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火爆的佛心禅语的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生活中,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学会收敛自己,遇喜,则处处张扬;遇悲,则哭天抢地;遇怒,则挺身而斗,这都不是完美的人生境界。
【佛语禅语第2句】:【禅心佛语】成长的每一天里,不忘初心,单纯清澈,有着如孩童般的自在喜乐。
【佛语禅语第3句】:【禅语人生】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佛语禅语第4句】:年轻时,我们很单纯、很青涩,我们可能还不能完全明白什么是爱,但也正是那份难能可贵的单纯,让我们对我们的爱人无欲无求。
【佛语禅语第5句】:【禅语人生】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试问自己在父母、兄弟前,能不能真正尽到“孝、悌”这样的德性,这第一个问。
【佛语禅语第7句】:【禅语人生】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相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
【佛语禅语第8句】:直截根源,不存知解。当阳露出,不费纤毫。若也眨起眉毛,早成蹉过;才落拟议,便隔千山。——《鼓山文案》
【佛语禅语第9句】:人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佛语禅语第10句】:【信仰与智慧】智慧我没有,信仰我是有的。信仰算不算智慧?我不知道,我有信仰,我满足。信佛,不需要“智慧”的标签,贴上智慧可以,即使贴上愚痴也可以。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为人臣止于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即是做人分际。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慈爱是积抵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容忍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佛语禅语第13句】:【禅心佛语】大智心,不着我相。大愿心,广修善行。大悲心,救众生苦。
【佛语禅语第14句】:如果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痴心、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15句】:【禅语人生】我们念佛、参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荚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六尘缘影之法。
【佛语禅语第16句】:若闻恶口骂詈肘,其心不动如法住,观察音声如虚空,即是无上之口忍。《大集经》卷十五
【佛语禅语第17句】: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人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18句】:【禅语人生】有失不戒,有益不劝,玩物丧志,人生之患。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都是奴隶。
【佛语禅语第19句】:【禅心佛语】同样,如果你侮辱了一个人,就等于侮辱了一切人,也侮辱了你自己。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正是在对他人的尊重中,他的自尊也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第30句】: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佛语禅语第21句】: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看到过去的得失,规划未来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22句】:年轻时,我们都相信这世上有独一无二的爱情,我们相信了,于是真的得到了。
【佛语禅语第23句】:【经典佛语】不要总把自己与别人比,人各有自己的特点,做不成大树,可以做小草,做不成船长,可以做水手,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做个最好的自己。(短文学)
【佛语禅语第24句】: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优婆塞戒经》卷七,六波罗蜜品勿自恃持戒,轻毁犯戒者,恃戒凌于人,是名真破戒。《大宝积经》卷三十五,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25句】:【禅心佛语】佛法说我们的嗔有好多种,有些人是对人起嗔心、有些人对事起嗔心,就看他的嗔心有多重。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敢于承担,无论是妄想或不妄想,这颗心一定是跟佛一样的。
【佛语禅语第27句】:生命虽然是充满苦恼,但也同时满载珍奇。留心察觉,才会发现生命里的痛苦和美妙。遇到痛苦并不是要自己沉迷于痛苦之中,体验到生命的美妙也不是要自己迷失于其中。
【佛语禅语第28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想要实现凌云壮志,必须脚踏实地,专注于小事。
【佛语禅语第29句】:【佛语摘抄精选】僧问:“如何是无异的事?”师日:“千差万别。”僧再问,师日:“止!止!不需说,且会取千差万别。”(《五灯会元》卷十)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有一种人之所不能进步,是因为总是固执己见,有一种人天天在进步,是因为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接受别人是自我的死亡、是灵性的成长、是智者勇者的体现。
【佛语禅语第31句】:人生的两端,是生与死,中间几十年或平静如水,或刀光剑影,漫长的博弈中,终有得有失,有苦有乐。
【佛语禅语第32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陆亘大夫问南泉禅师:家有一片石,时坐时卧,欲镌做佛,可否?禅师答:可。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即一片石,无非一片心。
【佛语禅语第33句】:同事——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身处苦难娑婆,应先自我净化、以身作则,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并鼓励众人一起力行菩萨道。
【佛语禅语第34句】:是法非有作思维之所能解,非神通修证之所能入,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得。悟之则顿超三界,迷之则万劫沉沦。——《黄龙慧南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35句】:将全部的能量集中于当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将来的事烦忧。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好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就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37句】: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心禅语】做人不为时尚所惑,不被积习所蔽,不被浮名所累。坚信梦想成真的执著,勇敢接受挑战的坦然。
【佛语禅语第39句】:【禅语人生】优化自身素质,就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40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有芸芸众生,众生都与我们的个体生命相关。我们是同路人,从生命的基点出发,通过漫漫长途寻找归宿,没有理由不互相取暖,每个人都应该是拾薪者。
【佛语禅语第41句】:江南鸟儿啁啾,在这样一个净土,它们的鸣声是最清脆的,它们的声音里,只知有爱,不知有恨。鸟鸣如天籁,伴着水声,伴着花香,在绿荫深处,在寂寞深处,在禅心深处。
【佛语禅语第42句】:五根·五力:世间万物不离“色法”与“无色法”,若能了解世间法,则可能看开、放下!一旦抛弃执着占有之私我小爱,自然能萌发善念,除灭罪业。
【佛语禅语第43句】:同样的人生,同样的忙碌,却有不同的心境。我们应该端正自我的见解,以正确的理智、思想,透视世间一切皆无常,不管人生是贫、是富,都能觉得安然自在,没有得失心。
【佛语禅语第44句】:【佛语禅话】不景气时,应自我教育去除贪婪、克勤固本,才能保安康。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我们看到佛教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其实这是我们对佛教完全误解了。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人生】我们不必去改变众生的观念,我们只要调整我们自己就行了。
【佛语禅语第47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莫逐有缘,莫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一三祖僧璨
【佛语禅语第48句】:害人者终害己,正如俗话所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当把他人推向危险的深渊之时,你同时也为自己挖好了陷阱。
【佛语禅语第49句】: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身体的每一个小部分里生活着很多其他生命体,“你”只不过是这些生命体的国王,因为你福报大,掌握着这个身体。
【佛语禅语第51句】:【管理下属的好方法】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最好的管理下属的方法。
【佛语禅语第52句】:【禅语人生】修净土法门的人要多读一读《普贤行愿品》,可以扩展你的心量。
【佛语禅语第53句】: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佛语禅语第54句】:烦恼不必放下,因为对于佛祖来说,本就不曾提起;礼佛本是好事,但与其惦记着礼佛这个过程,不如将这个念头抛却。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到了秋天,那个乞丐找到善人,一见面就破口打骂:“你叫什么善人啊。方圆几十里都说你是善人,我看你一点都不善。”
【佛语禅语第56句】:【禅心佛语】生活在五浊恶世,不必逃避,只要在心田存养佛法,即如同污泥中的莲花,能吐露芬芳的香气。
【佛语禅语第57句】:【禅语人生】欲要人不死,先做活死人。现在把自己当作死了一样,也就是不贪,不嗔,不痴。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家禅语】时间用过以后有成果,即“够用”;用很多时间却无所得,即“不够用”。
【佛语禅语第59句】: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622经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凡事不以他人之心待人,多一份付出,少一份计较;凡事不以他人之举对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偏狭;凡事不以他人之过报人,多一份平和,少一份纠结。
【佛语禅语第63句】: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若要十分都使尽,远报儿孙近在身。
【佛语禅语第64句】:【佛语悟道】过分追求满足淫欲就会导致衰老,对他人怀有仇恨、愤怒的心理就会引起疾病,而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则是自寻死地。若能够戒除这三毒,才能够真正地得道。
【佛语禅语第65句】:世间事物无常,有形的物质、有所求的爱,无法永久恒存。唯有无私、无求、无我的大爱,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认准的事儿,一定要去做,如果不做,你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佛语禅语第67句】:【禅心佛语】青年:我想要有很多很多钱。禅师:只要你能找到七个球,你的愿望就能会实现。青年:您是说七龙珠吗?禅师摇摇头:不,是双色球。
【佛语禅语第68句】: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赵州真际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69句】:【禅语人生】无限轮回,一切众生都曾作过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顺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别的缘起下,去实践平等的大爱。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但言诸法皆在心内,离心偏心纯属外道。离心丢心无一切,降心用心成一切。其心无住超越一切。
【佛语禅语第71句】:【禅语人生】只要你确信你绝对不会那样死,确信你绝对不会活着很难受,你就会很安心地活着,这便是信念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72句】:良田:农人的丰收,必先付出相当的代价,要有好的谷种,并且勤耕田地,诸事俱备,方得如期丰收。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心禅语】“圆”的世界:圆的世界就是一切如日月的世界,如虚空的世界,如因果的世界,如自性的世界。
【佛语禅语第74句】:譬如药师持药囊行,而自身病不能疗治。多闻之人有烦恼病,亦复如是。虽有多闻,不止烦恼,不能自利。《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75句】:现在有许多人丧心败德;道德败坏起于不能尊师,心志丧失因于不能重道。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慧忠禅师看他如此不可教化,便说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
【佛语禅语第77句】:佛家禅语: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心禅语】※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人生有三毒:贪、嗔、痴,可用布施治贪,以慈悲治嗔,以智慧治痴。
【佛语禅语第80句】:当然,我们凡夫要做到高僧一样的细行,非常困难,不过从俗世的观点看来,要使自己的人格身心健全,细行仍然是必要的,怎么样学细行呢?
【佛语禅语第81句】: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大方广总持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82句】:【佛心禅语】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你自己说,别人会看得到。
【佛语禅语第83句】:佛陀之语旨在说明:男女欲爱不净,是生死烦恼的根源。我们不提倡禁欲,但沉湎情色总不是明智之举。
【佛语禅语第84句】:【禅心佛语】大小物命都悯惜:这就是慈悲心肠的具体表现,要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悯爱珍惜一切生命。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佛陀给出了我们那么多关于爱、慈悲和空性的教法,依法修行,我们定能有一日消除自己的无明、愤怒和执着,如此也就获得了佛陀的加持。
【佛语禅语第86句】:远离五欲:【第2句】:名利权欲: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为贪着名利权欲,不惜倾家荡产,污败社会,泯灭民族文化。所以说,名利、权欲是造业的大患。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世间之物皆是使用,过后就应该放下。不怕你拥有,就怕你对拥有留恋不舍。我们每天都在我和我的之间来回盘旋。
【佛语禅语第88句】: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详,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奉劝诸贤及早修,光阴似箭去难留,寒来暑往催人老,不觉青丝成白头。
【佛语禅语第90句】:【佛心禅语】禅,不是从枯坐默守中可以悟的,禅仍然要经过分别意识到无分别智慧的。知识是知识,悟道是悟道。知识是从分别意识上去认可的,悟道是从无分别智上体证的。
【佛语禅语第91句】: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坛经·顿渐第八》
【佛语禅语第92句】:【禅心佛语】平常心是一种平等心,是一种没有选择的爱,是面对芸芸众生普施甘露、普降法雨的大慈悲。
【佛语禅语第93句】:宝峰高士罕曾到,岩前雪压枯松倒。岭前岭后野猿啼,一条古路清风扫。——《泐潭洪英禅师》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心禅语】白隐禅师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放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佛语禅语第95句】:如来智慧,分别三世一切众生、一切国土、一切劫数、一切诸法,无不知者。《华严经》卷五十一,如来出现品
【佛语禅语第96句】:【最有禅意的句子】只要有信心,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没有担不起的重任。
【佛语禅语第97句】:生命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争、无价,安宁、幸福。财色与名利只不过是泡沫与灰尘,何必抵死相争?
【佛语禅语第98句】:既有弥陀,何必自苦自恼?弥陀都接受我们了,我们何苦自己不接受自己呢?弥陀都说“你这样念佛就可以了”,我们为什么还说不可以呢?
【佛语禅语第99句】:【美句共赏】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32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