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俗话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发朋友圈必火!
【歇后语第1句】:躲过棒槌挨榔头——祸不单行
【歇后语第2句】:眼看暑假就要结束了,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一半。奶奶提醒我,我总说时间还早。“别说时间早,一去没处讨;别说你还小,人生容易老。”奶奶说。(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3句】: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走的老道儿;兜圈子
【歇后语第4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独一无二
【歇后语第5句】:豹子见了饿狼——个比一个凶
【歇后语第6句】:【大雪纷纷兆丰年】释义:大雪预兆明年是个丰收年。例句:自从入冬以来,三天一次小雪,五天一场大雪,一直没有断过,困得人们也不能出门。可是老年人却说:“大雪纷纷兆丰年,来年必定丰收。”
【歇后语第7句】:【哑子尝黄柏——昧苦自家知】(歇)黄柏:落叶乔木,树皮味苦,可入药。指自己的苦处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歇后语第8句】:【半空中放炮仗——响得高】(歇)响:谐“想”。讥人的想法脱离实际。
【歇后语第9句】:【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发呆,精神恍惚。类似的:. 失了三魂,丧了七魄。成语:魂不守舍、魂飞魄散。菡子《纠 纷》:“她已经怀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刘 二,每天担着一笔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歇后语第10句】:我凭着聪明的脑袋瓜,上课很少记笔记。有一节语文课,老师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当时我记得清清楚楚,可不久就忘了。老师批评我说:“再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好的记忆,今后你要学会记笔记。”(江苏·海安)
【歇后语第11句】:【万事不求人】一切靠自己,不依赖别人。老舍《骆驼祥 子》:“我要是个男的,要是也拉车,我就得拉自己的车;自拉 自唱,万事不求人!”
【歇后语第12句】:【吃力不讨好】花了很大力气,别人还有意见,得不到好 评。吃,也说:费。歇后语形式为:老公公背儿媳妇过河,吃 力不讨好/顶着石臼唱戏,吃力不讨好。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我的处境好有一比,顶着石臼唱戏,吃力不讨好。”
【歇后语第13句】:灶门前干活——煽风点火
【歇后语第14句】:【古墓里摇铃——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骗。死尸:死人。古墓里摇铃欺骗死尸。指骗人。
【歇后语第15句】:【五更】中国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要起五更,吃饺子拜年。那么,“五更”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把夜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或梆子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在秋分时分,“初更”正是月牙正偏西,“五更”也就是拂晓时分,正所谓“鸡鸣五更”。
【歇后语第16句】:【在京和尚出京官】(谚)指在京城的和尚往往吃香,就好比离开京城的京官在地方上吃香一样。
【歇后语第17句】:【割头不过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歇后语第18句】:人们都想方设法挣钱,可王叔却每天闷在家里搞什么科学发明。王婶沉不住气了,唠叨说:“人们都在急眉火眼地挣钱抓日子,你却呆在家里冒傻气。兔子能驾辕,谁家还买骡马?”(河北·海兴)
【歇后语第19句】:【墙有缝,壁有耳】(谚)墙上有缝隙,消息会外漏;壁上有耳朵,说话会被偷听。指人们说话要随时随地留心,提防有人窃听。 也作墙有眼睛,壁有耳朵。 墙有缝,窗有眼。
【歇后语第20句】:荞麦皮里挤油——死抠
【歇后语第21句】:【新安茅厕香三天】(谚)茅厕:茅房,厕所。新砌好的茅房总能保持三天没臭味。比喻素质差的人或事物,开头还好,往后就一天不如一天。 也作新开茅厕三天香。 新砌茅厕三天新。
【歇后语第22句】:【张公帽儿李公戴】(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 也作“张冠李戴”。
【歇后语第23句】:【 老虎吃天,无处下爪】谓不知从何着手,或野心无法实现。 相关的:狗咬刺猬,下不了嘴。西戎《纠纷》:“可是他该说什 么呢?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呀!”
【歇后语第24句】:南天门搭戏台——唱高调
【歇后语第25句】:【冷处理】(惯)比喻事情发生后暂不解决,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作处理。
【歇后语第26句】:镜子里的鲜花——空好看;好看不好拿
【歇后语第27句】:钻头上加钢针——好厉害
【歇后语第28句】:尽管与一同学是好朋友,但有时我们难免磕磕碰碰的。每到这时候,妈妈就会笑着说:“你俩呀,是狗皮袜子没反正,清官也难断谁对错。过不了一天,准又好得跟一个人似的。”(陕西·凤县)
【歇后语第29句】:【头上打一下,脚底板响】(惯)形容人机敏,对事情反应快。
【歇后语第30句】:【眼不见,心不烦】(谚)指只要不是亲眼看到的烦心事,就不会引起内心的烦恼。人们为了回避矛盾,求得自身的安宁,往往以此语作慰藉,也作眼不见,心不乱。 眼不见心净。
【歇后语第31句】:【 寒门将才】指武将多出身在贫寒之家。类似的:将相 出寒门。刘绍棠《蒲柳人家》:“寒门出将才,草莽出豪杰,蒲 柳人家出英才,我看那小子注定是个大命人,不稀罕这二亩 地。”
【歇后语第32句】:【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释义:讽刺不正派的人总喜欢跟不正派的人在一起。例句:社里硬逼着他下到队里劳动,他别别扭扭地到了三队,时间一长,和常顺两人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两人真是一个心眼儿一个脾气,又好得不行。
【歇后语第33句】:【近水楼台先得月】释义: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先得到好处。例句:凤琴真有这样的钟爱之情,为什么不单独寄信给他?掺在大家的信中,那些整天守在场子里的疯姑娘们,安能不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给他的信拆开呢?
【歇后语第34句】:【满肚子墨汁】(惯)形容人书读得多,非常有学问。
【歇后语第35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谚)履:鞋。冠:帽。到瓜田里,不要弯下腰去提鞋,免得人说你偷瓜;到李树下,不要伸手去整帽,免得人说你摘李。指处在容易引起怀疑的环境,要尽可能避开嫌疑。
【歇后语第36句】:飞机上吹大号——高调
【歇后语第37句】:鞋上绣凤凰——能走不能飞
【歇后语第38句】:【 恭敬不如从命】谦让不如服从,不必谦让。台湾朱秀娟 《女强人》:“我国有句成语,恭敬不如从命。但愿在很快的 将来,让我也有尽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歇后语第39句】:【夜眠清早起,更有早行人】(谚)黑夜打早起身赶路,可路上还有比自己起身更早的人。指自己行动快,还有比自己更快的。也指人前有人,凡事不可自满自足。 也作夜眠清早起,还有不眠人。 夜眠清早起,路上又有早行人。
【歇后语第40句】:【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释义:比喻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很透彻。例句:后来这些年,李家大院的所作所为,可真是清水锅里煮铜钱,一眼看到了底。
【歇后语第41句】:【不吃葡萄不知酸甜】释义:比喻不经过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的特点。例句:其实,不吃葡萄不知酸甜,不下水不知深浅,我看你们不妨大着胆子试试。
【歇后语第42句】:【猪多肉贱】(谚)养猪的人家多了,肉就卖不上价。比喻具有某一方面专长的人多了,供大于求,人才就会贬值。
【歇后语第43句】:【鸡儿不吃无工之食】(谚)鸡不白吃食。公鸡吃食会报晓,母鸡吃食会下蛋。借指人不应白得人家的好处,要注意回报人家。
【歇后语第44句】:【眼中疔,肉中刺】(惯)比喻心中最恨的人。 也作眼中钉,肉中刺。 眼中钉,心上刺。 眼中之钉,舌中之刺。
【歇后语第45句】:【 一碗水端平】谓待人要公平,不能偏袒。成语:不偏不 倚。清代《儿女英雄传》:“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 也可真委屈些儿。”
【歇后语第46句】:十个团鱼跑一个——九鳖(久别)
【歇后语第47句】:【拿狗屎往人脸上抹】(惯)比喻给人栽赃,坏人名声。
【歇后语第48句】:【不敢说半个不字】绝对不敢反对,不敢违拗。《台湾乡土 作家选集》:“这样干,无论是怎样坏的家伙,也要被你弄得 不敢说一个不字。”
【歇后语第49句】:我和妈妈走亲戚,看着妈妈走得并不快,可我总是跟不上。妈妈笑着说:“紧走赶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歇后语第50句】:【天有不测风云】此语比喻人有难以预料的灾祸。它典出《元曲选,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小厮恰才无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好像现在的“躲猫猫”。没过多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便引用了此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周瑜与曹操大战于三江口。诸葛亮和周瑜英雄所见略同,采用火攻。一切准备就绪,但冬季少有东南风,周瑜发愁病倒。诸葛亮去探望他,他又不想说实话,只说:“人有旦夕祸福,谁又能保证不生病呢?”而诸葛亮却故意神秘地说:“天有不测风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 周瑜觉得诸葛亮言外有意,便连忙问有何药方可治他的病,诸葛亮写了十六个字递给周瑜。这十六个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看了,眼前一亮,病竞好了。这才引出好戏“借东风”。看来,到明代“天有不测风云”一语已经比较流行。
【歇后语第51句】:鬼作老巫婆——自作自受
【歇后语第52句】:【降半旗】“降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逝世或发生重大人员伤亡,通常都要把悬挂在旗杆上的国旗下降到距顶端1/3或一半处,表示对死者的哀悼。降半旗致哀的方式,据说是在1612年由英国海船“哈兹·伊斯”号首创的。哈兹·伊斯海船在北美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航道时,船长不幸遇难。为了表示对船长的敬意和哀悼,船员提议下半旗。后来,发生不幸事故的船只也都效仿,下半旗致哀的方式便逐渐流行开来。陆地上首先采用这种致哀方式的是英国,随后,其他国家相继仿效,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致哀方式。
【歇后语第53句】:【腊月生的,冻手冻脚】释义:腊月天冷,冻手、脚。“冻”与“动”谐音。比喻人手脚不老实,好动。例句:我对耿大田说:“你这个人,腊月生的,怎么老是冻(动)手冻(动)脚呢?”
【歇后语第54句】:没长脚后跟——站不住
【歇后语第55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谚)身居高位,自己的行为端正,不发令下属也会跟着你行事;自己的行为不正,纵然发令也没人听你的。指待人处事,关键是要以身作则。
【歇后语第56句】:【罗锅子上山——前紧】(歇)罗锅子:驼背的人,也叫罗锅儿。前:胸前,谐“钱”。指经济紧张,手头缺钱。 也作“罗锅儿上山——前紧”。
【歇后语第57句】:【板上钉钉】(惯)板上钉钉子,十分牢固。1形容态度坚决,或说话算数,决不更改。2形容做事实在、牢靠。
【歇后语第58句】:一次吃午饭,妈妈让我多吃豆腐,我不想吃。妈妈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吃豆腐好处多着呢!”(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59句】:【家无二主】(谚)指家庭不论大小,只能由一人主持家事。也泛指一个群体只能由一人做首领,不能乱当家。 也作“家无二主,国无二王”。
【歇后语第60句】:【添个蛤蟆四两力】(谚)添上个蛤蟆也能多出四两力来。比喻力量虽小,总能帮上一把劲。
【歇后语第61句】:一位上完厕所的妇女回到客车上,发现座位被另一妇女占了,顿时横眉怒目道:“下蛋不勤占窝倒挺快。”那位坐着的妇女一边起身一边向她道歉:“真对不起,耽误你下蛋了。”(河南·台前)
【歇后语第62句】:八仙桌旁的老九——没有位子
【歇后语第63句】:【露马脚】(惯)比喻隐瞒着的事露出了痕迹。
【歇后语第64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谓只要沾点边,就算有正式关系。浩 然《艳阳天》:“别胡思乱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扰了,不吃,也扰了;我看你还是领头快冲,一冲, 麦子就算到手,别的事儿,咬着白面馒头再说!”
【歇后语第65句】:【沾手三分肥】(惯)比喻凡有钱物经手,都要从中捞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歇后语第66句】:百年大树风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歇后语第67句】:【打皮科儿】(惯)指开玩笑,逗笑。
【歇后语第68句】:电视里播放广告,我在一旁尖声怪调地随着学说广告词。妈妈嫌难听,白了我一眼说:“嘴不尖学鹰叫。”(山东·平邑)
【歇后语第69句】:【 遇到拦路虎】遇到巨大的障碍。马烽《饲养员赵大叔》: “遇到拦路虎就去问别人,学到一点好的办法,马上就试 验。”
【歇后语第70句】:【初生牛犊不怕虎】释义:比喻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也比喻人缺少经验,不知危险,做事鲁莽。“怕”又作“畏”、“惧”。例句:他说:“看来,史文远把生产K霉素看得过分容易了,这倒是可能的。这个年轻人还是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歇后语第71句】:我和同桌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师评理。老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俩是针尖对刀刃,有理五八,没理四十,一个不服另一个,都该做自我批评了。”(内蒙古·开鲁)
【歇后语第72句】:【马瘦毛长,人瘦面黄】(谚)马瘦了,没膘没肉,毛就显得长;人瘦了,营养不良,供血不足,脸色就枯黄。指人面色枯黄,不是饿态,就是病态。
【歇后语第73句】:【骨头里榨油】(惯)比喻残酷地剥削或敲诈勒索。
【歇后语第74句】:【谁给你嘴上贴着封条】释义:没有人不让你说话。例句:内当家急了,一骨碌爬起来,穿衣服,“你这人真是,谁给你嘴上贴封条咧!”
【歇后语第75句】:【 吊桶落在井里】无法摆脱困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 花》:“曹志诚仰脸大笑摇头晃脑说:王伯申这回吊桶落在井 里了。”
【歇后语第76句】:【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谚)药只能医治可挽救的病人,佛只能超度有缘分的人。指起死超生,都是有限度的。
【歇后语第77句】:一步踏进云端里———步登天
【歇后语第78句】:【能忍者自安】能够忍耐、容忍,便会减少麻烦,生活与心 理都能够平静。《马烽小说选》:“看到就当没看到,忍一忍 就过去了。自古道,能忍者自安。”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借指自己心中有数。池莉《来来往 往》:‘!一切只有当事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歇后语第79句】:有秤无砣——难定星(心)
【歇后语第80句】:【 神仙下凡问土地】借指深入调查。古华《姐姐寨》:“神仙 下凡问土地公。这状子就是寄到州里,省里,京里去,也要 转回来,转到你阿爸手里,这是如今办事的规律。”
【歇后语第81句】:【担雪填井——没个满的日子】(歇)本指填不满水井,转指人的欲望永无满足的时候。
【歇后语第82句】:【阿爷的衣服辈辈穿】释义:比喻世代贫寒。阿爷:(方言)父亲或祖父。例句:他们一直过着衣不果体,食不饱肚的生活。九儿的衣服是祖上留下来的破大褂改成的,真正是阿爷的衣服辈辈穿啊。
【歇后语第83句】:【八哥嘴巴毒蛇心】释义: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地狠毒。例句:他真是八哥嘴巴毒蛇心,假装来调解讲和,但正是让敌人跟来杀我们。
【歇后语第84句】:妈妈见爸爸什么事都不想做,就说:“身上的懒筋都快有柱子那么粗了。”(江西·吉安)
【歇后语第85句】:爸爸在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时常说:“身体不好是残品,学习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86句】:【见橐驼谓马肿背】(惯)橐(tu。)驼:骆驼。看见骆驼以为是马背肿了。比喻对不知道的事物凭主观想象得出结论。
【歇后语第87句】: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歇后语第88句】:【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谚)博士:古时指茶坊、酒坊的侍应,此处指从中介绍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旧指男女同桌品茶饮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当。 也作“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风流:此指男女间的色情。
【歇后语第89句】:【花又不损,蜜又得成】(惯)比喻既没有受到损失,又得到了好处。
【歇后语第90句】:【不怕官,就怕管】官大不一定有直接关系,现管着的人得 听他指挥。或说:不怕县官,就怕现管。明代《水浒》:“他今 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我不想属他管!自 古道:不怕官,就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怎生奈何是好!” 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参谋只能献策,参谋长才能做 决定。张涛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参谋不带长,放屁 也不响。我现在连个参谋也不是,去了有什么用?”
【歇后语第91句】:耗子陪伴猫睡觉——练练胆子
【歇后语第92句】:板刷掉了毛——有板有眼
【歇后语第93句】:妈妈一边在棚子里撮煤一边说:“煤堆底子的煤还真不少呢!”爸爸说:“那是,散堆破垛,底子出货。”(黑龙江·哈尔滨)
【歇后语第94句】:【英雄遇上好汉】遇到对手,反而赏识。类似的:惺惺惜惺 惺,好汉识好汉。老舍《骆驼祥子》:“他们素来是所向无敌 的;及至遇到张妈的蛮悍,他们开始感到一种礼尚往来,英 雄遇上好汉的意味,所以颇能赏识她,把她收作了亲军。”
【歇后语第95句】:【 —传十,十传百】消息传播迅速。成语:不胫而走。台湾 吴浊流《先生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所以他的名声传得 极其普遍的。”
【歇后语第96句】:石狮子灌米汤——滴水不进
【歇后语第97句】:【男儿有泪不轻弹/英雄有泪不轻弹】男子应该刚强,不轻易 流泪。不,也说:莫。古华《姐姐寨》:“男儿有泪不轻弹,只 未到伤心处。盘满牛这时低声哭泣了起来。”
【歇后语第98句】:爱赌贪花捻酒盅——自弄穷
【歇后语第99句】:扳不倒儿的屁股——坐不稳当(扳不倒儿:不倒翁)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