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句句入心的俗语经典歇后语,第一时间收藏!

【谚语俗语第1句】:【不要气,只要记】(谚)指无论发生什么事,不必生气,只要记取经验教训即可。

【谚语俗语第2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谚语俗语第3句】:【砸明火】(惯)明火:点着火把。 指公然抢劫。

【谚语俗语第4句】:【四两换半斤】(惯)指占了点儿小便宜。

【谚语俗语第5句】:【堂上一呼,阶下百诺】(惯)诺:答应。厅堂之上主人一声喊,台阶下众多的侍从一齐答应。形容权势极盛,从者甚多。 也作“厅上一呼,阶下百诺”。

【谚语俗语第6句】:【甘蔗没有两头甜】释义:比喻不能两方面好处都占。“没有”又作“不能”。例句:人们常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要发财,就得担干系呵。

【谚语俗语第7句】:鸭子吃黄鳝——吞吞吐吐

【谚语俗语第8句】: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谚语俗语第9句】:【吃了迷魂药/喝了迷魂汤】指被迷惑。浩然《山水情》:“两 性之爱怪得很,掉落情网里的人,就如同吃到迷魂药一般, 十有八九不顾前后。

【谚语俗语第10句】:【出污泥而不染】释义:比喻人从污秽的环境中出来,却能保持纯洁的品质,不沾染坏习气。 “污”又作“淤”。例句:田月轩立刻尊敬地说:“对。这就是叔的可贵之处。‘渐于兰则芳,渐于鲍则臭’,叔久居鲍鱼之肆,尚能分别香臭,出污泥而不染,难得呀!”

【谚语俗语第11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惯)南山: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边。 指福运就像东海一样无边,寿命就像终南山一样绵长。多用于祝寿。 也作“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谚语俗语第12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释义:指穿现成衣,吃现成饭,坐享其成。例句:张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何曾理会过啥叫生计艰难?像他这种人,不撞南墙是绝不会回头的。

【谚语俗语第13句】:【作幌子】(惯)幌子:旧时店铺门外悬挂的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假借某种名义。

【谚语俗语第14句】:【报一箭之仇】(惯)指采取行动,报复曾经亏待或伤害过自己的人。

【谚语俗语第15句】:【三个和尚没水吃】自己只顾自己,没有团结合作精神,不 愿意多出力,互相推委。《鲁迅书信集》:“办小刊,我的意见 是不要贴大广告,却不妨卖好货色,编辑要独裁,一个和尚 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中国人的老 毛病。”

【谚语俗语第16句】:【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触天】释义:池:指城壕。泉:地下水。城壕一丈深,城墙就有一丈高;城壕挖得见泉水,城墙就显得碰着天。例句:务令数年之间,池深及泉,凡遇阴雨,城内之水尽令人海濠中,虽旱不干,方为长计。古谚云:“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触天。”

【谚语俗语第17句】:河边娶媳妇——给王八找喜欢

【谚语俗语第18句】:【老实的终须在】(谚)为人老实厚道,最终会有个好结局。指人要老实,才能长久。 也作“老实常常在,奸狡是祸害”。 奸狡:为人奸诈狡猾。

【谚语俗语第19句】:我缠着妈妈买橘子吃,妈妈很不高兴地说:“今天要吃这样,明天要吃那样,你真是一个小馋猫。”爷爷在一旁插话说:“这就叫‘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谚语俗语第20句】:【过河丢拐棍,病好打太医】(惯)太医:皇家的医生。比喻事成之后便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谚语俗语第21句】:【天睛总有天雨时】(谚)天气不可能总是晴的,总会有下雨的时候。 比喻得意中不免会有失意,顺利中要谨防出现挫折。

【谚语俗语第22句】:夫妻俩唱小调——唱一和

【谚语俗语第23句】:【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歇)美人灯儿:旧时有钱人家小姐等用的灯笼,外观小巧精致。本指美人灯禁不住风吹,转以形容身体弱不禁风。

【谚语俗语第24句】:北风刮蒺藜——又风又刺(又讽又刺)

【谚语俗语第25句】:【枣核儿——两头尖】(歇)两头:本指枣核儿的两端,转指前期和后期。尖:谐“艰”。指穷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时期最艰难。

【谚语俗语第26句】:拿鸡毛当令箭——轻举妄动;小题大做

【谚语俗语第27句】:【风中之烛,草上之霜】(惯)比喻上了岁数的人,身体衰弱,经不起折腾。 也作“风前的残烛,瓦上的霜雪”。

【谚语俗语第28句】:戏院里挑媳妇——相情愿

【谚语俗语第29句】:【反其道而行之】这一词语经常用到,意思是用与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反其道而行之”的出处与韩信有关。楚汉相争时,在力量对比上,项羽处于强势,刘邦处于弱势。在张良和萧何的力荐之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据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对刘邦说:“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日其强易弱。今大王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意思是说,项羽虽然被称作一霸,但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百姓的心。所以我说他的强大很快就会变弱。今天大王确实能够用相反的方法行事,聚集天下的勇武之士,还有什么不能被消灭的?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一直执行这方针,楚汉之间,强弱易势,最终取得了胜利。

【谚语俗语第30句】:叔父说我哥办事是“嘴上没毛,做事不牢,东一拖子西一耙子,上一斧子下一榔头,像杆没星的秤”。(河南·郏县)

【谚语俗语第31句】:【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惯)斗、石:都是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形容识字很少或不识字。 也作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升:容量单位,10升等于1斗。 斗大的字认不得几石。

【谚语俗语第32句】:布告贴在楼顶上——天知道

【谚语俗语第33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淮阴人,西汉刘邦手下的将 领。有一次刘邦问他能够指挥多少军队作战,他回答说: “臣多多而益善耳。”借指越多越好。《续孽海花》:“不要注 重在一人,我们应当乘时事危急,组织团体,集合人才。如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谚语俗语第34句】:【忘在脑后】(惯)指把事情忘光了。 也作忘在脖子后头。 忘到脖子后头。 忘到脊梁后头。

【谚语俗语第35句】:【师范】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而“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殿堂。那么,“师范”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了,而“师”的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春秋时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西汉末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个将“师”和“范”联系起来,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后汉书-赵壹传》报皇甫规定:“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师范”第一次作为一个完整的词出现了。后世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说法,也是强调德才兼备的为师。

【谚语俗语第36句】:脚扎刀子一离心远着哩

【谚语俗语第37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有青山,就能长出树木。 意为保住根本就好办。类似的:留下葫芦子,哪怕没水瓢? 张贤亮《河的子孙》:“好汉不吃眼前亏,你越编得大越好,反 正脱过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

【谚语俗语第38句】:邻居叔叔说他妻子太懒散,他妻子反驳说:“我懒?你也不勤快呀!你这是自己一身白毛毛,反说别人是妖怪;鼻头高,眼窝洼,只看见人家看不到自家。”(山西·太原)

【谚语俗语第39句】:【两姑之间难为妇】(谚)两姑:婆婆和小姑(丈夫的妹妹)。指媳妇夹在婆婆和小姑之间,左右为难。 比喻夹在两个地位相当的上司或辈分高的人之间,关系不好处理。

【谚语俗语第40句】:金子埋得再深不会生锈,伟人逝世再久不会磨灭。

【谚语俗语第41句】:关云长失荆州——大意

【谚语俗语第42句】:百花争艳——各放异彩

【谚语俗语第43句】:我本来已经穿了很厚的衣服,还总是围着个火炉子。妈妈说我:“无毛的小鸟是叽叽,有毛的小鸟也是叽叽。”(安徽·旌德)

【谚语俗语第44句】: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谚语俗语第45句】:【上与王公同坐,下与乞丐同眠】能够与任何人相处交谈。 清代《平山冷燕》:“才人游戏,无所不可。古人说:上可与玉 皇同居,下可与乞儿共饭。此正是吾辈所为。”

【谚语俗语第46句】:爸爸加班很晚才回来,我连忙给他倒了一杯茶。爸爸却说:“肚里没本儿,难下清水儿。还是让我先吃饭吧。”(河南·荥阳)

【谚语俗语第47句】:刀切元宵——不圆满

【谚语俗语第48句】:【扶贫要扶本】(谚)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状态,要从根本上采取措施。指扶贫不只是解救目前困难,更要从根本上使之走向富裕。

【谚语俗语第49句】:【自己堵自己的嘴】说话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类似 的:拿你的拳头(包子、馒头)堵你的嘴。清代《红楼梦》:“可 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堵自己的嘴。”

【谚语俗语第50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释义:比喻老实人被逼急了,也要反抗,采取行动。例句:逼急眼了,兔子也要咬人!到了这个关节,只有一个拼字。

【谚语俗语第51句】: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谚语俗语第52句】:【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谓老实人缺乏斗争性,让人欺侮。鲁 迅《坟》:“俗话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也许太刻薄一点罢, 但仔细想来,却也并非唆人作恶之谈,乃是归纳了许多苦楚 的经历之后的警句。”

【谚语俗语第53句】:【风后暖,雪后寒】(谚)指大风过后,气温回升,人会有暖和的感觉;雪融化时,需吸收热量,因此天气会更加寒冷。

【谚语俗语第54句】:【穿衣戴帽,各有一好】(谚)好:爱好,喜爱。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各有各的爱好。指在穿戴方面各人的爱好不同,也泛指在生活中各有自己的喜爱与追求。 也作“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谚语俗语第55句】:【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词,源于儒家典籍。“七情”是儒家所指的人的七种感情,语出《礼记·礼运》,指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学习。中医讲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总称。七情的变化,一般属于生理活动范围。而“六欲”是指人的各种欲望,《吕氏春秋·贵生》对六欲作了解释,东汉高诱作了注释,认为所谓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引进后,从佛家角度对六欲作了新的概括,佛家以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为“六欲”。后来,人们把“七情”和“六欲”联系起来,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如《金瓶梅词话》“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的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直到现在,“七情六欲”一词还经常被使用。

【谚语俗语第56句】:沙石打青石——石打石(实打实)

【谚语俗语第57句】:【吊儿郎当】“吊儿郎当”是指不认真、不严肃、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做事不准确求实、边干边玩、得过且过、嘻嘻哈哈甚至嬉皮笑脸的工作作风。 “吊儿郎当”出自北京俚语。早在清末的言情小说、评书、戏剧中就已引用,现在北京口语中也经常使用,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只是词典中多未收入,应是个缺憾。“吊儿”在北方话中是吊起悬挂的东西,含有摇摆不定的意思。“郎当”在文中则有颓唐或衣服宽大不合身之意。因此,“吊儿”和“郎当”合起来,就有了松松垮垮散散漫漫不负责任之意了。

【谚语俗语第58句】:【 化干戈为玉帛】意即以友好方式解决争端。陆文夫《围 墙》:“此种化干戈为玉帛的领导艺术很深奥,开始时总显得 拖沓犹豫,模棱两可,说话罗嗦,最后却会使人感到是大智 若愚,持重稳妥。”

【谚语俗语第59句】:【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歇)可着:尽着,就某种范围不增不减。指刚够,没有一点剩余。

【谚语俗语第60句】:【社鼠不可熏去】见“城狐不灌,社鼠不熏”。

【谚语俗语第61句】:今年一直大旱,农民盼望着下雨。我爷爷说:“该下了。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河南·尉氏)

【谚语俗语第62句】:猪咬尿泡——空欢喜

【谚语俗语第63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路途远,才能检验出马力的强弱;日子久,才能考验出人心的善恶。 指要真正认识一个人,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与考验。 也作路遥知马力,时久见人心。 日久知人心,路远知马力。

【谚语俗语第64句】:【砧板上的肉——随人砍,随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摆布。

【谚语俗语第65句】:【单方一味,气煞名医】(谚)单方:民间流传的土药方。指民间土方往往对一些疑难杂症有奇特的疗效,使名医自愧不如。 也作单方气死名医。 单方治大病,草先生气死名医。

【谚语俗语第66句】:【漏眼不藏丝】有目共睹,没有营私舞弊。明代《金瓶梅》: “你两亲家都在此,漏眼不藏丝,有话当面说,省得俺媒人们 架谎。”

【谚语俗语第67句】:吃海水长大的——管得宽

【谚语俗语第68句】:干鱼给猫当枕头——过不了夜

【谚语俗语第69句】:【狼赶到屁股后头都不着急】形容人慢性子。张贤亮《灵与 肉》:“我们清清她爹可是个老实巴交的受苦人(干活的),三 脚踢不出一个屁来,狼赶到屁股后头都不着急。”

【谚语俗语第70句】:【端着金碗要饭吃】(惯)比喻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而处于困境之中。

【谚语俗语第71句】:【刀斧虽利,不加无罪之人】见“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谚语俗语第72句】:【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人们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周立 波《暴风骤雨》:“赵主任告诉我们说:‘土帮土成墙,穷帮穷 成王。’咱们团体抱得紧,啥也不怕呀。”

【谚语俗语第73句】:【爱戴高帽子】释义:比喻喜爱别人奉承。例句:多九公道:“老夫闻说此处最喜奉承,北边俗话叫作‘爱戴高帽子’;今日也戴,明日也戴,满头尽是高帽子,所以渐渐把头弄长了。这是戴高帽子戴出来的。”

【谚语俗语第74句】:【小雨湿衣裳】轻微的事情,也会有害处。戴厚英《人啊 人》:“雨不大,湿衣裳,话不大,伤心肠。

【谚语俗语第75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谚)冰冻到三尺厚,绝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比喻事物的形成,有着长时间的渐变过程,绝非偶然。

【谚语俗语第76句】:父母难保子孙贤。

【谚语俗语第77句】:【 不蒸包子蒸口气】蒸、争同音借用,谓要争气。包子,也 说:馒头。浩然《艳阳天》:“就这样干下去吧!不蒸包子蒸 (争)口气,给咱们妇女争口气。”

【谚语俗语第78句】:【会让路的不是痴汉】(谚)走路时,能主动给人让路的,绝不是痴呆的表现。比喻见机行事的人,聪明机灵。

【谚语俗语第79句】:【量大福大】(谚)度量大的人,福分自然就大。指度量和福分是相连的,量大容人,福分就大;度量狭窄,只能自找苦吃。 也作“有大量者,必有大福”。

【谚语俗语第80句】:【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谚)夜草:夜里给牲口喂的草料。 外财:也叫横财,不是通过正当渠道得来的钱财。马没有夜草就不会上膘,人不得外财就不能暴富。 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发了横财的。 也作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财不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谚语俗语第81句】:【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谚语俗语第82句】:【没喝过墨水没念过书,没有文化】成语:胸无点墨。姚 雪垠《李自成》:“我自幼没喝过墨汁儿,拙口笨舌,说不好什 么话。”

【谚语俗语第83句】:【士可杀不可辱】释义:意谓可以去死,但不能受污辱。例句:“……士可杀不可辱,这条老命可以不要,不能忍受……”

【谚语俗语第84句】:【树高招风】释义:比喻目标大了易招致别人的嫉妒反对。例句:问日:“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日:“潭深鱼聚。”悟日:“见后如何?”师日:“树高招风。”

【谚语俗语第85句】:墨鱼肚肠河豚肝——叉黑又毒

【谚语俗语第86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俩口打架不记仇】(谚)指年轻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会忘记,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俩口子吵架不记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记仇。

【谚语俗语第87句】:吃洋参,不如睡五更。

【谚语俗语第88句】:早睡早起,没病惹你。

【谚语俗语第89句】: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谚语俗语第90句】:【武大郎开店】武大郎是《水浒》中的人物,他个子矮。借 指高个子进不了店。意为不准别人超过自己,或不用比自 己强的人。《短暂的春秋》:“有人不欢迎我重新站出来呀, 他们很有点武大郎开店的味道,直怕别人冲击了他们。”

【谚语俗语第91句】:【吃虱子留后腿】(惯)虱子:昆虫名,腹大,椭圆状,寄生于动物身上吸食血液。吃虱子还要留下后腿,下次再吃。形容人非常吝啬、小气。

【谚语俗语第92句】:【捉鳖不在水深浅】释义:比喻做事全在机缘是否凑巧。例句:他心想:“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碰到手跟前,专找不如一遇。”

【谚语俗语第93句】:抬棺材上阵——拼命

【谚语俗语第94句】:【老鸦嫌猪黑】(惯)比喻嫌弃与自己有同样毛病的人。 也作“老鸹骂猪黑”。

【谚语俗语第95句】:十个团鱼跑一个——九鳖(久别)

【谚语俗语第96句】:【 要吃羊肉又怕膻气】做事顾虑重重。类似的:又想吃鱼又 怕腥/想偷汉子又怕羞。曹禺《北京人》:“我这个人顶喜欢 痛痛快快的,心里想要什么,嘴里就说什么。我可不爱要吃 羊肉又怕膻气的男人。”

【谚语俗语第97句】:【货到街头死】(谚)远途贩运来的货物,只要上市,便没退路,不论价高价低,都得脱手卖掉。指做生意要获得可靠信息,盲目贩运没出路。

【谚语俗语第98句】:【画虎不成反类狗】(惯)老虎没画成,却画得像只狗。比喻本想办好事情,没想到却搞得更糟。 也作画虎不成,反倒类犬。 画虎不成,反类其狗。

【谚语俗语第99句】:【酒逢知己千盅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谚)和知心朋友喝酒,喝多少也不够;和说不到一起的人谈,一句半句也嫌多。指饮洒与交谈,贵在情投意合。 也作“洒逢知己频添少,话若投机不厌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007.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