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经典俗语经典歇后语,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歇后语第1句】:哥哥眼看到了订婚年龄,妈妈犯愁了。爸爸说:“咱的儿子长得标标致致的,能找不到对象?有这金镢头,不愁没有梨木把!孬的咱还不要哩!”(山东·单县)
【歇后语第2句】:【曹州兵备——管事宽】(歇)曹州:古代州、府名,唐时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东明、菏泽、成武、曹县和河南兰考、民权等市县地,唐末黄巢起义于此。兵备:即兵备道,明代设在各省重要地方负责整饬兵备的道员。本指曹州地广,兵备道管的面很宽,转讥人爱管闲事或管事过多。 也作“曹州兵备——管得宽”。
【歇后语第3句】:两手捧寿桃——有礼(理)
【歇后语第4句】:晚饭后,妈妈对爸爸说:“你单位工资低,不会再干点别的事情?”爸爸说:“夜里寻思千条路,天明还得卖豆腐。”(河南·鲁山)
【歇后语第5句】:【救急不救穷】对于紧急的困难,应该帮助;对于贫穷,无 力帮助。《天怒》:“再说,救急不救穷,你光着屁股跑,在人 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歇后语第6句】:【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释义:指过日子贵在有打算。例句:朱老星一年到头总会找到活儿做,两手不闲是他的目的。他常说:“人,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他就是整天价打算。
【歇后语第7句】:杂交的骡子一非驴非马
【歇后语第8句】:看着二哥不努力学习的样子,爸爸忧虑地说:“春华呀,澡盆里学不会游泳,板凳上练不出骑术,不流汗、不吃苦,咋能学到真功夫啊?”(河南·鹿邑)
【歇后语第9句】:村里不少人都说一邻居在沈阳挣钱多,爸爸说:“黄鳝大,窟窿眼也粗。”(安徽·枞阳)
【歇后语第10句】:一日吞个星星——想头不低
【歇后语第11句】:【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谚)指发大财要靠有好的命运,好的机遇;能过上小康生活则凭的是自身的勤劳苦干。 也作“大富由天,小富由人”。
【歇后语第12句】:【吹枕边风】(惯)指妻子向丈夫灌输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要求。 也作“吹枕头风”。
【歇后语第13句】:【 罐头沙丁鱼】罐头里的沙丁鱼,装得满满的。谓人多,挤 在一起。香港刘以鬯《酒徒》:“七个人住一间小板房,令人 有罐头沙丁鱼的感觉。”
【歇后语第14句】: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出来散步。妈妈说爸爸:“从远处看,觉得你的脸很光滑.近看麻麻点点的。”爸爸笑着说:“这就叫远看一朵花,近看牛屎巴。”(贵州·贵阳)
【歇后语第15句】:【蒋干保曹操——各为其主】(歇)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曹操手下幕宾,赤壁之战时,曾渡江到东吴,劝说旧友周瑜归降,想借此立功报效曹操,结果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指各自做事都为自己所效劳的主子。
【歇后语第16句】:【三年护林人管树,五年护林树养人】(谚)栽树育林,三年之内人要费神打理,五年之后,树木长大成林,就能给人带来利益。指栽树育林初时辛苦,往后受益无穷。
【歇后语第17句】:【狗不嫌家贫,人不嫌地薄】释义:比喻人总是眷恋故土和家庭。例句:人们常说:狗不嫌家贫,人不嫌地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歇后语第18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谚)比喻前人开创事业,子孙后代因之享福。 也作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人栽树,后人遮阴。
【歇后语第19句】:吕布拜董卓——挑肥拣瘦
【歇后语第20句】:椅子折了背——没靠头
【歇后语第21句】:【 一竿子插到底】一次彻底完成,或坚持到底。插,也说: 扎、捅。成语:一劳永逸。浩然《艳阳天》:“什么事情只要让 他想通了,他就热起来,一竿子扎到底儿,不干好了不罢 休。”
【歇后语第22句】:【开水煮,滚油煎】(惯)形容受着悲惨、痛苦生活的煎熬。
【歇后语第23句】:【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你活我死。此 为省略式.进一步的省略式为:“不是你(他),就是我”,意即 拼命。成语:不共戴天。萧军《八月的乡村》:“这年头非干 不行。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 凶!”
【歇后语第24句】:【狗窝里落不下剩馒头】(谚)比喻好吃懒做、挥霍成性的人,不会有积蓄。
【歇后语第25句】:【 挖自己的肉,补人家的疮】损害自己,帮助他人。成语:挖 肉补疮。黄谷柳《虾球传》:“世界事,道理很漂亮,做起来全 不是那末一回事,挖自己的肉,补人家的疮,我不干。”
【歇后语第26句】:【九国贩骆驼】(惯)原指到处兜揽生意。比喻到处钻营、图利。
【歇后语第27句】:【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释义:成家业很不容易,败家业容易得很。例句:所以古人留下两句话:“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言者痛心,闻者自应刻骨。
【歇后语第28句】:【轿上来,马上去】(惯)形容讲究排场、阔气。
【歇后语第29句】:【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释义:比喻凡事都有原因。例句: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你不惹我,我好寻你?
【歇后语第30句】:【狗屁不通】“狗屁不通”是一句不太文雅的俗语。对于不通事理、说话颠三倒四的人,人们常斥之为“狗屁不通”。其实这个俗语通常是指文理不通的话语或文章。那么,“狗屁不通”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是一句流传中被讹变了的词语,实为“狗皮不通”。狗的表皮,与其他动物不同,它没有汗腺,但狗却长有一条比较特别的舌头,长长的、薄薄的。炎炎酷夏,狗借助于这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夏季常见到狗伸长舌头吁吁喘气,就是这个原因。“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一特点而言的。正因为狗皮密不透风,用以作床垫、椅垫,特别是狗皮褥子,可以隔潮,是冬季最佳的保暖用品。 “狗皮不通”的讹变,在于“皮”、“屁”谐音,所以就演变成“狗屁不通”。屁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用此贬之,以不雅对不雅,这意思倒是更为鲜明。所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语虽不雅讽喻效果极佳。
【歇后语第31句】:妈妈让我干活,我没干,弟弟忙去告我的状。妈妈听后说:“你不要讲他了,你们都是一个师傅的徒弟。”(安徽·金寨)
【歇后语第32句】:【面善心不善】(惯)指人外表看上去和善,内心却狠毒。
【歇后语第33句】:铁罐头撞上玻璃瓶——有口无心、空发声
【歇后语第34句】:【戳脊梁骨】(惯)指在人背后指责、议论。 也作“戳背脊骨”。
【歇后语第35句】:【吃饱了撑的】(惯)讽刺人多管闲事、没事找事或惹是生非。 也作“吃饱了撑得慌”。
【歇后语第36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释义:借指自己不会伤害自己。例句:众人看了,尽皆骇然道:“怎么外感症好吃这种大补药?算来快刀不削自己的柄,一定是他错了,开错的,须接位高明先生来评评看。”
【歇后语第37句】:【荷花结籽心连心】释义:比喻关系密切,一条心。例句:这个事,我们知道你丁主任心里是明白的。丁主任啊,咱们是有八拜之交的知己呀,荷花结籽心连心.你一定要多关照。
【歇后语第38句】:侏儒嫁人——你不说我长,我不说你短
【歇后语第39句】:【一拿一个着】(惯)比喻一猜就中。也指一出手就能逮着。
【歇后语第40句】:妈妈无论什么时候叫我学习,我都有理由拒绝。妈妈说:“你呀,早怕露水午怕热,晚怕蚊子早早歇。”(安徽·巢湖)
【歇后语第41句】:【 别人碗里粥稠/别人碗里肉肥】嫉妒或羡慕别人。成语:馋 涎欲滴。贾平凹《废都》:“我让你嫁给那个残疾你去不去? 你不要看着别人的米汤碗里结一张皮儿就嫉妒饭稠!”
【歇后语第42句】:【鸡啄到毛虫,叼走独吞】借指自私心理。柳青《种谷记》: “狗为了一块骨头互相咬得头破血流,满嘴是毛;两个牲口 拴在一个槽上,互相踢得神嚎鬼哭,鸡啄到一条毛虫,连忙 夹在嘴里跑开鸡群独吞了,人比它们更会耍心眼。”
【歇后语第43句】:【找台阶下】(惯)比喻寻找摆脱窘境的机会或借口。
【歇后语第44句】:一根竹子撑不起一幢竹楼,千根竹子能够搭起通天云梯;一滴水珠掀不起一个浪头,千万滴水珠能够汇成滔天洪流。
【歇后语第45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谚)为人正直,自有人来亲近你,拥护你;道路平直,人就乐于在上面行走。指正直的人,总是人们乐见的。
【歇后语第46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只懂得利。例句:为了给宝成再加把劲儿,他立即想起了孔老二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屁话,于是又说:“我这个人,一向救人救到底,送人送到家。老梁呵,等你大功告成之后,我再跟二爷文案,让他赏给你十亩好地,你也甭扛活了,回家过个舒贴日子去吧。”
【歇后语第47句】:【拿钱往水里打漂漂】(惯)比喻白糟蹋钱。
【歇后语第48句】:口袋里抓兔子——稳拿
【歇后语第49句】:长青藤搭在墙头上一一难分难离
【歇后语第50句】:老母鸡为了保护小鸡,和猫斗得死去活来。奶奶叹口气说:“唉,真是万物一理,为儿为女呀!”(吉林·农安)
【歇后语第51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金钱可以鼓励人冒险。香港金庸《笑傲 江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去背回尸首,赏三十两银子。”
【歇后语第52句】:黄鼠狼躲在鸡棚里——不是偷鸡也是偷;想偷鸡(想投机)
【歇后语第53句】:眼睛长在耳朵边上——有偏见
【歇后语第54句】:石头做枕头——自讨苦吃
【歇后语第55句】:北风头上点芝麻——种得多,收得少
【歇后语第56句】:【癞蛤蟆爬香炉——碰一鼻子灰】(歇)灰:本指炉灰,转指晦气。比喻遭到斥责、拒绝或冷遇,落得没趣。
【歇后语第57句】:【鱼离水,草离根】(惯)比喻失去了根本,离开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歇后语第58句】:瓜地里的草人——样子货
【歇后语第59句】:【烧香望和尚——一事两勾当】(歇)旧时作风不好的女子去寺庙,既烧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转指一举两得。
【歇后语第60句】:爸爸总是爱批评我饭前不洗手,而他自己也有这个毛病。妈妈说:“我看你是乌鸦落在猪身上,不知道自己也黑。”(河南·正阳)
【歇后语第61句】:【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释义:比喻人越老越有觉悟,有劲头。例句:石亮连连点头赞许:“大伯果然是甘蔗老来甜,辣椒老来红!”
【歇后语第62句】:【空花不结实,空话不成事】(谚)空花结不出果实,空话办不成实事。指说话必须实在,才有助于事情的成功。
【歇后语第63句】:【 打骡子惊了马】采取惩治行动,威胁到有关的人。类似 的:打黄牛,惊黑牛/打着羊驹驴颤。成语:惩一儆百。浩然 《艳阳天》:“就是对弯弯绕、马子怀这些人,也不能不有一点 骡子马也惊的影响吧?”
【歇后语第64句】:【指冬瓜说葫芦】(惯)比喻表面上说这个人,实际上说的是那个人。
【歇后语第65句】:【三头对六面】(惯)指三方当面对证。
【歇后语第66句】:保险柜里安家——图的是安全
【歇后语第67句】:【给个棒槌认作针】(惯)别人给个棒槌,就拿它当作针了。针:谐“真”。形容人老实厚道,别人随便文案就信以为真了。也形容做事过于认真。 也作给个棒槌就当针(真)。 给个棒槌就认针(真)。 给个棒槌当针认。
【歇后语第68句】:【铁匠没样,边打边像】(谚)样:样子,样品。本指铁匠干活没有供模仿的样品,靠经验和技巧,打着打着就合乎要求。比喻做事没有固定的模式,边做边摸索,总会成功。
【歇后语第69句】:【能屈能伸大丈夫】(谚)能屈能伸:既能弯曲也能伸展。比喻在失意时能承受屈辱,在得志时能施展才干的人才是好男儿。 也作能伸能屈,方是丈夫。 能硬能软,方为好汉。
【歇后语第70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俗语用来嘲讽、抨击那些限制老百姓的正当言行,自己却胡作非为的当权者。它出自宋代。北宋时,有个官员名叫田登,他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因为他名字中有个“登”字,所以,每到一处任官,他便命令身边的人避其名讳,在谈话时凡说到和“登”同音的字,必须用其他字代替。比如,灯心草要叫开心草,灯台、灯罩、灯笼得叫亮托、遮光、路照。触犯田登这一忌讳的人,会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轻则挨板子,重则判刑。宋仁宗时,田登担任河北冀州南官留守。他上任不久,便是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即元宵节),按照惯例,元宵节里要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官府衙门贴出告示,晓谕百姓,自由赏灯。可是这次,负责写告示的小官犯了难,用“灯”字便触犯官讳,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于是便呈请田登决断。由登大笔一挥,把“灯”字改成“火”字。第二天,百姓看到这样一则布告:“依例,放火三日。”看完告示的百姓不明就里,惊吵喧闹起来;一些外地客商,以为官府真的要在城里放火,纷纷收拾行李,迅速离开。田登的这一布告,把事情闹大了,谏官们纷纷上奏弹劾田登。最后,田登被罢职。百姓们明白此事原委之后,讥讽田登是个“放火州官”。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俗语的来历。
【歇后语第71句】:【如入宝山空手回】比喻放过了好机会,很可惜。清代《儒 林外史》:“放着这样一注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 回?”
【歇后语第72句】:皇粮国税——免不得
【歇后语第73句】:【 蛤蟆跳三跳,还要歇一歇】有劳有逸。跳,也说:蹦。成 语:劳逸结合。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蛤蟆蹦三蹦,还 得歇三歇呢,我总得消停两天!”
【歇后语第74句】:【 双拳难敌四手】两只手打不过四只手。成语:寡不敌众。 明代《西游记》:“行者见两个兄弟遭擒,他自家独立难撑,正 是好手不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
【歇后语第75句】:【人怕上床,字怕上墙】(谚)指写的字挂墙容易发现败笔。
【歇后语第76句】:【树老焦梢,人老弯腰】释义:树老,树枝干枯;人老,驼背弯腰。比喻人老不中用了。例句:谷老五抹搭着眼皮,阴沉地说:“小拴,你说到我心里了,树老焦梢,人老弯腰,我给大德堂看坟墓,总像矮了半截子。”
【歇后语第77句】:【打破脑袋用扇子扇】(惯)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豁出去了。 也作“脑袋破了用扇子扇”。
【歇后语第78句】:表叔是个厨师,吃得膀大腰圆。可每次我到他家总说在锅上忙,菜没吃好,酒没喝足。妈妈笑着说:“是啊,饿死的厨子八百斤,灶房坐个大肉墩。”(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79句】:【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指职业收入倒挂的现象,高科技 职业收入低于简单劳动。《中国青年报》( 1999,7,7):“旧的 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尚未形成。在分配上,出现了‘制导 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畸形格局。”
【歇后语第80句】:亡国奴不如丧家犬。
【歇后语第81句】:大厅里挂字画——客观
【歇后语第82句】:【有理不送礼,送礼必短理】(谚)指凡事占理的,就不会给当事人送财物礼品;送财物礼品,必定是缺理的。
【歇后语第83句】:一次小测验,我语文、数学都考了100分。张老师对我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筐。你可不能骄傲啊!”(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84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惯)想活活不好,想死又死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歇后语第85句】:我每晚做完作业,总想看电视不想睡觉,可是到早上却起不来。妈妈说:“你呀,晚上像豺狼,早上像绵羊。”(安徽·黄山)
【歇后语第86句】:大火警报———鸣惊人
【歇后语第87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歇)韩信:西汉初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初属项羽,后归刘邦,被刘邦任为大将,后被封为楚王。 将:率领。韩信善于领兵作战,兵越多,指挥越自如。后用来指越多越好。 也作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越多越好。 淮阴将兵——多多益善。
【歇后语第88句】:【穿新鞋走老路】(惯)比喻形式变了,内容和实质没变,还是老一套。
【歇后语第89句】:【雁飞不到处,人被名利牵】(谚)大雁都飞不到的地方,人却为追逐名利而敢冒险前往。指名利对人极有诱惑力。
【歇后语第90句】:去年夏天,两户人家在挨边地上都种了西瓜。一户靠科学种植,瓜大瓤红,卖了一千多元钱;另一户凭经验种植,瓜歪瓤白,没卖几个钱。村民们感慨地说:“勤劳苦干不可少,但科学技术更是致富的宝啊!”(河南·太康)
【歇后语第91句】:邻居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爷爷劝架说:“人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何必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翻脸,伤和气?”(江苏·高邮)
【歇后语第92句】: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歇后语第93句】:【高山低头,河水让路】释义:形容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力量无穷。“让路”又作“让道”。例句: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
【歇后语第94句】:爷爷七十多岁了,他常爱说老的东西好。这一天,他又说:“生姜是老的辣,甘蔗是老的甜,酒是老的贵。”我灵机一动,又补了一句:醋是老的酸。”爷爷听了呵呵地笑,说我补得好。(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95句】:【军无媒,中道回】(谚)媒:向导。 军队行军如果没有向导,就无法前进,只好中途返回。指行军离不开好向导。
【歇后语第96句】:王大妈站在棉田里,望着得了枯萎病死去的棉花叹道:“唉!这棉田里黄鼠狼打架都看得见,还指望什么好收成呢?”(江苏·镇江)
【歇后语第97句】: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
【歇后语第98句】:【揪辫子】见“抓辫子”。
【歇后语第99句】:【 经风雨,见世面】在社会生活中受到锻炼。海外老六《丫 头你嫩嫩地嫁了吧》:“她已经在学校‘经风雨,见世面’了, 练就了一副打不过也打,骂不过也骂的脾性。”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11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