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的文案,句句精辟(深度好文)!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间。珍惜生命的人,明白自强不息中的云淡风清; 抛弃生活的人,在荼毒自己的生命。无论如何,走好我们生命中的每一 步,才有可能迈向我们幸福生活的彼岸。
【佛语禅语第2句】: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子女的烦恼,对子女放心,他们才能安心。——《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3句】:人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看起来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为善作恶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佛语禅语第4句】:出家而破戒,二俱无所成:谓失在家仪,及坏沙门法。宁吞热铁丸,烊铜而灌口,不受人信施,而毁犯尸罗!《本事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5句】: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活之体。——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6句】:如果一个人失去了金钱,那只是一点点;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就失去了 很多;如果失去了敢于冒险的勇气,那他就失去了全部。
【佛语禅语第7句】:应勤修守护正法,谓种种妙法为人诽谤,以理摧伏,显胜义故。“四十华严”卷三十一
【佛语禅语第8句】:非染非不染,非净非不净,心性本净故,由客尘所染。(古印度)弥勒《辨中边论》卷中
【佛语禅语第9句】:住三解脱不入正位,随众生欲严净佛土,于刹那顷,速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宝积经》卷八十三,无尽藏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10句】: 我预测国内将产生一个类似于戒毒所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名 称可能叫戒博所。我还有两项预测:一项是不久的将来“微博失明 症”、 “微博失眠症”两个新的医学名词将出现,一项是微博将导致 部分微博客家庭解体, “微博离婚”、 “微博私奔”者会日趋增多。
【佛语禅语第11句】: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缘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众生缘;……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佛语禅语第12句】:意识的有序化就是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要摆正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按照禅院理念,就是要知道自己目前所在的坐标系与坐标点,要明白自己人生与生命的发展方向,否则,我们的意识是紊乱的,我们的头脑就像一团乱麻,理不清。
【佛语禅语第13句】:《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14句】: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般涅槃经》卷三十,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15句】:人执着摄取就是执着死亡领域,就不会在一切世上摄取到任何东西。《经集》第五品,第十三章《跋陀罗弗达问》
【佛语禅语第16句】: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你的一个甜美的微笑,你曾经扶助他人的一双温暖的手;你付出的关怀洒出的爱,哪怕只有萤火虫一般微弱的光亮,也会温暖一颗孤寂的心灵。
【佛语禅语第17句】:我们一生中的幸福与快乐,都源于他人的爱心、关怀与奉献。我们要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朋友的陪伴,感恩大地、房屋、公路、桥梁、公园、流水、一尘一土、一草一木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我们要时刻心存感激之情与回报之心。感恩回报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护环境与关爱生命。
【佛语禅语第18句】:【争执失好友,小怨忘大恩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的至亲好友。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 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佛语禅语第19句】: 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自古有成天下之 志者必有容天下之量,而后能成天下之功。宏大的器量,宽阔的胸襟,对 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人、学佛人,在现实 生活中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做一个仁慈宽恕的人。
【佛语禅语第20句】: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人要慈悲,对坏人更要慈悲;好人要度,坏人更要教化。
【佛语禅语第21句】:【天天禅语】宁愿自己生病,也不愿伤害任何一条生命。每一个生命都珍爱自己的性命,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苦乐的感受,每一个生命都找求生存的平安,每一个生命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每一个生命都是修行的助缘,每一个生命皆有如来佛性。祈请佛菩萨加持,愿我永具菩提心,愿您速证菩提果。
【佛语禅语第22句】:自我净化的同时,奉献无私的爱心,是人生中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事。寂天菩萨说:“我愿把我的身体、财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积累的一切功德毫无吝啬地用于为众生牟利的事情上。由于奉献给了众生,因而获得涅槃的成就,从而使你的心也达到寂静。在所有的奉献中唯有为众生利益奉献是最神圣的。”
【佛语禅语第23句】:“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不对的话,由于需要不得不更正他,那么,不妨这样说:“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们来看看问题所在吧。”
【佛语禅语第24句】:爱之难不在绚烂,而在平淡由心而生的爱才能对抗岁月的波折,才能让彼此在平淡的流年里相知相守,不离不弃。
【佛语禅语第25句】: 早晨醒来,静静地听着鸟鸣,内心的激动袅袅升腾。自然界 多么伟大,她容纳不同的个体和迥异的声音,自己也因此变得辽阔而 空灵。在朝霞映照的晨风中,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狭窄,看见了自 己的阴暗和龌龊。在这个寻常和与众不同的早晨,我懂得了包容,一 度阴暗的心变得晴朗。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 痛苦和忍耐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调剂品,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一个 人如果不畏苦难,一定能走出困境,赢得更大的成功。强者正是凭借着 “永不失望,更不绝望,还有希望”的生存意志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佛语禅语第27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做人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度量,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佛语禅语第28句】:多闻圣弟子离两舌,断两舌,行不两舌,不破坏他。不闻此语彼,欲破坏此;不闻彼语此,欲破坏彼。离者欲合,合者欢喜,不作群党,不乐群党,不称群党,彼于两舌净除其心。《中阿含经》卷三,《伽弥尼经》
【佛语禅语第29句】:问:“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如何是不露的事?”师日:“满船空载月,渔父宿芦花。”——《芙蓉道楷禅师》
【佛语禅语第30句】:【知错不能改】常见一车领头,众车随后,浩浩荡荡。当前车发觉路不对,想调转车头,却被众车拥堵,势不可能。一个出家人有了年龄,有了资历,有了学问,有了地位,特别是有广大的名声、众多的信众,即使知道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想回头,往往也回不了头,因为众人不许他回头。
【佛语禅语第31句】:婚姻法则:遮遮掩掩过一生,坦坦荡荡过三天。康熙皇帝曾说过一句话: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一个好的婚姻存在于“盲妻子”和“聋丈夫”之间。
【佛语禅语第32句】:夫物应尽,欲使不尽者,此不可得;夫物应灭,欲使不灭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复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复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
【佛语禅语第33句】: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 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只有换一种心态 去面对这世界,你才会感到其美好。
【佛语禅语第34句】:修心禅语: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
【佛语禅语第35句】: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
【佛语禅语第36句】:恒愚法师禅语人生顺其自然,是一种心灵的洒脱;人生是一场旅行,我们不能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幻想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更重要的是把思想转化为行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佛语禅语第37句】:“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成就大事业的基本前提。一个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战胜自己。
【佛语禅语第38句】: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傅大士》
【佛语禅语第39句】: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快乐,但却被追求快乐的贪念压得透不过气来。我们不断向外追求物欲的快乐,但却疏忽了真正的快乐是知足。——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40句】: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41句】:【佛家养生百字诀】晨起未更衣,静坐一支香;穿着衣带毕,必先做晨走;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接客如独处,独处有佛祖;找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勿妄想过去,须思量未来;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就寝如盖棺,离床如脱履;待人常恭敬,处世有气量。
【佛语禅语第42句】:禅宗的根本,就在于明白自己是什么——明白自性是佛,自心作佛,自见佛性,自成佛道。
【佛语禅语第43句】: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佛语禅语第44句】:谓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不见色异我,不见我中色、色中我;不见受想行识是我,不见识异我,不见我中识、识中我,是名得无身见。《杂阿含经》卷二十一,第570经
【佛语禅语第45句】: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于圣典,斯与王制同命,有若符契。(隋)慧远《答桓太尉书》
【佛语禅语第46句】:做人当有温,温非天上来。古人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温之”就是补养,补养不仅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没有精神的钙质,人身上的钙质也难有热量发出,更难有暖风习习,吹得百花竞芳菲,以至“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佛语禅语第47句】:于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于一切善根生菩提种子想,于一切众生生菩提器想,于一切愿生自愿想,于一切法生出生死想,于一切行生自行想,于一切法生佛法想,于一切语言生语言道想。《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48句】: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最后殊途同归。若都是为了寻找生命中的精彩与生活的意义,又何必非执著于某一条路呢?
【佛语禅语第49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句智慧的禅语,包含着人生全部的真谛。不是拥有幸福的人才幸福,只是能够感受幸。
【佛语禅语第50句】:如果称别人为傻瓜,自己也就成为傻瓜。《经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积集经》
【佛语禅语第51句】: 《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我们生在人世间,要学会 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这样才能活得自在。佛说:随缘自在。随遇而安, 随缘生活,随心自在,随喜而作,是为生活的密行。若能一切随他去,便 是世间自在人。我们生在人世间,必须得学会接受现实,虽然有时候现实 很残酷。
【佛语禅语第52句】: 上帝问来人:要名还是要利?只给一样。来人答:要名。上 帝又问:为何要名不要利?来人大笑:你傻呀,这世道,有名还怕利 不来吗?
【佛语禅语第53句】:【禅语感悟】 知足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不知足,即使你拥有了令人羡慕的一切,也 感受不到幸福是什么滋味。人生就是这样,幸福从来都不会跟你所拥有的 财富成正比,幸福只会悄悄地在知足者心间蔓延。
【佛语禅语第54句】: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源,各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坛经一阡悔品》
【佛语禅语第55句】:大家都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然而,温暖的家庭并不在于财产的富裕,家族的高贵与社会的地位,而在于奉献爱心,相互包容与彼此关怀。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佛语禅语第56句】:见闻虽然深广,而身心却流入凡俗,这就像医生自染恶疾,真乃颠倒的行为。(宋)冈波巴《宝鬘集》
【佛语禅语第57句】: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我不可得,不见受者,施物不可得,亦不望报,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分清净檀那波罗蜜。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布施时,施与一切众生,众生亦不可得。以此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不见微细法相。舍利弗,是名出世间檀那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八,无生品
【佛语禅语第58句】:如果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痴心、妄想、羡慕或嫉妒别人,所得到的除了烦恼和人生的负值之外,只有迷失了。——耕云先生
【佛语禅语第59句】:若说第一义谛有我是为身见,若说世谛无我是为邪见。(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一
【佛语禅语第60句】: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缺点,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修正自己的不足。学了众多佛教理论知识,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修了多年的参禅持咒,却没有修正自己的不足,那我们修行的意义在哪里?
【佛语禅语第61句】: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弃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62句】: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智慧的人从不为失去的东西而悔恨,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但有些东西不是你的,你再烦恼也没有用。抛却这些对身心毫无用处的烦恼,快乐起来,才能成为生活的智者。
【佛语禅语第63句】:现在的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书作为精神食品,其安全性也有大问题。书市上有不少好书,从装帧到内容都不错;但也有的书如同垃圾食品一样,靠添加剂、味精、色素来刺激、满足人的胃口,其实并没有营养,甚至会腐化我们的肠胃,这些书会毒害读者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64句】: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观无量寿佛经》
【佛语禅语第65句】:极端性格的人,不懂得把握分寸,人生就会失去目标。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只要我们豁达一些,彼此都会得到利益,难道损人又不利己好吗?不一定非要采取极端不理智的行为,不能生存又何谈发展?
【佛语禅语第66句】: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佛语禅语第67句】: 除了健康,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除了思想,一切都是过眼云 烟。让身体完成它应该完成的使命,让思想散射出它能够散射的光 芒,才是人生要事。
【佛语禅语第68句】:恨铁不成钢,恨水不成冰,自己得到的是“恨”,而“铁”可能变成“废铁”,“净水”可能变成“脏水”。
【佛语禅语第69句】: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痴爱若能念念断,心心弥陀全身现。世间一切情欲贪恋都是痴爱所造成的,痴情痴爱系缚着人们,让人不得解脱自在。情痴愈重,负担就愈重,如商人伴少而货多,又如牛负重行深泥中。远离生死苦恼系缚的根本,便是要以佛法的智慧光明破愚痴黑暗,才能最终解脱。
【佛语禅语第70句】: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并不只是解救生命,而且能生起对生命的爱心。对生命生起爱心而解救生命,才是真正的无畏布施。如果具备慈悲心的前提下,能做到长期吃素,这是最好的无畏布施。大宝法王说:“最好的放生就是做到吃素。”
【佛语禅语第71句】: 倘若我们正遭受着别人的非议,千万不要以骂止骂,而应该多向释迦 学习,只有像他那样处世,才能让人心服口服、无言以对。
【佛语禅语第72句】:无论在家出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人圣,往生西方也。《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自述》
【佛语禅语第73句】: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亦如猿猴依树戏,亦如幻事依幻成,如空飞鸟无所碍,如空聚落人奔走。如是心法本非有,凡夫执迷谓非无。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佛语禅语第74句】: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75句】:学者问禅师:“你常教人慈悲为怀,慈悲有什么用呢?”禅师答道:“慈悲能给你无边的力量。”学者又问:“我怎么才能感受到这种无边的力量呢?”禅师道:“慈悲能助人,福报围绕着你;慈悲能润心,嗔怒的火气就灭了;慈悲能护卫,贪欲杂念进不来;慈悲能宽慰,痴心的执念能放下。”
【佛语禅语第76句】: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77句】: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七
【佛语禅语第78句】:当我们在苛求那些残缺的时候,当我们在艳羡那些圆满的时候,我们要 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敢于去拥抱残缺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 样的残缺,个子有高矮,体型有胖瘦,身世有显赫平凡,家庭有富裕贫 穷……但是,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法正视它们。
【佛语禅语第79句】:人的高贵并不是由身份地位简单标识的,一个遇到一点小事就惊慌失措的人,哪怕贵为国王,也会被人瞧不起;反之,一个遇到任何事都不慌不忙的人,无论地位多么低贱,都让人不敢轻视。
【佛语禅语第80句】: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包容、和谐的环境中,宽容不仅于健康有益,而且也有助于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保持一颗宽容的心。
【佛语禅语第81句】:向外驰求,不知回光返照,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印光法师文钞·复马契西书》
【佛语禅语第82句】:五蕴浮虚梦幻身,假缘空聚一堆尘,死魔一至凭何敌?急念弥陀莫厌频!(唐)道镜、善道《念佛镜》
【佛语禅语第83句】: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我们不停地向外追求,心里 就产生了匮乏。追求情,在心理上就有了缺乏温情的感觉;追求财富,就 产生财物不足的穷困;追求权势,便引起对权力的渴求。人生苦短,活着 便是不易,我们要学会进取,更要懂得舍弃。
【佛语禅语第84句】:拥有平常心很难,人们生活在烟尘滚滚、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的污染,对物质的追逐,人心的败坏,无一处不起苦闷,无一处不生烦恼。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现代人逐渐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和谐统一的心身,也丧失了生命中尽情欢笑、尽情哭泣的能力。
【佛语禅语第85句】: 佛说: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自可安 然自在!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 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
【佛语禅语第86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在待人处事上,也都有他自己的价值观,依每个人修持的不同,表现也就不一样,修养好,能够包容与尊重别人,你就容易不为“外境”而影响自己的身心;反之,如果你自我意识强,喜欢计较的话,就常会因为“外境”而不能安住身心。
【佛语禅语第87句】: 曾几何时,蛇成为人间美味,蛇国公民从此锐减。据说蛇国 公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体小有毒,一类体大无毒。蛇国规则,以大 蛇吃小蛇保持生态平衡。因成餐桌美味者大多无毒,剧毒者无人问 津,时至今日,蛇国幸存者均身负剧毒,已成泛滥之势,渐淅危害人 间。蛇之天敌老鼠,也乘天敌日减渐成大患。
【佛语禅语第88句】:千帆过后便会懂得,人生最美是淡然淡淡的如兰,不为百花争艳却芬芳隽永,淡淡的如水,虽无色无味却是生命的源泉。
【佛语禅语第89句】:当你从另一种阳性的场态去看待一个人的缺点时,你会发现他(她)比平时更可爱一些。生活为何不能就这样糊涂一些,豁达一些呢?打开一扇扶持担待彼此的窗,让更多阳光照进来,让我们的爱迸发出异样的光彩,这样的人生岂不是更圆满。
【佛语禅语第90句】:十二恶律仪者:一者屠儿,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七
【佛语禅语第91句】: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人一善良,心就宁静。宁静之心能让我们的身体远离喜、怒、忧、思、悲、恐、惊。善心犹如春雨,默默地滋润身体,它能让气变得柔顺,让血变得通畅。
【佛语禅语第92句】:所谓“宿命通”,就是洞悉过去,了解现在,预知未来?师言:“想知道过去、未来,其实现在就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岂不是明显地告诉我们过去和未来吗?”
【佛语禅语第93句】: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根尘既谢,锐光现前。——《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文案》
【佛语禅语第94句】:佛心又像保险箱一样,保管住最贵重的东西不让它遗失;而凡夫心有如垃圾场,有害无益的放在心中积存一大堆,无法清理,使自己痛苦不已。——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95句】: 我常常扪心自问:你作过恶吗?灵魂替我这样回答:能弃恶 扬善就不晚。我常常检点自己:你虚伪过吗?我的灵魂这样替我解 释:能去伪存真就不晚。我常常告诫自己:你要多行善事。我的灵魂 说,能持之以恒才是真善。人是龌龊和美好并存的,且总是在善恶的 边缘行走,升华还是堕落,责任都在自己。
【佛语禅语第96句】:想想看,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拥有自由呢?自由与束 缚,其实就在一念之间,抛开思维的枷锁,便是自在。
【佛语禅语第97句】:细沙含一方世界,野花藏一座天堂旦我们懂得放慢脚步,为自己寻找安静心空,就可以在遭遇困难时仍拥有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学大师经典文案】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宽自解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佛日:此事不远不关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佛说佛名经》
【佛语禅语第99句】:噶举祖师密勒日巴尊者曾经说:“内在所起的一切意识,当不明其性的时候,意识即是无明,即一切业烦恼之根源;一旦证悟的时候,意识即是自证智慧,善缘的功德都会得以圆满。究竟的意义中,智慧不可得,一切诸法消融于穷尽之中。”穷尽一一空性或者法界之义。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