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最实用俗语经典歇后语,全是大实话!

【谚语俗语第1句】:【蛮妻拗子,无法可治】(谚)拗(niu):固执,执拗。指最不好管教的,是蛮横不讲理的妻子和执拗不听话的儿子。 也作蛮妻劣子,无药可治。 顽妻逆子,无法可治。 逆子顽妻,无药可治。

【谚语俗语第2句】:百灵牡丹——鸟语花香

【谚语俗语第3句】:【指到哪儿打到哪儿】(惯)比喻对某人言听计从。

【谚语俗语第4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人不可轻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万一有一个料不到,连老本儿就赔上了。”

【谚语俗语第5句】:【一棍子打死】(惯)比喻对人或事粗暴地全盘否定。

【谚语俗语第6句】:爸爸说我的洗脸毛巾脏,夸他的干净。妈妈在一旁听了说:“没有老人夸孝顺,没有孩子夸干净。”(甘肃·静宁)

【谚语俗语第7句】:【春梦虽好一场空】(谚)春梦虽然美好,但总不是真实的。泛指一切脱离实际的美好希望与企盼,并不能实现,仍是空的。

【谚语俗语第8句】:乌龟进灶门——爬灰

【谚语俗语第9句】:【夏雨隔田晴】(谚)夏季下雨,往往是田垄的这边下,田垄的那边晴。指夏天的雨,尤其是猛雨,区域性很强。

【谚语俗语第10句】:棺材老板咬牙——恨人不死

【谚语俗语第11句】:妈妈心情特别好,给我买了一件新衣服。我趁妈妈高兴的时候说:“妈妈,我的鞋破了,你再给我买双新鞋吧!”妈妈说:“你啊,真是吃七股想八股,吃了驴尾巴还想驴屁股。”(河南·沁阳)

【谚语俗语第12句】:妈妈不小心把饭撒了,爸爸正要说,就被妈妈笑着截住了:“大哥莫说二哥,脸上麻子一样多。”(云南·大理)

【谚语俗语第13句】:板凳上已经坐满了人,可我偏偏要往中间挤。爸爸说:“你真是一个芝麻里还要卡个豆。”(河南·唐河)

【谚语俗语第14句】:上了岸的鱼虾——干蹦干跳

【谚语俗语第15句】:【拉帮套】(惯)1比喻在一旁帮腔、帮忙。2比喻妻子的情人。

【谚语俗语第16句】:腊月里,木匠张成做了四个案板,先后拉到集市上去卖。前两个做工粗,却卖了好价钱;后两个做工细,便宜还卖不出去。他说给王大爷听,王大爷说:“彼一时,此一时也。先前就你一个人卖。现在卖的人多了,这就叫有好货不如有好行情(),’(河南·西平)

【谚语俗语第17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折腰】释义:穷要穷得有骨气。例句:我家从老爷爷那辈,传下来两句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折腰。”穷要穷个骨头硬,直个儿。

【谚语俗语第18句】:我看书时,一会儿去拿饼干吃,一会儿又去吃苹果。爸爸说:“你尖尖坛子站不稳,屁股尖尖坐不住。”我听了赶紧认真看书,不再跑东跑西了。(江苏·如东)

【谚语俗语第19句】:【靠着大树好乘凉】(谚)指有了大树遮荫,乘凉就很方便。比喻晚辈在长辈的庇护下,得益很大。也比喻靠着某种权势,做事就有靠山。

【谚语俗语第20句】:士气不可辱,民意不可欺。

【谚语俗语第21句】:戏园子失火——彻底垮台

【谚语俗语第22句】:【吃一看二眼观三】(惯)吃着这个,看着那个,还望着第三个。形容人贪心不足。

【谚语俗语第23句】:【豆腐店做一朝,不及肉店一刀】(谚)一朝:一天。豆腐店卖上一天豆腐,不如肉店卖一刀肉值钱。指行业不同,所得到的收益差距很大。

【谚语俗语第24句】:【好账算不折】(谚)折:亏损。好的账目,无论怎样算也不会走样。指真真实实、清清楚楚的账目,是不怕反复查核的。

【谚语俗语第25句】:老鼠吃猫饭——偷偷干

【谚语俗语第26句】:吃着海椒[辣椒]训人——说话带辣味

【谚语俗语第27句】:【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释义:自己光明正大,不怕别人指责议论。例句:“肚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就算我这话是骂人的,为啥你康地保听了就不好受?”

【谚语俗语第28句】:【成气候】(惯)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谚语俗语第29句】:【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谚语俗语第30句】:【瓜儿多,子儿少】(惯)又嫌瓜多,又嫌瓜子少。形容人说三道四,百般挑剔。

【谚语俗语第31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释义:道:方法,办法。原是说统治阶级在统治人民时,就用每个人身上固有的“道”,来教训和惩罚人民。现指用那人对付别人的办法,回过头来对付那个人。例句: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既然还在抗日,其对我党既然还在一打一拉,则我党的方针便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

【谚语俗语第32句】:【好汉识好汉,英雄识英雄】(谚)英雄好汉独具慧眼,他们最能认准谁是英雄好汉。指杰出人物能鉴别人才。

【谚语俗语第33句】:【宁分数斗,莫增一口】(谚)宁可分出几斗粮食送人,也不愿平添一口人吃饭。指增添人口吃饭,是极大的经济负担。 也作宁出一斗,莫进一口。 宁赠一斗,莫增一口。 宁出一斗,莫增一口。

【谚语俗语第34句】:【朋友莫交财,交财仁义绝】(谚)朋友之间不可在钱财上纠缠不清,一旦成了金钱朋友,就没有仁义情分了。指交友重在情义,切忌钱财交往。

【谚语俗语第35句】:【英雄不夸当年勇】见“好汉不提当年勇”。

【谚语俗语第36句】:【 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一种社会心理:偏爱自 己的,羡慕别人的。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可是世界上 没有丈夫觉得自己的妻子美的,尤其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太 太。你知道那句俗话吧?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 好。”

【谚语俗语第37句】:【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谚)九泉:也称黄泉,人死埋葬处。人生在世,有酒应当醉饮,须知死后连一滴酒也享用不到。 指人生当及时行乐。

【谚语俗语第38句】: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叫一位同学背前一天学过的数学概念,那位同学说没记住。老师听了生气地说:“你呀!什么都没记(系)住,就腰里系着个裤腰带。”(宁夏·隆德)

【谚语俗语第39句】:【黄鳝坭鳅一篓装】释义:坭鳅:即泥鳅。比喻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例句:李青山过去拦住,想缓和他,被他触了一鼻子灰:“噢!青菜萝卜一锅煮,黄鳝坭鳅一篓装!没有那么安逸!”

【谚语俗语第40句】:【有冤没处诉,有苦没处说】(惯)指冤屈或苦恼无处申雪、诉说。 也作有冤无处申。 有苦没处说。

【谚语俗语第41句】:【下毒手】(惯)指使出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谚语俗语第42句】:云里伸拳头——露一手

【谚语俗语第43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见“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

【谚语俗语第44句】:【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见“虱子多了不怕咬”。

【谚语俗语第45句】:【狗咬狗,两嘴毛】释义:比喻争斗的双方都不好,是一路货色。“两嘴毛”又作“一嘴毛”。例句:另一个人说:“狗咬狗,两嘴毛,谁也不用说谁。穿子里边作满月,还不都是他妈婊子养哩。”

【谚语俗语第46句】:【黄花鱼——溜边儿】见“属黄花鱼的——溜边”。

【谚语俗语第47句】:奶奶听我说明年再努力学习,就说:“今年盼着明年好,用件袍子改件袄。”(河南·永城)

【谚语俗语第48句】:【爬出苦井,又跳火坑】(惯)比喻刚脱离苦难的地方,又陷入更凶险的处境。

【谚语俗语第49句】:【成大事不记小仇】释义:要成就大事业,就不能在小事上计较。例句:“他的左右人都巴不得一下子攻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谚语俗语第50句】:宁可爹娘羡儿女.切莫儿女羡爹娘。

【谚语俗语第51句】:鼓足气的癞蛤蟆——又想蹦又想叫

【谚语俗语第52句】:【小车不倒只管推】(谚)小车:独轮手推车,农家用的旧式小型运输工具。比喻做事贵在坚持,只要还有最后一分力气,就要坚持到底。

【谚语俗语第53句】:火车上放电影——走着瞧

【谚语俗语第54句】:【骑驴的不知赶脚苦】谓体会不到别人的困难。类似的:坐 轿的不知抬轿苦。浩然《山水情》:“他一直在倒霉!你是骑 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

【谚语俗语第55句】:六十年的皮袄——老面

【谚语俗语第56句】:染坊门里吹笛子——有声有色

【谚语俗语第57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谚)苦中苦: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人上人:出类拔萃的人。指只有承受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出人头地。

【谚语俗语第58句】:【打死不离亲兄弟】(谚)指同胞兄弟情深义重,纵然有时起冲突,也还是情同手足。

【谚语俗语第59句】:【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谚)青春逝去不会再来。指人必须珍惜青春年华,不要虚度时光。

【谚语俗语第60句】:【 杀人不染两手血】谓阴谋害人。刘云若《红杏出墙记》: “她向来是杀人不染两手血的惯家,历年使了许多招数,都 是安稳成功,从未被人识破。”

【谚语俗语第61句】:用五眼枪打兔子一光有响(想)头,没有准头

【谚语俗语第62句】:村里不少人都说一邻居在沈阳挣钱多,爸爸说:“黄鳝大,窟窿眼也粗。”(安徽·枞阳)

【谚语俗语第63句】:楚河汉界———清二楚

【谚语俗语第64句】:【顶高帽子】见“戴高帽子”。

【谚语俗语第65句】:猴儿脸——说变就变

【谚语俗语第66句】:在家里,我常告弟弟和姐姐的状。妈妈不高兴地说:“你不要吃自己的饭,量人家的肠子。少操点闲心,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吧!”(河南·民权)

【谚语俗语第67句】:口含黄连唱山歌——苦中作乐

【谚语俗语第68句】:【交白卷】(惯)1指考生在考场上什么也没答上来就交了卷子。2指回答不出别人的提问,或任务没完成。 也作“缴白卷”。

【谚语俗语第69句】:【亲戚有远近,朋友有薄厚】(谚)亲戚中有远亲近亲的分别,朋友中有交情浅交情深的分别。指同样都是亲戚朋友,总有远近厚薄之分,不可一概而论。 也作“亲戚有厚薄,朋友有远近”。

【谚语俗语第70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释义: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5日前后。清明一过,就是插秧的大忙季节了。例句:“过了清明节,插秧不停歇”。清明节就在眼前,刚围起来的海田,今年到底能不能插秧,这不仅关系着全师全盘的工作安排,更重要的将影响着全军生产计划的完成啊!

【谚语俗语第71句】:世界上最小的桥梁——鼻梁

【谚语俗语第72句】:鼓脓的疖子——该出头了

【谚语俗语第73句】:村里的史爷爷家请客吃饭,一次就花掉了两千多元。妈妈说:“天上下雨谁不知道,他兜里有没钱还用瞧?还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瘦驴拉屎强支撑呗!”(内蒙古·开鲁)

【谚语俗语第74句】:宋瓷花瓶——古瓷(词)

【谚语俗语第75句】:【 黄泥巴落在裤档里,不是屎来也是屎】谓处境令人怀疑。 屎、事同音借用,借指事情说不清楚。类似的:黄鼠狼站在 鸡棚上,不是偷鸡也是偷鸡。汪幸福《浪迹台湾岛》:“那些 家伙一口咬定我们支持淫乱,我们现在是黄泥巴落在裤裆 里,不是屎来也是屎。”

【谚语俗语第76句】:狗撕皮袄——乱扯

【谚语俗语第77句】:【树大有枯枝】释义:比喻聚集的人多了,难免出现少数坏人。例句:俗语说的,树大有枯枝,一国之大,自然是有好有坏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谚语俗语第78句】:开水泡黄豆——自大

【谚语俗语第79句】:【又要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惯)婊子:妓女。牌坊:旧时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而修建的像牌楼的建筑物,这里指贞节牌坊。比喻既要做坏事,又想落个好名声。

【谚语俗语第80句】:大洋马生骡子——杂种

【谚语俗语第81句】:【又怕烧着,又怕烫着】(惯)形容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谚语俗语第82句】:【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谚)世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最亲近,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最真切。指论亲近数夫妻,论恩情数父母。 也作至亲不过爹娘,至近不过夫妻。 最亲不过父母,最近不过夫妻。

【谚语俗语第83句】:【小儿欲得安,无过饥与寒】(谚)要想让小儿平安,最好的办法是不让他吃得过饱,穿得过暖。指经常让小孩受点饥寒,反而会少生疾病。

【谚语俗语第84句】:爸爸常教育不爱劳动的哥哥:“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劳动是个宝,一生离不了。”(湖南·长沙)

【谚语俗语第85句】:【牛耕田,马吃谷】释义: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例句:“你将来打算归田,还是出洋?”脚一跺:“哼!‘牛耕田,马吃谷’,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场!”

【谚语俗语第86句】:【鸡吃叫,鱼吃跳】释义:吃鸡吃鱼都要吃活的。例句:他算真正品尝到了活学活用、活鸡活鱼的甜头。俗话讲,“鸡吃叫,鱼吃跳”呢。

【谚语俗语第87句】:六月的蚊子——叮死了

【谚语俗语第88句】:北极的冰川——顽固不化

【谚语俗语第89句】:【不是姻缘莫强求】(谚)旧指男女双方如果没有缘分,就不要勉强结合到一起。

【谚语俗语第90句】:快十点了,我还在玩。妈妈一边催我早点睡,一边说:“一顿吃头猪,不如一觉呼。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学习。”(安徽·舒城)

【谚语俗语第91句】:【硬着头皮】(惯)比喻迫不得已,勉强去做某事。

【谚语俗语第92句】:【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谚)人不是花草树木,谁能没有感情?指人都是有感情的。 也作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

【谚语俗语第93句】:我在四处寻找我的钢笔。妈妈问我:“什么丢了,打破了脑袋地找?”(湖南·保靖)

【谚语俗语第94句】:【 开口见喉咙】说话直截了当。或说话暴露了底细。丁玲 《穿工》:“你没看见他这一向老是对你挤眉弄眼的,哼,开口 见喉咙,瞒得过我!”

【谚语俗语第95句】:【照葫芦画瓢】见“依样画葫芦”。

【谚语俗语第96句】:老虎吃爆豆——略崩脆(说话干脆)

【谚语俗语第97句】:【卖惯了私盐走惯了硝】(惯)比喻做惯了违法的事。

【谚语俗语第98句】:豆芽长得一房高一一还是个小菜

【谚语俗语第99句】: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420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