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2023很现实的民间俗语俗话,发朋友圈分分钟刷屏!

【谚语俗语第1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释义:王叔和:晋朝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读医书,不如多在治病的实践中学习医术。例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说,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什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近来蒙少爷的教训,才晓得书是该念的。

【谚语俗语第2句】:【到哪条河边,喝哪条河的水】释义:处在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的办法。例句:马国彪只好打断她的哭声,嬉皮笑脸地说:“翠花,到哪条河边,喝哪条河的水。”

【谚语俗语第3句】:【千文许要,一文许还】(谚)做买卖,卖主允许要价千文,买主可以还价一文。指买卖场中,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是平常事。

【谚语俗语第4句】:【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内行人经验丰富。蒋子龙《乔 厂上任记》:“小杜,你今个算碰上辣的了,他就是咱们过 去的老厂长。“真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谚语俗语第5句】:【 争气不争财】人要上进,不可图财。清代《醉醒石》:“争 气不争财。只要事成,便是百金,家父不出我出。”

【谚语俗语第6句】:【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谚)众人只要齐心合力,黄土也能变成黄金。指团结起来力量无穷,自然就能创造奇迹。 也作大伙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人心同一起,黄土变成金。

【谚语俗语第7句】:自行车胎拔气门嘴——松了气

【谚语俗语第8句】:【钻钱眼】(惯)钱眼:旧时铜钱当中的方形小孔。比喻人过于贪财,千方百计在钱上打主意。

【谚语俗语第9句】:【哪个人前不说人】谓议论人是普遍情况,不必介意。或 说: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茹志鹃《她从那条 路上来》:“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开一点,哪一个没 有过错。古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不要 在意。”

【谚语俗语第10句】:驴子赶到磨道里——不转也得转

【谚语俗语第11句】:【女大十八变】谓女孩子从小到大变化多,且有“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之说。 “女大十八变”这个俗语,本谓龙女神通广大,善于变化。语出《景德传灯录·幽州谭空和尚》:“有尼欲开堂说法,师日:‘尼家不用开堂。’尼日:‘龙女八岁成佛,又作么生?’师日:‘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后转义到民间指女子从小到大容貌、心理等变化很大。

【谚语俗语第12句】:【俩山字儿摞一块儿——请出】见“两个山字落在一块儿——请出”。

【谚语俗语第13句】: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谚语俗语第14句】:木钻钻钢板——纹丝不动

【谚语俗语第15句】:【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释义:欠债人即使穷到极点,碰到厉害的讨债人也只好还债。例句:“可知道‘不怕该债的精穷,就怕讨债的英雄’!你而今遇着凤四哥,还怕赖到那里去!”

【谚语俗语第16句】:姑娘嘴上长胡子——少见

【谚语俗语第17句】:姐姐是个中等个,可她总是想再高点儿,再瘦点儿。妈妈说:“不高不矮好人才,不胖不瘦精神够。你为啥总不知足呢?”(河南·偃师)

【谚语俗语第18句】:密网捕渔——连锅端

【谚语俗语第19句】:【在京和尚出京官】(谚)指在京城的和尚往往吃香,就好比离开京城的京官在地方上吃香一样。

【谚语俗语第20句】:兄弟和气金不换,妯娌和气家不散。

【谚语俗语第21句】:【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来。沈从文《边城》:“无事不登三宝殿,坐了就一 定有话说!”

【谚语俗语第22句】:昨天我做了两件好事,老师表扬了我。妈妈对我说:“今后还要努力,像雷锋叔叔那样,‘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车’!”(陕西·岐山)

【谚语俗语第23句】:【老鼠儿见了猫】(惯)比喻弱者见到了惧怕的人。 也作“耗子见了猫”。

【谚语俗语第24句】:【一世为官三世累】(谚)劝人做官应廉洁,以免后代受连累。

【谚语俗语第25句】:有财万事足,无病一身轻。

【谚语俗语第26句】:【鱼儿挂臭,猫儿叫瘦】(谚)鱼挂得时间长了,就要发臭;猫吃不到鱼,叫得时间长了,就会消瘦。指该舍的不舍,该得的不得,会落得两败俱伤。

【谚语俗语第27句】:【草深虫子密,林大鸟儿多】释义:比喻人多,情况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例句:范克明似有同感,说:“草深虫子密,林大鸟儿多,什么样的全都有哇。”

【谚语俗语第28句】:扫帚写生——大画(话)

【谚语俗语第29句】:六月里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谚语俗语第30句】: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叶茂

【谚语俗语第31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释义:能否相识(也指结婚),不在距离远近,而在有无机缘。例句: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

【谚语俗语第32句】:【武大郎开店】武大郎是《水浒》中的人物,他个子矮。借 指高个子进不了店。意为不准别人超过自己,或不用比自 己强的人。《短暂的春秋》:“有人不欢迎我重新站出来呀, 他们很有点武大郎开店的味道,直怕别人冲击了他们。”

【谚语俗语第33句】:两个鼻子眼出气——息息相关

【谚语俗语第34句】:开了发票没盖章——不足为凭

【谚语俗语第35句】:【隔夜馊粥,要不得】释义:馊:饭、菜等变质而发出酸臭味。吃馊粥饭会生病。比喻不行,不能这样做。例句:刘忠连声反对说:“你这是隔夜馊粥,要不得!冤仇宜解不宜结。这样做仇上结仇,事情会闹得更大了。”

【谚语俗语第36句】:【萝卜快了不洗泥】释义:比喻产品畅销就不讲求质量。例句:钱字当头,是最容易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偷工减料的质量问题。

【谚语俗语第37句】:【白龙瞟娘,必主雷雨】释义:白龙:“传说中白色的神龙。(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此处借指西方上空出现的白云。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此日西方出现白云,必有雷雨。例句:五月十三日,为白龙生日,谓“白龙瞟娘,必主雷雨。”

【谚语俗语第38句】:【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释义:比喻为人作风正派。例句:“老娘人便看不像,却替老公争气。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过,不像你那狗淫妇,人硬货不硬,表壮里不壮,作成老公戴了绿帽儿,羞也不羞!”

【谚语俗语第39句】:【当面留人情,日后好相逢】(谚)人情要当面留给对方,以后才好见面。指待人接物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绝,把话说尽。

【谚语俗语第40句】:姑姑刚把表弟上大学的钱凑齐,表弟却因贪玩儿摔断了胳膊,姑夫心慌的老毛病急得也犯了。姑姑无奈地说:“真是十个坛子九个盖儿,怎么盖也盖不住啊!”(内蒙古·集宁)

【谚语俗语第41句】:【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释义:比喻没有多少好处可图。例句:如今新社会,有钱人家过日子,是寸步难行。今后的生意,恐怕也是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没有什么大事头了。

【谚语俗语第42句】:弟弟三岁了,很淘气,妈妈很娇惯他。爷爷教训妈妈:“娇儿不孝,娇狗上灶。不能老宠着他。”(湖北·荆门)

【谚语俗语第43句】:【一个人是龙,挑不起天来】一个人能力再大,总是有限的, 不能包办一切。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你一个人是 龙,也挑不起天来,独拳难打虎,你走了,我心里这块石头就 放下来了。”

【谚语俗语第44句】:我不爱锻炼身体,可我的理想却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妈妈说我是“鸡娃吃黄豆,想吃咽不下;九十岁的老翁学打拳,心有余而力不足”。(河南·浙川)

【谚语俗语第45句】:【灯红酒绿】人们在形容奢侈或繁华时常说“灯红酒绿”,“灯红”很容易理解,那么,“酒绿”该怎么解释呢?这源于古代酒的酿造过程。起初,由于酿造技术落后,人们喝的是浊酒。所谓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稻、曲、蘖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着这样的酿酒风俗。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日:“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L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的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语形容这种浮沫,称其为“绿蚁”或“浮蚁”,并逐渐演变成为对酒的昵称。南朝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中就有“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之句。最著名的还有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有直接称酒为“绿酒”的,如陶渊明“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之句。杜甫有“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晏殊有“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等句。只是把“灯红”与“酒绿”挪到一起,铺张开来,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谚语俗语第46句】:刀切元宵——不圆满

【谚语俗语第47句】:【耗子钻牛犄角——尽了头了】见“老鼠钻牛角——无路可走”。

【谚语俗语第48句】:【鹅子石塞床脚——不稳】(歇)鹅子石:即鹅卵石,一种表面光滑的卵石。本指用鹅卵石垫床脚不稳固,转指事情不稳妥。

【谚语俗语第49句】:【门前结起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谚)门前拴着高头大马,有钱有势,不是亲戚的也会来认亲戚。 旧指人情势利,攀高结贵,只要有钱有势,人人都会来奉承。 也作门前扣上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戗着讨饭棍,骨肉之亲不上门。 门前缚仔高头马,不来亲者也来亲;门前挂着破帘子,嫡亲娘舅陌路人。

【谚语俗语第50句】:【锅盖上的米——熬出来了】(歇)熬:本指把米放在锅里加水煮成糊状,转指忍受(苦日子)。指终于度过了艰难的日子。 也作“锅盖上的小米——熬了出来”。

【谚语俗语第51句】:【人多心不齐】众人意见不一,或没有组织起来。西戎《一 个年轻人》:“可是咱社里人多心不齐,在哪块地上试验,总 得看看人家主家愿意不愿意。”

【谚语俗语第52句】:【戳脊梁骨】(惯)指在人背后指责、议论。 也作“戳背脊骨”。

【谚语俗语第53句】:一天早上,我起床迟了,顾不得吃早饭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中午放学回家,端起饭碗就吃。我对奶奶说:“今天的米饭做得真香。”奶奶笑着说:“不是今天的饭香,是肚饥好下麦仁汤。”(湖北·钟祥)

【谚语俗语第54句】:【摆迷魂阵】(惯)比喻设下迷惑对方的计谋、圈套。

【谚语俗语第55句】:【歪嘴和尚念不出正经】(谚)比喻人由于心术不正或水平太低,会把正确的原意宣讲成歪劣的。 也作歪嘴和尚念不出好经。 歪嘴和尚念歪经。

【谚语俗语第56句】:【枕着烙饼挨饿】(惯)比喻放着有利条件不去利用,却受着窘迫。 也作“头枕着烙饼挨饿”。

【谚语俗语第57句】:【是灰比土热,是盐比酱咸】(谚)灰:燃烧之后的热灰。酱:面粉加盐晒成的糊状食品。凡是灰总比土热,凡是盐总比酱成。比喻只要是亲友,总比一般人要亲近。 也作是盐就比酱咸,是灰就比土热。 是灰总比土热,是盐总比酱成。

【谚语俗语第58句】:麻雀回家——唧唧喳喳

【谚语俗语第59句】:【有把门的,可没有把嘴的】(谚)门可把守,嘴无法把守。指群众的议论是无法阻止的。

【谚语俗语第60句】:【七十不打,八十不骂】(谚)对七十岁的老人,不可用打来惩罚他;对八十岁的老人,不可用骂来惩罚他。指对于年事已高的老人,要宽容善待。

【谚语俗语第61句】:放学回到家,我掏出书和本子写作业。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钢笔,急得我乱转。奶奶在一旁笑着说:“当官的把印都弄丢了,还中哩?”(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62句】:【不知天高地厚】(惯)语本《韩诗外传》卷八“臣终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 1形容人狂妄无知,盲目自大。 2比喻人不谙世事,没有处世经验。 也作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不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谚语俗语第63句】:【若信卜,卖了屋】(谚)卜:占卜,用迷信的手段给人算命。如果相信那些占卜算卦的鬼话,就会因风水不佳,连住房都要卖了。指占卜算卦纯属骗人,绝不可信。

【谚语俗语第64句】:【骑驴不知赶脚的苦】释义:比喻体会不到别人的苦处。例句:“坐车的都是有钱的,他们哪儿知道拉车的苦!一个钱也不肯多给,你跑慢了他还不乐意,哎,真是骑驴不知赶脚的苦哇!”

【谚语俗语第65句】:【 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下子】接近灭亡,拖延的时间不会 很长了。类似的:秋后的蚂蜂命不长/秋后的蚊子,飞不了 几天。传记图书:“他自己讲过,自己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 几天了。他现在想的,只是如何尽人子的一份孝道罢了。”

【谚语俗语第66句】:【绑腿带上绣山水——画长】(歇)绑腿带:即绑腿,缠裹小腿的长布带。画:谐”话”。指说来话长。

【谚语俗语第67句】:【树老焦梢,人老猫腰】见“人老猫腰,树老焦梢”。

【谚语俗语第68句】:我要带几本字典去上学。爸爸说:“老虎一个能拦路,老鼠一窝喂了猫。带那么多干啥?”(四川·彭州)

【谚语俗语第69句】:【挑水瞒不了井台,上炕瞒不了锅台】(谚)锅台:我国北方农村的锅灶与炕洞相连,冬天便于取暖。挑水要上井台,上炕要经锅台。比喻做任何事情总瞒不过知根知底的人。

【谚语俗语第70句】:飞蛾扑灯——祸由自招;惹火烧身:自取灭亡

【谚语俗语第71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越少越好。意即怕麻烦,不愿负 责任。海外陈若曦《二胡》:“祖父绝口不提孙子要出国的愿 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希望牵扯到自己身上。”

【谚语俗语第72句】:【锥子扎不出一声来】(惯)形容人不爱说话,无论受到怎样的刺激都不吭声。

【谚语俗语第73句】:【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谚)饫(yu):饱时进食。烹宰:经过烹调的肉食佳肴。人在饥饿时,吃糠咽菜也香甜;在肚饱时,美食佳肴也不香。指饭菜香不香,关键在于人是饥是饱。 也作饿了糠如蜜,不饿蜜不甜。 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

【谚语俗语第74句】:【驸马】“驸马”是皇帝的女婿。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相传,楚汉相争时,每当两军交战时,刘邦便会专门坐在一辆由两人驾驭的马车上指挥战斗。马车上共有三个座位,刘邦坐在后面的位置,前面设两个座位,为车夫所坐,分为“正马”与“副马”,一正一副,轮流驾驶马车,俨然现在的火车司机,一正一副。有一日,刘邦与项羽激战,刘邦大败,落荒而逃,项羽乘胜追击。此时,刘邦左右只剩下了两个车夫和十几名将士。不料,正马被乱箭射死,在这危急关头,副马顿生一计,他把自己的红袍脱下,与刘邦的黄袍对换了一下,让刘邦从马车上跳下来,自己继续挥舞马鞭,赶车向前方奔去。项羽的人马都把穿黄袍的当做刘邦,拼命追赶,当赶上马车时,车上已空无一人,只留下一件黄袍。原来副马早已跳车逃跑了。后来刘邦当了皇帝,把此事一直记在心上,为了报答副马的救命之恩,便四处张贴皇榜寻找副马。找到后,官封都尉,刘邦还将小女儿许配于他,人称“副马都尉”,后因“副马”一词不雅,人们便将其改成“驸马都尉”。自此,驸马便成了历代皇婿的代称了。其二,据历史记载,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驸马都尉本是汉代官职,是皇帝的近卫侍从官之一。这个官职从汉武帝时开始设立,起初多由外戚和王公大臣的子弟担任。史书记载,真正将公主的丈夫专称为“驸马”是魏晋以后。曹魏时的何晏,因为与公主结婚,所以凭借公主夫婿的身份加授了驸马都尉一职。还有晋代注《左传》的杜预娶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是司马懿的女婿。后来司马炎称帝,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授杜预为驸马。东晋的刘惔、桓温是明帝的女婿,也都做了驸马。从此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以封号,一律称“驸马”,自然也就不再是官职了,而成了皇帝女婿的代称。

【谚语俗语第75句】: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谚语俗语第76句】:【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释义:各人有各人的福分。例句:“得靠运气,靠能耐。牛吃青草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的福。”

【谚语俗语第77句】:鼻子里灌醋——酸溜溜的

【谚语俗语第78句】:【先小人,后君子】先讲明了,按规矩办事,才能讲友好,讲 礼貌。老舍《四世同堂》:“我们先讲好了诊费吧?先小人后 君子!”

【谚语俗语第79句】:【士为知己者死】此语的意思是好男儿可以替知己的朋友去死,可用它形容人品刚直无私;也可形容为人有侠肝义胆,勇于为朋友赴汤蹈火,即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此典出自《说苑·复恩》,讲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来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与管仲是好朋友,鲍叔牙死的时候管仲扎上衣襟,失声痛哭,泪如雨下。侍从问道:“他不是你的父亲,也不是你的儿子,您这样伤心或许有什么原因吧?”管仲说:“这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我曾与鲍叔牙到南阳(齐国的城邑,在今山东邹县)做生意,那时我在市场上多次受到羞辱,但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却说我将有扬名于世的时候。鲍叔牙曾与我一起游说君主,但君主不愿接纳我,而鲍叔牙也不认为我无能,却说是因为我没有遇到英明君主。鲍叔牙曾与我分取钱财,我自己经常多拿一份,鲍叔牙也不认为我贪心,而是知道因为我经济拮据。生养我的是父母,理解我的是鲍叔牙。士为知己者死,何况为他尽哀呢?” 为此,人们总结出一个成语“鲍管之交”,成为后世结交的榜样。

【谚语俗语第80句】:检验员量车件——卡得紧

【谚语俗语第81句】:勺筒敲了底——两头进水

【谚语俗语第82句】:鞭子敲耳朵——打听

【谚语俗语第83句】:近视眼看告示——迫在眉睫

【谚语俗语第84句】:我正玩得带劲,妈妈却一连几次催我去写作业。我没有理会妈妈,继续玩儿。妈妈生气了,大声喝道:“你不要‘老虎不发怒,就把老虎当山猫’。”(安徽·巢湖)

【谚语俗语第85句】:上了岸的鱼虾——干蹦干跳

【谚语俗语第86句】:老鼠蹲粮仓——吃住不愁

【谚语俗语第87句】:打长途电话——遥相呼应

【谚语俗语第88句】:啄木鸟治树——全靠嘴硬;入木三分

【谚语俗语第89句】:蚂蚁啃象鼻——不识大体

【谚语俗语第90句】:【杀人不眨眼】(惯)形容非常残暴、凶狠。

【谚语俗语第91句】:【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释义:五月初一下雨,井中涌出泉水;五月初二下雨,井里泉眼要干枯;五月初三下雨,井水外流通太湖。例句:五月,谚云:“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又云:“一日值雨,人食百草。”

【谚语俗语第92句】:人情一把锯—你不来,我不去

【谚语俗语第93句】:【恭敬不如从命】(谚)指对长者恭恭敬敬,不如顺从他的意愿。为接受长者赐予的谦辞。

【谚语俗语第94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古人认为犀牛角是灵异之物,角中心 有一条白色细纹。原为唐代李商隐的诗句,借指心意暗中 相通。成语:心心相印。台湾林海音《晓云》:“但心有灵犀 一点通,她就常常及时地给我帮助和安慰。”

【谚语俗语第95句】:小红家里很穷,今年又连遭不幸。前不久学骑车时摔折了右腿,近两天又得了骨髓炎,乡亲们非常同情地说:“这风咋光往没袄人身上刮呢?”(河南·内乡)

【谚语俗语第96句】:搬着磨盘过江——吃力不讨好

【谚语俗语第97句】:【钻到钱眼里】封建时代用铜钱,中间有孔。指对金钱斤 斤计较。汪幸福《浪迹台湾岛》:“他后来找的老婆与他一 样,钻到钱眼里去了。”

【谚语俗语第98句】:水中的鱼,天上的鸟——自由自在

【谚语俗语第99句】:【乡下狮子乡下跳】(谚)乡间的社火赛会舞狮子,也就只限于在乡间。指低俗的技艺,不可在高雅的场地表演。也指低层次的人物,不能冒充到高层次中。 也作乡里狮子乡里舞。 乡下狮子乡下调。 乡里狮子乡里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088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