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禅语的文案2005
【佛语禅语第1句】:【禅心佛语】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2句】:【禅语人生】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不能缺少和泥土的亲近。自然世界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要经常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清洗我们身上粘裹的世俗浊气。
【佛语禅语第3句】:【与痴共居无利益】与痴共居无利益,自损及以损他身。(佛本行集经》)☆和愚痴的人在一起没什么好处,愚痴的人不仅害自己,而且害别人。
【佛语禅语第4句】:【禅心佛语】念佛人,以佛量,为己量,没有容不下的人物。念佛人,虚己能,仗佛能,没有成不了的事功。
【佛语禅语第5句】:【禅语人生】在禅定中,因为身心得到调和,我们拥有清净、安详。现实生活则拥有太多的变化和不平衡,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冲击,我们很难保持禅定中安祥的觉受。
【佛语禅语第6句】:【禅心佛语】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礼,大惊易失态,大哀易失颜,大乐易失察,大惧易失节,大思易失爱,大醉易失德,大话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佛语禅语第7句】:【禅心佛语】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都不是。
【佛语禅语第8句】:【禅心佛语】圣者,所以生活在真善美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到另外一个净土,主要是空慧禅观一转,刹那是永恒,污秽是清净,烦恼是菩提,生死是涅盘了。
【佛语禅语第9句】:【禅心佛语】人对未知的死亡状况,会不安而不敢去面对,并产生无明的恐惧,执著着生命不舍而生烦恼。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人生要学会吃苦,苦尽甘必来。因为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苦比乐多,能够吃苦耐劳的人成功的机会总是在等待着他。历尽艰辛万苦,光明的前程就在尽头。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没有烦恼的那颗心,叫做本性。没有执著、没有颠倒、没有分别的那颗心,叫做本性。
【佛语禅语第12句】:万种念头从心生。心生了各种杂念,即使是遥远的东西,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引发内心的烦乱。
【佛语禅语第13句】:不接受谬论,有德,有见识,不贪恋爱欲,那就肯定不会再投胎。《经集》第倾述林,第八章《仁慈经》
【佛语禅语第14句】: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15句】:富人妻,墙上皮,掉了一层再和泥;穷人妻,心肝肺,一时一刻不能离。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对青少年,要关心不要担心,要诱导不要控制,要商量不用权威。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
【佛语禅语第18句】:情与无情一体,触目皆真;佛与众生不别,当体全现。随处做主,遇缘即宗。——《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19句】:【喜爱众生】爱不分民族,也不分国家,只要是生命,都应该尊重,应该关怀。
【佛语禅语第20句】:【佛语摘抄精选】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长阿含经》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
【佛语禅语第22句】:【禅心佛语】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
【佛语禅语第23句】: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境界高者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不断自省,又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泽被四方,更像一只皮箱,提放自如,得大自在。
【佛语禅语第24句】:【佛家禅语】因为太期盼结果,所以往往忽略过程;因为忽略过程,所以往往失去结果。
【佛语禅语第25句】: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印光法师文钞·与陈锡周书》
【佛语禅语第26句】:真正的禅,是纯阳性的,绝不透过想阴的意识思维,比如敲钟,敲了就响,并非是敲后,想一想才响。——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复杂的社会、复杂的生活,使人活得很累;而复杂的思想,会滋生种种烦恼、妄想。
【佛语禅语第28句】:【禅语人生】在八供中说鲜花等诸供品如云海般供佛,这是心在上供诸佛,这是表法,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佛语禅语第29句】:【禅心佛语】好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就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30句】:【禅语人生】我们所喜欢、所期待的结论,有时候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另一种灾难。
【佛语禅语第31句】:【禅心佛语】赏析: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佛语禅语第32句】:谁在给我们设置障碍给我们设置障碍的并不是生活中的挫折,而是一颗斤斤计较、不豁达的心。
【佛语禅语第33句】:【佛心禅语】爱情是两个人的存在,容不下第三个人。别怪自己男朋友小心眼儿,也别怪自己女朋友小题大做。爱情是专一的,请记好。
【佛语禅语第34句】:洞见法界生、佛,依、正,一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唐)李通玄《华严经合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35句】:【禅心佛语】强迫自己去相信与接受某些不了解的事物,是政治,不是宗教,也不是睿智。
【佛语禅语第36句】:【禅心佛语】佛说: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佛语禅语第37句】:【禅语人生】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佛语禅语第38句】:【禅心佛语】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佛语禅语第39句】:【禅心佛语】其实,有些人的争论,根本没有什么实义,完全是为了争一时之气。这在智者的眼里,就跟看小孩抢玩具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佛语禅语第40句】:【禅心佛语】花开有时,花落有时。无需留恋,该走的终须会走;无需苛求,该来的迟早会来。
【佛语禅语第41句】:【佛心禅语】最近常常觉得疲倦吗?这次不要用咖啡提神。试着问自己,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心烦、力不从心、无法释怀?
【佛语禅语第42句】:【经典禅语】时光如何流转,岁月如何变迁,请相信,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如那爱,爱过便有了痕迹,爱过便有了记忆,爱过,便无悔于今生来世。
【佛语禅语第43句】:很多高僧大德常讲“吃亏是福”,这一点不假。吃亏的反面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祸。我们要清楚占便宜是祸害,就绝对不会再有占人家便宜的念头了。
【佛语禅语第44句】:【圣经句子】257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6:63)
【佛语禅语第45句】:【禅语人生】喜爱发脾气的人,常会在睡梦中产生沮丧、嫉妨、激动、怒骂的不平现象。
【佛语禅语第46句】:开心功夫:大多数的人,心与意念无法摄持一致,皆起因于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气。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心禅语】不计较小事,才能卸下心灵的负荷;不听闻闲言,才能避免无谓的争端。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家禅语】所谓“难过”,并非时间漫长难度,而是心念卡住过不去。
【佛语禅语第49句】:世间多少人事物,无时不在生灭变异中,不论物质、精神现象,或有形无形、有所求的爱,没有一项是永恒的,唯有佛菩萨清净透彻的爱,能够永久存在。
【佛语禅语第50句】: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唐)寒山《寒山子诗》
【佛语禅语第51句】:人,大多数有名利之心,与人争、与事争。如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人事皆无争,则世界亦安。
【佛语禅语第52句】:【佛心禅语】不要挣扎、全然接受,不要抱怨、欢喜奉行。众生愿尽我愿尽、众生行尽我行尽。未来所做的一切只为利益众生而努力。
【佛语禅语第53句】:慧远大师劝导后学:“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善,亲附上士。”因为贤人善士能引导人增长慧根福德;愚痴小人会使人误入险道,所以要慎选良师。
【佛语禅语第54句】:仅仅是躺在床上,想“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还没有付出任何行动,单单这样的想法,只要出自真诚,就能速消无边业障,积聚广大福德。
【佛语禅语第55句】:【禅语人生】训练自己的定力,能使你处于乱中而不动,处于顺境而不逸。
【佛语禅语第56句】:但无一切心,自然合大道。应用在临时,莫分妙不妙。——《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偈颂下》
【佛语禅语第57句】:【清雅基地】佛家禅语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佛语禅语第58句】:【佛心禅语】不思善,不思恶,也并不是断掉思想,弄得善恶不分,是非不明,而是在分辨善恶当中,不起任何贪爱、执著。
【佛语禅语第59句】:【禅语人生】在感恩中奉献自我、回报社会;在包容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分享中广结善缘、和谐发展;在结缘中成就自他、共创未来。
【佛语禅语第60句】:人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提不起、放不下;第二种,提得起、放不下;第三种,提得起、放得下。
【佛语禅语第61句】:菩萨也是圣人,他以佛陀的教育身体力行、拳拳服膺,不但上求佛道,还要下化众生;儒家的孔子也是圣人。总之,来人间而不迷失人性,能做人榜样的人,就是圣人、贤人。
【佛语禅语第62句】: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燃蜡烛;与其抱怨混浊,不如沉淀心湖。不要急躁、发牢骚,一定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只有静下来,你才能听到钟表摆动的声音。
【佛语禅语第63句】: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佛语禅语第64句】:【禅心佛语】你的伤口会好吗?凡事不要归责于他人,而要反省自己。他人只是一面镜子,它在照着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做人六力:对自我要有约束力,对他人要有亲和力,对处世要有宽容力,对求知要有精进力,对困境要有忍耐力,对成功要有推动力。
【佛语禅语第66句】:【禅语人生】要停止不做某事,比开始去做某事要难得多。如果你想去除不悦的想法,就专心致力于喜悦的想法上。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心禅语】※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欢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讨厌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
【佛语禅语第68句】:【禅语人生】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出类拔萃。
【佛语禅语第69句】: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70句】:人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起心动念,接触顺境时,就高兴地得意忘形;遇到逆境则烦恼悲泣,这都是心随境转,被境界所牵制而喜怒无常、起伏不安。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最心痛的感觉,不是失恋,而是我把心给你的时候,你却在欺骗我。
【佛语禅语第72句】:佛说:内心有毒的人会施毒于人,内心无毒的人不施毒于人。佛家所说的“毒”,即贪、嗔、痴。贪是没有智慧的欲求,嗔是没有理性的情绪,痴是没有觉悟的知见。
【佛语禅语第73句】:【禅心佛语】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他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佛语禅语第5句】: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他忘了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
【佛语禅语第74句】:【佛心禅语】《和平年代》里的话:当幻想和现实面对时,总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击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脚下。
【佛语禅语第75句】:【禅语人生】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做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
【佛语禅语第76句】:若善正心者,常顺法观察,不为过所使,如日光除暗。《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七
【佛语禅语第77句】:如人少资粮,涉远遭苦难,不修功德者,必经恶道苦。如人丰资粮,安乐以远游,修德淳厚者,善趣常受乐。《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3经
【佛语禅语第78句】:【禅心佛语】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佛语禅语第79句】:【禅心佛语】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了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
【佛语禅语第80句】:【禅语人生】在恶意的人群中不怀恶意,在拳握刀拔的人群里言行温顺,在与执著的人相处而能不执著,是谓圣者。
【佛语禅语第81句】:【禅心佛语】以圣贤为竿,以道德为线,以仁慈为钩,以利䘵为饵,以四海为池,以禅定为椅,以万民为鱼,何愁功业不成乎。
【佛语禅语第82句】:烦恼的根源一般人在发生事情或面临一个新的境况时,常易生起患得患失之心,这就是烦恼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世间事放不下,常有“此事无我不行”的牵挂,也是烦恼。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人生】有情的行为,佛教把它区分为三种:善的行为、恶的行为、无记的行为。
【佛语禅语第85句】: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86句】:【佛语摘抄精选】首饰不能戴在脚上,脚镯不能顶在头上。(《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87句】:【禅心佛语】智者知道自己的短处,他不会让自己的脾气与心情来统治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如果让自己的喜怒哀乐左右自己的行为,注定一事无成。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所谓的良心,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
【佛语禅语第89句】:【禅心佛语】头顶上是自己的天,乌云罩不住心头,乌云更遮不住太阳的笑脸。
【佛语禅语第90句】: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佛语禅语第91句】:一个人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就就业业地去做。
【佛语禅语第92句】:【禅语人生】想要用思想和聪明来了解佛法而不去实证实修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佛法的真义。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再说那老太太。她在车子开出了将近一英里的地方,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咖啡馆,就停车进去了。她想,还得开一段路才能到家,不如先吃一点东西,暖暖身子。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为了赚钱而工作就变成金钱的奴隶了,应该是为了成长而工作才会有幸福感,人生才有现实意义。
【佛语禅语第95句】:【禅心佛语】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佛语禅语第96句】:【禅心佛语】同样的一句话,有两种不同的或者更多的层次。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于真理,不要钻牛角尖,“反求诸己”固然重要,广为通达更重要。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夫道者,陶冶万物,终始无形,寂然不动,大通混冥,深闳广大不可为外,折毫剖芒不可为内,无环堵之宇,而生有无之间也。
【佛语禅语第98句】:【禅语人生】在长养布施当中,我们只压抑我们的贪爱与执着。这样做会使我们的真实本然自然流露,并且变得更轻安、更自在。
【佛语禅语第99句】:【佛心禅语】法的修行落实在「观心」,观心的始终诀要在「念念自知,念念自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