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文案心灵禅语,说得真好!
【佛语禅语第1句】:【禅语人生】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已。
【佛语禅语第2句】:不杀害生命,不欺蒙众生,只愿利益有情。轮回中的一切芸芸众生,皆是往昔曾做过我们的大恩父母。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能在这个问题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当,然后念兹在兹地保任,人生的问题就解决了。
【佛语禅语第4句】: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佛语禅语第5句】:【禅心佛语】当凤凰佛教提出希望与寺内法师直接沟通时,一位女性负责人称没有法师的电话,另一位负责人李某则称“法师病了,这两天联系不到”。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禅修的基本功课是修入出息念,就是打坐、观呼吸,这便是修行的法门。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刚闻起七又解七,生死未了永在七。出家不了个中意,不如回家抱娃去。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悟实际上就是在生命拼搏过程中的一次大碰撞。经过一次大碰撞后,我们内心深处就受到一次彻底地净化。
【佛语禅语第9句】:世间不思议者,若有布衣顿登九五,即是世间不思议。出世间不思议者,十信初发心,一念相应,便成正觉,此明顿悟不思议。——《荷泽神会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0句】:迷信不如无信,因此学佛一定要转迷为智,离开凡夫之烦恼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佛语禅语第11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教我们如何包容人、不与人计较。
【佛语禅语第12句】:【礼敬诸佛】正信的佛教徒称「礼敬诸佛」,不只是「拜佛」,而是要学佛陀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佛语禅语第13句】:令舍其前,亦当舍后,复舍中间,使无处所,乃度生死众患之难。《佛说黑爪梵志经》
【佛语禅语第14句】: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反而应生起一分感恩心,感恩对方给自己修行的境界。
【佛语禅语第15句】: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16句】:熄灭欲望之火驱除各种各样的妄想,摆脱名、利、欲等的束缚,才能消除心中的忧虑,才能不颠倒,在无事中得大自在。
【佛语禅语第17句】:“禅”的功夫,应在日常生活中参,将人生与宗教融会贯通,以宗教精神,立于处世的事业。
【佛语禅语第18句】:苏格拉底还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佛语禅语第19句】:【佛语摘抄精选】我有你不喜,你有我不嗔。你贫憎我富,我富怜你贫。行好得天报,为恶罪你身。你若不信我,你且勘经文。(王梵志《我有你不喜》)
【佛语禅语第20句】:每日行三好: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自己的命运其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为灵魂即神,是我们自己的灵魂掌控者自己的命运。关键在于用意识来控制思想,用正向的频率来吸引美好的事物。
【佛语禅语第23句】: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一《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24句】: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佛语禅语第25句】:【天才与工夫】世界上虽有许多成功的天才,但是他们下的工夫比常人都深。
【佛语禅语第26句】:【禅语人生】信步流连中,见一位在枯树下潜心打坐的佛门老者,其入迷之态止住了我的脚步。
【佛语禅语第27句】:【佛心禅语】不能断除苦因的人就跟怕死的凡夫没两样,反之,如果有人能够灭苦,佛陀说这样的人就可称之为超越世间的人(即出世间圣者)。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失意不丧志,得意不忘形;挫折不气馁,失败不灰心;勇敢不鲁莽,自强不自欺;批评不中伤,赞美不奉承;自信不骄傲,矫枉不过正。
【佛语禅语第29句】:【禅语人生】怨恨是一杯毒酒,毒杀的是自己的快乐,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何不如,原谅他人的错误,快乐自己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悟道】不执迷科学,不沉醉哲理,只愿证悟真谛。闻思佛陀的法教而实修实证,是净化心灵和启迪智慧的唯一途径。
【佛语禅语第31句】:纷繁的喧闹中,活出一份内心的宁静、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详,让命运在平和中运转。
【佛语禅语第32句】:平常心是一种平等心,是一种没有选择的爱,是面对芸芸众生普施甘露、普降法雨的大慈悲。
【佛语禅语第33句】:【禅语人生】小时候在家,父母教你如何如何;长大上学的时候,老师教你如何如何;工作的时候,领导又叫你如何如何。你会觉得你没有真正的自由啊。幸福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34句】:【禅语人生】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外理事,以慈悲对期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心禅语】说到这里,老方丈顿了一会儿,然后问小和尚们:“知道最后人们为什么喊达摩祖师的小弟子为高僧、智者了吗?达摩祖师的小弟子跑到深山里又去干什么了呢?”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假使你讨厌某一个人,那就尽你的力量去寻找他的优点吧。因为,无论任何人,都会具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只是你忽略了。
【佛语禅语第38句】:【禅语人生】于我——应该都笑的灿烂,但我不明白给我最灿烂的是谁。哭,那是经常的吧。但是我不明白伤心,让我最伤心的是谁。
【佛语禅语第39句】:【佛心禅语】所以,就是一句“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使得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开悟了,而我们有没有从这句话里悟到些什么呢?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忍,有时要让,有时要耐,有时要隐。所以,忍其实是另一种形式“韧”。
【佛语禅语第41句】:云何菩萨离非法财?不以轻称小斗欺诳于人,不以诈亲及诸欺罔而求财物。《大乘宝云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心佛语】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弯腰是对幼辈的关怀,是对弱者的帮助,是仁慈之心的华光,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佛语禅语第44句】:【禅心佛语】痛苦和烦恼,矛盾和纠纷多半是比出来的,实际上万事万物,原本各有千秋,各有好环,没有必要去比较,何必分个高低。
【佛语禅语第45句】:财富需要施舍出去,帮助他人,同时也需要爱惜。爱惜是不奢侈,不滥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财富。只有爱惜,才能让财富源源不断,帮助更多的人。
【佛语禅语第46句】:【禅语人生】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佛语禅语第47句】:勿谈彼短,我岂无短?莫恃己长,人各有长。未定之事,不可臆断;无据之事,不可指人。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佛语禅语第48句】:【禅心佛语】发心,是激发内心的力量,不在于说什么,不是凭兴趣想去做什么。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这是不负责任。
【佛语禅语第49句】:【禅语人生】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
【佛语禅语第50句】:佛说,摒弃贪欲吧,否则会万劫不复。贪欲会使人掉入自我毁灭的深渊。参禅,汲取禅的智能,会让你的物质生活趋向于高雅。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子以孝为贵,命以立为贵,屋以实为贵,衣以洁为贵,食以素为贵。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进步,“德”可以累积。分秒不空过、步步要踏实;善念不间断,好事日日做;妙法时时用,法喜多分享,如此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痛苦跟快乐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事情,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因素。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默雷禅师微微含笑地说道,“现在,你去听一只手的声音。”
【佛语禅语第56句】:化妆品不能为女人增色,许多女人却不能拒绝;扮酷不能令男人威武,许多男人却趋之若鹜。殊不知,化妆品的开销,扮酷的费用,均要用自信埋单。
【佛语禅语第57句】:【禅心佛语】佛陀教导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一点,这是我们生活上和心灵上的重点。
【佛语禅语第58句】:乃至未得一切种智,不舍精进,如救头燃。《大宝积经》卷五十八,文殊师利授记会
【佛语禅语第59句】: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永嘉大师
【佛语禅语第60句】:【禅心佛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语禅语第61句】:【禅语人生】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佛语禅语第62句】:有人请示:“因果与环境有关系吗?”师言:“因果乃业力所致,会牵制环境。”又问:“可以改变吗?”师言:“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分善缘。”
【佛语禅语第63句】:【禅心佛语】如果对待好人不赞赏,众多的好人就会失望。如果对恶人不作出斥责,那些恶人就会认为你在认同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而变得更加张狂。
【佛语禅语第64句】:修行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者。
【佛语禅语第65句】:对于孤独,有时是心之选择;对于承受,时常是人之担当。人生的必经路,生活的必修课,那就是,只有经历才会懂得。
【佛语禅语第66句】:【禅心佛语】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佛语禅语第67句】:【心灵禅语】惭愧,说到底是羞耻之心。人若无羞耻之心,任何坏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若有羞耻之心,就会远离恶的影响和蛊惑,就会善良正直,行为端正。
【佛语禅语第68句】: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
【佛语禅语第69句】:【经典禅语】时光如何流转,岁月如何变迁,请相信,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如那爱,爱过便有了痕迹,爱过便有了记忆,爱过,便无悔于今生来世。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同样的一句话,有两种不同的或者更多的层次。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真理,不要钻牛角尖,“反求诸己”固然重要,广为通达更重要。
【佛语禅语第71句】:以闻思律藏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以闻思经藏让安定的心稳固,以闻思论藏让稳固的心发挥功用。这就是经、律、沦三藏的闻思过程。
【佛语禅语第72句】:当你审视你的生命并分析你的焦虑时,你很快就会意识到,你所有的焦虑都来自于担心过去或者忧虑未来。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梁武帝时达摩传衣东土,汉传的禅学方奠基华夏,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核心性的佛学。
【佛语禅语第74句】:【禅心佛语】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
【佛语禅语第75句】:智者离诸恶,一切皆端严;愚夫由作罪,举身皆丑陋。《大宝积经》卷九十五,善顺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76句】:人际关系最美的形态,就在一个“和”字,和也可以说是“爱敬”之意。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恶传染恶,善传染善。所以,请你们保持微笑。当我们大家都保持微笑的时候,周围的世界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也保持着微笑,正对着我们。
【佛语禅语第78句】:财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财物,而且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放下对物质的贪执,才是真正的财物布施。噶举祖师冈波巴大师说:“不执一物,比供施所有财物殊胜。”
【佛语禅语第79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七佛通戒偈)《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佛语禅语第81句】:若有尊敬佛,念报于佛恩,彼人终不离,一切诸佛住。《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82句】:“念佛人”这顶帽是如意帽,知冷知热,能大能小,任何人戴皆不大不小,刚刚好。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任何的成就。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佛语禅语第85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如果时时想到的只是自己,只在乎自己的感知,只考虑自己的存在,那只能说明“自己”出了问题,有了毛病,这个毛病叫自私。
【佛语禅语第86句】:【禅语人生】在青跬的眼里,微微涟漪也成滔滔巨浪;而在大鹏的心中,江洋大海只不过是一杯琼浆。
【佛语禅语第87句】:“是非止于智者”,有智慧的人,能成人之美、扬他人之善,因此心量宽广,足以包容天下众生,普利天下皆得安乐。
【佛语禅语第88句】:南无阿弥陀佛,我是他家儿孙。莫愁呼他不应,只愁我不上门。(明)李贽《净土决》
【佛语禅语第89句】:是福有二种相:能与乐,能与苦。如杂毒饭,食时美,欲消时苦,福亦如是。(古印度)提婆《百论》卷上,舍罪福品
【佛语禅语第90句】:【禅语人生】一个客观的艺术不只是用来看的,而是活生生的。但是你必须知道如何去靠近它,因此你必须要做静心。
【佛语禅语第91句】:不能珍惜今天的事情是可悲的。为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众生的幸福,更加珍惜当下,努力创造一个了不起的没有后悔的今日吧!——[日]千宗室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家认为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佛心。在诞生之始,在生命之末,所有的人和物都是平等无异的。
【佛语禅语第93句】:受人攻击或陷害时,千万别起瞋恨心,反而应起感恩心:因为没有坏人显不出好人,没有苦难的众生则显不出菩萨的宽忍爱心。所以,我们应视毒骂、中伤如饮甘露。
【佛语禅语第94句】:【禅语人生】一句话经典: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佛语禅语第95句】:在人际交往中,偏执于“我是对的,错的是别人”,毫无意义,关系的疏离,感情的疏淡,却是实实在在的损失。为了无意义的偏执而蒙受损失,显然并不明智。
【佛语禅语第96句】: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97句】:从社会看,家庭亲情、天伦之乐的享受是愈来愈淡薄了。老年人既得不到子孙的照顾,而年轻人也忘失了孝道的义务,彼此之间感情愈见淡薄。
【佛语禅语第98句】:【禅心佛语】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佛语禅语第99句】:【禅心佛语】对平静与因缘法的执着,势必会带来恐惧与担忧,因为,任何因缘法都会毁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