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抖音火爆俗语经典歇后语,发朋友圈必点赞!
【歇后语第1句】:小惠吃起饭来很香,睡起觉来又很甜,这不,刚写完作业,电视也不看就睡去了。妈妈说:“这娃一天就是穷吃饿喝霉瞌睡。”(陕西·延长)
【歇后语第2句】:属马鳖(蚂蟥)的——净吸人家的血;吸血鬼
【歇后语第3句】:六月里的蛤蜊——死不开口
【歇后语第4句】:【有个叶便添梗】(惯)比喻叙事时随意夸大渲染,增添内容。
【歇后语第5句】:【外公死儿——没有舅了】(歇)舅:谐“救”。指不可挽救或无可救药。
【歇后语第6句】:【张飞打铁——人硬货也硬】(歇)硬:前硬字指强硬;后硬字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指人性格刚强,本领过硬。
【歇后语第7句】:【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说擒虎别人不相信,借指难以 启齿。明代《警世通言》:“不信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一连奔走六日,并无铢两,一双空手,羞见芳卿,故此这几日 不敢进院。”
【歇后语第8句】:【破天荒】(惯)相传唐朝时湖北荆州每年送举人去考进士,均未考中,时人称作天荒;后来刘蜕考中了,称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发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歇后语第9句】:【要捉栖鸟必留窝】(谚)栖鸟:夜晚栖歇在窝里的鸟。要想捉住栖歇在窝里的鸟,就必须留下它原来的窝。比喻要逮住有家室的人,就不要惊动他的家。
【歇后语第10句】:【屋里点火外头亮】(谚)比喻避着人在自己家里做事,四邻八舍的人其实知道得一清二楚。
【歇后语第11句】:【路是人踩出来的】(谚)指路是要人开创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奋力去创造。 也作路是人闯出来的。 路是人走出来的。
【歇后语第12句】:老鼠吃浆子——只够糊口
【歇后语第13句】:【敲边鼓】“敲边鼓”比喻从旁协助,帮人说话。这个俗语源自打击乐——鼓乐。敲边鼓,是音乐表现手段之一。敲鼓,可以敲鼓心,也可以敲鼓边,两者音色不同,音量不等,可以造成鲜明的对比。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可以通通通地敲得电闪雷鸣,也可以笃笃笃地敲得蹄轻马疾,这才能体现出作品的饱满和丰富。京剧中有二出戏特别突出击鼓场面,一出是《击鼓骂曹》,另一出是《抗金兵》。两出戏都有敲鼓边的动作,尤其是《抗金兵》中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助战”一场戏,演得淋漓尽致,敲鼓心和敲鼓边结合,敲得错落有致,节奏明快,鼓舞士气,一鼓作气,战胜了金兵。鼓乐以敲鼓心为主,辅以敲鼓边,音乐感更强,效果更好。所以,用“敲边鼓”比喻帮人说话,十分形象。
【歇后语第14句】:鸭子头上插锦鸡毛———语(羽)双关(冠)
【歇后语第15句】:【英雄所见略同】知识水平高的人,见解很接近。清代《孽 海花》:“英雄所见略同,可见这里头是有这么一个道理,不 尽荒唐的!”
【歇后语第16句】:鹅毛落水——漂浮
【歇后语第17句】:【卖啥吆喝啥】(谚)吆喝(ya。he):卖东西时大声叫卖。卖什么东西,就吆喝什么东西。比喻干什么事就谈什么事,三句话不离本行。
【歇后语第18句】:有财万事足,无病一身轻。
【歇后语第19句】:【矮檐之下出头难】(谚)矮檐:低矮的屋檐。指在矮檐之下身体弯曲,难以伸直头颅。比喻人身处强大势力的压抑之下,身不由己。
【歇后语第20句】:【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没做坏事,没有顾虑。成语:问 心无愧、处之泰然。萧红《呼兰河传》:“走黑路怕啥的,没有 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歇后语第21句】:弯刀割麦——拉就倒
【歇后语第22句】: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歇后语第23句】:【不是吃素的】(惯)比喻不是好对付的。
【歇后语第24句】:【撅撅尾巴就知道他拉什么屎】(惯)比喻对某人的底细了解得非常清楚,他一有举功就知道他要干什么事情。 也作“撅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歇后语第25句】:【受不得人一个甜枣儿】听见人家说好话,就心软;得人一 点好处,就感激不尽。明代《金瓶梅》:“他是恁行货子,受不 的人个甜枣儿就喜欢。嘴头子虽利害,倒也没什么心。” 死了不闭眼指放心不下,或不甘心。类似的:鱼死不闭
【歇后语第26句】:【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释义:河水已经开始结冰了,可萝卜还在继续长,不要拔得太早。例句:这方面,他也有许多口诀。比如“红长、黑长、白不长,沙地种谷一把糠”,还有什么“头伏荞麦,二伏菜,阳坡种麦熟得快”,“河里冰茬响,地里萝卜还在长”。
【歇后语第27句】:小芳在家是个宝贝蛋,闹了东又闹西。妈妈常说她“越说你脚小,你越扶墙走”。(河南·商水)
【歇后语第28句】:眼瞎耳聋鼻塞嘴哑———窍不通
【歇后语第29句】:黄鼠狼听见鸡叫——垂涎三尺
【歇后语第30句】:【人靠衣装,神靠金装】见“佛是金装,人是衣裳”。
【歇后语第31句】:【既捅马蜂窝,就不怕挨蜂蜇】释义:比喻既敢碰硬,就无所畏惧。例句:李坚决心很大:“既捅马蜂窝,就不怕挨蜂蜇。当年包公敢铡驸马陈世美,我们还怕这些地头蛇!”
【歇后语第32句】:【国难显忠臣】(谚)指国家到了危难之际,才能显出谁是真正的忠臣。 也作国难见忠臣。 国乱显忠臣。
【歇后语第33句】:【和尚跟着月亮走——借光】(歇)光:本指光亮,转喻好处。指凭借某人或某事得到好处。 也作“和尚跟着月亮走——沾光”。
【歇后语第34句】:【冰炭不同炉】释义:两者不能共处。例句:她自从和武大郎配为夫妻,当然是冰炭不同炉:一个是绝色的美人,一个是满脸的麻子,而年龄又不相当,心里怨恨极了。
【歇后语第35句】:【属牛皮纸糊的鼓面子——经不住敲打】见“水豆腐——不经打”。
【歇后语第36句】:登上泰山望东海——站得高看得远
【歇后语第37句】:吴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歇后语第38句】: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区运动会的第一名,老师号召我们大家向他学习时说:“体育锻炼记心上,生龙活虎身体棒。”(河南·三门峡)
【歇后语第39句】:【抓两头带中间】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带动中间。也指先 做最大的、最小的,再做一般的。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 “抓两头带中间,已经抓了两个大鬼,再抓出两个小鬼来。”
【歇后语第40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释义:比喻对坏人要彻底根除,否则会受害。例句:三横王这小子要么不碰他,要么就——(做个杀人手势)不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歇后语第41句】:【一年二年,与佛齐肩;三年四年,佛在一边】(谚)敬佛的人,开始对佛尊敬,一两年后把佛看得和自己并肩高,三四年后就把佛抛到一边了。指人的立志很难持久,时间越长越懈怠。
【歇后语第42句】:【钻钱眼】(惯)钱眼:旧时铜钱当中的方形小孔。比喻人过于贪财,千方百计在钱上打主意。
【歇后语第43句】:【同心结】“同心结”是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意为永结同心。那么,“同心结”源于何时呢? “同心结”源于《诗源》里的一个故事:文胄与相邻的女子姜氏相爱,文胄送给姜氏一枚百炼水晶针,作为定情的信物。姜氏打开箱子,用双针穿上连理线,织成同心结回赠文胄。缕缕丝线织进无限情思,从此“同心结”成为男女定情的最好信物。“同心结”是用两股彩绳或彩带,绾成连环回文样式再抽紧而成,因其形态是两股彩绳交相盘于“结”的中心,代表着男女爱情的心心相印,而被看做“永结同心”之意。 “同心结”有真实记载的首见于南北朝。南齐歌妓苏小小作《西陵歌》说到了“同心结”:“妾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南朝梁武帝在《有所思》诗中也有“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记述,可见,从歌妓到最高统治者,都知道这种表示爱情的信物了。如今,男女青年仍旧对“同心结”情由所钟,一旦成为定情之物,则永久珍藏,以作纪念。现代人还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品带在身上,作为束发的带饰、腰带的结饰、身上的佩饰,此形影不离。
【歇后语第44句】:爷爷提醒将要做生意的爸爸:“话是风,笔是踪,做什么事都要记下来,防止说不清。”(江苏·丹阳)
【歇后语第45句】:【屋漏又遭连夜雨】倒霉的事碰到一起了。明代《古今小 说》:“舟中一应行李,尽被劫去,光剩个身子。正是:屋漏更 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
【歇后语第46句】:【小孩嘴里掏实话】见“孩子嘴里讨实话”。
【歇后语第47句】:【四面光八面圆】(惯)比喻处世圆滑,哪一面都不得罪。
【歇后语第48句】:走路轧断腿——半途而废
【歇后语第49句】:【穿草鞋游西湖——忘了自己身份】(歇)讥讽人忘记了自己的卑贱地位,过高估计自己的身份。
【歇后语第50句】:卫生口罩——只嘴一套
【歇后语第51句】:【插起招军旗,就有入伍兵】(谚)招军旗:招募兵士的招幌。比喻事情只要有人号召,就有人闻风响应。 也作“插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 吃粮:当兵的吃公家的粮饷。
【歇后语第52句】:【长江后浪催前浪】喻事物不断向前发展,也指催赶。马 南邡《燕山夜话》:“许多年轻的人所创造的巨大成绩,只能 证明一条基本规律,这就是新生的力量总是不断在生长,总 是不可战胜的。这真好像长江后浪催前浪,一辈新人换旧 人。”
【歇后语第53句】:【 有天没日头】没日头,看不出时间,也陷于黑暗。指失去 准则,越出常规。明代《初刻拍案惊奇》:“说话的,若如此, 真是有天没日头的事了。看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歇后语第54句】:【寄物则少,寄言则多】(谚)托人捎东西,特别是吃的东西,会越捎越少;托人捎话,辗转相传,添枝加叶,会越捎越多。指话越传越失真。
【歇后语第55句】:【死人头上无对证】人死无法讲话,无法证实。成语:死无 对证。陈登科《赤龙与丹凤》:“死人头上无对证啊!一个 人,两个人还好说;上百人,上千人,全村人都往你头上一 歪,事情就难办了。”
【歇后语第56句】:钢水倒进模子里——定型了
【歇后语第57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释义:空话说的次数多了没人相信。例句:“谚语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嘴筒子过分圆滑通达,反倒要暴露出说话人的本相。”
【歇后语第58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会闹矛盾,两人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嫂嫂气得直嚷:“亲戚不结财,结财合不来。这话真没说错!”(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59句】:【心头撞小鹿】见“小鹿儿心头撞”。
【歇后语第60句】:屠夫的账本——血债累累
【歇后语第61句】:哥哥在学习上很下劲儿,有人却对他说:“你家那么有钱,还学知识干啥?”哥哥认真地说:“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自己本领强啊!”(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62句】:【黄梅天十八变】释义:指黄梅天气候多变。例句:黄梅天……又以其对忽睛忽雨,谚有云:“黄梅天十八变。”
【歇后语第63句】:【真人面前说不得假话】(谚)真人:明察一切的人。指在阅历丰富、深谙世情的人面前,只可实话实说,说假话是无用的。 也作真人面前不说鬼话。 真人面前莫打诓语。 真人面前莫说假,假人面前莫说真。
【歇后语第64句】:【蜻蜓撼石柱——越撼越坚牢】(歇)形容对方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根本无法动摇。 也作蜻蜒撼石柱——动也不动。 蜻蜒摇石柱——休想动得分毫。 蜻蜒撼石柱——不动分毫。
【歇后语第65句】:【强龙不压地头蛇】强龙,比喻能力强大的人;地头蛇,比 喻地方上有势力的人。谓地头蛇不好对付。姚雪垠《李自 成》:“他们以为强龙不压地头蛇么?我才不信这地头蛇有 多么厉害!”
【歇后语第66句】:出笼的鸟儿——自由飞翔
【歇后语第67句】:这天上午,我把自己写的一幅很好的毛笔字拿给爸爸看,爸爸说:“学得多,知识增多;写得多,笔下生花。”(安徽·长丰)
【歇后语第68句】:【不敢越雷池一步】(惯)雷池:古雷水自今湖北省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省宿松县,至望江县东南,水积成池,称雷池。语本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劝温峤坐镇原防,不要越过雷池向东。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线或范围。
【歇后语第69句】:【 躲一棒槌,挨一榔头】未能避免伤害。或说:躲了一枪,挨 了一刀。清代《三侠五义》:“俺刚脱了他的贼船,谁知却又 来到你这贼店,这才是躲一棒槌,挨一榔头呢!”
【歇后语第70句】:【敢吃三斤姜,敢挡三条枪】释义:比喻敢作敢当,什么也不怕。例句:雪梅说:“敢吃三斤姜,敢挡三条枪!既然敢跑出来,就不怕刀山火海,谁敢盘问咱,咱就理直气壮地跟他讲:我们是夫妻!”
【歇后语第71句】:【瞎子扑蚂蚱——有你也抓不住】(歇)指不了解情况,办不成事。
【歇后语第72句】:【乌鸦嘴】“乌鸦嘴”指那些说话不吉利、讨人嫌的人。那么,乌鸦是一种什么鸟呢?早先,乌鸦不仅不是不吉利的鸟,还是一种神鸟。乌鸦在古代也被称作“乌”,《尚书·大传》曾记录说:“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诸大夫皆喜。”这是把乌鸦当做瑞兆的例子。古代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所以把太阳称作“金乌”。古人还相传乌鸦能反哺其母,所以常赞颂乌鸦,用“乌鸦反哺”来比喻孝敬父母。甚至用慈乌来代指母亲。晋代王嘉《拾遗记·鲁僖公》说:“仁鸟,俗亦谓乌……。”乌鸦变成不祥之鸟,大概是从它能预示吉凶开始的。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阳杂俎》就记载:“乌鸣地上无好音。人临行,乌鸣而前行,多喜。此旧占所不载。”可见到了后来,把乌鸦报吉凶变成了报凶不报吉。民间开始越来越排斥乌鸦,认为乌鸦会带来晦气,专主报凶。宋代梅尧臣还曾写文为乌鸦辩解,认为乌鸦为表忠心才预示吉凶,却为人们误解以为它专报凶信。可见,乌鸦由吉祥鸟转变为不祥之物,当在唐宋时期。 “乌鸦嘴”一词意思的演变,和民间的世俗观点有关。在民间,人们总把乌鸦和霉运相连,于是赋予“乌鸦嘴”另一种意思,即称喜欢说话又出言不吉的人,这种人好事说不灵,坏事一说就灵。
【歇后语第73句】:节日里鸣锣——鼓舞人心
【歇后语第74句】:【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惯)形容人才出众,非常难得。也形容东西珍贵、稀有。 也作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天上难找,地下难寻。
【歇后语第75句】:李芳欠张大伯的钱,很久了还没还。张大伯就对别人说:“我看睡着了能当死?”(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76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谚)宁愿作为美玉被击得粉碎,也不作为瓦片而被保护得完好。比喻有气节的人,宁可忠贞而死,绝不苟且偷生。 也作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宁甘玉碎,必不瓦全。
【歇后语第77句】:闺女穿着奶奶的鞋——老样子
【歇后语第78句】:【十网九网空,一网就成功】(谚)比喻做事不怕失败次数多,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了。
【歇后语第79句】:【灌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在阴间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指用甜言蜜语迷惑人,使人受骗。 也作“灌迷汤”。
【歇后语第80句】:长尾巴的蝎子——满肚子毒水
【歇后语第81句】:【将军额前跑开马】(谚)将军的前额很宽阔,足以跑开马匹。指有地位、有度量的大人物,最能宽恕别人,最有容人之量。 也作“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歇后语第82句】:出门坐飞机——远走高飞
【歇后语第83句】:【担迟不担错】(谚)宁可担当拖延了时间的责任,也不要让事情出差错。指出差错比拖延时间更干系重大。
【歇后语第84句】:【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谚)富贵人家即使住在深山里,也有人前去看望;贫穷人家即使住在闹市里,也没人问候一声。 指人情冷暖,趋炎附势。 也作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歇后语第85句】:【版版六十四】(惯)版:指宋代铸钱用的铜模。每版铸钱六十四枚。 版也写作“板”。形容人办事严格认真,没有通融的余地。
【歇后语第86句】:【挂幌子】(惯)原指在店铺门外悬挂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某种迹象显露在外表上。
【歇后语第87句】:【向火坑里推】见“往火坑里推”。
【歇后语第88句】:上树逮麻雀——连窝端
【歇后语第89句】:【打棍子】(惯)指罗织罪名陷害人,打击人。
【歇后语第90句】:【两国交锋,各为其主】(谚)指双方争斗交战,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 也作两国相争,各为其主。 两国相争,各保其主。
【歇后语第91句】:【打虎不成,反被虎伤】释义:比喻制伏不了别人,反受人害。“不成”又作“不着”。例句:尤其想着蛲关的官军已来到离石门谷十里之外,说不定明天拂晓就会来犯,除掉寨内的祸根刻不容缓,还必须将活儿做得干净利索,决不能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歇后语第92句】:程老太太虽然什么都省俭,可待起外人来,那就大方多了。她有一套这样的理论:“自己吃了填坑,客人吃了扬名。”(安徽·利辛)
【歇后语第93句】:耍大刀的唱小生——改行了
【歇后语第94句】:【远亲近邻,不如对门】(谚)指对门人家比远亲和近邻更便于相互照应。 也作远亲不如近邻。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歇后语第95句】:【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见“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
【歇后语第96句】:【无祀鬼神坛——凭你自来自去】(歇)无祀鬼:不享有固定祭祀的鬼神。神坛:祭祀鬼神的高台。指可以任凭人自由来去。
【歇后语第97句】:早上,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学的路上,爸爸从后面赶上来催促道:“三斤重的豺狗子,却长了条九斤重的尾巴,你拖呀拖地走得怎么这么慢?”(湖南·醴陵)
【歇后语第98句】:板凳上打麻将——抓不开
【歇后语第99句】:【吃官饭,打官鼓,官鼓打破有人补】(谚)官:公家的。旧时指干公家事不必过分认真,对公物也不必仔细爱护。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19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