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宽的佛语》-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孤羊对群狼说,我是和平主义者。群狼大笑:跟你讲和平,那我们吃什么呀?谁让你的肉那么鲜美,你的血跟石油一样诱人而昂贵。
【佛语禅语第2句】:【佛心禅语】 空并不是指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不能永恒,虚幻而难以捉摸,随时变化,只有空才是不变的真理。理解了无常,才能放下心中的执著。
【佛语禅语第3句】:【佛心禅语】 有爱心的人,处处给人温暖;有私心的人,处处给人冷漠。
【佛语禅语第4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对自己缺乏基本的满意,那么变得更好的愿望本身,就应该算是我们所有的“不好”中最坏的一种。
【佛语禅语第5句】:不自害,不他害,不两害。《华严经》卷十九,十行品
【佛语禅语第6句】:【佛心禅语】 一个人拥有比较健全的意识是成功的关键。习惯于听吩咐才能做事,不懂得主动自发,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你就永远抓不住新机会。
【佛语禅语第7句】: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8句】:修行的目的,主要是制心一处,让散乱的心集中在一点上。“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能够在一点上,妄想就少了。
【佛语禅语第9句】: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篱种田,隐居山林,而是身处红尘纷扰也能静下心来,心静了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才能停下来笑看风云,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佛语禅语第10句】:【佛心禅语】 所谓佛境界者,极而言之。迷则佛境界俱是众生境界,悟则众生境界俱是佛境界。——《天日中峰和尚广录》
【佛语禅语第11句】:【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微妙?”师日:“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前。”——《大龙智洪禅师》
【佛语禅语第12句】: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着。《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
【佛语禅语第13句】:【天天禅语】没有使命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生命。
【佛语禅语第14句】:【佛心禅语】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事事抓牢,不肯放手呢?
【佛语禅语第15句】: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禅不在禅堂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佛语禅语第16句】:若一个人很粗心,那他(她)一定不会整天数落你丢三落四,不会连你掉根头发也要唠叨半天。
【佛语禅语第17句】:以知心无量故,知身无量,知身无量故,知智无量。《大日经》卷六,百字果相应品
【佛语禅语第18句】:【佛心禅语】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古今中外,多少对生命的描述,都不及佛经 这般精彩。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 相信有十分,怀疑就会有十分;怀疑有十分,能悟出的道理也就有十分。
【佛语禅语第20句】:【佛心禅语】 修一颗不为外界所扰的专注心,只要能够做到专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
【佛语禅语第21句】:佛家禅语: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佛语禅语第22句】:见到任何事不动念,就像镜子照物不留痕迹。功夫在这个地方做,就叫做“照见五蕴皆空”。
【佛语禅语第23句】:住持之要,莫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安危之萌定于外矣。然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皆从渐积,不可不察。(宋)浮山远禅师《与净因臻和尚书》
【佛语禅语第24句】:【知识与智能】 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能。
【佛语禅语第25句】:【佛心禅语】 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佛语禅语第26句】:【佛心禅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利他,就也都会得到自利,这便是所谓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佛语禅语第27句】:其实我们遇到的种种灾难都是不善的意念变现出来的。只要我们把不善的意念放下,提起正念、善念和净念,这个地球上将不再有灾难。
【佛语禅语第28句】:可做的事情很多,能做的事情有限;可说的话很多,能说的话有限。可做的事不一定有机会去做,可说的话不一定有机会说出。
【佛语禅语第29句】:上山总是吃力的。累了,路边歇一歇,接着再走,不必怨
【佛语禅语第30句】:盲目的、没有节制的自由恰恰会给我们带来不自由,而对贪、嗔、痴的约束则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觉性。
【佛语禅语第31句】:【佛心禅语】 执著是自缚的蚕茧 该执著时执著,该放弃时放弃,一切随缘,将来你才不会后悔!
【佛语禅语第32句】:【拾己为人】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拾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佛语禅语第33句】:刹利王子年少虽小而不可轻,龙子年少幼小而不可轻,小火虽微而不可轻,比丘幼小而不可轻。《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26经
【佛语禅语第34句】: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楞伽经》卷四
【佛语禅语第35句】: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36句】:河水、湖水、海水都是一个整体,它们都会在空中相聚,而后,各自体验,再度相聚的时候,携带着不同的信息。
【佛语禅语第37句】:【佛心禅语】 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郑石岩
【佛语禅语第38句】:【佛家经典禅语】 “一”了结了,“一切”也就了结了。
【佛语禅语第39句】:学佛,要学“明白道理、把握人生、身体力行”。
【佛语禅语第40句】:妄念虽多,如云海奔涌而无根。念佛纵弱,如片石屹立而不移。
【佛语禅语第41句】:愿是大海,实践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佛语禅语第42句】:阿赖耶识执分别,种种迷识所污染,阿赖耶识无明法。《觉性自现续》
【佛语禅语第43句】:你活着,许多人并不知道;你死了,同样没有多少人在乎。珍惜和爱你认识和认识你的人,才是人生的首选。
【佛语禅语第44句】:【天天禅语】在生活中体认佛法,在人群中体会世间法。
【佛语禅语第45句】:说话要选择时机,要表达清晰,否则容易被人误听。
【佛语禅语第46句】:无欲无求、少烦少恼,就容易开启心门拥有智慧。
【佛语禅语第47句】:于念念中,身语意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一切智门。《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48句】:缩小自己,则海阔天空;扩大自己,则无路可走。
【佛语禅语第49句】:无法可取,无法可着。《华严经》卷二十八: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50句】:生活在荆棘丛中的人都是戒备心十足的刺猬,稍稍一动,彼此都被刺得遍体鳞伤。
【佛语禅语第51句】:人不可为了求安逸、怕操劳而过度保护自我,这样反而无法提升人格。真正的人格必须以身体力行来提升,永不懈怠。
【佛语禅语第52句】: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见涅槃是常是常见非正见。《胜鬘经》
【佛语禅语第53句】: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能在万丈崖壁上挥毫泼墨,好似银河落九天,又能在幽静山林中蜿蜒流淌,自在清泉石上流。
【佛语禅语第54句】:心如幻化,驰骋六情,而常妄想,分别诸法。犹如世人,驰走空聚,六贼所害,愚不知避。《金光明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55句】:如何达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养“能舍”之心,方达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
【佛语禅语第56句】:世人为其理想,尚能抛头颅、洒热血,况佛子为报佛恩、济累世父母,机会现前何妨稍献精诚呢!
【佛语禅语第57句】: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能劫一切众生善财。《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品
【佛语禅语第58句】:道德教育:凡儒家的四维八德,道家的清静无为,佛教的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等,都应该学习、实践。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 不怕地狱,就怕心偏 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要怕的是心的 偏向。
【佛语禅语第60句】:违背民心的胜利,那是失败。随顺民意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南传《佛教格言·胜利品第八》
【佛语禅语第61句】:【佛心禅语】 零诚与恭敬,实为超凡人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印光法师)
【佛语禅语第62句】: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华严经》卷十五,贤首品
【佛语禅语第63句】:社会需要爱,人人需要爱;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语第64句】:我们若能把一切工作、一切付出,都认为是自己的本分事,这就做到了谦虚的修养功夫。
【佛语禅语第65句】:【佛心禅语】 常怀平淡之心的人,待人处世宽严相济,方圆得体,厚德载物,雅量 过人,心中有春风杨柳之随和,胸中经天行地之豁达。
【佛语禅语第66句】:不贪无嗔知足常乐,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佛语禅语第67句】:【佛语禅话】谈“利”要谈天下利;说“爱”要说众生爱。
【佛语禅语第68句】: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
【佛语禅语第69句】:佛言: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正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70句】:上帝将编好的剧本交给欲望这个全能的导演,然后舞台的大幕缓缓拉开,一场注定没有观众的大戏开始在人类上演。
【佛语禅语第71句】:【佛心禅语】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一《仰山慧寂禅师》
【佛语禅语第72句】: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73句】:平常心是清静心,是光明心是博爱心,是敬业心,是正直心;平常心是超脱名利,不溺欲海……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实不平常。
【佛语禅语第74句】: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欣赏”。
【佛语禅语第75句】:学佛要修养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中都没有丝毫委屈感。
【佛语禅语第76句】:【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幸福人生的基础,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名利地位就可 能变成零。
【佛语禅语第77句】: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佛语禅语第78句】:【佛心禅语】 一个人生存处世,就应该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广阔胸怀。样做人才能潇洒自如。
【佛语禅语第79句】:【佛语禅话】佛云:“自己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是自己的敌人,行善与作恶的时候,自己是自己的证人。
【佛语禅语第80句】:【专心与禅定】 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专心就是禅定。
【佛语禅语第81句】:【管策与商策】 做官之人应知进退之策,不知则官危;大富之人应知施舍善举之策, 不知则命危。
【佛语禅语第82句】: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辉煌,都是从苦中来。事业的成就如此,学问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83句】:富贵亦有苦,苦在心危忧;贫贱亦有乐,乐在心自由。……权要亦有苦,苦在当忧责;闲慢亦有乐,乐在无萦迫。(《法藏碎金录》)
【佛语禅语第84句】:【经典禅语悟道】 祖师的话,句句都是灵活的。学习佛法的人如果把这些话当作刻板的法则,那就句句都是僵死的了。
【佛语禅语第85句】: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华严经》卷二十三,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86句】:【佛心禅语】 每一个现在都会引导未来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
【佛语禅语第87句】:【佛心禅语】 你若觉悟,就会“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宣化上人
【佛语禅语第88句】:【佛心禅语】 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是愈用愈大的。”——证严法师
【佛语禅语第89句】:位置很重要,树叶虽小,放在眼前,能遮泰山。位置决定大小:树叶位近,小也成大;泰山位远,大也变小,以至于不见。
【佛语禅语第90句】:调伏自心,善护他心。《大宝积经》卷三十六,菩萨藏会
【佛语禅语第91句】:【佛心禅语】 平常心是很难得的。一个人只有心无杂念,一心一意,心无外物,才能够把持心念。如此,才能拥有一颗真正的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92句】:【经典禅语悟道】 然而,烦躁的都市啊,请不要忘记,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切如花,花如一切。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佛语禅语第93句】:人世间,唯有“包容”的世界,才能是和谐美丽的,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包容,成熟于宽容,才能具有那种“容纳万事万物”的高尚胸怀。
【佛语禅语第94句】:施舍财物有舍有得,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佛语禅语第95句】:【佛心禅语】 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坛经-忏悔第六》
【佛语禅语第96句】:世间苦,做人亦苦,但做人是成圣成佛唯一的道路。
【佛语禅语第97句】: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要。(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98句】:佛说:恶人听见有善人做善事,故意来扰乱,你要自己冷静,不要嗔恨和责骂。那个来扰乱你的人,不过是自找麻烦。
【佛语禅语第99句】:【佛心禅语】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