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精辟的民间俗语金句,戳进来了解一下!
【歇后语第1句】:骑驴找驴——蠢人蠢事;昏头昏脑;心不在焉
【歇后语第2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原义为:秀才在家读书,就能知 道社会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识广博,或消息灵通。鲁迅《南 腔北调集》:“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 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歇后语第3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指想做大事,应该肚量大,心狠 毒。浩然《艳阳天》:“我告诉你吧,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 夫,千万不要为小事毁了自己的前途。你就先忍下这口气。 没别的路,你得跟我走。”
【歇后语第4句】:【夏雨隔田晴】(谚)夏季下雨,往往是田垄的这边下,田垄的那边晴。指夏天的雨,尤其是猛雨,区域性很强。
【歇后语第5句】:扁豆绕在竹竿上——有靠了
【歇后语第6句】:【鸡屎拌面——假卤】(歇)卤:用肉类、鸡蛋、木耳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拌面条等食物,谐“鲁”。指假装愚钝或糊涂。
【歇后语第7句】:【脑袋上没疤拉,屁股上没疖子】(惯)比喻没有辫子可抓,没有短处可指摘。
【歇后语第8句】:人情一把锯——有来有去
【歇后语第9句】:【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释义:如果没有谋生的办法,即使有斗量黄金的家业也无济于事。例句:“‘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我如今又不做官了,无处挣钱,作何生意以为糊口之计?”
【歇后语第10句】:【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谓容易走漏消息,要防止。类 似的:墙有眼睛壁有耳/墙有缝,壁有眼。明代《水浒》:“休 得再提。常言道: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只可你知我 知。”
【歇后语第11句】:【寒食节】现在寒食节是一个为故去的亲人(特别是父母)烧纸钱的节日,是一个全国性重大的民俗节日。唐代大诗人杜牧有首描写清明节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后来,清明节与寒食节混为一谈,甚至有些年轻人只知清明,误把寒食当十月一(与故去的亲人烧纸送寒衣)。 “寒食节”始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历史事件。寒食节本是个禁忌性的节日,也是一个纪念性节日。所谓禁忌,寒食节也叫禁火节、禁烟节,是在节日不准生火做饭,而要冷吃事前做好的饭或水果之类,所以叫寒食节。所谓纪念,是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纪念介子推。两千六百多年前,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在国外流亡多年。一次路过卫国的时候,重耳和他的随从被人追击,慌不择路,逃到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甚是饥饿。这时重耳发现大臣介子推不见了,别人说他乘危逃脱,重耳相信介子推不是那种人。果然过了一会儿,介子推给公子端来了一碗肉汤。重耳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一饮而尽。这汤原来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的肉熬的。公子得知此情,表示即位之日,一定重加封赏。后来重耳真的即位成了晋文公,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犒赏功臣时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邀功请赏,悄悄地到山林里躲了起来。人们赞赏介子推的这种行为,同时也对晋文公不满,于是,有人在他的门上挂了封信。晋文公见到信,猛然想起介子推,遂派人去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不从。有人给晋文公出主意放火烧山撵他出来。不想,介子推在大火中抱树而死。晋文公有感于此,下令以后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全国禁火,吃干粮、冷饭。关于禁火的日期,也就是寒食节的节期,历来说法不一。它不是固定在一年的某月某日,而是给出一个相对的参照点推算。参照点有两个,一是清明,一是冬至。一般说法是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节。另一种说法是以上年的冬至为基准,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天为寒食,所以寒食节又叫“百五节”、“百六节”。《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两种推算方法都与清明相邻,所以,现在无论是给亲人烧纸还是给英烈扫墓都在清明前或清明进行。俗谚有“早寒食,晚十月一”之说。
【歇后语第12句】:【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见“人受一口气,佛受一炉香”。
【歇后语第13句】:【揭不开锅】(惯)形容家里非常穷,经常挨饿。
【歇后语第14句】:沸腾的开水——响(想)得厉害
【歇后语第15句】:【豹死留皮,雁过留声】释义:人应该留下好名声或留下姓名。例句:俗话说,豹死留皮,雁过留声,人一辈子,能像鲁班爷那样,在世上留下几座悬空寺、赵州桥,为后代景仰,被同行推崇,也算没白到人世上走一遭。
【歇后语第16句】:【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歇)绣针:绣花针。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办成。多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
【歇后语第17句】:【走不到一条道儿上】(惯)比喻不是一条心,合不来。 也作“走不到一条路上去”。
【歇后语第18句】:花生的壳,大豆的皮——层管一层
【歇后语第19句】:【红颜多薄命】(谚)红颜:美貌女子。薄命:命运不好。指旧时的美貌女子往往遭受厄运。 也作红颜自古多薄命。 自古红颜多薄命。
【歇后语第20句】:【瓜儿只拣软处捏】(惯)比喻专门挑软弱者欺负。
【歇后语第21句】:【腊月】我国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来历有二。一是接也,含有送旧迎新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开皇四月十二日,诏日:“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接之意,可以十二月为腊。”可见,在隋朝以前就称十二月为腊月。二是同猎同祭有关,用猎物祭祀。“腊”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从周代起,各诸侯均于年终时以猎物举行祭祀祖先和百神的活动。汉代以后,腊月祭祀更隆重。由于腊祭都是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以后,与腊月相关的往往都加上一个“腊”字,如腊月开的梅花叫“腊梅”,腊月腌制的肉也称“腊肉”,民俗腊月初八喝粥称“腊八粥”。
【歇后语第22句】:【乱离的人,不如太平的狗】见“宁作治世犬,莫作乱离人”。
【歇后语第23句】:【人心都是肉长的肉长的】心软,谓人是有感情的。曹禺 《日出》:“我好些年没有眼泪了。我跟你说,人心都是肉长 的。”
【歇后语第24句】:【 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上唱戏】好人受欺负,坏人得 志。台湾李敖《为黑吃黑举一个例》:“相对的,所谓一般的 好人,他们反倒是没有力量应付失败,就泄气了、就丢下武 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总是‘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 上唱戏’。”
【歇后语第25句】:【 绿绿豆皮儿,请退】请、青谐音。绿豆用水泡,青皮即脱。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绿豆皮儿请退了!”
【歇后语第26句】:【舅舅面前说姥姥,姥姥面前说舅舅】背后议论别人。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可不是这样,他是在舅舅面前说姥姥, 在姥姥面前说舅舅。”
【歇后语第27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谚)指商店资格老,规模大,就往往会慢待顾客;顾客财大气粗,又往往会刁难商店。 也作“客大压店,店大压客”。
【歇后语第28句】:【娘的墓前哭丈夫——上错了坟】(歇)比喻找错了地点。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29句】:【天下事难尽如人意】事情往往不顺利,不圆满,或希望难 以实现。成语:事与愿违。茅盾《子夜》:“他现在看明白了: 家乡的匪祸不但使他损失了五六万,还压住了他的两个五 六万,不能抽到手头来应用。他稍稍感到天下事不能尽如 人意了。”
【歇后语第30句】:【一着不到处,满盘俱是空】(谚)一着:一步棋。关键时刻一步棋不到位,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比喻在事情的主要环节中,稍有差错就形成无法挽回的失败。 也作一着错,满盘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歇后语第31句】:【鸡蛋过手轻三分】指从中克扣。类似的:长虫过去脱层 皮|雁过拔根毛/经一道手,剥一层皮。汪幸福《浪迹台湾 岛》:“原来以为到昌盛酒家来可以长期干下去,没有想到颜 老板是个鸡蛋过手轻三分的人。”
【歇后语第32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关系近而优先得到好处。它出自宋俞文豹的《清夜录》,讲的是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推荐提拔了许多关系亲近的人。当时,他手下一名官员苏麟由于在外县任巡检,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苏麟意见很大,给范仲淹写了首诗,发泄自己的不满。其中有这样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一作‘逢’)春。”不久范仲淹提拔了他。
【歇后语第33句】:【扛起竹竿进城——不晓得转弯】(歇)比喻人不知道变通。
【歇后语第34句】:【柴米夫妻,酒肉朋友】(谚)有柴有米,夫妻间才能安然度日;有酒有肉,朋友间自可你来我往。指人际关系,必须有物质条件作基础才能建立。 也作“酒肉朋友,柴米夫妻”。
【歇后语第35句】:学校离我家有很长的一段山路,每当我抱怨上学难时,妈妈就会教育我说:“学习如种地,种地必吃苦,苦后必有甜。只有好好学习,才会有美好的明天。”(河南·淇县)
【歇后语第36句】:眼镜框里镶铜子儿———切向钱看
【歇后语第37句】:【白发故人稀】(谚)故人:老友。 指人到老年,老朋友就越来越稀少了。
【歇后语第38句】:口袋布做大衣——横竖不够料
【歇后语第39句】:【猫见了鱼——真想求荤】(歇)荤:谐“婚”。指真的想求婚。
【歇后语第40句】:【三个铜钱放两处——一是一,二是二】(歇)本指铜板一处一个,另一处两个;转以形容言行一丝不苟,本来怎么样就怎么样。 也作“三个铜钱摆两边——一是一,二是二”。
【歇后语第41句】:【小鹿儿心头撞】(惯)心咚咚地跳,像是有小鹿在乱撞。形容心里非常害怕。 也作“心头撞小鹿”。
【歇后语第42句】:【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秦医虽善除,不能自弹也】(谚)巫咸:古神巫名。祓(fu):古时除灾祭祀仪式。秦医:秦越人,古神医。弹:针灸。巫咸虽然善于祈祷,却不能自我免祸;秦医虽然善于治病,却不能自我治疗。指再有本事的人,也必须有别人的扶持。
【歇后语第43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设苦肉计,打黄盖, 使他假装投降曹操。借指做事一方受损,出于自愿。或说: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类似的:愿挨的嘴巴不疼。老舍 《骆驼祥子》:“有急等用钱的,有愿借出去的,周瑜打黄盖, 愿打愿挨!”
【歇后语第44句】:【领袖】“领袖”现在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等的领导人。如伟大领袖毛主席。“领袖”的本义是衣领和袖口。衣领和袖口在衣饰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领”和“袖”合并在一起使用的最早见于《后汉书》,《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中就有“苍头衣绿耩,领袖正白”的描写。第一次将领袖用来形容人的是《晋书·魏舒传》,其中写道:“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意思是说魏舒仪表堂堂,气魄非凡,如同衣服的领和袖,具有卓越地位,堪称世人之表率。后来,人们逐渐将同一类人中的突出者称为“领袖”。现在,专用于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歇后语第45句】:【灯台照人不照己】(谚)灯台:油灯盏下的托台。指灯台上擎着油灯,灯光只能照亮四周,却照不见灯台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别人的缺点,却很难发现自身的缺点。 也作“灯台不照自”。
【歇后语第46句】:人行影子走——寸步不离
【歇后语第47句】:【真穷好过,假富难当】(谚)指真正的穷日子还容易度过,咬紧牙关就是了;冒充富人家却很难做到,因为富家的高档次生活离开钱财是无法安排的。
【歇后语第48句】:【人怕出名猪怕壮】(谚)猪肥壮了,就要上屠场被宰杀;人出了名,就会招来嫉妒,惹来麻烦甚至不测。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处处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猪怕肥。 人怕出名,树怕冒尖。
【歇后语第49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见“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歇后语第50句】:【打蛇先打头】(谚)打蛇要先打它的头部。比喻打击敌人,要先打他的首脑机关。也比喻除恶要先除首恶。 也作打蛇打头,擒贼擒王。 打蛇要打头,擒贼要擒王。
【歇后语第51句】:【求大同,存小异】大的方面谋求一致,小的分歧可以保 留。池莉《来来往往》:“都尽力克制自己,求大同存小异,相 互之间愈发地客气了。”
【歇后语第52句】: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
【歇后语第53句】:前天,我家收到了大伯从部队来的信。信中写道:“……一根线,容易断;千根线,能拉纤。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靠的是前线军民万众一心的抗洪精神和后方的大力支援。”(浙江·绍兴)
【歇后语第54句】:【狼腿拉到狗腿上】(惯)比喻把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了一起。
【歇后语第55句】:【漏风信】见“露风声”。
【歇后语第56句】:【百日床前无孝子】(谚)百日:指日久天长。指人长期卧病在床,服侍的子女再有耐心,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照顾不周。 也作常病无孝子。 久病床前没孝子。
【歇后语第57句】:【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谚)蛇行有蛇路,鼠行有鼠路,各有各的路数。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门路,绝不肯平白地让自己困着。 也作“鼠有鼠洞,蛇有蛇路”。
【歇后语第58句】:起风又下雨——双管齐下
【歇后语第59句】:【红蓝铅笔两头挨削】释义:比喻两头不讨好,两头受指责。例句:动不动就把黑锅一家伙捆在我的头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红蓝铅笔两头挨削,风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气。
【歇后语第60句】:电话局的话务员——耳听八方
【歇后语第61句】:脚踏楼梯板——步步高升
【歇后语第62句】:【 鸡脚高,鸭脚低】鸡鸭腿脚长短不一,借指不一致,不整 齐,不齐心。王杏元《绿竹村风云》:“绿竹村这一阵风搭起 来的互助组,合上没多久,鸡脚高来鸭脚低,组里就发生矛 盾了。”
【歇后语第63句】:小林闹着要妈妈给他做件新衣服,说自己的衣服短得都快遮不住束腰带了。他妈妈听了笑着说:“不见人长,总见衣短。”(甘肃·兰州)
【歇后语第64句】:花生里钻出臭虫来——不是好仁(人)
【歇后语第65句】:一位学生作业没完成,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下班后,有人看到他的家长找来了,就对那位老师说:“你可要当心,那可是个不省事的货。”那位老师却说:“我既当泥鳅,就不怕钻眼子。”(河北·沧州)
【歇后语第66句】:【水难量,人难料】释义:不能根据人的外表评定人,对人低估。例句:常言说得好,水难量,人难料;你们莫看我老八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个没啥志气的人。可在有些事情上,不是夸口,我老八可真当得上先知先觉,料事如神。
【歇后语第67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见“防人之心不可无”。
【歇后语第68句】:【千尺有头,百尺有尾】(谚)绳索再长,总是有头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开头也有结尾。也比喻做事得顺着次序,有头有尾,不可乱套。
【歇后语第69句】:【未学爬,先学走】(惯)比喻做事情急于求成。
【歇后语第70句】:【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释义:困难要靠自己解决,不能依赖别人。例句:你说得对,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要翻身得靠自己。
【歇后语第71句】:小明见妈妈在炒肉,馋得眼巴巴望着锅。妈妈瞪了他一眼说:“看你,眼睛吹得灯熄了。”(湖南·冷水滩)
【歇后语第72句】: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歇后语第73句】:【孔夫子面前背书文】(惯)比喻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
【歇后语第74句】:我正在写作业,没顾上与来的客人打招呼。妈妈敲着我的脑袋说:“在家不勤待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四川·渠县)
【歇后语第75句】:【黑名单】“黑名单”指反动势力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也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或违反规约、不守信用的企业、个人采取相关措施而开出的名单,或内部掌握或向社会公布。 “黑名单”是个外来词,它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国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在中世纪时,这些学校规定对于行为不端的学生,将其名单、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一辈子被人唾弃,也是从此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做很多事情都会受到限制。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唯恐自己的名字上了这样的黑皮书。没想到本来是学校惩罚学生的做法,却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引申到商业活动中,用黑皮书来惩戒那些时常赊账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英国商人把这类顾客的名字开列在黑皮书上,后来又将一些破产者或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书上。事情传开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皮书。从此以后,黑名单的做法在各行各业中使用。当然,在特务活动中使用最频繁后果最严重。从而黑名单多被社会诟病。目前,中国也有了“黑名单”,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对不守信用的客户采取相应措施。
【歇后语第76句】:【打铁看火候,做事看时机】(谚)火候:适度的火力。时机:恰到好处的机会。指做事要抓住好的时机,就像打铁要定好火候一样。
【歇后语第77句】:【吊桶落在井里】(惯)比喻陷入困境,难以摆脱。
【歇后语第78句】:我和爸爸都喜欢看电视剧《天下粮仓》,于是,我们约定晚上一起看。晚饭后,我想先小睡一会儿,便告诉爸爸等开演了就叫醒我。可是,我睡得太香了,任爸爸怎样叫也不想出被窝。第二天,爸爸对我说:“说到要做到,做人才可靠;说到做不到,等于放空炮。以后,你的言行要一致啊!”(河南·林州)
【歇后语第79句】:【典当】“典当”亦称当铺或称质库,是专门收取抵押品以获利润的行业。典当源于我国南朝寺院的僧库。典当何以和寺院有关?大概是南朝历代帝王大都信佛,给寺院的赏赐甚高,寺院经济发达,僧侣地主成为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之一。寺院所有的财富除他们挥霍外,便用于放债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规模巨大,往往成为南北商人贸易场所。商人一时资金周转不灵,可将货物抵押给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贷,久而久之,寺院“僧库辄作质取利”,典当由此产生。
【歇后语第80句】:【石头蛋腌咸菜——一盐难进】(歇)盐:谐“言”。进:谐“尽”。指事情说来话长,一句话讲不清楚。
【歇后语第81句】:【大家拾柴火焰高】(谚)比喻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自然就大。 也比喻大家开动脑筋,想出的办法就多。 也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歇后语第82句】:【说谎不瞒当乡人】(谚)当乡人:当地人,最知底细的人。指在知根知底的当乡人面前,说骗人的假话会立即被揭穿的。 也作说谎莫瞒本乡人。 撒谎瞒不过当乡人。
【歇后语第83句】:【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谚)故乡的水,喝起来最甜;故乡的月,看起来最圆。指热爱故乡的人会觉得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比别处美好。
【歇后语第84句】:【秤不离砣,公不离婆】(谚)秤:用来称定物品重量的器具,此处特指秤杆。砣:秤砣。指就像秤杆和秤砣谁也离不开谁,缺一就不能称物的轻重一样,老夫老妻相依为命,缺了一方就难以生活。 也作“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歇后语第85句】:【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谚)打盹(dun):闭眼打瞌睡。比喻人无论怎样精明强干,也会有松懈疏忽的时候。 也作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老虎厉害,还有打盹儿的时候。
【歇后语第86句】:【福从赞叹生】(谚)赞叹: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感激。指得到人们普遍的、由衷的赞叹,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歇后语第87句】:看病方知健康是仙。
【歇后语第88句】:【天公不作美】多指天气不佳,或天气不如人意。香港岑 凯伦《婚外恋情》:“只有改天再赶拍了!没办法,天公不作 美!”
【歇后语第89句】:【一碗清水看到了底】(惯)指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也形容人十分单纯。 也作“一碗清水看到底”。
【歇后语第90句】:【大暑在七,大寒在一】释义:最热天在七月,最冷天在正月。例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补更小事,何乃成灾?原其所以,正月之时,天甫凄栗,里语:“大暑在七,大寒在一。”一谓正月也。
【歇后语第91句】:一脚踩上磅秤台——举足轻重
【歇后语第92句】:【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谚)朝:朝廷,泛指官场。旧指争夺名誉地位,要在官场;争夺财富利润,要在商场。
【歇后语第93句】:【蚂蚁戴荔枝壳——充大头鬼】(歇)指身份卑微的人硬要充当大人物。也泛指装模作样蒙骗人。 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蚂蚁子戴荔枝壳——假充大头鬼”。
【歇后语第94句】:【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释义: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可萝卜还在继续长,不要拔得太早。例句:这方面,他也有许多口诀。比如“红长、黑长、白不长,沙地种谷一把糠”,还有什么“头伏荞麦,二伏菜,阳坡种麦熟得快”,“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
【歇后语第95句】:【天上掉馅饼】(惯)比喻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或好处。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好事。
【歇后语第96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谓自爱自重。浩然《艳阳天》: “告诉你,我这个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 们干这号事儿!”
【歇后语第97句】:我和堂哥打闹,不小心被打着了眼睛。爷爷在一旁说:“人狂有祸,天狂有雨。”(广西·鹿寨)
【歇后语第98句】:【猫儿眼,看时候变】释义:猫眼的瞳孔随光线的强弱缩小或放大。比喻人察看情势变化处事手段。含贬义。例句:申耀宗是个猫儿眼,看时候变。
【歇后语第99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释义:不经过实践,不知道困难有多大。例句:俗话说,“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短短几天的严酷斗争实践,使他深深体会到,作为这支队伍的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自己能力不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