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感触的佛心禅语文案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佛法其实是种活法,它不在佛经上,也不在寺庙里,就在我们身边。
【佛语禅语第2句】:我们都在做梦。晚上做的梦是黑梦,白天做的梦是白梦。晚上的梦很容易醒过来,但是白天的梦很难醒过来。醒过来了就叫觉者,没有醒过来叫迷者。
【佛语禅语第3句】:【禅心佛语】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
【佛语禅语第4句】:今时学者,何不亦然?为学为道只是为名为利之权巧手段,虽可称为世间聪明人,然而为物所转而不自知,实为痴迷人。
【佛语禅语第5句】:【佛心禅语】弘一法师发誓振兴数百年来濒临绝迹的南山律宗,他强调,“戒律不是消极,需要律己,不要律人;学了戒律,便拿来律人,这就错了。”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生活中,一个有自制能力的人,才能够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与人与事,才能够进退有度,并保持着宁静中的“大气”或“静气”。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赋予我们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均等;评判我们的人生,不是别人的眼睛。书写我们的历史,只有我们自己;踩出人生的脚印,也是我们自身。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自卑和自傲两者都同出于自我中心,在潜意识里都有害怕受伤的自卑感。
【佛语禅语第10句】:【佛家禅语】心念难免起伏,要有毅力降伏,让心在轻安、清净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11句】:世事岂能两全,我们的一生中,得到的同时也总在失去,幸与不幸的区别只在于得失之间孰重孰轻。
【佛语禅语第12句】:【禅心佛语】认识你自己的身体和心,少欲知足,不要去执着教法,也不要去握持情绪。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要想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就算是证悟的佛也无法办到,别指望什么关系,能天长地久,你应该像从来没见过面一样,平静且淡然的对待每一个人。
【佛语禅语第14句】:【禅心佛语】世上生生灭不已的因缘有四种:【第1句】:无因无缘;【第2句】:无因有缘;【第3句】:有因无缘;【第4句】:有因有缘。
【佛语禅语第15句】:精进并不只是努力修法,而是能时时刻刻保持法喜。禅定并不只是得到平静,而是能安住于本然的自觉。智慧并不只是通达经典,而是彻底觉悟心的本性。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生活并不是向烦恼妥协,而是用心地的明明了了去观照,创造好心地宽阔的氛围,在生活中改变,而不是随波逐流。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佛语禅语第18句】:一个人的心灵能够不随外物而转,就已经达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够在行住坐卧中体悟禅定的微妙。
【佛语禅语第19句】:人常说:“施恩于人共享。”“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佛语禅语第20句】:【石天基莫愁诗】人生在世一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场扯淡没来由。当年楚汉今何在?昔日萧曹尽已休。遇饮酒时须饮酒,青山偏会笑人愁。
【佛语禅语第21句】:爱是人间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佛语禅语第22句】:【禅语人生】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残忍的人选择伤害别人,善良的人选择伤害自己。
【佛语禅语第23句】:【禅心佛语】今天特别把这四四一十六字提出来,贡献给大家。安住当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灵光独耀。这就是修习生活禅的基本次第。次第。
【佛语禅语第24句】:【禅语人生】心若无尘,你能带着喜悦的心情,活出了独特而真实的自我:如一潭幽雅的湖水,如一片流翠的绿洲,似一座无烟的深山,似一地皎洁的月光。
【佛语禅语第25句】:袁了凡是因为受云谷禅师的点化才突然醒悟,命运虽然天生注定,但却可以通过自我后天的修为和心念来改变,由此他通过行善布施真正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落下了树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
【佛语禅语第27句】:拥有财富、权位、荣誉,这一切不如拥有内心的平安。财富、权位、荣誉都不能令心平安,唯有弥陀的救度能令心安。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心安,便拥有了一切。
【佛语禅语第28句】: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问:“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大珠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语禅语第30句】:【佛心禅语】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又怎能以一个角度,来评断万变不同的物件呢?
【佛语禅语第31句】:从付出中收获心灵的富足生活中占有再多的金钱、名誉、权力,也不能换来幸福。
【佛语禅语第32句】:五行转运,相克也相生,相克,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能者多劳,没有能量根本就无从折腾,对手对你的打击大小取决于你的实力,道高一尺时,魔才会出来干扰你!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佛说: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佛语禅语第34句】: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
【佛语禅语第35句】:一个人如果连对手都没有,是寂寞而可悲的;一个人如果树敌太多,是可悲而寂寞的。
【佛语禅语第36句】:此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种身,从方等生。《观普贤行法经》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家禅语】善用世间财利益人群,获得轻安自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佛语禅语第38句】:时时都念兹在兹来修行佛法,不是修行佛法时,正在拜佛,一回头就骂;或者一回头就拿把刀杀人,那不是精进,那还是在那儿尽做一些假的。——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39句】:成就无量的功德,就是灭除无量的烦恼;舍苦恼的此岸,到达极乐的彼岸,谓之“得度”。
【佛语禅语第40句】:【禅语人生】因此,佛法教导我们时时观察自己微细的念头,不要被自己蒙蔽,不论外在的境界如何变化,情绪都不会受到牵动,那么,就可以断除烦恼了。
【佛语禅语第41句】:有人问我:“什么最美?什么最乐?”我的答案是:“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佛语禅语第43句】:【佛心禅语】做人说难,就半个宽容,放不开贵脸。净土不远,且只在一念,得不尽庄严。
【佛语禅语第44句】: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失去欣赏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经变得衰老。
【佛语禅语第45句】:【禅心佛语】圣人妄念忽起,即同凡夫;一念回机还同本得,凡夫即圣。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判断自己远比判断他人困难。如果你能正确判断自己,就是一位具有真正智慧的人。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或者可以不见,或者可以相见,若是终究离散,不如此生不见;或者可以相惜,或者可以相离,若是烦恼相对,有如此生未见。
【佛语禅语第49句】:贪心也好,嗔心也好,痴心也好,都是从本能出发,然后衍生成为生命堕落的催化剂;超越了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
【佛语禅语第50句】:【禅语人生】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佛语禅语第51句】:知足,生活才会富乐安稳。“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做人如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就像水一样,能包容万物,本身却非常的纯静;做事如山: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像山一样稳重,像山一样给人以信任。
【佛语禅语第53句】:【圣经句子】157耶稣受了洗,随既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就看见神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太3:16)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保持鲜花新鲜美丽需要不断地换水、修剪,保持心灵的清静需要用善的感念洗涤心灵,并时时清除头脑中恶的念头。
【佛语禅语第55句】:【圣经句子】170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6)
【佛语禅语第56句】:“吃亏是福”,简单的话,简单的道理,谁人都懂,可遇境逢缘,仍然就是不愿吃亏,可知我们的心是多么僵硬、不听话。明知吃亏是福,就是不愿吃亏,还谈什么修行!
【佛语禅语第57句】:【圣经句子】415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7)
【佛语禅语第58句】:【禅语人生】无所住不是冷血动物,无所住是很有感情,只不过是随缘而已。真正的诸佛菩萨都是很有感情的人。感情是建立在智慧跟理性之上。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做人须有三明: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有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种素养。
【佛语禅语第60句】:心若有归宿,日子便会馨香;心若随缘,便无烦恼生成;心若超脱,便会淡然;心若感恩,幸福就会来临;心若有禅意,人生则豁然开朗。
【佛语禅语第61句】:【禅心佛语】没有一种获利,能及得上我们拥有的一切之中,所节省下来的那样确切可靠。
【佛语禅语第62句】:【禅心佛语】人生路上,我们需要沉淀自己。沉淀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境界。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较真未必真明智,糊涂一点好处多,假装糊涂的妙处,女人不要太聪明,藏起锋芒,谦瑾一点没有错,真相固然重要,但不是时时都要弄清。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让路。
【佛语禅语第65句】:【禅心佛语】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66句】:【佛语摘抄精选】枉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仇无赦。(《法句经》)
【佛语禅语第67句】: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人生】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我们要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一切。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好好地发慈悲心,看每个众生都那么可亲可爱,然后你才会轻松自在。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佛语禅语第71句】:了凡先生虽然精通易经数术,但他却一再强调说术只是一种形式,而道却能给人以真正的启迪。他希望我们能将“了凡因语”的理论传播四方,让更多的人受益。
【佛语禅语第72句】:念佛,应于持念中效法诸佛、菩萨,对迷惑的众生起怜悯心,行于布施、救度。离此心境,非实念佛。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难免成败得失,荣辱浮沉。我们应当不逃避,不强求,一切随缘,任由世事变迁,宠辱皆不惊,以一颗恬然淡定的心,泰然处之。
【佛语禅语第74句】: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值殿官员
【佛语禅语第75句】:【三】当这个家庭有了你的存在,仿佛所有的一切都给了我另一次机会,曙光照耀在摇篮里你稚嫩脸上时,我想我是对的。
【佛语禅语第76句】: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求将来是否会有好的成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无所求。
【佛语禅语第77句】:习禅者,要在念起之细微处用功,深知起心动念皆是业因。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欲不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八风所转,且时时觉照、念念明了。
【佛语禅语第78句】: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创造机会的是能人,等待机会的是常人,放弃机会的是蠢人。我们都是远视眼,往往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81句】:【圣经句子】120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象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慕他。(塞53:2)
【佛语禅语第82句】:【禅心佛语】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不仅利己,还让自己融入大众,摒弃自私的劣习。
【佛语禅语第83句】:【禅语感悟】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佛语禅语第84句】:随顺为姊妹,爱乐为善友,安慰则为母,随意为婢使。此四贤良妻,则是夫眷属。(古印度)龙树《劝发诸王要偈》
【佛语禅语第85句】:【禅心佛语】如果在心里建立起佛陀,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视一切事物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差异。
【佛语禅语第86句】:事事皆“有”则会迷,样样皆“无”则会断;言“有”则执常,言“无”则执断。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就算你人缘再好,能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还是只有那么寥寥数人。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伴你度过寂寞、孤独以及沉默的那个人。
【佛语禅语第88句】:【圣经句子】12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出20:7)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所谓学问,在于治事,事不治,纵学无益;所谓佛法,在于治心,心不治,纵修无成。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心若能无造作的安住,则无论是持咒、绕塔、禅修或行持任何善法,都能成就最殊胜的功德。
【佛语禅语第91句】:【经典禅语】每天多说一些欢喜的话,常结欢喜缘,让人世间多一些温暖和笑容,人生不须悲伤。
【佛语禅语第92句】:无所事事的人,内心并不轻松闲适;积极付出的人,内心反而宁静喜乐。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因为世界所现,全都与己相关。
【佛语禅语第93句】:【禅心佛语】欺骗绝不是件好事,如果你聪明到将自己也骗了,那又如何呢?你只不过成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牺牲者罢了。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佛语禅语第95句】:云何—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杂阿含经》卷八,第203经
【佛语禅语第96句】:人的慧根不同,所受的障碍不同、悟的程度不同,境界也会有深有浅,悟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曾经悟过的人才知道悟真正是什么。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着,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彼即无羁缚。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能够对别人的赞叹,不改从容。能够对别人的粗俗,不生厌离。能够对别人的错误,不生仇恨。
【佛语禅语第99句】:佛说: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34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