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朋友圈民间俗语金典文案,读懂了让你受益匪浅!

【歇后语第1句】:【心问口,口问心】(惯)指反复思考、盘算。

【歇后语第2句】:新栽的杨柳——光棍一条

【歇后语第3句】:【飞鸟各投林】(惯)比喻各人寻找各人的办法、出路。

【歇后语第4句】:【蝎子的尾巴——有点毒水也不多】(歇)毒水:本指蝎子身上的毒液,转指能危害人的行动。指即使有点危害,也有限。

【歇后语第5句】:【风来雨就到】行动迅速。刘绍棠《渔火》:“她虽是女流之 辈,却是个风来雨就到,快刀斩乱麻的人。”

【歇后语第6句】:豹子见了饿狼——个比一个凶

【歇后语第7句】:劳动是食欲的父亲,是消化的祖父,是健康的曾祖。

【歇后语第8句】:【巧舌头转不出腮帮子】能力再大,也超不出范围。或说: 舌头硬,挺不过腮去。亦可用反义。韩志君等《古船·女人 和网》:“我再能,也不如你呀!你那巧舌头,都能转出腮帮 子!”

【歇后语第9句】:【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一处待不下去,可以到别处去, 不在乎。人,也说:爷。台湾琼瑶《窗外》:“走就走吧,此地 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又何必一定待在这个学校!”

【歇后语第10句】:【恶疮都打内里破】(谚)恶疮:毒疮。毒疮总是从内里溃烂的。借指自家人的矛盾冲突,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

【歇后语第11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谚)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缺了嘴唇,牙齿就没了遮拦。比喻相互依存的两方,一方灭亡,另一方必难幸存。 也作“唇亡齿必寒”。

【歇后语第12句】:【风匣板修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歇)风匣:风箱。气:本指气体,转指欺负、欺压。指接连受气。

【歇后语第13句】:【吃柿子拣软的捏】释义:比喻欺负老实人或弱小者。“拣”又作“找”、“挑”。例句:留根:“这小子,吃柿子拣软的捏,看我留根好欺负啊!”

【歇后语第14句】:【说书的嘴,唱戏的腿】(谚)指说书的人,凭着过硬的嘴功;唱戏的人,凭着过硬的腿功。也泛指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专业功夫。

【歇后语第15句】:【虎进深山,龙归大海】见“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歇后语第16句】:【瓜子不饱暖人心/瓜子不大是人心】仁芯,人心谐音。谓招 待菲薄,但情意深厚。周立波《山乡巨变》:“请你收下,转交 给他,瓜子不大是人心!要他务必不嫌弃。”

【歇后语第17句】:【一斤肉包的饺子——好大皮子】(歇)皮子:本指包饺子的面片儿,转指外表、架势。指人派头、架子大。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18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谚)指雨后夜间行路,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看着亮亮的是积水,看着紫花样的是泥坑,看着黑呼呼的才是路。

【歇后语第19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释义:道:道行指僧道修行的功夫。魔:“魔罗”的简称,指破坏修行的恶魔。原是告诫修行的人警惕外界诱惑的一种说法。后用来比喻一种力量超过另一种力量。例句:哼,你别臭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那手法到底骗不过咱们丁主任的眼睛。

【歇后语第20句】:【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谚)南方人不会梦到产于北方的没经见过的骆驼,北方人不会梦到产于南方的没经见过的大象。指梦幻只会反射熟悉的物相。

【歇后语第21句】:【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嘘得再厉害,最终也要破灭。

【歇后语第22句】:【骏马跟前,小马打蹄难;老鹰跟前,鸟儿唱歌难】释义:比喻在威严的大人物面前不容小人物自由随便行动。例句:拉莫,“骏马跟前,小马打蹄难;老鹰跟前,鸟儿唱歌难。”你赶快出来投降,我不杀你!

【歇后语第23句】:山上放羊——撒了欢

【歇后语第24句】:【小子不吃十年闲饭】见“男孩子不吃十年闲饭”。

【歇后语第25句】:【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谚)只喝酒不吃菜肴就容易醉倒。

【歇后语第26句】:大象的鼻子一能屈能伸

【歇后语第27句】:【抬头老婆低头汉】(谚)老婆:已婚妇女的俗称。走路昂扬着头的妇女,性格往往强悍;走路低着头的汉子,处事往往多疑。指仰头女性和低头汉子大多是强悍有心计的人。 也作抬头的女人低头的汉。 仰脸的女子低头的汉。

【歇后语第28句】:塑料壶灌香油——保险

【歇后语第29句】:【长寿面】中国人过生日总要吃“翻运饼、长寿面”。那么,“长寿面”是怎么来的呢?这一习俗源自西汉。据说,西汉时期汉武帝跟文武百官闲聊天,他说:“《相书》上讲,人中(人的上唇正中凹痕,即人中穴位)长一寸,能活一百岁。”这时,侍中东方朔笑出了声,大臣们都嗔怪他嘲笑皇上,真是太无理了。东方朔辩解说:“我哪里敢嘲笑陛下,我是笑彭祖的脸呀。‘人中长一寸,能活一百岁,彭祖活了八百岁,人中得长八寸,大伙想想,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汉武帝和文武百官都被逗乐了。古人称脸为面,脸长就叫“面长”,彭祖“面长”活了八百。人们想长寿,于是就流传下来过生口吃面条的习俗。

【歇后语第30句】:五岁的表弟太淘气了,一会儿工夫就把我舅妈擦好的地板弄得一团糟,舅妈批评了他一顿,可一转眼,他又把墨汁瓶碰倒,墨汁洒了一地,并弄脏了我的衣服。舅妈气得抬手就朝他的屁股上来了一巴掌。舅舅说小表弟:“你呀,就是屎壳郎飞到了磨眼儿里——转着圈儿挨!”(山东·五莲)

【歇后语第31句】:妈妈要我做事,我不肯。妈妈说:“哼,养猪可以吃肉,养狗可以看家,养你却不知做什么?”(湖南·湘潭)

【歇后语第32句】:【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染缸为布上色。借指被污染。染,也 说:靛。类似的:掉进染缸里。刘绍棠《鹧鸪天》:“大学是个 大染缸,染缸里拉不出白布;近墨者黑,所以柳岸划了右 派。”

【歇后语第33句】:【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释义: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可萝卜还在继续长,不要拔得太早。例句:这方面,他也有许多口诀。比如“红长、黑长、白不长,沙地种谷一把糠”,还有什么“头伏荞麦,二伏菜,阳坡种麦熟得快”,“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

【歇后语第34句】:【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五斗米:指微薄的薪俸。折腰:弯腰,鞠躬。为微薄的薪俸而屈身伺候上司。例句:不,我可不愿跟余敬唐这样卑鄙的人在一起!宁可饿死,也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歇后语第35句】:老虎离了山林——抖不起威风来

【歇后语第36句】:【黄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起早睡晚,忙碌。明代《西游 记》:“越不停当!但说要了田,就要养马当差,纳粮办草,黄 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好倒弄杀人也!”

【歇后语第37句】:三赖的儿子和他一样不安分,村里人说真应了“腥锅里煮不出素豆腐”这句老话。(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38句】:【纸币】在纸币普遍流通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探源一下“纸币”。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真宗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代替金属货币的纸币,这种纸币称为“交子”。它不仅足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自唐朝中期以后,四川的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区仍流行铁钱。铁钱有大小两种,大铁钱每贯重20多斤,小铁钱每贯也有6斤多,携带起来极不方便,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宋真宗时期,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印制的“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作为现钱使用。后来,交子改由官办,流行渐广。纸币几经沉浮,终成气候。

【歇后语第39句】:算盘掖在裤腰上——肚里净打小九九

【歇后语第40句】:【小车不倒只管推】(谚)小车:独轮手推车,农家用的旧式小型运输工具。比喻做事贵在坚持,只要还有最后一分力气,就要坚持到底。

【歇后语第41句】:【撒迷魂药】(惯)迷魂药:迷信指能迷失人本性的药物。比喻用花言巧语迷惑人。

【歇后语第42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谚)行军打仗,在军队尚未起动时,军用的粮草必须先筹运。指粮草是行军打仗的先决条件。 也作“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歇后语第43句】:妈妈叫我拿梳子给她,而我却拿了牙刷。妈妈说:“你真是摸到黄牛就是马。”(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44句】:【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谚)看:看待,对待。千里客:远方来的客人。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自会把你的美名播得更远更远。指爱好交友的人,美名会传播四方。 也作“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

【歇后语第45句】:【凤凰无宝处不落】(谚)指凤凰落下的地方一定会有宝物。比喻有重大的利益,才能吸引人来。也比喻人不会做对自己没好处的事。 也作凤鸟不栖无宝地。 凤凰不落无宝地。

【歇后语第46句】:【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歇后语第47句】:茶馆里的买卖——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歇后语第48句】:【惹虱子头上挠】(惯)比喻自找麻烦。

【歇后语第49句】:【 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谓来者有意,有目的而来。类 似的:既在神前站,就有看佛心。刘云若《小扬州志》:“老弟 你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必定是花钱找乐儿来的。”

【歇后语第50句】:沙雁群里的头雁——警惕性高

【歇后语第51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歇后语第52句】:种瓜得豆——变种

【歇后语第53句】:独臂做饺子———手包办

【歇后语第54句】:小文的婚事吹了,几位婶子正酝酿着给他介绍新对象。郭大娘胸有成竹地说:“撇不下,放心。只要有那个灰盆儿,还怕没驴来打滚儿?”(注:“灰盆”,表层土壤干燥松软,驴子经常打滚的地方。)(河南·西平)

【歇后语第55句】:【南风腰里壮,北风两头尖】(谚)原指南风刮来,两头势弱,中间势猛;北风刮来,两头势猛,中间势弱。借指任何事物总是有起有落,有强弱变化,不会一成不变。

【歇后语第56句】:【骨头里榨油】(惯)比喻残酷地剥削或敲诈勒索。

【歇后语第57句】:老奶奶的针线筐——杂七杂八

【歇后语第58句】: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歇后语第59句】:【撑硬船儿】(惯)形容人态度生硬,架子大。

【歇后语第60句】:【开船便遇打头风】谓事情开始就遇到阻力。成语:出师 不利。清代《儿女英雄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行又遇打 头风。偏偏从工完这日下雨起,一连倾盆价的,下1 的大雨。”

【歇后语第61句】:平时,奶奶和大伯他们一起吃饭。一天中午,我让奶奶在我家吃饭。奶奶笑着说:“让人是一礼,锅里没下我的米。”(河南·沁阳)

【歇后语第62句】:人嘴两张皮——各说各有理

【歇后语第63句】:【八月十五大过年】释义:指中秋节比过年还重要。例句:至于姑娘们,这一天则是无论穷富,外表上看来总是比平时快活的,其原因是她们都忙着拜月。有句俗话:“八月十五大过年。”

【歇后语第64句】:【软绳可以捆硬柴】(谚)柴是硬的,绳是软的,软的绳能捆住硬的柴。比喻人使用柔软的手段,往往能制服强硬的敌手,或性情温和的人往往能迫使性情刚烈的人就范。

【歇后语第65句】:【九国贩骆驼】(惯)原指到处兜揽生意。比喻到处钻营、图利。

【歇后语第66句】:狗熊叫门——熊到家了

【歇后语第67句】:【物不平则鸣】(谚)比喻人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就会呜叫呼冤。

【歇后语第68句】:两个鼻子眼出气——息息相关

【歇后语第69句】:【 矮子里拔将军/矮子里挑大个】原本不够格,不得已而求其 次,在差的里面挑选稍微好一点的。成语:降格以求。谌容 《减去十岁》:“班子问题需要重新考虑。现在不得已,矮子 里拔将军。”

【歇后语第70句】:【树欲静而风不止】释义:比喻客观情势不能如人的心愿。例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地主阶级的浮财还没挖净,敌人还没有认输,阶级斗争还在继续。

【歇后语第71句】:【戏法无真,黄金无假】(谚)戏法是幻术游戏,不会是真的;黄金有固定品桕,不会是假的。指真与假是由本质决定的,不容混淆。

【歇后语第72句】:跳远比赛——寸土必争

【歇后语第73句】:【猪八戒撞上罗刹女——甘拜下风】(歇)罗刹女:《西游记》中人物,即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妻子。 《西游记》中描写,唐僧取经途中受阻火焰山,向罗刹女借芭蕉扇灭火,罗刹女不借,打斗时,猪八戒不敌罗刹女。指心甘情愿地承认不如别人。

【歇后语第74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设苦肉计,打黄盖, 使他假装投降曹操。借指做事一方受损,出于自愿。或说: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类似的:愿挨的嘴巴不疼。老舍 《骆驼祥子》:“有急等用钱的,有愿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 愿打愿挨!”

【歇后语第75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释义:比喻有计划按步骤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马远甫望着他们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说:“那不好。要干也得一个一个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歇后语第76句】:【好物不贱,贱物不好】(谚)好货物价钱就不会便宜,价钱便宜的货物必定不好。指货物的质量和价格成正比,要买好货就不要图便宜。 也作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歇后语第77句】: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歇后语第78句】: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自不量力

【歇后语第79句】:【戳壁脚】(惯)指在背后说坏话挑唆。

【歇后语第80句】:大海退潮——水落石出

【歇后语第81句】:【鸟怕暗箭,人怕甜言】(谚)指甜言与暗箭一样伤人,必须提防。

【歇后语第82句】:【手大遮不过天】(谚)手掌再大也不能遮住天。比喻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有限。 也作手大不遮天,手大捂不住天。

【歇后语第83句】:玻璃蛋子变鸡蛋——有一套

【歇后语第84句】:【眼饱肚中饥】(惯)1指面对美味佳肴,大饱眼福,却吃不上。2比喻心中喜爱的人只能看着,不得亲近。

【歇后语第85句】:【打虎不死必伤人】释义:比喻不彻底消灭坏人,必定反受其害。例句:对李油罐这样的人,一棒子打不死就干脆别动他,打虎不死必伤人!

【歇后语第86句】: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歇后语第87句】:松木椽子——宁折不弯

【歇后语第88句】:【面条上的葱花,摆样子】指装门面,不起作用。《北京日 报》(1985,1,17):“有位青年经理在一次座谈会上抱怨说, 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把年轻干部当作面条上的葱花一一 摆样子,名义上进了班子,实际上却在坐冷板凳。”

【歇后语第89句】:【树大分权,人大分家】(谚)树长大了,自然要分权:人长大了,自然要分家。指兄弟长大成人,各分门户各成家是顺理成章的事。 也作树大开权,男大分家。 树大分枝,家大分居。 树大分权,女大离家。

【歇后语第90句】:【幸运医生医病尾】病已快好,容易医治。借指客观条件 已具备,侥幸取得成功。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美西战 争是险胜,第【第1句】:二次世界大战是幸运医生医病尾,韩、越两 战,更是打得一塌糊涂了。”

【歇后语第91句】:全家人都在吃饭,我却穿着新裙子跑到外面去,想让邻居们看看。妈妈说:“越说你美,越往灯亮里钻。”(江苏·灌云)

【歇后语第92句】:人情一把锯——有来有去

【歇后语第93句】:过生日那天,爸爸给我十元钱,让我自己买礼物。我跑到新华书店花十元钱买了一本注音《三国演义》。回到家,我问奶奶贵不贵,奶奶笑着说:“能买吃亏物,不买便宜嘴。”(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94句】:风箱换上鼓风机———个比一个会吹

【歇后语第95句】:【猜哑谜】(惯)哑谜:指隐晦的话语。比喻猜测别人话语的真实意思或事实真相。

【歇后语第96句】:【一山不藏二虎】释义:比喻两个互不相让的强人不能在一起共事。例句:“只有一桩,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如果展公伏得住他,这人也有用处。”

【歇后语第97句】:行军遇伏兵——出师不利

【歇后语第98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招军旗:古时招募士兵用的旗帜。吃粮人:指吃粮饷的士兵。插起招军的旗帜,就有人应招参军。也比喻总会有人响应。例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吃粮人。”有个吴先生是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退职军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姐姐庙大会上见过小芹一面,愿意续她,媒人向三仙姑一说,三仙姑当然愿意。

【歇后语第99句】:木偶做戏——受人牵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109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