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佛言佛语图片-佛语经典文案-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

【佛语禅语第2句】: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佛语禅语第3句】: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

【佛语禅语第4句】:【心诚意正成正果】 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修成正 果。

【佛语禅语第5句】:祖师语句句活,学人当实法,则句句死。《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一

【佛语禅语第6句】:追求名利空花,不如追求性灵的解放如何摆脱精神的枷锁,获得大自由?佛日: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大般涅槃经》

【佛语禅语第7句】:【佛心禅语】 人最忌讳跟别人比较,因为比较容易起分别心。分别心会使人产生贪、嗔、痴三毒,引导一个人不断追求,从而否定自己如来的生活。——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8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没有经历过某个方面的事情,就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

【佛语禅语第9句】:我们念佛、参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美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六尘缘影之法。

【佛语禅语第10句】:欲望、情爱、工作,只要正正当当,是为生活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11句】:【燕雀焉知鸿鹄志,天生我才必有用之要立志】【佛语禅语第1句】:立志当年少。【佛语禅语第2句】:执志安如地。【佛语禅语第3句】:志当存高远。

【佛语禅语第12句】:【佛心禅语】 因为有了爱心,才会有真正的和谐;因为有了智慧,才会有真正的文明。

【佛语禅语第13句】:比丘诸戒,皆属菩萨戒中摄律仪戒之一部分,人菩萨戒应兼学比丘律。(民国)弘一《四分律含注戒本讲录》

【佛语禅语第14句】: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佛语禅语第15句】:【君子与小人】 君子行事目标远大,小人行事鼠目寸光。

【佛语禅语第16句】:【禅语悟道】当今时代的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并非是饥饿寒冷、居无定所,而是精神崩溃、心灵空虚。我们缺乏的不是物质文明,而是精神良药。

【佛语禅语第17句】:优化自身素质靠智慧;和谐自他关系靠慈悲;有智慧就能觉悟人生,有慈悲就能奉献人生。

【佛语禅语第18句】:无明者,以明为对。……明者,以涅槃为对。……涅槃者,无对也。《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法乐比丘尼经》

【佛语禅语第19句】:【佛语禅话】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旧业。

【佛语禅语第20句】:哪怕只有1%的可能,只要你经过周密安排把握住了,你赚钱的机会就是100%。

【佛语禅语第21句】:的执著,甚至放下对“法”的执著,把一切放下,彻底放下,才能承担起“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的责任,才可解脱自己、解脱世人。

【佛语禅语第22句】:【佛心禅语】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一《坛经》

【佛语禅语第23句】:人事的艰难,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长养毅力与勇气。

【佛语禅语第24句】: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以于诸法能善了知,名为佛法。诸法本性与佛法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大宝积经》卷四,无边庄严会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琐事大发雷霆,但归根结底,那都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沉静,就像一杯混浊的水。

【佛语禅语第26句】:【济世禅音】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个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对于跟我们有怨的人,要去宽恕;对于跟我们有恩的人,要去报恩。

【佛语禅语第27句】:业由心造,一切染净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佛语禅语第28句】:搔痒生乐受,无痒更安乐,如是世欲乐,无欲更安乐。(古印度)龙树《中观宝鬘论》

【佛语禅语第29句】: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既是如此,我们就都无权剥夺、破坏其他众生的生存权利,这也是慈悲的佛教徒首先应该做到的。

【佛语禅语第30句】:症结出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不会忍耐,不知吞下这口气,更不懂消化掉这口气。

【佛语禅语第31句】: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佛说孛经》

【佛语禅语第32句】:真空妙有究竟涅槃,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以无挂碍故,究竟涅槃。

【佛语禅语第33句】: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得即浑家用,遭罗唯一身。法律刑名重,不得浪推人。一朝囹圄里,方始忆清贫。(王梵志《官职莫贪财》)

【佛语禅语第34句】:如果一个人理解你的孤独,那是银碗里盛雪,是清水里盛开荷花。雪小禅《烟花那么凉》

【佛语禅语第35句】:除心中无明诸结使,以清净实观,得诸法本性,名为法性,性名真实。(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三十七

【佛语禅语第36句】:归依彼所有学、无学成菩提法,名归依佛。归依如是爱尽离灭涅槃,名归依法。归依所有学、无学成僧伽法,名归依僧。《大毗婆沙论》卷三十四

【佛语禅语第37句】: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必定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因为只有在平凡中,真正的幸福才得以存在。

【佛语禅语第38句】:教育的基础课程应该是教会学生微笑,带着微笑学习知识的学生变坏的可能性不大。

【佛语禅语第39句】: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优婆塞戒经》卷三,供养三宝品

【佛语禅语第40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有爱则人和;人和就平安。

【佛语禅语第41句】:【天天禅语】的事,认真投入;远离不对的事,就能转苦为福。

【佛语禅语第42句】:若淫女处、寡妇处、大童女处、不能男处、比丘尼处、沽酒处,是名六非己行处。《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四

【佛语禅语第43句】:有相静虑虽至究竟,然彼等中,无真对治能断生死之本。故为断除生死之本,尚须无相瑜伽。(明)宗喀巴《密宗道次第论》

【佛语禅语第44句】:【佛心禅语】 了解自己,才能认识整个世界,也才能接受世间的一切。

【佛语禅语第45句】:【第14句】:布施如先立基堵,而后造宫室,施、戒亦复然,菩萨众行本。《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佛语禅语第46句】:一心不散乱,尽摄诸善法。(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七十三

【佛语禅语第47句】:道虽从智慧领悟,尤从澄定体合。必向身心切近、日用动静间沉细思察,方有真实开豁,当下受用。(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48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如果只是全部用刑法来治国、治民,那么会失去老百姓。

【佛语禅语第49句】:当我们总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佛语禅语第50句】:为了自己快活,送钱物给歌女、妓女等人,是不净布施。

【佛语禅语第51句】:【佛心禅语】 我们的行、住、坐、卧和一举一动,有意识地去生活,是觉醒,无意识地去生活,是迷惑。悟或迷、佛或魔、涅槃或轮回,都是一念之差。

【佛语禅语第52句】:一个人只要充满信心,就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就就业业地去做。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 快乐的时光过去了,不要流连:痛苦的岁月过去了,也不应日日深陷其中。

【佛语禅语第54句】:【佛心禅语】 新妇骑驴阿家牵,山青水绿。桃花红,李花白,一尘一佛土,一叶一释迦。一《洞山梵言禅师》

【佛语禅语第55句】:【佛心禅语】 天机藏不得,花笑鸟啼时。不待重拈出,当人合自知。——《续古卷一》

【佛语禅语第56句】:戒度无极如金刚,不毁不犯无漏失,持心护戒如坏瓶,此名戒度不应弃。《增一阿含经》卷一,序品

【佛语禅语第57句】:言词所说法,小智妄分别,是故生障碍,不了于自心。《华严经》卷十六,须弥顶上偈赞品

【佛语禅语第58句】:以佛陀普爱天下众生之心为己心。佛陀能为一切众生牺牲,我们也能为济助众生的志业不惜辛劳付出。

【佛语禅语第59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双足能行万里路,双手能做天下事。

【佛语禅语第60句】: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61句】:佛是站在众生的立足点看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而不是站在高成就上俯视芸芸的众生。”佛就在我们的周围,禅也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佛语禅语第62句】: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

【佛语禅语第63句】: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佛语禅语第64句】:【佛心禅语】 贪心是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佛陀的格言》

【佛语禅语第65句】:人与人相处,都是以声色互相对待。讲话是声,态度是色,因此与人讲话要轻言细语,态度要微笑宽柔。

【佛语禅语第66句】: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话,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67句】:做慈济犹如推车上坡,参与的人要努力往上推、不可停顿,并要以信心和毅力突破困难、勇往前行。

【佛语禅语第68句】:【佛心禅语】 孔子很欣赏仲由的孝顺德行,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 死后思念哪!”

【佛语禅语第69句】: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人明。《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佛语禅语第70句】:【人要有自制】 人要有自制力,自制力能完善自我,能抵御诱惑,能助人成功。

【佛语禅语第71句】:立身行己之道,志欲刚,气欲柔。志不刚不足成千古品格,气不柔不足陶多生习气。(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佛语禅语第72句】: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禅、念佛等,都是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佛语禅语第73句】:问:万法唯识者,于诸识中何识究竟?答:唯阿摩罗识,此云无垢净识,无有变异,可为究竟。(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三十三

【佛语禅语第74句】:助念佛号,是安慰即将往生的人,使其心不恐惧,心灵得安详。

【佛语禅语第75句】:不要把阴影覆在心里,要散发光和热,生命才有意义。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佛语禅语第77句】:信仰是生命中的一盏灯,灯若熄灭了,人生便失去方向,随之而来的将是无边的恐惧和失望感。

【佛语禅语第78句】:如何是向上?只有个放下。(明)憨山《梦游集》卷五十一

【佛语禅语第79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助人不仅是美德,也是心灵一大享受。

【佛语禅语第80句】:【佛心禅语】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81句】:老来有“三好”:经验丰富好、健康长寿好、走入社会当志工更好。

【佛语禅语第82句】: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唯有在宁静的理念中,才可以安放我们的身心。

【佛语禅语第83句】:一个人,你看他好、说他好,他就好,不好也会慢慢变好;看他坏、说他坏,他就坏,好的也会变坏。心念、语言,是神妙的工具,可以雕塑人。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心禅语】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一六祖慧能

【佛语禅语第85句】:佛说:菩萨应该这样端庄稳重:对世间可惊可怖的事不惊不怖。

【佛语禅语第86句】:人生这段路并不长,但却不好走,因此必须步步谨慎,切莫迷了路,走错了方向。

【佛语禅语第87句】:我现在为心中有恨的人们开一帖药方,这帖药方可以解开恨与怨的心结,那就是——“感恩药”。

【佛语禅语第88句】:世界上的事情本来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佛语禅语第89句】:听到批评和指责声,当知“一切音声皆是虚伪”,不必反应过激;批评和指责别人时,也要知道“一切音声皆是虚伪”,别那么理直气壮。

【佛语禅语第90句】:【人生不能留白】人一旦“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精神就会萎靡不振,失去生命的意义。

【佛语禅语第91句】:深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干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 佛说:“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意思是说人的贪 欲永无止境,永远无法满足,人性最大的缺点也正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93句】:另一位朋友的合作关系论:【佛语禅语第1句】:与德才兼备者放心合作;【佛语禅语第2句】:与有德无才者放手合作;【佛语禅语第3句】:与有才无德者放胆合作。

【佛语禅语第94句】:我于十二年中,求一个业性如芥子许不可得。《临济慧照禅师文案》

【佛语禅语第95句】:一日,小和尚问老和尚:我要如何才能成佛?老和尚不语。再问还是不语。小和尚顿悟,亦不再语。老和尚微颔首,作拈花一笑状。

【佛语禅语第96句】:把生命都耗费在名利上,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清闲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它使我们远离空虚,不受世俗伤害,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本真,找到人生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97句】: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优婆塞戒经》卷二,义菩萨心坚固品

【佛语禅语第98句】:【佛心禅语】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佛语禅语第99句】:研义不难领解,难于精确。(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107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