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很经典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句句穿心 句句珠玑

【歇后语第1句】:我从小就不喜欢活动,身体虚弱,听到上体育课,就不提劲儿。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点儿晕了过去。妈妈知道了,劝我说:“丝不织不成网,体不炼不强壮,以后要经常活动,加强锻炼。”(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2句】:离开人民找不到幸福,爱祖国才有好生活。

【歇后语第3句】:【无钱吃酒,妒人面赤】(谚)自己没钱买不起酒喝,却嫉妒别人脸面发红。借指人自身无能.却往往对别人多疑善妒。

【歇后语第4句】:【既到大江边,不怕水湿脚】(谚)比喻人既然到了某个地步,就不怕生事惹麻烦。

【歇后语第5句】:【不栽桃李种蔷薇】释义:蔷薇:花木名,枝有刺。不栽桃李树,却种蔷薇花。比喻自找棘手的事睛。例句:黄人所谓不栽桃李种蔷薇,但见荆棘满林而已。

【歇后语第6句】:一天,我和爷爷到责任田干活时,我想解个手,爷爷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咱家地里解吧。”(河北·鹿泉)

【歇后语第7句】:用五眼枪打兔子一光有响(想)头,没有准头

【歇后语第8句】:表哥是个大懒虫,每天都起得很晚。舅妈数落他:“太阳快晒到屁股了你还不起?天上就是掉下黄金,也得起早去捡啊!你呀,真是贪吃懒做,不可教也。”(福建·安溪)

【歇后语第9句】:【杀风景】(惯)破坏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坏人的兴致与情绪。 也作“煞风景”。

【歇后语第10句】:李青和张玲是同桌,关系很好,这两家的父母也特别合得来,常走动。奶奶说:“真是一辈同学三辈亲哪!”(河南·太康)

【歇后语第11句】:【惟大英雄能本色】修养极高的人,能够保持人性的本色。 清代《红楼梦》:“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 思,暗用‘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 子。”

【歇后语第12句】:【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释义:无房无地,一无所有,形容非常穷困。例句:三间烂草房也让马大头夺了去。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她们母女只得沿街乞讨,漂泊他乡。

【歇后语第13句】:【丰年珠玉,俭年谷粟】(谚)俭年:五谷歉收的年景。丰收年里,人们珍爱的是珠宝玉石;遭灾年景,人们关心的是口粮。指供玩赏的是珠宝,关民命的是粮食。

【歇后语第14句】:【下臭雾】(惯)比喻造谣生事,满口胡言。

【歇后语第15句】:乱麻团缠皂角树——理不出个头来

【歇后语第16句】:【诚无垢,思无辱】(谚)垢:污秽。 指为人诚实无欺,就不会招来坏名声;做事谋算周到,就不会招致羞辱。

【歇后语第17句】:跑了虾公抓到鲤鱼——坏事变好事

【歇后语第18句】:应声虫——随声附和

【歇后语第19句】:【发一回水,澄一次泥】释义:比喻矛盾暴露一次,问题澄清一些。例句: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对我对大家都是一堂很生动的课!发一回水,澄一次泥,经一回事,长一次智。我相信大家都会认真地去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歇后语第20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谚)当家:管理家事。指不管家务,就不知道柴米油盐价格上涨的事。泛指不担当某方面的重任,就体会不到某方面的种种难处。

【歇后语第21句】:高梁秆做磨棍——有劲使不上

【歇后语第22句】:【大丈夫】“大丈夫”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子。但是在古代真正能称为“大丈夫”的不多,因为它的标准实在太高。“大丈夫”一词源出战国时期的“亚圣”孟子,能被孟子看上眼的才有资格称得上“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了孟子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景春讨论大丈夫的对话。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景春认为,说到大丈夫,只有张仪、公孙衍这样的人才可当之无愧。张仪和公孙衍两人,一连横,一合纵,相当程度上左右着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由于以上二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有一言九鼎的作用,因此景春由衷地佩服这两个人,称之为大丈夫。对景春的说法,孟子立场鲜明地坚决予以驳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张仪、公孙衍这样的人不配称为大丈夫,他们展现最多的是小人得志,涂炭生灵,他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是数典忘祖的势利小人。孟子认为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正能屈”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孟子虽然鄙视张仪、公孙衍,但孟子的主张在当时却到处碰壁,不被诸侯采纳,不被看重,而张仪、苏秦等纵横家,却能左右诸侯,发挥着决定天下安危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丈夫”一词已由高不可及向有志者都能成为大丈夫演化。

【歇后语第23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谚)莲生,必定是因为有根的缘故喻事情的发生必有其根源。

【歇后语第24句】:暑假里,天落了小雨。放假在家的姐姐拿着锄头,却不知道锄什么地好。奶奶说:“傻丫头,湿锄豆,干锄花,下个小雨锄芝麻。还是锄芝麻去吧!”(河南·邓州)

【歇后语第25句】:听到我夸三叔的木工活儿做得好,姐姐嘴一撇,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像是媒婆说闺女,夸得像仙女。他那两下子,只不过是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罢了。”(河南·淅川)

【歇后语第26句】:【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样千变万化,本质上一样。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吴为才一时劝解,一时威胁。软一套, 硬一套,万变不离其宗。”

【歇后语第27句】:【人心同一起,黄土变成金】见“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

【歇后语第28句】:【嗔拳不打笑面】(谚)嗔(chen):愤怒。伸出激怒的拳头,也难打赔着笑脸的人。指和气待人可以化解怨仇。也指和气待人不吃亏。

【歇后语第29句】:【药不投方,哪怕用船装;药投了方,只要一碗汤】(谚)方:药方。 下药要是不对症,服上一船药也没用;下药要是能对症,只一碗汤药就可把病治好。指药贵对症,不在量多。

【歇后语第30句】:【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此心愿,只是力量有限,办不到。成 语:力不从心。海外陈若曦《向着太平洋彼岸》:“教授死的 死,病的病,剩下的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歇后语第31句】:【黄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或说:黄 狗偷食(吃肉),白狗担当(当罪)。赵树理《三里湾》:“咦! 这才是黄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别人愿不愿嫁你,我碍 得着什么事呀?”

【歇后语第32句】:大河无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

【歇后语第33句】:照相机对准马尾巴——拍马屁

【歇后语第34句】:【当垫脚石】(惯)比喻充当别人借以向上爬的工具。

【歇后语第35句】:【没有不吃腥的猫】见“哪个猫儿不吃腥”。

【歇后语第36句】:【眼睛长在额头上】眼光高,瞧不起人。形容势利眼。类 似的:眼睛比眉毛高。鲁迅《彷徨》:“夥计本来是势利鬼,眼 睛长在额角上的,早就撅着狗嘴的了。”

【歇后语第37句】:小明妈妈是个税务员。她的一个开食杂店的亲戚不想缴税,求她说:“俗话说,姑舅亲,折断骨头连着筋。咱两家这么亲,你就给我免了吧!”小明妈妈说:“我也听说有句话:亲是亲,公私也得分。该缴的税你还得缴。”(黑龙江·富裕)

【歇后语第38句】:狐狸精抱娃儿——大精(惊)小怪

【歇后语第39句】:【自古红颜多薄命】见“红颜多薄命”。

【歇后语第40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释义:什么忌讳都没有。例句:一年四时八节,这个年节顶大,正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欢乐的辰光。

【歇后语第41句】:【天子门下有贫亲】见“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

【歇后语第42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争吵发脾气。浩然《艳阳天》:“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气势之凶,声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歇后语第43句】:【 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声势大,没有实际表现。成语:虚 张声势。茅盾《清明前后》:“中国总是中国啊,照例是雷声 大,雨点小!”

【歇后语第44句】:沙土岗子发洪水——泥沙俱下

【歇后语第45句】:【是真难灭,是假易除】(谚)是真的谁也难以否定,是假的自然容易消除。指凡真的自然经受得住考验,凡假的总经不住事实的验证。

【歇后语第46句】: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歇后语第47句】:肚脐眼打屁——腰(妖)气

【歇后语第48句】:十五云边月——不露脸

【歇后语第49句】:下了十八层地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歇后语第50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歇后语第51句】: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

【歇后语第52句】:戏无情不感人,戏无理不服人。

【歇后语第53句】:【无立足之地】(惯)立足:能站住脚或生存下去。比喻没法生存下去。也形容非常惭愧,无地自容。

【歇后语第54句】:小军学习很马虎,作业也常常是抄袭别人的。爸爸知道后,严厉地说:“地不可不种,心不可不用。再这样下去,当心你的脑子要生锈!”(广西·南宁)

【歇后语第55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歇后语第56句】:【囫囵吞个枣——不知酸淡】(歇)囫囵:完整的。本指品尝不出味道,转喻不知道实情。

【歇后语第57句】:【荷花结籽心连心】释义:比喻关系密切,一条心。例句:这个事,我们知道你丁主任心里是明白的。丁主任啊,咱们是有八拜之交的知己呀,荷花结籽心连心.你一定要多关照。

【歇后语第58句】:【 水高漫不过船去】指无法超越。刘绍棠《蒲柳人家》:“莲 姑娘还是我跟你大嫂的干闺女,我们也是她的一层父母;水 高漫不过船去,我们两口子不乐意,你也白搭。”

【歇后语第59句】:板凳上放鸡蛋——危险

【歇后语第60句】:【和尚哭丈母——多揽这层闲】(歇)揽:兜揽,拉到自己身上。和尚不结婚,没有岳母。指多管闲事。

【歇后语第61句】:【七嘴八舌头】(惯)比喻众人争相发表意见。也比喻人多嘴杂。

【歇后语第62句】:刀砍大海水——难舍难分

【歇后语第63句】:【好意反成恶意】(惯)指以善心待人,却被人误解为歹意。

【歇后语第64句】:【打棍子】(惯)指罗织罪名陷害人,打击人。

【歇后语第65句】:针对社会上有些人爱吃野味儿的现象,外婆说:“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四川·忠县)

【歇后语第66句】:寒假作业发下来了,我遇到一道难题,算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算出正确答案。爸爸对我说:“困难是石头,办法是锤头;锤头打石头,石头低下头。你的方法是不是不对啊?”(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67句】:【人不辞路,虎不辞山】(谚)人不能离开道路,就像虎不能离开山冈。指人总要上路,上路总要靠别人帮助。

【歇后语第68句】:【枪杆子朝里打】(惯)指打击、伤害自己人。

【歇后语第69句】:【两军相遇勇者胜】(谚)两军交战,到了狭路相逢的时候,只有勇猛无畏者才能取得胜利。指常规战斗凭智谋,狭路相逢靠勇猛。 也作两强相遇,勇者为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歇后语第70句】:【反说反有理,正说正有理】(惯)反面正面都有理。指人狡辩,无论怎么说,自己都有理。

【歇后语第71句】:十月的丝瓜——满肚丝(私)

【歇后语第72句】:树从根上吸取营养,人在群众中得到成长。

【歇后语第73句】:我要给牛筛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刚才把筛子放哪儿了。妈妈说:“不是让你放到东……”妈妈的话还没说完,我便抢过话茬:“知道了,知道了。”妈妈说:“人家背起来了,你也扛起来了;人家说出来了,你也想起来了。”(河北·深州)

【歇后语第74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歇后语第75句】:不爱人民的人,什么也不爱。

【歇后语第76句】:【三个老婆一台戏】(谚)老婆:也称婆娘、婆姨,我国北方对妻子的俗称,也泛指已婚妇女。指几个妇女聚集到一起,常常会嬉闹说笑,好比上演一台戏。 也作三个婆娘一台戏。 三个闺女一台戏。 三个婆姨一面锣,两个婆姨一面鼓。

【歇后语第77句】:【儿孙、自有儿孙福】释义:儿孙们的前程,由他们自己决定,长辈不必过分操心。例句:那火龙自知兰公法大,难以抵挡,叹日:“‘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后来子孙,福来由他去享,祸来由他去挡,我管他则甚?”

【歇后语第78句】:【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谚)三春: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的总称。春天正是百鸟生育的季节,打死一只母鸟,就会饿死一窝雏鸟。指人要有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雏鸟幼兽的观念。

【歇后语第79句】:【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释义:行动出乎对方意料之外,趁对方没有防备发动进攻。例句:要是里面真有人躲着,那就应该趁这夜里给他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才能手到擒来。

【歇后语第80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歇后语第81句】:【冒天下之大不韪】(惯)不韪:不是,过失。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做罪大恶极的事。也指遭到天下人的反对。

【歇后语第82句】:见了骆驼说马肿背——少见多怪

【歇后语第83句】:种瓜得豆——变种

【歇后语第84句】:【拿银子当铜钱花】(惯)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

【歇后语第85句】:【瘸腿驴跟马跑——赶不上】(歇)指落在人后追赶不上。

【歇后语第86句】:【 蝎子尾巴,有毒】也不多指危害有限,不可怕。柳青《创业 史》:“那白占魁再过二十年还是个普通社员。蝎子的尾巴, 有点毒水,也不多!”

【歇后语第87句】:爸爸的自行车出了个小毛病,他没修理就又骑着走了,晚上回来直喊倒霉。妈妈说:“你又想好,又想巧;又想马儿跑得快,又想不喂草和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江苏·赣榆)

【歇后语第88句】:流水簿做袍子——满身都是账

【歇后语第89句】:【退一步想,过十年看看】事情眼光要远,不要争一时的得 失。清代《儿女英雄传》:“古语云:退一步想,过十年看。这 两句话似浅而实深。”

【歇后语第90句】:【馋猫总得奔腥味儿】(谚)指贪吃腥物的猫,一闻到腥味就会跑过去偷吃。比喻贪婪的人,总经不住物欲的诱惑。也比喻走邪道的人习性难改。 也作“馋猫改不了吃腥”。

【歇后语第91句】:【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螃蟹横爬。讽刺飞扬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 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两句:常将冷眼观螃蟹, 看你横行到几时?”

【歇后语第92句】:头发丝吊大钟——千钧一发

【歇后语第93句】:【民不举,官不究】(谚)举:告发。 指旧时的诉讼案件,受害人如果不提出诉讼,官府绝不主动审理。 也作民不告,官不究。 民不催,官不理。 民不告状,官难过问。

【歇后语第94句】:木头脑瓜挨了刀——不记疼

【歇后语第95句】:【宁恼远亲,不恼近邻】(谚)宁可惹恼远方的亲戚,也不惹恼紧挨的邻居。指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打交道的左邻右舍,比远居的亲戚重要得多。

【歇后语第96句】:【狗坐轿子,不识抬举】不配受优待。或说:坐轿子嚎丧,不 识抬举。艾芜《某校纪事》:“你不晓得这东西的脾气,狗坐 轿子不受人抬,只配打呀。”

【歇后语第97句】:【把狼羔子当亲人】释义:比喻把坏人当成好人。例句:你这会儿迷着,回去趴在被窝里想想,你是个什么人,像不像个队长,像不像个复员军人,你别把狼羔子当亲人看。

【歇后语第98句】:【有智吃智,无智吃力】(谚)指有知识的人靠知识生活,没知识的人靠体力生活。

【歇后语第99句】:崇祯皇帝上吊——走投无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180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