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新民间俗语俗话文案,值得你一读再读!
【谚语俗语第1句】:【千金难买回头看】回头看,指回顾,反省,醒悟。谓觉悟 , 是不容易的事情。古华《芙蓉镇》:“千金难买回头看。“四 人帮”倒台后,人,都在重新认识自己啊。”
【谚语俗语第2句】:城隍老爷献计一出鬼点子
【谚语俗语第3句】:【大庙不收,小庙不留】无处收容,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类 似的:天神不纳,地煞不收。刘绍棠《鹧鸪天》:“大庙不收, 小庙不留,跟我去当临时工。”
【谚语俗语第4句】:【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饭】没有材料,手艺再高也不行;条 件不具备,能力再强也白搭。或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类 似的:巧姑娘绣不出无线的花。沙汀《淘金记》:“大家想吧, 钱没有一个,是你们也不见得搅得转呀!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就是这个道理!”
【谚语俗语第5句】:电梯失灵——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谚语俗语第6句】:【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俗语比喻办事情想得到预期的好处,却不想把事情办砸了,还破费了许多花销或出了其他差错。它源自《三国演义》。这个故事的梗概是:周瑜见刘备占据荆州不还,便劝说孙权假意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骗刘备到江东做人质以换取荆州。没想到事情被孙权的母亲吴国太识破,她看中刘备是真正的英雄,孙尚香也愿意嫁给刘备,这场骗婚闹剧弄假成真。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孙尚香与刘备一起返回了荆州。在回荆州的路上.周瑜处处设防,又派兵追赶,阻止刘备与孙尚香的归程。由于孙尚香身带尚方宝剑,加之常胜将军赵子龙护驾,闯过层层险阻。当周瑜追来,他们已进入安全地带。诸葛亮命迎接的将士高呼:“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当即晕厥,是为“三气周瑜”之一。由于《三国演义》的艺术感染力,“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俗语广泛流传。
【谚语俗语第7句】:【迷而知反,得道不远】(谚)反:通“返”,返回,回头。道:人生正道。迷失了正道知道回头,就会很快寻着正路。指犯错误贵在及时改正。 也作“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谚语俗语第8句】:顺了哥心失嫂意——难得两全
【谚语俗语第9句】:【 猪羊奔入屠宰家】谓送死,找死。或说:肥猪往屠夫家 跑。明代《警世通言》:“这妇人不去则罢,这一去,好似猪羊 奔屠宰之家,一步步来寻死路。” 撞在抢口上遇到危险。类似的:碰到刀头上。图书: “赵某这次来局里,其实是来探探虚实,没想到正撞在抢口 上。”
【谚语俗语第10句】:竹篾织的鸭子——没心肝
【谚语俗语第11句】:大树上的鹦鹉——多嘴多舌
【谚语俗语第12句】:头发捻绳子——不合股;合不了股
【谚语俗语第13句】:吃了黄连吃甘草——先苦后甜
【谚语俗语第14句】:【惜福积福】(谚)人要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幸福生活才能持续不断。指有福不可享尽。也指人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任意挥霍。
【谚语俗语第15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谚)王叔和:魏晋时期名医,著有《脉经》十卷。熟读王叔和的医著,不如多积累临床诊治的经验。指医家贵在临床实践。
【谚语俗语第16句】:【嘴上缺个把门的】意为没有阻拦,有话乱说。把门的,也 说:站岗的。浩然《山水情》:“你如今可不是学生了,还这么 任性,嘴上缺个把门儿的,可没啥好处。”
【谚语俗语第17句】:行夜路吹口哨——自己壮胆
【谚语俗语第18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调人的性格难以改变。巴金 《家》:“你总是这样不爱收拾,屡次说你,你总是不听。真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谚语俗语第19句】:【把死人说活了】善于说话。死人,也说:木头人。马烽 《刘胡兰传》:“咳,你这两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说活。”
【谚语俗语第20句】:【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谚)指稻子多了,打出的米就多;人多了,办法、道理也就容易出来了。
【谚语俗语第21句】:【官不威风牙威风】释义:爪牙仗势欺人,更可恶。例句:七郎在京都,一向撒没有名,一旦得了刺史之职,就有许多人来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牙爪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站,打驿吏,欺行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千人了。
【谚语俗语第22句】:【骄子不孝】(谚)指在骄奢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子弟,不会孝敬父母。
【谚语俗语第23句】:【贞洁女子街上走,板壁缝里出妖精】(谚)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贞洁女性,寻欢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贞洁,并不在于是否在公众场合露脸。
【谚语俗语第24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为人光明磊落,敢作敢当,无须改名 换姓,躲避隐藏。古华《浮屠岭》:“想过了,我行不改名,坐 不改姓,到时候坏了事,左不过我一人去领罪,坐牢,决不牵 连旁的叔伯、老表!”
【谚语俗语第25句】:挖了眼睛的判官——瞎鬼
【谚语俗语第26句】:【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
【谚语俗语第27句】:【羊群出骆驼】(惯)比喻人群中有一个人与众不同。也讽刺人十分特别。
【谚语俗语第28句】:【—是一,二是二】谓区别明显,不含混。曹禺《原野》序 幕:“一是一,二是二,我问出口,你就得说,别犹豫。” [这样]是五八,不[这样]是四十五八等于四十,谓反正都 是一样。李准《李双双》:“没有功没有利,连个工分也不记, 劳动是五八,不劳动是四十,你去白出那牛力干什么呀?”
【谚语俗语第29句】:【不图今年竹,但图来年笋】短期不能收效,以后会有希望。 《北京短篇小说选》:“我们的书记倒沉得住气,说:不图今年 竹,但图来年笋吧!”
【谚语俗语第30句】:【戳穿西洋镜】(惯)西洋镜:也叫西洋景,民间文娱活动的一种装置,可上下或左右推动若干画片,观者从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多为西洋画。比喻揭穿假象或谎言。 也作戳破西洋镜。 拆穿西洋镜。
【谚语俗语第31句】:【船烂还有三千钉】(谚)指木船即使破烂了,也还有三干个铁钉在。 比喻富家即使败落,也还有厚实的家底。 也作破船还有三干钉。 大船烂了还有三干个钉。 烂船拾起有三斤钉。
【谚语俗语第32句】:【有药敷在疼处,有话说在明处】(谚)药用在疼处,见效快;话说在明处,少怀疑。指有话摆在明处说,不要背后说闲话。也指说话要直截了当,不要吞吞吐吐。
【谚语俗语第33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释义:不经历某种事情,就不能增长某方面的知识。说明实践能使人增长知识。例句:“小蹄子,你走罢!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质问着我了!”
【谚语俗语第34句】:【问谁毁之,小人誉之】(谚)要问是谁毁了你的名声,那是邪佞小人对你的阿谀奉承,对你无休止的亲近与利用。指邪佞小人对你献殷勤,是给你帮倒忙。
【谚语俗语第35句】:爸爸想买台彩电,妹妹急忙把积攒下来的买零食的钱交给爸爸。我不屑一顾地嘲笑道:“就你那点钱够买什么?”爸爸严肃地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没有一分哪有百元啊!”(河北·巨鹿)
【谚语俗语第36句】:【贵人多忘事】(谚)原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最容易忘却故旧的交情,后泛指人善忘。也用作对人健忘的安慰或戏谑语。 也作贵人多健忘。 贵人爱忘事。
【谚语俗语第37句】: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谚语俗语第38句】:【两手提两篮——左也篮来右也篮】(歇)篮:谐“难”。指左右为难。
【谚语俗语第39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原为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 今多指另有用意,别有企图。茅盾《虹》:“但是来听讲的,只 有几个学生,而且他们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不是借此出 来看看夜市罢了。”
【谚语俗语第40句】:叔叔成天大吃大喝的,就是不愿意干活。爸爸对他说:“找点活干吧,行走三分利,坐吃山也空啊!”(湖北·钟祥)
【谚语俗语第41句】:小刚被选为学习小组长了,他姥姥知道后高兴地说:“鞋帮做成了帽檐了,我家的小刚高升了。”(山西·太原)
【谚语俗语第42句】:【 乌云遮不住太阳】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叶辛 《蹉跎岁月》:“还是想开点,走着瞧吧,连天阴雨有个睛,乌 云还能永远遮住太阳?”
【谚语俗语第43句】:【不是姻缘莫强求】(谚)旧指男女双方如果没有缘分,就不要勉强结合到一起。
【谚语俗语第44句】:【 —个跟头从云端里跌下来】从高位上跌下来,谓失败惨 重。成语:一落千丈。古华《芙蓉镇》:“没跃进去不打紧,还 一跤子从半天云里跌下来,结结实实落到了贫瘠穷困的人 间土地上。”
【谚语俗语第45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释义: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起初是他推荐韩信为大将军,后来韩信企图兵变,又是他除掉了韩信。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是同一个人搞的。例句:王老水子的势力,是上官韬搞起来的;将来,还是要断送在上官韬手里。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谚语俗语第46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谚)重裘:加料的皮毛衣裳。谤:诽谤。指解救寒冷的有效办法,最好是穿上加料的皮毛衣裳;抵御诽谤的有效办法,最好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也作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 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谚语俗语第47句】:【年年防旱,夜夜防贼】(谚)农村年年都可能发生旱灾,住屋夜夜都可能发生偷盗。指人要经常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谚语俗语第48句】:老鼠爬灯台——好上难下
【谚语俗语第49句】:还没过门儿呢,芳芳就今儿向婆家要衣服,明儿向婆家要首饰。婆婆不耐烦地说:“我看她不是盏省油的灯。”(河南·虞城)
【谚语俗语第50句】:【女愁哭,男愁唱】见“男愁唱,女愁哭”。
【谚语俗语第51句】:表弟做数学作业时“偷工减料”,叔叔严肃地批评他:“人常说‘丰收没有巧,多锄几遍草’,学知识更来不得半点虚假。”(广东·龙门)
【谚语俗语第52句】:除夕洗衣服——今年不干明年干
【谚语俗语第53句】:【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泛指人的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各种生活现象;也指人的一生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谁把生、老、病、死放在一块去说,并且形成了新的含义,源出有二。说法一。源于北宋时一些福利设施与学校相邻的巧合。北宋崇宁年间,朝廷有旨,令州县置居养院(即养老院)以存老者,按济坊(疗养院)以养病者,漏泽园(殡葬所)以葬死者。看来,宋代的社会保障机构比较健全,比较重视社会保障工作。而当时的吴江,邑小地狭,遂于县学(小学)之东的空地,依次设置。当时众多的小孺子们在学,又与居养院、按济坊、漏泽园相为毗邻,故有“生、老、病、死”之说。说来也真巧,还真是一条龙服务。说法二。源于佛家用语。佛家称生老病死为“四苦”。《涅磐径》日:“八相为苦,所谓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
【谚语俗语第54句】:老鹰绑在鳖腿上——纵然有翅也难飞
【谚语俗语第55句】:【赏酒不吃吃罚酒】见“敬酒不吃吃罚酒”。
【谚语俗语第56句】:【牵到市上丢了驴】谓事情将要办成时起了变化,计划落 空。李准《大河奔流》:“小建挣着喊:‘我不会!我不会!’李 麦在他圆头上拍了一巴掌,笑着骂着说:‘牵到市上没驴了, 爬开吧!”’
【谚语俗语第57句】:【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用费心寻找,眼前就能找到。袁 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嗨,不用找!远在天边,近在眼 前,现成儿就摆着一个呢!”
【谚语俗语第58句】:【风里言,风里语】私下非正式的议论。成语:风言风语。 海外张爱玲《沉香屑》:“可是你知道世人的嘴多么坏,指不 定你还没到家,风里言,风里语,倒已经吹到你爸爸耳朵里 去了。”
【谚语俗语第59句】:没长脚后跟——站不住
【谚语俗语第60句】:【官升脾气大】(谚)指官位越高,脾气往往越急躁,越不能谦和平等地待人。 也作“官大脾气长”。
【谚语俗语第61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对事情没有否定的根据,也没有肯 定的根据。信,也说:听。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风水先 生的话我本来也不怎么认真,可是,虽不可全信,亦不可不 信。”
【谚语俗语第62句】:【拔眼中钉】(惯)比喻除掉心中所憎恨的人。
【谚语俗语第63句】:【经验大似学问】实际经验,跟书上的理论一样,都很重 要。李准《黄河东流去》:“这还值得写书?不过人家常说 经验大似学问’,孔夫子会作书,未必会抓黄鳝。”
【谚语俗语第64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谚语俗语第65句】:【破家值万贯】释义:说明置家不容易,舍不得离开。例句:“大哥,破家值万贯,你还是锁上门,我们娘儿俩就坐在房檐下。”
【谚语俗语第66句】:【船到桥头自然直】桥洞较窄,迫使船身直线前进。谓有 办法解决,不必担心。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船到桥头 自然直,今年,我想他是没问题了。有人会为他想办法的。”
【谚语俗语第67句】:我的弟弟活泼,好动。白天由奶奶看着,可奶奶一不留神,他就跑得不知去向,这时,奶奶便会说:“这孩子,真是个小地仙,一会儿不见走一千。”(河南·沁阳)
【谚语俗语第68句】:【贫无本,富无根】(谚)本:根。 穷也没个穷根,富也没个富根。指穷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穷人勤奋也可致富,富人骄惰也可变穷。
【谚语俗语第69句】:【赞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谚)同是一张口,能赞扬人,也能陷害人;同是一只手,能扶助人,也能推倒入。指人应该多做扶助人和赞扬人的事,少做陷害人和损伤人的事。
【谚语俗语第70句】:乌鸦唱画眉调——听来不对劲
【谚语俗语第71句】:【杨令公的儿子——一个赛过一个】(歇)杨令公:对北宋名将杨继业的誉称,相传他有七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英勇善战。指一个更比一个强。常用于赞美。
【谚语俗语第72句】:【牛老了奸,马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谚)牛老了拉犁就不老实,马老了跑路就偷懒,兔子老了就有藏身经验,不好捉拿。比喻人老见识广,待人处事就会圆滑世故。
【谚语俗语第73句】:老灶爷翻筋斗——砸了锅
【谚语俗语第74句】:【真心要吃人参果,哪怕山高路难行】(谚)人参果:传说中形状像婴儿的一种仙果。比喻只要下决心做一件事,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谚语俗语第75句】:天阴得很重,好像很快就要下雨了。小叶在不紧不慢地拾掇着摊在箔上的棉花,她妈妈催促道:“小叶,快点啊,不要绣花绣朵的。”(山东·金乡)
【谚语俗语第76句】:玉米秸秆扎篱笆——不算墙(强)
【谚语俗语第77句】:妈妈一边忙着干家务,一边说:“我这是脚筛罗,手和面,胳膊肘子带捣蒜,眼里还得瞅着鸡下蛋。彬彬,快来帮帮我!”(甘肃·平凉)
【谚语俗语第78句】:【钝刀子割肉】释义:比喻做事不干脆,不痛快。例句:疲疲沓沓的工作作风,拖拖拉拉的工作效率,岂不也是用“钝刀子割肉”。
【谚语俗语第79句】:奶奶经常做饭、买菜、喂鸡、喂猪。姑姑见她天天干个不停,就劝她休息休息。奶奶却说:“能干一天是一天,多于一天儿孙欢。”(河南·鲁山)
【谚语俗语第80句】:【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释义:比喻清楚明白,没有差错。也比喻彼此关系清白。例句:他们眼如鼠,心如虎。这些人,菠菜煮豆腐,一清二白,谁跟他打私交啊!
【谚语俗语第81句】:【打铁要趁热,治病要趁早】(谚)泛指办事要抓紧时机,及时采取行动。 也作“趁热打铁,趁早治病”。
【谚语俗语第82句】:【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释义:天下没有人比亲娘待自己更好的了。例句:“吃尽味道盐好,走遍天下娘好”,看来还是其产党好,我,我一家准备搬回雷坪来住。
【谚语俗语第83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惯)觅:寻找。指费尽干辛万苦到处去找都找不到,却在无意中毫不费力就得到了。 也作“踏遍青山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谚语俗语第84句】:菜地里围篱笆——没有不透风的墙
【谚语俗语第85句】:【自家窝里鸡争斗】(惯)比喻内部闹矛盾,起纷争。
【谚语俗语第86句】:柏油烫猪头——连根拔
【谚语俗语第87句】:【既在山场转,就有打猎心】(谚)山场:山区围猎场。指既是来山场走动,就有打猎的想头。借指敢到比赛现场来,就有向强者挑战的意向。
【谚语俗语第88句】:【接神容易送神难】见“请神容易送神难”。
【谚语俗语第89句】:买菜的等卖菜的说了胡乱要的高价,顺口说道:“你真是宁要跑了,不要少了!”(山东·莱西)
【谚语俗语第90句】:【 大河涨水小河满】小的依靠大的,局部依赖整体。张抗 抗《北极光》:“当然先救自己!我从来不认为什么‘大河涨 水小河满’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只有小河的汇集才有大河的 奔流。”
【谚语俗语第91句】:【胡萝卜就烧酒,仗个干脆】释义:比喻做事情干脆利落。例句:这正是件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情。说句外话,叫做:“胡萝卜就烧酒,仗个干脆。”
【谚语俗语第92句】:【分银子都会有人骂】(谚)给大家分银钱,也会有人发怨言。指再有益的事情,也会有人不满意;或人多了,再好的事,也难保人人都称心。
【谚语俗语第93句】:【大海禁不起瓢儿舀】只减少,不增加,总会有穷尽的时候。 李英儒《还我河山》:“只要埋头下工夫,大海搁不住勺子舀, 一万重山也有爬到头的时候。”
【谚语俗语第94句】:【哪只山羊不吃柳】(谚)山羊性爱吃柳树枝叶。比喻行为不检点的男子,总爱和女人在一起厮混。
【谚语俗语第95句】:【求佛求一尊】看准了能起作用的人,集中力量求一个就 行。乱求人,反而效果不好。张恨水《金粉世家》:“求佛求 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
【谚语俗语第96句】:【 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讲道理,执法,也要照顾人情。 意即不能不考虑人际关系。李准《李双双》:“这算贪污工 分?有天理有国法还有人情呢!你以后少跟他后面跑!少 家失教的样子。”
【谚语俗语第97句】:【刀分两把,各有其鞘】释义: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错,张冠李戴。例句:潜逃犯与谋杀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俗话说:刀分两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随意地张冠李戴啊!
【谚语俗语第98句】:吃了抄手(馄饨)吃馄饨——码事
【谚语俗语第99句】:【癞蛤蟆吃苍蝇——将供嘴】(歇)将:方言,刚。指收入有限,刚够吃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