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道德
【佛语禅语第1句】: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北魏)昙鸾《往生论注》
【佛语禅语第2句】:【禅语人生】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佛语禅语第3句】:【圣经句子】347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佛语禅语第4句】:毁灭生命,杀、砍、拥、偷盗、说谎、行骗、欺诈、虚伪、与他人之妻同居,荤腥是这些,而不是食肉。《经集》第二品,第二章《荤腥经》
【佛语禅语第5句】:他们反而比较容易接受感应、神通、命相、消灾等玄谈异行,往往去求相命仙指点迷津。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用智慧来克服自我。把所做的事当成一种磨练自己意志力的难得助缘,以一颗欢喜心去面对、接受。
【佛语禅语第7句】:世间种种法,一切唯有名,但想所安立,离名无别义。世间众色法,但相无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无实事。《大乘密严经》卷下,阿赖耶识微密品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人生】想要满足自我的欲望,就等于是用稻草去熄灭火一般,无法止息。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自性普遍十方,生育万物,非虚非实,超越善恶。依缘起用。自性毕竟平等,在圣不增,遇凡不减。若想见,十世古今,不离当念。
【佛语禅语第10句】:【禅心佛语】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佛语禅语第11句】:【禅心佛语】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家禅语】成佛的因缘全在自身上具足,诸佛的功德皆于白心中圆满,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往外找求快乐呢?
【佛语禅语第13句】:【禅语人生】幸运定律: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结局很不幸。
【佛语禅语第14句】:过着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中,你将可以发现满足。——《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15句】:【佛心禅语】感情就像一条橡皮筋,你牵一头,我牵一头,两人互相承诺永不分开。后来有一天,有一个人违背了承诺,松开了手,伤得最深的是那个死拉着感情不放的人!
【佛语禅语第16句】:【禅心佛语】对老和尚来说,每一个境界都是使他觉醒的。所以说,会用功的人,好坏的境界都可以生智慧,不会用功的人,处处都会生起贪嗔痴。
【佛语禅语第17句】:【禅心佛语】佛说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佛语禅语第18句】:时间是无头无尾无影无踪的,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权力与财富,拥有多高的学问与地位,都不可能挽回一分一秒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19句】:然而,有人为了持戒,却自我执着,造成家庭生活常规的困扰,也使群体难以和睦;不仅无法顺应时代变迁,也不能合乎人群生活。
【佛语禅语第20句】: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好,活着是最灿烂的辉煌,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欢笑,才有幸福,才有灵动,才有感动和辉煌。人生,没有下辈子,当不虚此生!
【佛语禅语第21句】:【禅心佛语】若人怀有是心,怨恨不得止息。若人不怀是心,怨恨自然止息。
【佛语禅语第22句】:任何时候,都要做简洁的自我,宽容对待生活,珍爱自己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唯有如此,才可以拥有一颗干净的琉璃心。纵是不经意覆满时光尘埃,也泾渭分明。
【佛语禅语第23句】:【佛家禅语】关怀生命,使爱心博大宽广;闻思佛法,让智慧展现发挥;实修实证,令佛性全然显露、大彻大悟。
【佛语禅语第24句】:【禅心佛语】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佛语禅语第25句】:【禅语人生】些小言辞莫若休,不须经县与经州。衙头府邸陪杯酒,赢了猫儿卖了牛。
【佛语禅语第26句】:【禅心佛语】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佛语禅语第27句】:【禅心佛语】六和文化:生活里要学会沉默思索,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凡事留些缓冲的余地,余地不是留给别人,是留给自己的心地。
【佛语禅语第28句】:【禅心佛语】当一个人心态好的时候,他的思考是正面的,他的行为是精进的,他的表达是正面的。
【佛语禅语第29句】:【佛心禅语】布施,看起来是利人,实际是利己。持戒,看起来是束缚,实际是自由。忍辱,看起来是吃亏,实际是受益。
【佛语禅语第30句】:如负少物者,度水则不没,少恶业之人,上升不下沉。如鸟翅坚牢,行空无障碍,持戒坚固者,则生于天中。《正法念处经》卷三十六
【佛语禅语第31句】:年轻人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他们都过早地凋谢了,世界还有未来吗?社会需要为年轻人减压。为了一场“拜金”者的游戏,什么都让为生存奋斗的年轻人去背负,这不公平。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清净:水的本质是清净,人的本质也是清净的。水犹如我们的清净心,烦恼污垢的沙石本来就未曾污染过水的本身。
【佛语禅语第33句】:【禅心佛语】欲得他人尊重,必先助其人。欲得社会认可,必先融入社会。欲得神灵护佑,必先敬其神灵。
【佛语禅语第34句】:【禅心佛语】如果你懂得关心你周遭的人事物,则也会得到同样的友善回报。
【佛语禅语第35句】:【禅语人生】想成就大事,那就不要跟别人斤斤计较,把时间消耗在鸡飞狗跳的事情上,说到底就是不尊重自己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36句】:尔若求佛,即被佛魔摄;尔若求祖,即被祖魔摄。尔若有求皆苦,不如无事。——《镇州临济慧照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37句】:【禅心佛语】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遇到问题时,有一颗包容的心,善于化解矛盾,宽容他人,解放自己。
【佛语禅语第38句】:问:“云何为空?若道有空,还同质碍,若说无空,即何所皈依?”答:“只为未见性,是以说空;若见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见者,是名皈依。”——《神会文案》
【佛语禅语第39句】:《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应尽还源品至于涅槃,不着涅槃,不起涅槃之想。《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
【佛语禅语第40句】:心宰、心生、心造在这六尺之躯的众生体内,我说即是世界、世界的生起与寂灭,以及走向世界寂灭之道。《增支部》第二册,218页
【佛语禅语第41句】:学佛应时时刻刻以慈怀度众生,温颜软语积福慧,使自己平顺和气,他人亦轻安喜悦,则人间便是最完美、清净的极乐土。
【佛语禅语第42句】:不杀生即是仁,仁者爱也。万法皆由爱心起,一切善行离不开爱,因为有仁心爱念就不忍杀生害命,进而能积极地救护一切众生。
【佛语禅语第43句】:【禅心佛语】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承担的过程,所以成长的脚步都是痛苦的印痕,没有痛苦或者不去承担痛苦,也就没有了成长。
【佛语禅语第44句】:【经典佛语】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佛语禅语第45句】:世上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某个宝贵的东西,然而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那东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损份。但是,我们必须继续寻找。——村上春树
【佛语禅语第46句】:【禅心佛语】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
【佛语禅语第47句】:【禅语人生】我们以善法之水,除去身秽心垢,内在热恼顿歇,身心寂静和适。不寒不热时,今夕横塘自碧,田田幽香,飞入素月小窗。
【佛语禅语第48句】:【佛心禅语】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能在它的指导下度一切苦厄。
【佛语禅语第49句】:令舍其前,亦当舍后,复舍中间,使无处所,乃度生死众患之难。《佛说黑爪梵志经》
【佛语禅语第50句】:【禅心佛语】若心污浊,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痛苦。所以净心慎行是修道的要点。
【佛语禅语第51句】:【禅心佛语】开悟的人到哪里去?往生到哪里去?开悟的人不必到哪里啊,这个宇宙就是他的家。
【佛语禅语第52句】:万行法师:不要将愤怒丢给别人,否则别人也会将愤怒丢给你。自己种的因果,必然有自己来收获。
【佛语禅语第53句】:【禅心佛语】论人之过,当原其心,不可徒泥于迹,取人之善,惟据其迹,不必深求其心。
【佛语禅语第54句】:【禅心佛语】那些尝试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比那些什么也不尝试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佛语禅语第55句】:【禅心佛语】悔悟—就是拒绝自己内在的一切恶劣成分,净化心灵,让心灵准备向善。
【佛语禅语第56句】: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佛语禅语第57句】: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过去现在因果经》
【佛语禅语第58句】:【经典佛语】[扎地达],意指诸法皆依于值遇因缘、观待条件、依仗假立三种因缘随一而成立。
【佛语禅语第59句】:法界性是诸法体故,是故真言真实妙理,一切色心,即是一体,心必具色,色必具心。(日本)重誉《密宗要诀抄》
【佛语禅语第60句】:【人生禅语】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一些过往,可以浅印在心头;一些遗忘,可以飘散在风中。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即心即佛”,无论是妄想的心也好,不妄想的心也好,凡夫起心动念的这颗心就是佛的心,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佛语禅语第62句】:佛之所以为佛,不仅靠大彻大悟的智慧,还要靠无比高尚纯真的感情,因此,佛法主要由两条主线构成,即大智和大悲心,它是佛的灵魂,也称“佛父”和“佛母”。
【佛语禅语第63句】: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潜质,并且为众生指出了一个美好的愿景:经历若干年代后,众生皆可作佛,世界将变成一个没有烦恼痛苦的佛世界。
【佛语禅语第64句】:【禅语人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没错的,但是不要忽略存在就是合理的理论,除非你有很强大的决心改变世界,否则你要适应生活。
【佛语禅语第65句】:【经典佛语】“那师父,您每天都这么忙,怎么都不显老呢?”大智不解地问道。
【佛语禅语第66句】:生命也许是一丝清凉,也许是一丝叹息,也许是一个身影,也许是梦的延伸,也许是一片叶子的飘落,无言,无语。
【佛语禅语第67句】:【佛家放下的禅语】生活总是在磨难中感悟,去实践那份去留无意,从紧张到恬静,这世间的寒暑往来花开花谢,是岁月的简单与悠闲,也更是人生的一种平和达观、全身而退。
【佛语禅语第68句】:通身是眼见不及,通身是耳闻不彻,通身是口说不着,通身是心鉴不出。——《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69句】:【禅心佛语】想到说到而不去做到、是务虚而不务实,对自己又有何益呢?自古成事者做到才是根本。
【佛语禅语第70句】:【禅心佛语】人到目前为止,都还不是完全诚实的,因为在人的心里,经常有各式各样的冲突、矛盾存在。
【佛语禅语第71句】:【禅心佛语】刚闻起七又解七,生死未了永在七。出家不了个中意,不如回家抱娃去。
【佛语禅语第72句】:【禅心佛语】烦恼生起时不要责备自己、更不能责备烦恼,心,不对她做任何反应,不住有、不落空,莫分别,让她自然来、也必然自然去,否则只会増加烦恼的力量。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家禅语】与人结好缘,句句话都是法;与人结恶缘,句句话成是非。
【佛语禅语第74句】:【禅语人生】一个善良的人,能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去改变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人,使他们最终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拼搏。
【佛语禅语第75句】:见境心起,名不生,不生即不灭,既无生灭,既不被前尘所缚,当处解脱。一《保唐无住禅师》
【佛语禅语第76句】:【禅语感悟】参禅之人最可贵的就是有一颗自悟的禅心。如果不能认识自我,抛弃自己的优势,全然依靠别人,反而离禅宗要义越来越远了。
【佛语禅语第77句】:【禅心佛语】当你明了成功不会造就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佛语禅语第78句】: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79句】:【禅语人生】以粗茶淡饭养养胃,用清新空气洗洗肺,让灿烂阳光晒晒背,找群朋友喝个小醉,像猫咪那样睡一睡,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佛语禅语第80句】:【禅心佛语】哪怕全世界冷眼旁观,也要坚强支撑下去,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语禅语第81句】:【佛心禅语】比尔盖茨: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比尔盖茨把这种爱扩展到了团队,最后扩展到了全世界。
【佛语禅语第82句】:日月照诸花,无有恩报想,如来无可取,不求报亦然。《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83句】:【禅心佛语】生命是与思维紧密相连的,失去了思维的生命,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84句】:成功源于自制。有大度心者才能自制。只有自制才能心安理得,集中精力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能自制的人是令人佩服的,那是生命中至高境界的显现。
【佛语禅语第85句】:【禅语人生】我们应和聪明人交朋友,不要和狡猾人交朋友;应和老实人交朋友,不要和愚笨人交朋友;。
【佛语禅语第86句】:感恩是要从对待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做起。感恩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事身上,才是实实在在的。心如虚空,就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把虚空挤破呢?
【佛语禅语第87句】:要拥有功德法财,就必须广修“福德智慧”,而“福德智慧”要如何修得呢?要多行布施。
【佛语禅语第88句】:【禅心佛语】见识越广,计较越少;经历越多,抱怨越少;越闲,越矫情;越闲,越是非。
【佛语禅语第89句】:邪见者,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87经
【佛语禅语第90句】:【古风基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佛语禅语第91句】:【禅语人生】于罪不见怖,看不到能招可畏的果报,叫无愧。这个苦报,有现世的:你做了坏事,大家对你有讥嫌,看不起你,贬低你的身份;有将来的:异熟果报,堕三恶趣。
【佛语禅语第92句】:【禅语人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得想办法和什么样的人混在同一层面,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自然就能交易,可惜有人一辈子都没有整明白这点事啊。
【佛语禅语第93句】:【禅语人生】一个人的善行决定了今生、也决定了来世的解脱与快乐。莫嫌小善而不为,莫嫌善大而恐惧,大小全在一念间。善行是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惟一途径。
【佛语禅语第94句】:【禅心佛语】快乐:不沉缅于放逸,不贪恋感官的享受,具有热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获得最大安乐。
【佛语禅语第95句】:【禅语人生】心中的描绘乃是物质形相化的基本条件,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佛语禅语第96句】: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故有之,是故生悲。《优婆塞戒经》卷一,悲品
【佛语禅语第97句】:【禅心佛语】混乱生起的地方,也是宁静生起的地方。透过智慧,哪里有混乱,哪里就有宁静。
【佛语禅语第98句】:技术取财,其过薄少,毁谤贤圣,其罪甚重。《长阿含经》卷十九,《世记经》
【佛语禅语第99句】:慧命所以能千古绵延不息,是来自“六和敬”——“戒同、见同、行同”和敬,无有乖诤;“身慈、口慈、意慈”和敬,常与一切众生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8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