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生活的文案-心灵禅语-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我们不求名,但要做好事,人家要称赞我们是另外一回事。不为名去做,但做了就一定有名,这是辩证法的道理。
【佛语禅语第2句】:内心寂静,外缘不动。《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3句】: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维摩经》卷中,不思议品
【佛语禅语第4句】: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5句】: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生。一日一夜种生死根,后当受八亿五千亿杂类之身。《净度三昧经》
【佛语禅语第6句】:每个人的心地都有无尽的光明,只是这分光明常被
【佛语禅语第7句】:喜心内充满,而行于布施。施已心无悔,其意益欢悦。《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佛语禅语第8句】:【佛心禅语】 莫以恶小而为之 佛说:“不可轻视小恶,小恶也会遭到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 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
【佛语禅语第9句】:菩萨所有恒沙诸愿,一切皆入一大愿中:所谓摄受正法。《胜鬘经》
【佛语禅语第10句】:慧人以渐,安徐精进,洗除心垢,如工炼金。《法句经》卷下,尘垢品
【佛语禅语第11句】:有时候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含义精深,有时候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含义丰富,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佛语禅语第12句】:逢师不学去后悔。有缘遇逢名师,不知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失去了,再后悔已来不及了。
【佛语禅语第13句】: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佛语禅语第14句】: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舍弃。《太子大善权经》
【佛语禅语第15句】:佛教本质是积极的,主张人生要努力,即使辛苦也值得。
【佛语禅语第16句】:【佛心禅语】 阿弥陀佛又称做“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是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佛语禅语第17句】:观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自性,心为上首。能摄受心,善调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摄此一切诸法。《佛说宝雨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18句】:身不证法升高座,死人阿鼻大地狱。身证不了尚生疑,何况不证盲心说!(陈)慧思《诸法无诤三昧法门》
【佛语禅语第19句】:医生在病人的眼里就是活佛,护士就是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所以,医院应该是大菩萨修行的道场。
【佛语禅语第20句】: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传。(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21句】:人还是喜欢戴高帽子的多一些,可以不屑为他人戴高帽,但也别轻易摘人家的高帽。
【佛语禅语第22句】:学习是一生的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要永续学习。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奉献,学习利人,学习尊重异己,学习共生和谐。(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23句】: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
【佛语禅语第24句】: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别人没有的东西,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幸福人群里,我们有什么理由抖擞出这些个本算不上什么烦恼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呢?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人生在世,知错能改,则为君子之道。有错不思改正,或者口是心 非,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 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增长邪见;信解圆通,方为行本。——《涅槃经》
【佛语禅语第27句】:【天道变化】 天道的变化总是祸福相依,失意与得意总是交相而来,有福时要居安 思危,有祸时要会摆脱厄运。
【佛语禅语第28句】:离者欲合,合者欢喜,不作群党,不乐群党,不称说群党。《中阿含缢》卷三十六,《象迹喻经》
【佛语禅语第29句】:人性之美,莫过于诚——诚为一切善法之源;人性之贵,莫过于信——信乃人生立世之本。
【佛语禅语第30句】:于恶慧众生,起大慈心,于不善业众生,起大悲心,于作善业众生,起于喜心。《华严经》卷六十八
【佛语禅语第31句】:在生活中,没有功利色彩的善言、善行,总是最让人感动;而且,真诚的善良,如同名贵珍宝一样,将被受者珍藏于心,永久流传下去。
【佛语禅语第32句】:【佛心禅语】 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祸,如失去亲人、感情破裂、事业受挫,等等。
【佛语禅语第33句】:若是想超出三界,要无念,连这个善念都无所着,行一切善,不着一切善,行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着一切相。
【佛语禅语第34句】:万物因为大地的宽容显现无尽生机,百花因为严冬的宽容才有浓浓春意。宽容,于人于己都是一种“精神补品”。
【佛语禅语第35句】:幸福人生顺乎自然,三间茅屋从来往,一道神光万境闲,莫作是非来辨我,浮世穿凿不相关。
【佛语禅语第36句】: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佛本行集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37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在生活中体认佛法,在人群中体会世间法。
【佛语禅语第38句】: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佛慈悲,主张助人即助己。
【佛语禅语第39句】:【经典佛文案】 在佛家看来,这就是人对于身体健康、物质财富、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这几个人生基本问题应持的态度。
【佛语禅语第40句】:不以见形相,知人之善恶,不应暂相见,而与同心志。有现身口密,俗心不敛摄,犹如鐍石、铜,涂以真金色。《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
【佛语禅语第41句】:发愿——必须发利益众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佛语禅语第42句】:我的生命从哪里来?父母如何为我付出爱心,我应如何回报父母?做人要饮水思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为人处事要达到善的境界,先要从回报父母做起。
【佛语禅语第43句】:我们做人最朴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佛语禅语第44句】:发无畏心,摧破一切外道邪论。《华严经》卷五十四,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45句】: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佛语禅语第46句】:人生若能被人需要,能拥有一分功能为人付出,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47句】:【佛心禅语】 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佛语禅语第48句】: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唐)道一禅师《古尊宿文案》卷一
【佛语禅语第49句】:收养孤儿,目的是抚养他们成人后使唤他们,是不净布施。
【佛语禅语第50句】:为什么爱心是给自己的呢?因为爱心就是爱自己的心,我们要好好地关心自己的心,时时注意自己的心是否抱持着一分善念。
【佛语禅语第51句】:【佛心禅语】 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宗教箴言录》
【佛语禅语第52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人人都应当保护自己在语言上的德行,不要相互辱骂。
【佛语禅语第53句】:【佛心禅语】 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一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54句】:贪人于昼夜,常无有安乐。以其多乐欲,爱箭射其心。《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
【佛语禅语第55句】:服以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心地观经》卷八,发菩提心品
【佛语禅语第56句】:但是千万不可耽恋物欲,为外物所役使;也不要执法不悟,舍近求远,脱离现实生活,而颠倒迷乱。
【佛语禅语第57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此犹是对外道邪见人说。(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佛语禅语第58句】:如恶诬罔人,清白犹不污,愚殃反自及,如尘逆风玢。《法句经》卷上,恶行品
【佛语禅语第59句】: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杂阿含经》卷二,第36经佛言
【佛语禅语第60句】:【佛心禅语】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文悦禅师
【佛语禅语第61句】:【古风基地】玲珑心,花事染,一点相思一缕怨;诵诗卷,云水禅、临窗听雨念君安。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 释迦不出世,达摩不西来。佛法遍天下,谈玄口不开。——《舒州法华山举和尚语要》
【佛语禅语第63句】:我们没有能力掌控每一扇门,却可以营造自己家中的一份恬静。
【佛语禅语第64句】:我不见一法疾于心者,无以方法,不可摸则,心回转疾。……常当降伏心意,令趣善道。《增一阿含经》卷四,一子品
【佛语禅语第65句】: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古印度)龙树《中论·观四谛品》
【佛语禅语第66句】: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梵网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67句】: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般涅槃经》卷三十,狮子吼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68句】:【拜佛要学佛】信佛而不学佛,就是迷信;拜佛而不学佛,就是愚行。
【佛语禅语第69句】:【佛心禅语】 世间一切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生命的事物必然会有命尽的时候,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死亡。
【佛语禅语第70句】: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楞严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71句】:开启心胸,才能发挥无量的慈悲,获致真真正的智慧与功德。
【佛语禅语第72句】:【佛心禅语】 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73句】:我本来自性清净心,于世间、出世间最胜、最尊,故日:本尊。(日本)空海《秘藏记》
【佛语禅语第74句】:若转得自己,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即是变易也。(唐)曹山本寂禅师
【佛语禅语第75句】:当一个人知道迷惑的时候,并不可悲,当一个人不知道迷惑的时候,才是最可悲的。所以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面孔,这样才能超然物外,寻求真我。
【佛语禅语第76句】:禅思比丘无他想念,唯守一法,然后见心。《大灌顶经》
【佛语禅语第77句】:【佛语禅话】知道,是知而行道;能“行道”才是真“知道”。
【佛语禅语第78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劝君不用在石头上刻文字来旌(表扬)功,路上行人的歌颂就是旌功的石碑。
【佛语禅语第79句】:【天天禅语】有多少时间,就要走多少路、做多少事。
【佛语禅语第80句】: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佛语禅语第81句】:诚正大爱无敌对,信实良知有感恩,慈悲心境宽包容,喜舍无私念纯真。
【佛语禅语第82句】:一旦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就不要贪恋沿途的繁华,也不要畏惧路上的困厄,只要还能活着就已足够。
【佛语禅语第83句】: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酸痛苦,唯有涅槃乐。《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
【佛语禅语第84句】:【佛心禅语】 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85句】:学会宽容,便因知道人生残缺的本质而豁达,它会令你体谅人性弱点,走出生命固有的盲区,由此你将成为生活的智者。
【佛语禅语第86句】:心该色末,色彻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何是?(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九十二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 “形式”是次要的,重在“实质”——行者的言谈、行状,机锋毕露,大有禅境。
【佛语禅语第88句】:【创造与等待】 创造机会是智者,等待机会是愚者。
【佛语禅语第89句】:万事随缘,随顺自然,这不仅是禅者的态度,更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佛语禅语第90句】:弟子问:“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师言:“若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佛语禅语第91句】:我知道,我只向往这世间一点点的好,我便是那尘埃里的花,可以开的芬芳。雪小禅《无爱不欢》
【佛语禅语第92句】:好事从心开始,坏事也是从心开始,转变我们的心念是转变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93句】:不好责彼,务自省身。《法句经》卷上,双要品常省己过,不说彼短。《大集经》卷十三
【佛语禅语第94句】: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唐)玄觉《永嘉证道歌》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 笑,世界跟着你笑;哭,就只有你自己哭了。——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96句】:人人应该自谦,在一个团体中生活,才能培养“和”的气氛。不要自认为事事比人能干而耀武扬威,败坏了修善的形象,也破坏了别人对己身的观感。
【佛语禅语第97句】: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佛语禅语第98句】:知所进退逍遥自在,“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
【佛语禅语第99句】:如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内明为求自解学,因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古印度)马鸣《大庄严经论》卷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10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