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述林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每天看都不腻!
【歇后语第1句】:秦始皇治书生——坑害人(焚书坑儒)
【歇后语第2句】:【无钱吃酒,妒人面赤】(谚)自己没钱买不起酒喝,却嫉妒别人脸面发红。借指人自身无能.却往往对别人多疑善妒。
【歇后语第3句】:大妈为小庆的婚事快愁出了病,可小庆常说大妈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大妈叹气说:“我这是推完磨还挨磨棍打。”(河南·商水)
【歇后语第4句】:【露口风】(惯)指从言谈话语中透露出某种不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风。 透口风。
【歇后语第5句】:卫生口罩——只嘴一套
【歇后语第6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释义:比喻问题的产生必定有根源。例句:藕发莲生,必定有根。看来,他们可能要利用廖德俊和李旺这个事,搞什么把戏,居心叵测,葫芦里不定装着什么毒药呢!
【歇后语第7句】:【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谚)水位上升,船身自然就高;泥土加多,塑的佛像自然就大。比喻事物随所凭借的条件的提升而提升。 也作“水长船亦高”。
【歇后语第8句】:【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不用油,用电;不用牛,用拖拉 机。形容农村机械化、电气化的情景。柳青《创业史》:“年 轻人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是 幸福生活。”
【歇后语第9句】:入市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
【歇后语第10句】:【糊涂庙里砌糊涂神儿】(惯)形容心里清楚却装糊涂。
【歇后语第11句】:【船里不漏针】(谚)指船身严实,针要是丢了,必定是船内人拿走的。比喻丢失东西或走漏信息,总是与内部人有关。 也作船底不漏针,漏针没外人。 船里不漏针,漏针船里人。
【歇后语第12句】:【手掌也是肉,手心也是肉】(谚)不论手掌手心,都是自己身上的肉。比喻都是自家的亲人,自应一体对待,不能厚此薄彼。 也作手掌是肉,手背也是肉。 手心手背都是肉。
【歇后语第13句】:【看眼色行事】(惯)指根据别人的眼神或脸色说话、办事。 也作看脸色办事。 看脸色行事。
【歇后语第14句】:【苏州蛤蟆——南蟾】(歇)南蟾:南方的蟾蜍,谐“难缠”。指人或事不容易应付。
【歇后语第15句】:【水帮鱼,鱼帮水】谓互相帮助。语序亦可倒置。类似的: 船帮水,水帮船/足帮手,手帮足。姚雪垠《李自成》:“朋友 们谁都会有遇着困难的时候,水帮鱼,鱼帮水。要不要一点 钱用?”
【歇后语第16句】:柏油路上开汽车——稳稳当当
【歇后语第17句】:【跟着龙王吃贺雨】(惯)贺雨:指旧时人们向龙王求雨时摆上的供品。比喻跟着有权有势的人沾光得好处。
【歇后语第18句】:老鼠爬灯台——好上难下
【歇后语第19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释义:王叔和:晋朝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读医书,不如多在治病的实践中学习医术。例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说,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什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近来蒙少爷的教训,才晓得书是该念的。
【歇后语第20句】:树桩上的鸟儿一一早晚要飞;迟早要飞
【歇后语第21句】:妈妈每年买鸭,专挑麻鸭买,我问为什么,妈妈说:“你不懂,黑一百,麻一万,白赤塘鸭少下蛋。”(河南·永城)
【歇后语第22句】:釜底的游鱼——命不长
【歇后语第23句】:外婆看看天上的鲤鱼鳞似的云朵,又看看地上晒着的谷子,高兴地自言自语起来:“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广西·河池)
【歇后语第24句】:每个星期天,不管爷爷有多忙,妹妹都要缠着去公园,去时自然要带上我了。爷爷说:“真是猫打翻,狗造化啊!”(浙江·兰溪)
【歇后语第25句】:北风刮蒺藜——又风又刺(又讽又刺)
【歇后语第26句】:草地上的蘑菇——独根独苗
【歇后语第27句】:口咬铁钉——讲硬话
【歇后语第28句】:【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谚)指人的防患意识往往难以长久。
【歇后语第29句】:【抓了权耙,就忘了扫帚】释义:比喻考虑问题不周到,顾了这个,忘了那个。例句:我扎得不稳.太急躁冒失了!怎么我抓了杈耙,就忘了扫帚?光记着去抄李懵之暗堂,就忘了过街惊?
【歇后语第30句】:【说一句,是一句】(惯)指说出来的话实在、有分量、算数。 也作说一句,算一句。 说一句话,算一句话。
【歇后语第31句】:【大六月里晒日头——念他啥晴】(歇)晴:谐“情”。指不念他什么情分。
【歇后语第32句】:天上的浮云,地下的风——无拘无束;无影无踪
【歇后语第33句】:人情一把锯—你不来,我不去
【歇后语第34句】:见了蚊子就拔剑——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歇后语第35句】:【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释叉:形容趋炎附势。例句:“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看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i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歇后语第36句】:【喝干醋】见“吃寡醋”。
【歇后语第37句】:【狼上狗不上】比喻不齐心,行动不一致。姚雪垠《李自 成》:“官军虽说人多,一到打起硬仗时,狼上狗不上,有几个 真心卖命的?”
【歇后语第38句】:屈死鬼进衙门——鸣冤叫屈
【歇后语第39句】:砍木吃橘子——不顾根本
【歇后语第40句】:【 远观不如近睹】远处看不清楚,需要仔细观察。或说:远 看不如近比。清代《孽海花》:“爱自由者心想,远观不如近 睹,放着胆子把帘子一掀,大踏步走进来一看,哪有什么花, 倒是个螓首蛾眉、桃腮樱口的绝代佳人!”
【歇后语第41句】:【人到事中迷】(谚)指人在事件变故中最容易陷入迷惘,亟需旁人提醒。 也作人到事中迷,就怕没人提。 人到事中迷,就怕不听劝。 人在事中迷,只要有人提。
【歇后语第42句】: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没有空
【歇后语第43句】:【朋友莫交财,交财仁义绝】(谚)朋友之间不可在钱财上纠缠不清,一旦成了金钱朋友,就没有仁义情分了。指交友重在情义,切忌钱财交往。
【歇后语第44句】:【马勺碰锅沿】(惯)马勺:盛粥盛饭用的木制大勺,也叫马勺子。比喻自家人产生摩擦,闹矛盾。 也作“铁杓子碰锅沿”。
【歇后语第45句】:山里的石头——雷打不动
【歇后语第46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性难改
【歇后语第47句】:针当棍子一针(真)棒
【歇后语第48句】:【货到街头死】(谚)远途贩运来的货物,只要上市,便没退路,不论价高价低,都得脱手卖掉。指做生意要获得可靠信息,盲目贩运没出路。
【歇后语第49句】:石灰见火——龇牙咧嘴
【歇后语第50句】:【残物不过半价】(谚)残损的货物,要出卖只值原价的一半。指残缺损坏的物品不值钱。
【歇后语第51句】:【提起脑袋走夜路】敢于冒险。古华《芙蓉镇》:“好好!这 个运动我拥护,哪怕提起脑壳走夜路,我都去!”
【歇后语第52句】:【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笆】释义:房笆:铺在房椽子上面的苇箔(b。)、秫秸等。比喻没有人管束了,便任意胡来。例句:牛大婶:“对!‘帅不离位’真不假,看你们这‘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笆’了。”
【歇后语第53句】:【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谚)酒是白色的,喝多了却使人面红;金子是黄色的,却能诱发世人贪取的黑心。指对金钱的贪婪能使人丧失天良。 也作“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歇后语第54句】:【瞎子害眼——也就是这么回事】(歇)害眼:生眼病。指事情反正已经这样,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必在乎。
【歇后语第55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惯)指志向远大,但命运不济。
【歇后语第56句】:老母猪拱地——嘴巴硬
【歇后语第57句】:【什么虫啃什么木头】(谚)不同的木头,只有不同的虫子才能啃得动。比喻哪一行的人就吃哪一行的饭。也比喻什么样的人就专有什么样的人制伏他。 也作什么虫儿凿什么木头。 什么虫爱拱什么木头。
【歇后语第58句】:开水泡黄豆——自大
【歇后语第59句】:【事到做时方知难】见“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歇后语第60句】:【靠边站】(惯)1比喻失去职务或权力。2比喻受冷落。3比喻没有机会参与。 也作“靠边风凉”。
【歇后语第61句】:小红学习成绩好,但很骄傲,经常自称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妈妈知道后,对小红说:“别人夸,一枝花;自己夸,烂冬瓜。学问知识无止境,一山还比一山高。你是不能骄傲的。”(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62句】:【好得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惯)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不分你我。 也作好得穿一条裤子还嫌肥。 好得穿一条裤子。
【歇后语第63句】:【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谚)蚊虫用嘴叮人,免不了要遭到扇子的扑打。比喻人说话放肆,出口伤人,自不免要招灾惹祸。
【歇后语第64句】:【和尚置梳篦】(惯)梳篦:梳子和篦子的合称。和尚是光头,不需要梳子。比喻做毫无用处的事情。
【歇后语第65句】:【河边无青草,不用多嘴驴】(惯)斥责人多嘴多舌。
【歇后语第66句】:【饱汉不知饿汉饥】释义:比喻得到安乐、满足的人不知道别人的困难,不关心别人的疾苦。例句:萧大爷亦劝他慢些,“我同钱太爷还有句话说”。小爷们等不及,只是跺脚,说:“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劝你快走罢!”
【歇后语第67句】:【一招鲜,吃遍天】商业谚语。谓新技术新产品,能够占领 市场。《北京日报》(1988,4,16)标题:“一招鲜,吃遍天—— 民主德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印象”
【歇后语第68句】:米筛子当玩具——耍心眼
【歇后语第69句】:【医生】现在,我们把专门治病救人的人称作“医生”。而在我国古代,行医的人,北方称为“大夫”,南方称为“郎中”。据此,有人认为“医生”是一个外来词,随西医而进。其实不然,“医生”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而且和医有关。 “医生”作为一种称谓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与医学、医术有关。唐代太医署下开始设立专门的医学,属于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招收学生,培养医学人才。针对不同专业,学校将学生分为五种: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药园生。其中所谓“医生”,其实就是学习医学病理的学生。而其他学生分别以学习针灸、按摩推拿、念咒施法、识用药材而命名。这时候“医生”一词专指一种医学学生,即准医生。那么,“医生”是怎么成为职业行医者的称谓呢?这与近代西医东传有直接的关系。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称职业行医者为“医师先生”。在中国,渐渐演化为“医生”。这其实与“博士”、“学士”在学位上的用法来历类似,是采取中国古代早已存在的相关名词,拿来称谓西方传来的新的文化内容。所以“医生”一词并不是外来词。
【歇后语第70句】:大洋马生骡子——杂种
【歇后语第71句】:姐姐在地里撒了红萝卜籽,谁知过了几天苗也没长出来苗。妈妈说:“红萝卜是七天三水,不出就毁。怕是没指望了。”(河南·偃师)
【歇后语第72句】: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我怕自己讲不好,就不敢报名。爸爸说:“三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练不出一张嘴。”鼓励我去试试。(河北·易县)
【歇后语第73句】:白骨精发表演说——妖言惑众
【歇后语第74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释义:窥:暗中察看。良马不待鞭起,侧耳便能领会御者的心意。比喻才智很高的人,办事不待驱策。例句:魏府大觉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
【歇后语第75句】:【 黄泥巴落在裤档里,不是屎来也是屎】谓处境令人怀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说不清楚。类似的:黄鼠狼站在 鸡棚上,不是偷鸡也是偷鸡。汪幸福《浪迹台湾岛》:“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们支持淫乱,我们现在是黄泥巴落在裤裆 里,不是屎来也是屎。”
【歇后语第76句】:【心急喝不了热锅粥】谓操之过急,达不到目的。类似的: 性急吃不上热豆腐。陆文夫《围墙》:“其实大可不必,心急 吃不了热粥,你不让虱子叮,就得被蛇咬,脱光了膀子是会 伤风的,这是经验。”
【歇后语第77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指因果关系,做事会有结果。类似 的:刮春风,下秋雨。峻青《秋色赋》:“我们中国有句农谚: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这句话,不只是一种气候上的规律, 也是人类生活中的一条哲理。”
【歇后语第78句】:步枪卡了壳——不响
【歇后语第79句】:光头上面长虱子一无处藏身
【歇后语第80句】:【恶龙不斗地头蛇】(谚)地头蛇:盘踞在地方上的恶势力。比喻外来的势力再凶恶,也惹不起当地成气候的恶势力。 也作恶龙不斗当方蛇。当方蛇:当地蛇。 恶龙不敌地头蛇。
【歇后语第81句】:【凉水浇头】见“冷水浇头怀抱冰”。
【歇后语第82句】:【走板】“走板”形容说话偏离了主题或错发议论,它源自戏曲的演唱和伴奏。演唱传统戏曲,常以鼓板击节拍。每一小节中凡强拍的均击板(强拍也叫“板”),次强拍或弱拍则以鼓签轻敲小鼓或以手指击拍(叫做“眼”)。由一板一眼构成两拍子一小节,或由一板三眼构成四拍子一小节。演唱时必须合板合眼,才能与伴奏配合得当。不合板眼谓之“走板”。走板时,演员演唱与乐队伴奏就不能合一,就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后比喻说话办事离开了既定的主题或乱了既定的步骤为“走板”。
【歇后语第83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惯)指秘密只有彼此知道,不告诉其他人。 也作“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歇后语第84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惯)兵器放进了仓库,战马放牧在南山。本指战事结束,天下太平。后比喻放松警惕,解除武装。 也作“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歇后语第85句】:六月里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快
【歇后语第86句】:【 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出了事情总有原因。成语:事 出有因。明代《西游记》:“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你不 惹我,我好寻你?只因你狐群狗党,结为一伙,算计吃我师 父,所以来此施为。”
【歇后语第87句】:【老虎吃天,没法下嘴】释义:比喻事情大,不知从何处下手。例句:“我们的大计划是老虎吃天,没法下嘴。”
【歇后语第88句】:【人怕齐心,虎怕成群】人齐心,力量巨大;虎成群,凶猛可 怕。意即团结就是力量。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人怕齐 心,虎怕成群,咱们要齐了心,也能闹成赵家沟那样。”
【歇后语第89句】:【瞎猫抓耗子】(惯)比喻盲目行动。
【歇后语第90句】:【打虎先掰牙】释义:比喻首先打击要害,挫伤敌人的锐气。例句:“这叫打虎先掰牙。”邓培武说了一句。“坛子里捉乌龟,跑不了的。”陶大伯乐呵呵地说。
【歇后语第91句】:【地肥茄子嫩】(谚)土地肥沃,长出的茄子就鲜嫩肥大。比喻基础好,就容易出好的成果。
【歇后语第92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没有学习过,不知道情况。李 准《李双双》:“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 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歇后语第93句】:十个铜板少一文——九文(久闻)
【歇后语第94句】:两个人打架,一个眼看就赢,却撒手走开了。旁边一个人说:“这叫宰相肚子阔,可以跑骆驼;大人不计小人过。”(山东·乳山)
【歇后语第95句】:【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阉,割去生殖器】借指受双重的 罪,两面不落好。马烽《村仇》:“把田家村得罪了,咱也没取 上好。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
【歇后语第96句】:【鸭子过河——不沾水】(歇)鸭子羽毛有防水的油质物,游小时沾不上水。比喻经历风险,不受伤害。
【歇后语第97句】:【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谚)指面对面的较量并不可怕,只要在明处就好招架;最怕的是阴一套阳一套,搞阴谋诡计,使人难以防范。
【歇后语第98句】:小偷拍照——贼相
【歇后语第99句】:头当斗笠,背当蓑衣——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3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