的成就;不论施人多少,亦莫讨人情、求报酬。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生活里有一个快乐的法宝,那就是忍让,当忍则忍,善于忍让,不要让那些不良情绪长时间徘徊在心地,记住一句老话,天气预报说,这人间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佛语禅语第38句】:【禅语人生】我们为了成就人天果报,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这样,来生才能继续做人,或者升天。
【佛语禅语第39句】:当我们处在烦恼、痛苦当中,忽然碰到一张微笑的脸,自己愁眉深锁的脸就稍稍开朗,僵硬的肩膀也略为放松,顿时发现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灰暗无光;原来微笑竟能为自己带来解脱、逍遥与自在。
【佛语禅语第40句】: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语禅语第41句】:【禅心佛语】三【第5句】: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求财要有道,莫取非份财。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所以,从现在起,就让我们倒空杯子里的水,一起来体会禅的无上智慧吧。
【佛语禅语第44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看起来再完美的物体也会有瑕疵,但它的功能丝毫不受影响;再有成就的人也有缺点,但他的缺点并不影响他的成就。
【佛语禅语第45句】:闭目静想,自己是否因心浮气燥搞砸过很多事?是否常被环境、被人影响?是否常为小事生气?懂得以智慧、慈悲来处理问题,心就不会经常打结。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乐和苦都是基于感官知觉和内在的满足。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在的满足,它是人类特有的,除了少数例外,一般动物是办不到的。
【佛语禅语第47句】:路,于己有退。做人如海,有跌宕起伏,有波澜不惊。心宽故能受,海宽故能宽。如果你有水的清澈,就不惧猜疑。如果你有水的胸怀,就不畏流言。如果你有水的宁静,就无视纷扰。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佛语禅语第49句】:【禅心佛语】诚实守信,是治业之根本;知己律己,是立身之要道;容人助人,是处世之良津。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心禅语】做人,什么都可以舍弃,但不可舍弃内心的真诚,什么都可以输掉,但不可以输掉自己的良心。
【佛语禅语第51句】:【禅语人生】一道浊流,固然不如一杯清水的干净而澄明,但蒸溜了浊流的一部分,却就有许多杯净水在。
【佛语禅语第52句】:【禅心佛语】当我们实践到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就可以一点一点温和地去警示他人,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警示别人,他们将变得腐败并发臭,并且会以一种不当的方式成为大众的危害因子。
【佛语禅语第53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这是一种明智之举;同时不要贪得无厌,因为想得到的东西越多,失去的东西往往也越多。
【佛语禅语第54句】:若平时乐善好施,但心念却不平静,常起烦恼欲火;因一念无明,动嗔生痴、自作障碍,则恶业炽盛,善业荡尽,因此前功尽弃,岂非可惜?
【佛语禅语第55句】:有人问我:“什么最美?什么最乐?”我的答案是:“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56句】:学佛若学得心在宁静中,意在微细分析中,则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不是如来的形象。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当面临死亡的时候,灵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归宿,取决于具德善知识的正确引导,而不是肓修瞎练;灵魂是否能选择光明的前途,取决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佛语禅语第58句】:心是佛,不用将心求佛;心是法,不用将法求心。佛法无二,和合为僧,即是一体三宝。一《大珠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59句】:慈悲是智慧的具体展现,它源于对一切生命互为依存这一事实的认识。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时甚至要舍己利人。
【佛语禅语第60句】:人命无常,当勤精进常逼迫众生,受生极短寿,当勤修精进,犹如救头燃!勿得须臾懈,令死魔忽至。《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3经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七曰忘年乐莫想老,常思少,思想不老化,衣着老来俏。不拘年岁行辈多与青年人交朋友,萌发童心有奇效;人老心不老,黄昏爱恋讲科学,求得“第二青春”之愉悦。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恐龙早就在地球上绝迹了,而蟑螂却还在地上爬。我们遇到艰困的环境,要有蟑螂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心禅语】追求名利没错,但是求功要求百世功,求利要求千秋利,求名要求万代名。
【佛语禅语第65句】:【佛门禅语】知足的人生让我们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为凡尘中的各种牵累所左右,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境界,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不贪婪,不误解,不怀疑。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语摘抄精选】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五灯会元》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67句】:【禅语人生】喜欢归罪于别人的人,是一种缺乏勇气的态度,以及懦弱的表现,佛弟子应时时具备,一颗了解责任与知反省的心。
【佛语禅语第68句】:万行法师:愤怒既可以杀死自己,也可以杀死别人,惟有透过觉照才可以转化愤怒、变成智慧、变成慈悲。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佛: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螽则有割舌之患。注:财色味寡而伤害甚多,有智者不类彼小儿也。
【佛语禅语第70句】:一个人有能力改变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当看清真相时,或许已无能力改变事情。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呢?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乞丐说:“你看看,人家的田地都丰收了,为什么你给我这块地全是茅草?你看人家的房子都好好的,为什么你给我的房子还漏雨?家具也是旧的,桌子的腿还在摇晃,你叫什么善人啊。”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作为佛教徒,除了自己的闻思修以外,应当尽量投入到弘扬佛法的事业当中。因为,佛陀的智慧会给全人类带来光明,佛陀的慈悲会给所有众生带来温暖。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毎一个众生的灵魂都是平等无【第2句】:完美无缺,只是我们累世的恶习太深,加上现在的你不懂为人处事,所以才体现出众生千差万别、利钝贵贱之分。
【佛语禅语第75句】:【禅心佛语】其实,眼前的时光才是最真实的,要去地狱或天堂都应该从眼前起步。在眼前的时光中欢喜,有光明与爱,有幸福,有安详,就是天堂。在眼前的时光中痛苦,黑暗与堕落,那一刻就是地狱。
【佛语禅语第76句】:如法布施有五种施,名为大施,何者为五?一者时施;二者道行之者;三者病人及看病人;四者说正法人;五者诣他国者。《大宝积经》卷-=。,广博仙人会
【佛语禅语第77句】:【禅语人生】有的风帆上满面是补钉---那是无数航海者留下的希望的目光---既然有艰难的航行,就会有辉煌的海岸。
【佛语禅语第78句】:念佛,如同晒太阳,念念得到佛的慈爱温暖。念佛,是得佛的好处,并非把好处给了佛。佛念众生是给予,众生念佛是接受。佛并不是为他自己而要众生念他,而是为了给众生好处、救度众生才让众生念佛。
【佛语禅语第79句】:【心灵禅语】人与人之间,是应该而且可以互相帮助的。但是,如果凡事都求助于别人,那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也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这世间最简单的道理:和气,路路通;嫉妒,脑袋疼。天空雁来,浮云散去。
【佛语禅语第81句】:【禅语人生】我就守在“自我”的碉堡里,左手重机枪,右手手榴弹,对抗一切,所有人都攻不进来。我很得意。但却不知:我把“自我”顽强地守住了,表明的胜利却是真正的失败,我正一次次走向深渊。
【佛语禅语第82句】:待人处世的态度不可太轻率,否则将为事物所困扰,而无法修养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过份慎重,以致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洒脱自在的气度。
【佛语禅语第83句】: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宽容的涵养,仁者的心量,故“仁者无敌”。为什么无敌?何以无敌?乃是仁者不与小人计较,他们为千秋万代而争,不为一时之气而争。他们为救苦救难而做,不是为个人私利而做。
【佛语禅语第84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勿以小人之心,亮度君子之腹。民为衣食父母,官是人民公仆。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精神读书。
【佛语禅语第85句】:【禅语人生】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佛语禅语第86句】: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杂阿含》卷二十四,第619经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静水流深,沧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缘感你一回顾,使我常思朝与暮。转身后,一缕幽香远,逝雪浅,春意浓,笑意深。一叶绽放一追寻,一花盛开一世界,一生相思为一人。
【佛语禅语第88句】:【禅语人生】一盏灯点燃另一盏时,没有一盏会因之减弱;当一颗心照亮了另一颗心,它会使你内在更为光明。
【佛语禅语第89句】:【禅语人生】修行就是要从根本上,从心地上来培养戒、定、慧的力量。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来生成、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来生成。
【佛语禅语第90句】:【禅心佛语】生命只在呼吸间,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在无尽的岁月里,人的一生不过是一个瞬间。
【佛语禅语第91句】:不在意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的潇洒的人,因为没有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深信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佛语禅语第93句】:不怕路远,只怕志短。不怕县官,只怕现管。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为忠臣,便做孝子。不要怕死,但要知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人安茅屋静,心淡世路平;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同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散去了云烟,怎么就散不去你对命运的怀疑?散去的故事,怎么就散不去你对命运的质问?
【佛语禅语第96句】:人们的烦恼都是因为欲念而起,而欲念就像一个破桶一样,无论添进多少水也会逐渐漏失,永远填不满。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以会有忧愁,有忧愁就会生起惊惶不安之心。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三宝是世间上最为高贵且圣洁的宝,因有三宝智慧光明的摄受,芒芒长夜充满着无量的温馨。
【佛语禅语第98句】:【禅语人生】修行法门在于戒、定、慧,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觉知与平等的心去面对一切。
【佛语禅语第9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内心慈悲的多少,就可以通过呼吸净化空气的污浊,具说大家精进生起菩提心后,雾霾天已经一去不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