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3很现实的歇后语,值得你一读再读!

【歇后语第1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闲】(歇)先生:民间对瞎子的戏称。瞎子迷了路闲转悠,坐在家里也是闲坐着,反正是一样闲着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费心思去想去做。

【歇后语第2句】:【说曹操,曹操就到】(惯)指非常凑巧,正提到谁谁就来了。 也作口说曹操,曹操就到。 讲着曹操,曹操就来。

【歇后语第3句】:邻居张爷爷辛勤耕作一年,庄稼获得了好收成。他高兴地对我说:“钱不会枉花,工夫不会枉搭。这学习和种地一样,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河南·登封)

【歇后语第4句】:【发一回水,澄一次泥】释义:比喻矛盾暴露一次,问题澄清一些。例句: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对我对大家都是一堂很生动的课!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次智。我相信大家都会认真地去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歇后语第5句】:【游僧撵住持】(惯)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住持:主持一个佛寺的僧尼或主持一个道观的道士。比喻外人赶走主人。

【歇后语第6句】:【枉披了人皮】(惯)枉:白白地。 比喻人的行为极其卑鄙、恶劣。

【歇后语第7句】:【前有虎后有豹】(惯)形容处境十分危险。

【歇后语第8句】:理发店的徒弟——从头学起

【歇后语第9句】:【人心都是朝上长】释义:比喻人都希望日子过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说,“人心都是朝上长,我看你是朝下长。”老全说:“后悔莫及,说甚。”

【歇后语第10句】:属猴儿的——没个老实气儿;会跳

【歇后语第11句】:【占鳌头】(惯)鳌头:皇宫大殿前石阶上镌刻的巨鳌的头,科举时代进土复榜时第一名(状元),要在此站立迎榜,故称中状元为占鳌头。 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 也作“独占鳌头”。

【歇后语第12句】:没笼头的马——野惯了

【歇后语第13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释义:窥:暗中察看。良马不待鞭起,侧耳便能领会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办事不待驱策。例句:魏府大觉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

【歇后语第14句】:【割猫儿尾拌猫儿饭】(惯)比喻替当事人办事,花费的是当事人的钱。 也作割猫尾巴拌猫儿食。 将猫儿尾拌猫儿饭。

【歇后语第15句】:【用小虾米钓大鱼】以小求大,以少求多。老舍《文博士》: “可是,手里是真紧,一块钱也是好的,何况一输就没准儿是 多少呢,自然,用小虾米钓大鱼,不能不先陪上几个虾米; 怎奈连这几个小虾米都是这么不易凑到呢!”

【歇后语第16句】:【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没有内行人,也没有什么大不 了,事情照样进行。类似的:离了王屠夫,也不能带毛吃猪/ 没有张屠夫,也不能吃全毛猪/杀猪的死了,也不能连毛吃 猪/死了王厨子,也不能带毛吃鸡。刘彦林《东风浩荡》:“他 封锁他的,我们照样干我们该干的活。死了张屠夫,不吃浑 毛猪。”

【歇后语第17句】:【山鸡不敢配凤凰】(谚)山鸡:野鸡。凤凰:古代传说中百鸟之王。 比喻在婚姻上,地位低下的人家不敢高攀名门望族。

【歇后语第18句】:【汤元】“汤元”是中华美食之一,既好听又好吃,它历史悠久,但其名却历史不长。这么好听的名字,却与臭名昭著的袁世凯有关。汤元雅名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的元宵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卜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汤元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世凯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他又整天怕百姓推翻他的统治,所以下令改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歇后语第19句】:小明受到妈妈的批评后不高兴,奶奶劝他:“草不锄苗莠,枝不修树荒。小孩子不受批评怎能长大成材呢?”(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20句】:沙雁群里的头雁——警惕性高

【歇后语第21句】:【 插起翅膀也飞不出去】表示不可能走掉。成语:插翅难 飞。明代《二刻拍案惊奇》:“衙门封锁,插翅也飞不出去。 况且房里兀自关门闭户的,打从那里走得出来?”

【歇后语第22句】:【鸡也飞了蛋也打了】(惯)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了空。

【歇后语第23句】:【结疙瘩】(惯)1比喻双方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矛盾、隔阂。2比喻由于对某事不明白而心存疑问。 也作结扣子。 结死扣。

【歇后语第24句】:【地球照样转】一切事情照样进行,没有什么妨碍。海外 陈若曦《二胡》:“走了他们,没有人在意,地球照样转。”

【歇后语第25句】:上级来检查工作,谈起成绩,学校领导说自己如何如何治校有方;谈到问题,却说是教师如何如何不听话。朱老师气愤地说:“这就是,取了经是唐僧的,闯了祸是孙悟空的!”噎得学校领导哑口无言。(江西·都昌)

【歇后语第26句】:船上迈步——越走越窄

【歇后语第27句】:【宁要一艺精,不要百艺通】见“百样通,不如一样精”。

【歇后语第28句】:【不以成败论英雄】(谚)指不用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来评定英雄。

【歇后语第29句】:【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释义:比喻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彻。例句:后来这些年,李家大院的所作所为,可真是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

【歇后语第30句】:【赤手攥空拳】(惯)形容人一无所有,孤苦无依。

【歇后语第31句】:【一只病鸡带坏一笼】个别连累整体。类似的:一条牛拉屎 连累一栏/一头坏驴带坏一圈马。成语:害群之马。清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个合了我们广东人一句话:一 个小鸡不好,带坏一笼了。”

【歇后语第32句】:听我大声喊同学的绰号,爸爸气得直瞪眼:“揭人别揭短,打人别打脸。知道不?雨不大湿衣裳,话不多恼断肠:还不快去认错!”(河南·唐河)

【歇后语第33句】:【堵漏洞】(惯)比喻补救说话、做事中的疏漏之处。

【歇后语第34句】:学戏先学声,打铁先打钉。

【歇后语第35句】:【飞鸟各投林】释义:比喻各有各的归宿。例句:战事虽长,也终有和平的一天,有一天,胜利来到,惊喜袭击了各个人的心,那时真是“飞鸟各投林”,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

【歇后语第36句】:【春风得意马蹄疾】释义:这是孟郊《登科后》诗句。原形容封建时代文人科举及第的欢快心情。现用来形容人心情愉快,动作敏捷。例句:春风得意马蹄疾。王一民迈着轻快的脚步,顺着霁虹桥往道里走去。

【歇后语第37句】: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歇后语第38句】:【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见“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歇后语第39句】:我们家干的是白铁活,一个集就能卖一百多元。一位朋友见了爸爸说:“你早就发了吧?”爸爸说:“你是光看见了这会儿,没看见买铁皮那会儿。我们这是老鼠给猫攒着呢!”(山东·无棣)

【歇后语第40句】:钟鼓楼上开案桌——架子不小

【歇后语第41句】:【先打后商量】(惯)指先用强硬的手段使对方软下来再与之议事。

【歇后语第42句】:【百姓斗不过官,凡人斗不过仙】(谚)官员有权有势,仙人有法有术,一般人不是对手。旧指普通百姓地位低下,招惹不起有钱有势的人家。

【歇后语第43句】:【挑字眼儿】(惯)指挑人措词用字上的小毛病。

【歇后语第44句】:东边下雨西边睛——各有天地

【歇后语第45句】:姥姥一家人在给苹果树施肥,我小舅总是比别人干得慢。外公嫌他不下劲,说:“什么东西都可以吝啬,可不能吝啬力气;东西用完没有了,力气用完还长呢!”(河南·商丘)

【歇后语第46句】:孩子病死不买药——省的不是地方

【歇后语第47句】:【大路不走草成窝】做事不能中断,不能荒废。或说:老路 不走生青苔。歌剧《刘三姐》:“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 草成窝,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歇后语第48句】:【破船还有三千钉】见“船烂还有三千钉”。

【歇后语第49句】:蒺藜子拌革——不是好料

【歇后语第50句】:【中暗箭】(惯)中:受到。比喻被别人暗中伤害。

【歇后语第51句】:弟弟和小文闹起了别扭,奶奶生气地批评弟弟,弟弟不服气:“奶奶只帮别人,不帮家人。”奶奶说:“我这叫‘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河南·宁陵)

【歇后语第52句】:大姑娘相亲——羞羞答答

【歇后语第53句】:一吊钱分四开一二百五

【歇后语第54句】:【泥捏人也要有时间晒干】(谚)用泥土捏成的人儿,也得有时间把它晒干才行。比喻做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歇后语第55句】:神龛上挂粪桶——糟蹋神像

【歇后语第56句】:【三杯和万事】(谚)几杯酒喝过后,什么事情都可解决,都能消除。 指酒有和事、消愁的功效。 也作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歇后语第57句】:【好马却驮痴汉走,巧妻偏伴拙夫眠】见“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歇后语第58句】:【弯镰刀碰个葫芦菜】(惯)比喻两个有缺点的人在一起,正好相配。

【歇后语第59句】:【有情那怕隔年期】(谚)感情深厚的男女,即使相约来年再见,也会耐心等待。指真正的情爱经得住时间考验。 也作“有情不怕隔年约”。

【歇后语第60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人容易被眼前利益所 迷惑,不计及后果。类似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清代《镜 花缘》:“每见世人惟利是趋,至于害在眼前,哪里还去管他。 所以俗语说的: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歇后语第61句】:【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他想趁招亲之 时扣留刘备,夺回荆州。后刘备带着夫人逃走,周瑜派兵追 赶,又损兵折将。事出《三国演义》。谓想讨便宜反而吃了 亏,受双重损失。老舍《四世同堂》:“她想,方法想得不好, 而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那才丢了脸!”

【歇后语第62句】:【敬神如神在】(谚)拜神就要恭敬得如同神真的在一样。指举行祭神仪式要诚心诚意。

【歇后语第63句】:刀子插在鞘里——锋芒不露;不露锋

【歇后语第64句】:【 成大事不记小仇】要做成大事,不应该计较小的冤仇,要 能够容人。姚雪垠《李自成》:“他的左右都巴不得一下子攻 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歇后语第65句】:野狗见了饿狼——个比一个凶

【歇后语第66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惯)指老老实实地有什么说什么,不夸大也不隐瞒。

【歇后语第67句】:【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药投了方,只要一碗汤】(谚)方:药方。 下药要是不对症,服上一船药也没用;下药要是能对症,只一碗汤药就可把病治好。指药贵对症,不在量多。

【歇后语第68句】: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歇后语第69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俗语被引申为老师培养出的学生超过了自己,或者后辈胜过前辈。它的原意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典出战国时期苟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的“青”是指靛青,即靛蓝;“蓝”是指蓝草,泛指可以用于制作靛蓝的数种植物的统称,如菘蓝、蓼蓝、木蓝等。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它的提炼过程还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早在秦汉之前,人们尚不知道靛蓝染料的还原染色机理,只知道在菘蓝收获的季节,快割、快碎(打碎)、快泡,然后将泡好的色液快染布。弄得染匠们十分繁忙和疲劳。有一次,一个染坊的两位染匠忙累了一天,还是没有把要染的布染完,只好收工等第二天接着干。第二天,染匠发现染池上面浮着许多泡沫,用染棒一搅,昨天沉淀的蓝泥不见了,二人十分惊奇,认为这可坏了,蓝泥没了,光剩汤了,布也染不成了。其中一人说:“怎么也成这样了,试试吧。”他们连忙把一块白布放进去浸泡,结果拿出来一看,不是原来的蓝色而是黄褐色,正在失望之际,那黄褐色的布却慢慢变成了深蓝色,即靛蓝。这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出处。

【歇后语第70句】:【买卖搅庄户,日子必定富】(谚)搅:搅和。庄户:务农种田的人家。指种地兼做生意,是发财致富最有效的门路。

【歇后语第71句】:我和表哥下跳棋,我每次都赢。表哥不服地说:“韭菜不能茬茬旺。”我说:“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河南·西华)

【歇后语第72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惯)比喻看见不合理的现象装聋作哑,容忍迁就,敷衍了事。 也作睁只眼,闭只眼。 睁一眼,闭一眼。

【歇后语第73句】:表哥经常请客吃饭,其实就是为了摆阔气。舅妈教育他说:“在吃喝玩乐上显英雄气,不如在劳动竞赛里争模范。做人在思想上要图强,在生活中要图省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74句】:【桃李满天下】(惯)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形容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遍布各地。

【歇后语第75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争吵发脾气。浩然《艳阳天》:“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气势之凶,声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歇后语第76句】:奶奶用了多年的龙头拐杖被我弄坏了,我请爸爸又给买了一根新的。奶奶却并不高兴,说:“砸烂旧缸赔新缸,新缸没有旧缸光。”(江苏·邗江)

【歇后语第77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歇后语第78句】:【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歇后语第79句】:【千里马还有一瘸】(谚)千里马:日驰千里的名马。瘸(que):跛腿。 即使是千里马,有时也会失蹄。比喻做事再缜密的人,有时也会出错。

【歇后语第80句】:【大虾烧三段,三节挨痛】释义:大虾分作三段烧,哪一段都疼。比喻多方受难为。例句:她总的意思,是不打算叫“女犯”去北平。这一来,把我夹在当中,老鼠进风箱才两头受气,大虾烧三段,三节挨痛。一个“犯人”三家争,龟喜要送,川岛要命,瑞琪要纵,这差事昨伺候。

【歇后语第81句】:【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歇)黄柏:即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味苦。磬:佛教打击乐器,似钵,多用铜制。体面:本指好看,转指光彩。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困难。指表面看起来似乎很体面,实际上却有许多难处。

【歇后语第82句】:【树靠枝叶儿圆,人要礼当先】释义:要讲究必要的礼节,把事情办得圆满。例句:树靠枝叶儿圆,人要礼当先。我把凉水温成热水,也要请你们来坐一坐。

【歇后语第83句】:【东说向东,西说向西】释义:比喻没有主见。例句:那国王着实昏乱,东说向东,西说向西,真个收了关文。

【歇后语第84句】:【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谚)人人在背后都被人说长道短,在人前也都会对人品头评足。 指人前议论人,背后被议论,这是人情之常,用不着大惊小怪。 也作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谁个背后不说人。

【歇后语第85句】:【冻豆腐——难拌】(歇)拌:搅拌,谐“办”。指事情很难办,或问题不好处理。 也作“冻豆腐——拌不成”。

【歇后语第86句】:今年雨水偏多,地里、水沟里忽然有好多小鱼,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千年草籽,万年鱼子。”(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87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谚)千里长的堤坝,会因小小的蚂蚁洞而溃决。泛指小小的隐患如不及早防治,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大患。 也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里长堤,溃于一穴。

【歇后语第88句】:【不磨不难不成人】(谚)不经受磨难,就很难成为有用的人才。指磨难是成就人才的有效途径。

【歇后语第89句】: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歇后语第90句】:【一个萝卜顶一个坑】释义:比喻一个人有一份工作,各有专职。也比喻钱物每人一份,不多不少。还比喻工作踏实,一步一个脚窝。“坑”又作“窝”。例句:留下的都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兵是精的,将是强的。

【歇后语第91句】:【 将帅无能,累死千军】领导者不力,瞎指挥,下级跟着活受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有道是‘将帅无能,累死 三军 ,而在这里为将为帅的,何止是无能啊!”

【歇后语第92句】:【九牛拉不转】(惯)比喻拿定了主意,谁也无法使之动摇。 也作九条牛都拉不回头。 九牛二虎也拉不回头。

【歇后语第93句】:【棉桃里面找胡桃——专拣硬的敲】(歇)棉桃:棉花的果实,形似桃。胡桃:核桃,这里指核桃树的果实。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 比喻专打击态度强硬或本领过硬的。

【歇后语第94句】:星期天,邻院的小东在街门口面对一群小朋友指手画脚地讲着“孙悟空喝十八碗酒以后上山打老虎”的动人场面。正好路过此地的成伯伯听了,哈哈一笑,指着小东说:“你驴嘴对那猪头上,骗着一群小和尚。”在场的孩子们都乐了。(河南·济源)

【歇后语第95句】:【天塌下来当被盖】(惯)形容人坚强乐观,在灾难面前毫不畏惧,或对重大的变故满不在乎。 也作“天塌下来当被窝盖”。

【歇后语第96句】:【脑瓜子有转轴】(惯)比喻人见风转舵,善于跟着情势转变立场、态度。

【歇后语第97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惯)比喻说话没有条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比喻这事干一点儿,那事也干一点儿,什么事都干。 也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东一榔头,西一棍子。 东一榔头,西一杠子。

【歇后语第98句】:【半夜明灯天晓月】(惯)半夜的明灯,油将耗尽;天边的明月,拂晓时会隐去。形容事物存在时间短暂,消失很快。

【歇后语第99句】:高射炮手——见机行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100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