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民间俗语金句,句句锱铢 句句精辟
【歇后语第1句】:妈妈叫我去商店买味精,我说:“你怎么不叫姐姐去?我不去!”姐姐说:“明明是叫你去的,你攀我干啥?”妈妈无可奈何地说:“真是一个烧香,一个拜佛啊!”(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2句】:【上刀山,下火海】(惯)指奋不顾身去做最危险、最艰难的事情。 也作入火海,上刀山。 爬刀山,下火海。
【歇后语第3句】:一天小全睡了懒觉,怕上学迟到,早饭没吃就走了。他妈妈说:“真是早起逸当,迟起急慌啊!”(江苏·兴化)
【歇后语第4句】:【学得薄技在手,胜似腰缠万贯】(谚)薄技:小的技艺。贯:古时钱制,一贯千文。只要能掌握一门薄技,也比拥有万贯钱财强。指维持家计,靠积存的钱财,不如靠技艺的收入。
【歇后语第5句】:毛驴碰门——来的不是人
【歇后语第6句】:【讨饭的掉了碗】(惯)要饭的丢了要饭用的碗。比喻失去了最重要的器具。
【歇后语第7句】:【无盐不解淡】见“没咸不解淡”。
【歇后语第8句】:瓦罐里冒烟——土里土气
【歇后语第9句】:老没牙的喝稀饭——无齿(耻)下流
【歇后语第10句】: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算;暗中盘算
【歇后语第11句】:六月里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歇后语第12句】:【核桃大的字,没有认得一巴掌】释义:讽剌人不识几个字。例句:这随你选好了,不论教啥子,我本家都不管的,他黄昏子,核桃大的字,没有认得一巴掌。
【歇后语第13句】:【猪鼻子插葱,装象】猪身似象而小,葱如象牙。相、象谐 音,借指假装正经。成语:装模作样。韩志君等《篱笆·女人 和狗》:“我这个人,知道自己的轻重,有五分气力,决不去硬 干十分的活儿。不像有的人鼻眼儿里插大葱——硬装象!”
【歇后语第14句】:在一次聊天中,父亲说现在只要有钱,啥事都好办。接着还举了一个例子:某人以前家里穷,三十岁了还没人提亲;后来有钱了,登门说媒求亲的,拿着小鞭打成群。妈妈说:“这是高人一头.得到万人之敬。”(河南·平舆)
【歇后语第15句】:【同烧一炉香】(惯)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歇后语第16句】:【河水不碍船】(谚)河水宽广,船只往来互相并不妨碍。比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人们尽可以各行其道,彼此没有妨碍。 也作“河广不碍船,路宽不碍车”。
【歇后语第17句】:【没丝都有寸】(惯)丝:谐“私”。 指多少有些瓜葛、交情。
【歇后语第18句】:【老渔翁钓鱼——坐等】(歇)指人消极等待。
【歇后语第19句】:鸭子吃鳝鱼——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20句】:【装洋蒜】(惯)比喻装糊涂或装腔作势。
【歇后语第21句】:树梢上吹喇叭——趾(枝)高气扬
【歇后语第22句】:【恶虎难斗肚里蛇】(谚)指虎再猛,也斗不过钻进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潜入到内部的敌人是很难对付的。
【歇后语第23句】:【貂惜皮毛象护牙】释义:貂:一种动物,皮毛珍贵。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例句:他略顿了顿,又进一步开导说:“貂惜皮毛象护牙。咱们呢,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站稳脚跟,不被冲垮,保住乌纱帽。”
【歇后语第24句】:【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释义:梁园:园名,即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建造的花园,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比喻外地虽好,不可久留。例句:宋四公思量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连更彻夜,走归郑州去。
【歇后语第25句】:【让了甜桃,去寻酸李】释义:比喻把好的让给别人,自己去找差的。例句:“让了甜桃,去寻酸李。奴将你这定盘星儿错认了。”
【歇后语第26句】:【哑子吃黄连——苦在心头】(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苦楚。指把苦痛埋在心里,不向人诉说。 也作哑子吃黄连——在心里苦。 哑子吃黄连——苦在心里。
【歇后语第27句】:【树大有枯枝】释义:比喻聚集的人多了,难免出现少数坏人。例句:俗语说的,树大有枯枝,一国之大,自然是有好有坏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歇后语第28句】:【猴子不上竿,多敲两遍锣】(谚)指猴子不肯做爬竿表演,是锣声催得不紧。比喻事情不成功,是措施不力,压力不够。 也作“猴不上竿紧打锣”。
【歇后语第29句】:【钱有磨盘大,胆比绿豆小】(惯)形容人既贪财又胆小怕事。
【歇后语第30句】:【 有一利必有一弊】事情有利弊两个方面。清代《二十年 目睹之怪现状》:“天下事有一利即有一弊,哪里有没有弊病 的道理。”
【歇后语第31句】:【八杆子打不着/三杆子搭不上】离得远,不相干。打,也说: 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其实哪,几门子人情是正 经的!还不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外甥,三年不作揖的姥姥, 一辈子就等着你这份人情来发家呢。”
【歇后语第32句】:【村无大树,蓬蒿为林】释义:蓬蒿:蓬草与蒿草。村里无大树,蓬蒿便被视为林木。形容没有出众的人,稍有能力的人便很显眼。例句:解结问僚佐:“河北何少人士?”答日:“英伟大贤,多出山泽;河北土平地均,蓬蒿才高三尺,不足成林故也。”按:今谚村无大树,蓬蒿为林,当由此演。
【歇后语第33句】:背水作战——不留后路;没有退路
【歇后语第34句】:【拴不到一个槽上】(惯)形容两个人合不来。
【歇后语第35句】:一块石头落了地——放心了
【歇后语第36句】:【呷醋咬生姜】(惯)呷:喝。形容又酸又辣。
【歇后语第37句】:罐头食品——吃得开
【歇后语第38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事没有恒心,或不能持久。成语: 一曝十寒。清代《红楼梦》:“薛蟠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 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白送些束脩与贾代儒。”
【歇后语第39句】:阎王爷讲故事——鬼话连篇
【歇后语第40句】:【好男子不吃八年闲饭】释义:男孩子七八岁就能干活,不再吃闲饭。例句:当地人常说:“好男子不吃八年闲饭”。刘志丹六岁上就由爷爷带着,边念书边干活。
【歇后语第41句】:【活人眼里伸拳头】(惯)比喻太欺负人了。
【歇后语第42句】:【吐口唾沫是个钉儿】(惯)比喻守信用,说话算数。也形容人霸道,说出话来别人必须照办。 也作吐口唾沫都是钉。 吐唾沫落地是钉。 一口唾沫一个钉。
【歇后语第43句】:菖蒲花儿——难见面
【歇后语第44句】: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歇后语第45句】:会计的表格——道道不少
【歇后语第46句】:【罐里养王八——越来越活】(歇)本指越来越有活力,转指活动越来越厉害,越来越不像话。常含责骂或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47句】:【鼓不敲是不响的】释义:比喻人总要有人提醒、帮助。例句:我哪里算得上响鼓。俗话说,鼓不敲是不响的,即使是响鼓,也得有人捶打,哪有不捶自响的鼓呢?如果不是海涛捶了我几下,我也会捅出许多乱子来的!
【歇后语第48句】:【皇帝不差饿兵】见“朝廷不差饿兵”。
【歇后语第49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歇后语第50句】:【踏着鼻子上脸】见“登鼻子上脸”。
【歇后语第51句】:【匹夫】“匹夫”通常作普通的人、平常的人来解释,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什么称普通的平民百姓为匹夫呢?它起源于春秋时期。匹,原是数量单位,古代四丈为一匹。又说两丈为一端,二端为两,每两就成一匹,长四丈。两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这个意思,夫妇两者也相合,故作匹夫、匹妇。由于古代只有贵族、富人才可能实行一夫多妻的制度,如《论语·正义》:“士大夫以上,则有妻媵;庶人无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虽单,亦通谓之匹夫匹妇。”这就是“匹夫”的出处。因此,实行一夫一妻的人也就是代表着地位低下和贫苦,所以,在封建社会里,便把没有地位的平民百姓叫做“匹夫”、“匹妇”。段玉裁注《说文》中说:“虽其半,亦得云匹……犹人言匹夫也。”就是说匹夫、匹妇拆离开来单独也可使用。以后,匹夫便不光指男子,而泛指平民百姓。需要指出的是,匹夫本是贫富和不平等的产物,带有歧视百姓的意味。如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称为“匹夫之辈”、“匹夫之勇”,这就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背道而驰。
【歇后语第52句】:吃过晚饭,我自告奋勇去洗碗。我把热水倒好,便叫爸爸把碗筷收过来。母亲见了说:“你们两个真是‘一个人吹笛子,一个人盖眼子’。”(广西·玉林)
【歇后语第53句】:【公鸡下蛋,河水倒流】释义:强调事情不可能,也指事情颠倒过来了。例句:叫我们走回头路,受二遍苦,再给看召草当奴隶,趴在地下让他们踩,除非公鸡下蛋,河水倒流,办不到!
【歇后语第54句】:吃了一包回形针——肚子委屈(曲)
【歇后语第55句】:鱼靠水,箭靠弓,人民自古是英雄。
【歇后语第56句】:【兵无粮自散】(谚)兵:指军队。 军队要是断绝了粮草,自然就会解体。指粮草是行军用兵的生命线,缺粮断草就意味着不战自败。
【歇后语第57句】:【财连于命】(谚)钱财和人的生命相连。指钱财等同于生命,对人非常重要。 也作财命两相当。 钱财通性命。
【歇后语第58句】:【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道墙】(谚)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条方便的路;多结一个仇家,就多一道阻挡的墙。指朋友越多越容易成事,对头越多越难以行动。 也作“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对头少堵墙”。
【歇后语第59句】:【牵马拉皮条】见“拉皮条”。
【歇后语第60句】:【人有良心,狗不吃屎】谓人没有良心,什么事都做得出。 《民国通俗演义》:“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现在的人,哪里还 有什么信义!”
【歇后语第61句】:高梁秆做檩条——不是这块料
【歇后语第62句】:【老鸹别嫌猪黑】(谚)老鸹(gua):乌鸦。乌鸦是黑的,黑猪也是黑的,谁也别嫌谁。借指人不可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也作“乌鸦别笑猪儿黑”。
【歇后语第63句】: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歇后语第64句】:【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谚)指受到恶人诬陷的人,往往含冤受屈,难以洗清。
【歇后语第65句】:有一道数学题,爸爸给我讲了四五遍,我还是不会。爸爸生气地说:“木头钻个眼能透气,你却是块钻不透眼的木头。”(江苏·连云港)
【歇后语第66句】:【牛无力拉横耙,人无理说横话】(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牛疲累无力时就胡乱拽耙,人到理屈词穷时就蛮不讲理。指人说话蛮横是因为他不占理。
【歇后语第67句】:我平时做事总是做不好,可又找不出其中的原因。刘老师对我说:“不会走路跑烂鞋,不会烧水枉费柴。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方法,没有正确的方法不行。”(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68句】:【除死无大灾】(谚)指人如果横下一条心,连死都不怕,就不怕有更大的灾祸。
【歇后语第69句】:肚脐眼打屁——腰(妖)气
【歇后语第70句】:水池里长草——荒塘(唐)
【歇后语第71句】: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歇后语第72句】:【一山比一山高】比喻有更高更强的人。台湾李敖《启发 你的小故事》:“这可不一定,一山比一山高。”
【歇后语第73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释义:什么忌讳都没有。例句:一年四时八节,这个年节顶大,正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欢乐的辰光。
【歇后语第74句】:【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歇)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争斗的双方都很强硬,互不相让。
【歇后语第75句】:【抬头一个主意,低头一个见识】(惯)形容人足智多谋。
【歇后语第76句】:【人在人情在】(谚)人在的时候,你来我往,有情有义;人一死,便情义两断。常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令人慨叹。 也作人在人情在,人死情丢开。 人在人情在,人死两丢开。
【歇后语第77句】:云头里翻筋斗——没着落
【歇后语第78句】:燕子尾巴——叉劈了(事情出现分歧或偏差);两股叉
【歇后语第79句】:【锅里有米,碗里有饭】释义:比喻集体富裕了,个人也会富裕,个人依靠集体。例句:富裕了大家有,社办穷了大家也有份儿!“大河没水小河干。”“锅里有米,碗里有饭。”大家的事,就和大家商量么。
【歇后语第80句】:丈夫因舍不得花钱修车,不幸把髌骨磕碎了,到医院治疗,花了几千元。他妻子逢人就说:“他啊,没见过他省那几个钱,小窟窿掏出了个大螃蟹。”(河南·正阳)
【歇后语第81句】:隔山须动炮,临阵快出车。
【歇后语第82句】:坐着飞机放声唱——高歌猛进
【歇后语第83句】:【狗咬石匠——找的挨榔头】(歇)榔头:石匠干活用的锤子。比喻自找挨打,或自讨苦吃。
【歇后语第84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释义:不干坏事,自重自爱。例句:“告诉你,我这个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们干这号事儿!”
【歇后语第85句】:鸭子听雷——不知所云;茫然不懂
【歇后语第86句】:【张口三分利】只要说话,主动提出要求,就有好处。周立 波《暴风骤雨》:“你要哪块地,得说呀,张口三分利,你要不 说,分上坏地,怎么娶媳妇,养小子?”
【歇后语第87句】: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
【歇后语第88句】:捉住驴子当马骑——不识货
【歇后语第89句】:【砍倒大树有柴烧】谓做事要看准大目标,收效大。砍,也 说:扳。申跃中《挂红灯》:“嘿嘿,砍倒大树有柴烧,正面敌 人最要紧。”
【歇后语第90句】:不种芝麻不养蚕——无油无绸(无忧无愁)
【歇后语第91句】:【强扭的瓜不甜】(谚)比喻用高压手段强迫人去做事情,不会有美满的效果。多用在男女婚姻上。 也作强扭的瓜儿不香甜,强迫的婚事不和美。 强拧的瓜不甜,强拔的苗不长。
【歇后语第92句】: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93句】:【三国尽归司马懿/三国归司马】全部落人一个人手中。类 以的:三碗倒成一锅。王杏元《绿竹村风云》:“这样,两个弟 妇一改嫁,阿狮三碗倒成一锅,三国归司马了。”
【歇后语第94句】:鼓脓的疖子——该出头了
【歇后语第95句】:【簸箕大的手,掩不住众人的口】(谚)簸箕:用竹篾或竹条编成的器具。即使手掌大得像簸箕,也难以遮住大家的口不让说话。指再大的权势也无法不让人品评议论。 也指有了丑事就不可能不让人们传播。
【歇后语第96句】:【让圆就圆,让扁就扁】(惯)形容非常听话,让怎么样就怎么样。也形容人软弱,由人欺负。
【歇后语第97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谚)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人老了,却永远无法再变年少。指少年时代是黄金时代,要及时努力进取,不可虚度时光。 也作花有重开日,人无返少期。 人无再少年,花有重开日。
【歇后语第98句】:【师范】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殿堂。那么,“师范”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而“师”的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春秋时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个将“师”和“范”联系起来,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定:“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师范”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了。后世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也是强调德才兼备的为师。
【歇后语第99句】:吃饺子不吃馅——调(挑)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18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