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禅语迷雾-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一心求法,常乐咨问,勤求善利,无有厌足。《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佛语禅语第2句】:【天天禅语】伦理道德是人类的希望,也是幸福的基础。

【佛语禅语第3句】: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4句】:一切有所求的心,就是有漏心;一切无所求的心,就是无漏的心。

【佛语禅语第5句】:菩萨摩诃萨于诸众生作质直心。《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六,高贵德王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6句】:【天天禅语】面对困难,当下尽心、尽力、尽人事就对了。

【佛语禅语第7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楞严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8句】:施比受更有福。真正的快乐,是施舍出去后的那分清净、安详与喜悦。

【佛语禅语第9句】:寸寸感恩心,步步觉有情;觉有情,就是无私的爱。

【佛语禅语第10句】:一个好人,在路上看到不平的事,要挺身而出,勇于承担与面对。

【佛语禅语第11句】: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自身。《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佛语禅语第12句】:【天天禅语】生死大事,能看得开、想得通,就能安然自在。

【佛语禅语第13句】:我钟情旭日,因为需要光亮;我迷恋朝霞,因为渴望灿烂。

【佛语禅语第14句】:有占有欲的人,最终舍弃了自身。南传《佛教格言-烦恼品第四》

【佛语禅语第15句】:【佛语禅心】 看似简单,但其实不失为一种睿智的识人方法。

【佛语禅语第16句】: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四十二章经》

【佛语禅语第17句】:【天天禅语】人格升华,需有成人之美、包容之德。

【佛语禅语第18句】:【佛语禅话】内心常存仁德,至诚待人,自然得人心。

【佛语禅语第19句】:【天天禅语】素食可让身心健康,又能保护地球。

【佛语禅语第20句】:既然患了缺爱症,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以“用慈施悲”作为缺爱症的药方。

【佛语禅语第21句】: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胜鬘经》

【佛语禅语第22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灵的欲念,是引发人生最痛苦的因。

【佛语禅语第23句】:【天天禅语】今天只有一次,应好好把握做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24句】:【为众生学佛】学佛是为众生而学佛,做人是为工作而做人。

【佛语禅语第25句】: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及涅槃寂静,是三是法印。《莲华面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26句】:【天天禅语】一秒钟一辈子,能恒持一念心,就是一生的方向。

【佛语禅语第27句】: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佛语禅语第28句】:无信与迷信二者,宁愿“无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不可捕风捉影。

【佛语禅语第29句】:若觉一切法,能不着诸法,一切爱意解,是为通圣意。《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30句】:人心自危,是动荡的根源;人人安心,社会才能安定。

【佛语禅语第31句】: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直至山穷水尽处,逍遥法界任 西东。

【佛语禅语第32句】:何谓真理?理与事能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正的道理。

【佛语禅语第33句】:用慈悲心解世间苦,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寻佛法,犹如觅兔角。

【佛语禅语第34句】:人一生要有两个账本,一本用于记录恶,一本用于记录善。

【佛语禅语第35句】:六波罗蜜,应具足修,执一非余,是为魔业。《大方广总持经》

【佛语禅语第36句】:佛家认为,人生在世,时时会造作“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佛语禅语第37句】: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空一切空。

【佛语禅语第38句】:我相信,每份缘起,在冥冥中都会有善我力量的感召。

【佛语禅语第39句】:是故灭圣谛是第一义,不思议是灭谛。《胜鬘经》

【佛语禅语第40句】:不论球场内还是球场外,既要有一脚破门的精彩,也要有-无所获的承担。

【佛语禅语第41句】: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佛语禅语第42句】:安定心境有妙法,放松身心、集中思想;进一步观、仿效佛陀。

【佛语禅语第43句】:【天天禅语】能顺天理,就有福;逆道而行,平安难求。

【佛语禅语第44句】:要信守诚实之道,不可用欺骗的手段获利,同时要防止别人欺骗你。

【佛语禅语第45句】: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唐)法藏《贤首五教义》

【佛语禅语第46句】:一切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自由,也才能自在。

【佛语禅语第47句】:不愿荣饰,安贫度世。少欲知足,不长蓄积。(《禅宗永嘉集》)

【佛语禅语第48句】: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不可能的事,只怕——不肯。

【佛语禅语第49句】:爱惜、培育子女是责任;孝顺、供养父母是本分。

【佛语禅语第50句】:【自己的敌人】 最大的敌人,可能是我们自己。

【佛语禅语第51句】:【佛语经典文案】 六亲不认的人也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吗?

【佛语禅语第52句】: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则名为真住戒学。《大宝积经》卷-。四,善住意天子会

【佛语禅语第53句】:凡能牺牲自己利益人群的都是布施。(民国)太虚《菩萨学处》

【佛语禅语第54句】:命极危脆,极寿不过百年。《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佛语禅语第55句】:借彼魔恼,坚我愿力,只要将猛,不怕贼强。(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佛语禅语第56句】:【佛心禅语】 人理深谈,且缓数年。(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57句】:世间情有许多种,有亲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

【佛语禅语第58句】:【人间菩萨】菩萨有很长的情、无微不至的大爱,生生世世都不间断。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佛语禅语第60句】:人生本应互助,以大爱付出,能感恩接受,都是力量。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 倒不如尽量放下,烦恼自然会渐渐减少。

【佛语禅语第62句】: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63句】:心无尽故,智亦无尽。《华严经》卷六十九,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64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有力量帮助他人,是自己的福。

【佛语禅语第6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到德是本分事,礼仪是做人的规则。

【佛语禅语第66句】:【天天禅语】为善者,让人感恩;为恶者,令人烦恼。

【佛语禅语第67句】:【天天禅语】对人与睦才能欢喜、自在地过日子。

【佛语禅语第68句】:【佛心禅语】 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

【佛语禅语第69句】: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佛语禅语第70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以佛法做人间事,在人间修佛法行。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佛语禅语第72句】:【天天禅语】做人间菩萨,必须先做好个人的修养。

【佛语禅语第73句】:气定方能神闲,神闲方能形散,形散方能自在,自在则法喜满怀。

【佛语禅语第74句】:父母的问题,会影响子女的情绪;子女身体不适或

【佛语禅语第75句】: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培养来的才是真的。

【佛语禅语第76句】: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分力量,负起一切责任。

【佛语禅语第77句】:但是,真正让我更透彻了解了凡先生,还是从读《了凡四训》开始。

【佛语禅语第78句】:如果你折射太阳的光辉,它便灿烂无比,哪怕在一瞬间,露珠会变成水蒸气。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见人有错,要“尊重的提醒”;受人指正,应“感恩的接受”。

【佛语禅语第80句】:【天天禅语】改除习气,不与人计较声色,要与自己计较是否精进。

【佛语禅语第81句】:芭蕉生实死,芦竹苇亦然。贪利者如是,必能自损伤。《别译杂阿含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82句】: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来成就。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见。

【佛语禅语第83句】:我们生活在世间,首先要清净自我的心地,由内在

【佛语禅语第84句】: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在于他人眼光,而在于善用生命良能。

【佛语禅语第85句】:【佛语禅话】世界需要与平,社会需要祥与,人心需要与气。

【佛语禅语第86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佛语禅语第87句】:【天天禅语】人生纵遇坎坷也要向前走,才会接近目标。

【佛语禅语第88句】:阿弥陀佛要把他的功德强塞给我们,强塞不来就诱劝给我们。

【佛语禅语第89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今天只有一次,应好好把握做该做的事。

【佛语禅语第90句】:慈悲喜舍感恩图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佛语禅语第91句】:大喜,就是时时刻刻都起欢喜心。喜是没有嫉妒、骄慢、嗔恚的心。

【佛语禅语第92句】:【佛心禅语】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佛语禅语第93句】:【天天禅语】发心、用心、集人人爱心;借力、用力、集人人大力。

【佛语禅语第94句】:佛说是:若比丘见缘起为见法,已见法为见我。《了本生死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95句】:我们要接受天下人、事、物的磨练,方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伟人。

【佛语禅语第96句】:明眼无过慧,黑暗不过痴,病不过怨家,大怖无过死。《佛说无常经》

【佛语禅语第97句】:【佛语禅话】分秒必争,换一个工作方式就是休息。

【佛语禅语第98句】:在佛家看来,世间并无小事,即便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也要付出最大的努力。

【佛语禅语第99句】:来的欢迎,走的目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若处,冷暖自尝。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028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