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禅言-佛家经典禅语-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佛家讲,无论是修佛还是论道,修行到一定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法喜。
【佛语禅语第2句】:无谄、无隐、无矫作,此三密戒之精要。《弥勒日巴大师歌集》
【佛语禅语第3句】: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佛语禅语第4句】:【天天禅语】人人心中涌现净水,才能拯救发烧的地球。
【佛语禅语第5句】:美满的人生,不在物质、权势、名利及地位,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情谊。
【佛语禅语第6句】:父、母、佛、子弟,病者及看病,远来、远去人,此八决定施。《文殊问经》
【佛语禅语第7句】:一切皆是缘生,唯除法界、法处一分诸无为法。《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卷三
【佛语禅语第8句】:以无持戒性,知于持戒法。如是知戒相,终不毁于戒。《诸法无行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9句】:【天天禅语】知足、感恩,植福因;善解、包容,消旧业。
【佛语禅语第10句】:内心寂静,外缘不动。《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11句】:极乐境界:早晨,静坐中,身心意识总有一股明净爽朗的感觉。
【佛语禅语第12句】:若值无道,俎醢之酷,汤火之厄,终不释正从彼妖蛊也!《六度集经》
【佛语禅语第13句】:善尽自我本分,是持戒;毫不保留地付出力量,是布施。
【佛语禅语第14句】:性行柔软,不求人过,不称己善,不与物诤。(《禅宗永嘉集》)
【佛语禅语第15句】:【天天禅语】造福人间、庇护地球,都需从自己做起。
【佛语禅语第16句】: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人生至真最美的形态。
【佛语禅语第17句】:瞋恚如狂马,制之由辔勒,辔勒未为坚,制心乃名坚。《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18句】:许多人正在死去,我们还活着,这是一种多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19句】:【佛语禅话】乐善好施得福报,知足善解得智慧。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 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少室六门》
【佛语禅语第21句】:把握时间,珍惜空间;人与人之间要感恩、尊重、爱。
【佛语禅语第22句】:【福田】 有善心就有幸福,有善愿就有善力,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佛语禅语第23句】:烦恼之恶钩,牵人不自在,犹如地狱卒,掷人人汤火。《菩提行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24句】:【天天禅语】有爱心就有福气、毅力,才有智慧。
【佛语禅语第25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心若能融会贯通道理,人生的方向就不会走错。
【佛语禅语第26句】: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无法担当。
【佛语禅语第27句】: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佛语禅语第28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29句】:深信因果,便能逆来顺受,惭愧感恩。恒念无常,便能处变不惊,随遇而安。
【佛语禅语第30句】: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日本)空海《秘藏记》
【佛语禅语第31句】:【天天禅语】身体可以累,心灵不要累;因为心灵是慧命的泉源。
【佛语禅语第32句】:作为三宝弟子正信的佛教徒,并不是不可以拥有财富。
【佛语禅语第33句】:境能转心,心也能转境。眼里有沙三界窄,心中无私一床宽。
【佛语禅语第34句】: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应该常常起欢喜心,天天为自己的家庭祝福。
【佛语禅语第35句】:于一切佛生慈父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36句】:【佛语禅话】过年是“减一岁”,必须把握时间精进。
【佛语禅语第37句】:【天天禅语】心生懊恼,会囤积烦恼;心甘情愿,则能欢喜付出。
【佛语禅语第38句】: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39句】:佛法者,教人成佛之法,尚非声闻之法,何况人天之法。
【佛语禅语第40句】: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佛语禅语第41句】:【天天禅语】觉者,把握刹那为永恒;迷者,虚度光阴后悔迟。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 要想使婚姻生活美满幸福,夫妻之间必须对彼此忠贞。
【佛语禅语第43句】:若佛出世若佛不出,性相常住,是名法界,亦日如如。《胜天王般若经》卷六
【佛语禅语第44句】:【经典禅语悟道】 一句话对人的伤害,就如同千把刀在人的腹中搅动。
【佛语禅语第45句】:修持菩萨道,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佛语禅语第46句】:【天天禅语】布施,有形的救济别人,无形的帮助自己。
【佛语禅语第47句】:【天天禅语】有多少时间,就要走多少路、做多少事。
【佛语禅语第48句】:与其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中患得患失,不如思考一下怎样做才能改变生活。
【佛语禅语第49句】:一言禅世间万般好,难敌少年情;独羡人之初,愿为老顽童。
【佛语禅语第50句】:【佛心禅语】 如果影响不了别人,就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吧。——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51句】: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
【佛语禅语第52句】:依法经商。《经集》第二品,第十四章《如法经》
【佛语禅语第53句】: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观天品
【佛语禅语第54句】:面对业力不要埋怨,要用宽谅和乐的心来代替埋怨。
【佛语禅语第55句】:既知意矣,即思量义,思量义矣,即见真实。《胜天王般若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56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知道犯错误不如改摔错误,改掉错误不如不犯错误。
【佛语禅语第57句】:风风雨雨弘法,平平常常念佛;安安静静往生,自自然然成佛。
【佛语禅语第58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59句】:我们怎么来感恩呢?就是要尽己所能来奉献自己的一切。
【佛语禅语第60句】:【天天禅语】付出爱心予人群,对己就是造福业、得福果。
【佛语禅语第61句】:随他去吧,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佛语禅语第62句】:【佛心禅语】 知错能改近乎勇。大丈夫行事,理当要有这种气魄。
【佛语禅语第63句】:护持正法,不惜躯命,《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64句】:【四心禅】 要用心,不要操心;要精心,不要烦心。
【佛语禅语第65句】:【佛语禅话】付出的爱有多宽,得到的爱就有多广。
【佛语禅语第66句】:资源回收的目的,在于提倡与教育人人懂得惜福。
【佛语禅语第67句】: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优婆塞戒经》卷二,名义菩萨品
【佛语禅语第68句】:非器众生,说其深法,是菩萨谬。《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69句】:【知福惜福】 人在福中不知福,失去福时方知迟。
【佛语禅语第70句】:九类众生一身具足,随造随成。(唐)大珠慧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
【佛语禅语第71句】:如果我们平时没有积累足够的善缘,还会有柳暗花明的机遇吗?
【佛语禅语第72句】:抛弃一切过失,就会立地成佛。(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心禅语】 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宏智禅师》
【佛语禅语第74句】: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佛语禅语第75句】:【最有禅意的句子】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佛语禅语第76句】:心可则为欲,何必独五欲。速可绝五欲,是乃为勇士。《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佛语禅语第77句】:【天天禅语】贪念生,就会善解;恶念消,就不会作恶,则灾难自然远离。
【佛语禅语第78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助人不仅是美德,也是心灵一大享受。
【佛语禅语第79句】:受嫉恨时以慈对待,有毁谤时感念其德。(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80句】:思维法义不仅仅是去找一些谈话的资料,而是要找到治疗自己烦恼疾病的药方。
【佛语禅语第81句】:感恩,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良的人性美。
【佛语禅语第82句】:该做的事,要有毅力与勇气,坚持到底不畏艰难。
【佛语禅语第83句】:逆水行舟,越能感知水的存在。越是苦恼,越有可能契人佛性慈悲。
【佛语禅语第84句】:【天天禅语】人事的艰难,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长养毅力与勇气。
【佛语禅语第85句】:真诚修行身心并重,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修身先修口,修心胜修行。
【佛语禅语第86句】: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转有经》
【佛语禅语第87句】: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正洪念处经》卷六十一
【佛语禅语第88句】:只学习经典并不能实现开悟,还需将所学化为修行。
【佛语禅语第89句】:预防心灵灾难,需要教育,培养出耐磨、抗压的健康心灵。
【佛语禅语第90句】:以无护为方便圆满戒度,犯、无犯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三,学观品
【佛语禅语第91句】: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消除一切妄念。
【佛语禅语第92句】:福报不能浪费,而应该培育。少浪费、多付出、多奉献自是培福的法门。
【佛语禅语第93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得其精神,不拘泥于文字穿凿。
【佛语禅语第94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双足能行万里路,双手能做天下事。
【佛语禅语第95句】:【天天禅语】道字下有分“寸”,才能“导”人向善就理。
【佛语禅语第96句】:【佛心禅语】 自以为聪明的人拥有的只是小聪明。
【佛语禅语第97句】: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民国)弘一《佛法大意》
【佛语禅语第98句】:【天天禅语】宽恕由爱而起,是人间最动人的篇章。
【佛语禅语第99句】:【天天禅语】乐观与悲观是一体,只要心念一转,也能将悲观转成乐观。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