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抖音民间俗语俗话文案,经典大全

【谚语俗语第1句】:【一招鲜,吃遍天】商业谚语。谓新技术新产品,能够占领 市场。《北京日报》(1988,4,16)标题:“一招鲜,吃遍天—— 民主德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印象”

【谚语俗语第2句】:【 修了庙,老了和尚】事情进展太慢,等不及。和尚,也说: 神、鬼。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什么理想呀,幻想 呀,那些全都不实在。等庙子修起,鬼都老了。”

【谚语俗语第3句】:叫花子串大街——穷逛

【谚语俗语第4句】:【越有越有,越没有越没有】(谚)无论是过光景还是做生意,越有钱越能提早安排,及时采购,待机而贾,良性循环;越没钱越借贷,连本带息,愈陷愈深。指富则愈富,穷则愈穷。

【谚语俗语第5句】:【有法儿开台,无法儿收场】(惯)开台:戏曲开演。比喻有办法挑起事端,却没本事控制局面。

【谚语俗语第6句】:【疯狗咬人无药医】(谚)疯狗:患狂犬病的狗。指疯狗咬过的人,被传染了狂犬病,无药可治。比喻奸恶者对忠贞者的栽赃陷害,往往是致命的。

【谚语俗语第7句】:【吃过水面】(惯)本指面条煮熟后在凉水中过一下再吃,比喻在商品交易中转手倒卖,从中获利。也比喻替别人办事,从中得好处。

【谚语俗语第8句】:【惯子如杀子】(谚)惯:娇惯。一味娇惯子女,反而会害了他们。指对后代绝不可溺爱。 也作“惜子如杀子”。

【谚语俗语第9句】:【好闺女不愁嫁】(谚)品貌兼优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比喻真正的优质商品不会没有销路。

【谚语俗语第10句】:【开着眼做,合着眼受】见“睁着眼做,合着眼受”。

【谚语俗语第11句】:【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释义:明知不是伴侣,因事情急迫,只得暂且跟随。例句:到得草堂之上,分付杀羊备酒,与刘大娘子成亲。……正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

【谚语俗语第12句】:【一世破婚三世穷】(谚)指破坏他人婚姻的人,必遭三代受穷的报应。

【谚语俗语第13句】:【眼里揉不下沙子】(惯)比喻容不得人或容不得看不惯的事。也比喻不能容忍别人的蒙蔽、欺骗。 也作眼里下不去砂子。 眼里不揉沙子。 眼里着不得沙子。

【谚语俗语第14句】:【怀里揣着兔子】释义:形容心跳不已,十分惊慌。例句:怪不得这几天救济粮没人敢要了,怪不得老乡突然对我们“客气”起来……原来乡亲们怀里还揣着兔子哩!

【谚语俗语第15句】:【打连手】(惯)指联合起来做事情。

【谚语俗语第16句】:高梁开花——到顶了

【谚语俗语第17句】:【睁眼说瞎话】(惯)指公然撒谎。 也作“睁着眼睛讲瞎话”。

【谚语俗语第18句】:近日商店来了一车化肥,一夜之间分了个精光。某人问隔壁邻居:“昨夜分化肥,你也得了一包吧?”那位邻居说:“老鼠夜间行窃,与人何干?”(甘肃·临洮)

【谚语俗语第19句】:铁钉钉铁板——硬对硬

【谚语俗语第20句】:【钱是一个一个上万的,粮是一颗一颗上石的】(谚)石(da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钱必须一文一文地攒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上万;粮必须一颗一颗地积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上石。指积少才能成多,积零才能成整。

【谚语俗语第21句】:妈妈见爸爸什么事都不想做,就说:“身上的懒筋都快有柱子那么粗了。”(江西·吉安)

【谚语俗语第22句】:【指冬瓜说葫芦】(惯)比喻表面上说这个人,实际上说的是那个人。

【谚语俗语第23句】:【肥猪拱庙门——自来】(歇)指自己送上门来。

【谚语俗语第24句】:【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谚)指树根扎得深,树叶才能茂盛;树根扎得牢,树枝才能繁荣。比喻有了牢固的基础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有大的成就与发展。 也作“根深才会叶茂”。

【谚语俗语第25句】: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谚语俗语第26句】:【在小算盘上打】见“打小算盘”。

【谚语俗语第27句】:葱花拌豆腐——青(清)二白

【谚语俗语第28句】:竹篮子打水——场空

【谚语俗语第29句】:【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释义:百艺:各种技艺。穷:寻根穷底。百种技艺都想学,九十九种落空。比喻学不专一,必无所成。例句: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言多则不精也。鄙语虽小,比喻大。

【谚语俗语第30句】:【小时】“小时”一词,既是舶来品,随着钟表的引进而引进,又是土洋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今天的24小时,半夜11点到凌晨l点为子时,1点到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依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人我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当时是“大时”、“小时”土洋并用。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消失,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谚语俗语第31句】:【芝麻开花——节节高】(歇)芝麻:油料作物,花白色,茎直立,每开一层花,就往上长一节。比喻日子越过越好,或事物不断发展、提高,情况越来越好。

【谚语俗语第32句】:葵花的盘子一老转向

【谚语俗语第33句】:【水平不流,人平不言】释义: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才出面讲话。例句: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这些闲汉替过迁衙门打点使钱,亦是有所利而为之。若是得利均分,倒也和其光而同其尘了。

【谚语俗语第34句】:崔莺莺患病——心病还得心药医

【谚语俗语第35句】:眉毛上挂钥匙——开眼界

【谚语俗语第36句】:【熬过冬,就是夏】(谚)指熬过了冬天的严寒,夏天就必定到来。比喻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必焦躁忧虑,耐心等待,定有转机。

【谚语俗语第37句】:不是鱼死,便是网破——有你无我

【谚语俗语第38句】:【有鹿就无虎】(谚)指有鹿群的地方,周围必定无虎,因为有虎的话,鹿会远逃他处。

【谚语俗语第39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会闹矛盾,两人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嫂嫂气得直嚷:“亲戚不结财,结财合不来。这话真没说错!”(河南·辉县)

【谚语俗语第40句】:【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暗地搞阴谋诡计。例句:“有句俗话。‘不怕明处枪和棍,只怕阴阳两面刀’,我最不喜欢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两面三刀搞诡计的人。”

【谚语俗语第41句】:【儿要自养,谷要自种】释义:借指要自己靠自己。例句:“旁人咱不管,咱只管咱个人。‘儿要自养,谷要自种。’我的主意我会拿,完了。”

【谚语俗语第42句】:晴天响霹雳——惊天动地

【谚语俗语第43句】:【草绿色军服】“草绿色的军服”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20世纪初,英国人为了掠夺非洲南部的财富,派军队进攻非洲的布尔人。当时,布尔人的武器不如英国军队。为了战胜数量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英军,布尔人便根据非洲的山地特点,穿上草绿色的衣服,并把武器也涂上了与草木相似的颜色。他们悄悄地躲在丛林里,敌人简直看不出丛林里有人。而当时的英军却穿着很显眼的红色军服,暴露得十分清楚。由于英军目标太明显,布尔人老远就可以用武器射击,英军被打死打伤七万多人。后来,英国军队接受了这个教训,将红色军服改为暗绿色。以后,各国的军队也相继把军服改成了黄色或草绿色。

【谚语俗语第44句】:【 水清不养鱼】条件太严格,会适得其反。语出《汉书》,原 句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或说:水越清,鱼越 少。姚雪垠《李自成》:“也有些弟兄不是老八队的老底子, 纪律就差些。有不少人劝我睁只眼,合只眼,说是水清不养 鱼。”

【谚语俗语第45句】:沙石打青石——石打石(实打实)

【谚语俗语第46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谚语俗语第47句】:【老牛掉在水井里——有劲几使不上】(歇)指陷入困境,有本事无法施展,或有办法用不上。 也作老牛掉井里——有力使不上。 老牛跌到井里头——有劲儿没处使。

【谚语俗语第48句】:【东打一耙子,西捞一勺子】释义:比喻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靠临时性的收入维持生活。例句:马老哥有些酸楚地苦笑一下,说道:“过了年的黄历看不得。那是自由自在,热闹红火。可是顶得了啥用哩?东打一耙子,西捞一勺子,今儿有酒今儿醉,明儿也许连水都喝不上。”

【谚语俗语第49句】:【官盐成了私盐】正当的事情不明不白,无法辩解。清代 《红楼梦》:“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 官盐反成了私盐了。”

【谚语俗语第50句】:【五音不全】“五音不全”形容人缺乏音乐天赋,唱歌不合律拍,常跑调。现在,歌曲演唱需要掌握七个音符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演唱出悦耳动听、千变万化的各种音调,我们熟知的音符有七个:1234567,何来五音不全呢?原来,七音符是乐谱中记录声音变化的符号,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五音的说法,则是中国古人的发明。自从人类发现声音存在差异,便开始探求其中的规律。早在先秦,人们正经提出了五音的说法,即宫、商、角、徵、羽。古人把五音与五脏相配,认为五音对应五脏器,所以声音随之变化,如脾对应宫音,它的声音慢而缓;心对应徵音,其声雄壮明快。后来,古人又增加了两个音,即变徵、变宫两音。变徵是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变宫则是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

【谚语俗语第51句】:吃完了分给我的一份儿点心,我又要去拿弟弟的,妈妈拍了一下我的手说:“一脸子驴毛,还想混着吃马料,一边去!”(河南·桐柏)

【谚语俗语第52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好的比不了,比差的还不错。表 示中等,不好不坏,知足,或甘居中游。叶辛《蹉跎岁月》: “她家的生活水平处于上海的中等阶层,比上不足,比下有 余。”

【谚语俗语第53句】:小黄的钢笔不见了,硬说是我姐姐偷的。刚放学回家,姐姐就哭着向妈妈诉委屈。妈妈说:“好人说不坏,水退石头在;只要身子正,不怕影子歪。你手不长,没做什么,就不怕别人猜。”(广西·崇左)

【谚语俗语第54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歇)水银:银白色液态金属,比重大,泻地呈圆珠状滚动,遇有空隙便滚入其中。形容会钻营。也指能利用一切机会。 也作“水银渗地——无孔不入”。

【谚语俗语第55句】:我吃罢饭要去上学,伸手又拿了个油卷,妈妈点着我的鼻子说:“你真是缺一米,塞个豆。”(河南·长葛)

【谚语俗语第56句】: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

【谚语俗语第57句】:【无娘儿,天照应】(谚)没有亲娘照料的孩子,无人疼爱,只靠老天关照。指没娘的孩子很可怜,没有母爱。也指没娘的孩子过早地懂得人间的辛酸苦难。

【谚语俗语第58句】:【酒能成事,酒能败事】(谚)偏指饮酒过量,能使人失去理智,以致把事情搞糟。

【谚语俗语第59句】:麻雀的内脏——小心肝

【谚语俗语第60句】:【占着茅坑不拉屎】(惯)指占着职位而不办实事。

【谚语俗语第61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儿酸】(歇)疙疸:同“疙瘩”,小球状或块状的东西。本指六月的梨不成熟,味儿有些酸;转指人有些迂腐。

【谚语俗语第62句】:听我大声喊同学的绰号,爸爸气得直瞪眼:“揭人别揭短,打人别打脸。知道不?雨不大湿衣裳,话不多恼断肠:还不快去认错!”(河南·唐河)

【谚语俗语第63句】:【艺不压身】(谚)技艺只会给人提供方便,不会给人造成负担。指掌握了一门技艺,可到处自食其力。 也作“艺多不压身”。

【谚语俗语第64句】:【小雨湿衣裳】轻微的事情,也会有害处。戴厚英《人啊 人》:“雨不大,湿衣裳,话不大,伤心肠。

【谚语俗语第65句】:弟弟放学回家,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当上班长了。妈妈笑着说:“就你头上长牛角——比别人出格。”姥姥听见了说:“不能这么说孩子,你没听见人家说过刀削铅笔——要的就是尖?”(河南·武陟)

【谚语俗语第66句】:【堵着窝儿要蛋】强求,没有通融的余地。浩然《艳阳天》: “只要是不立刻把门儿封住,就是乐意,事情已算成了;硬堵 着窝儿要蛋,就兴许憋回去。于是,他马上告辞。”

【谚语俗语第67句】:手榴弹的尾巴——拽不得

【谚语俗语第68句】:【荞麦皮里榨油】(惯)比喻对穷人残酷地剥削或搜刮。 也作“荞麦皮里挤油”。

【谚语俗语第69句】:【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释义:说明文人靠笔杆子战胜对方,军人靠武力征服敌人。例句:我早就讲过,“秀才靠笔杆,当兵的靠枪杆。”照现在这个劲儿,别说收复龙岗,弄不好,连金牛山也得丢掉。

【谚语俗语第70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谚)小节:生活中的小事。指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不拘泥于生活上的细枝末节。

【谚语俗语第71句】:大热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谚语俗语第72句】:【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谚)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了荆棘一样生涩。指技艺要想精熟,必须常习常练。 也作三日不练不顺手,两天不念不顺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谚语俗语第73句】:农贸市场上的烂冬瓜——随行就市

【谚语俗语第74句】:【患难见朋友】(谚)人处在患难之中倾述林文案馆网,才能见识真正的朋友。指身处富贵结交的朋友不可靠,只有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最见真情。 也作患难识朋友。 患难结知己。

【谚语俗语第75句】:【属蛐蛐儿的——土里生土里长】(歇)土:本指泥土,转指本地。指人生在当地又在当地长大。

【谚语俗语第76句】:【嘴上天官赐福,肚子里男盗女娼】(惯)天官:道教所信奉的三神之一;三神也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于人。指嘴上说得冠冕堂皇,思想行为却卑鄙无耻。

【谚语俗语第77句】:棉花槌打驴——不痛不痒

【谚语俗语第78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释义:什么忌讳都没有。例句:一年四时八节,这个年节顶大,正是“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欢乐的辰光。

【谚语俗语第79句】:【秋风过耳——早休休】(歇)指早就完了。

【谚语俗语第80句】:【 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定罪必须有证据。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干啥?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这相 片儿,是你偷鱼的证据。”

【谚语俗语第81句】:骑马拜判官——马上见鬼

【谚语俗语第82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谚语俗语第83句】:【从狼嘴里掏出来喂狗】释义:比喻未能彻底挽救出来。例句:冯登龙气昂昂地说:“我说的是真正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并不是把国家的权柄从狼嘴里掏出来喂狗。”

【谚语俗语第84句】:十五云边月——不露脸

【谚语俗语第85句】:【各有各的牢笼计,各有各的跳墙法】(谚)牢笼计:严防固守的计谋。跳墙法:越墙进入的办法。指你有你的守法,我有我的攻法,各有各的手段和计谋。 也作“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谚语俗语第86句】: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谚语俗语第87句】:屋角里的老鼠——会钻

【谚语俗语第88句】:我见饭桌上只有一碟花生米,一碗白菜汤,便不高兴起来。妈妈嗔怪地说:“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如素打扮。有这些菜就不错了!”(四川·泸州)

【谚语俗语第89句】:【媳妇多了吃冷饭,头头多了事难办】(谚)指媳妇一多,你推我靠,不肯上厨房做饭,没得热饭吃;头头一多,互相扯皮,不肯担当责任,办事效率差。

【谚语俗语第90句】:【鸡毛炒鸭蛋——各自打散】(歇)本指鸡毛和鸭蛋炒不成一块儿,转喻人彼此无法凑合,还是散伙为好。

【谚语俗语第91句】:【丈夫人前走,带着老婆的手】见“男人往外走,带着娘们手”。

【谚语俗语第92句】:【弓弦拉得太紧】事情做到极限,或做得过了头,适得其 反。类似的:力大使翻了船。罗广斌等《红岩》:“我不喜欢 你这种怪脾气,老是无休止地干,弓弦拉得太紧,也会断 的。”

【谚语俗语第93句】:我拿着单元测验的成绩单,请爸爸签字。爸爸看了看我的成绩,第一单元100分,第二单元94分,第三单元89分……他不由得皱起眉头,不满意地说:“你这成绩,就好像股市行情一样,高开低走。”(四川·自贡)

【谚语俗语第94句】:【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谚)坐着站着不劳动,山也能吃空,地也能吃塌。指只消费不生产,只支出没收入,产业再大也会耗尽。

【谚语俗语第95句】:拨好的闹钟——不到时候不打点

【谚语俗语第96句】:【吃鸡蛋不吃鸡母】(谚)鸡母:母鸡。指只可吃鸡蛋,不可吃下蛋的母鸡。比喻投入再生产的资本不能花销,只可花销利润。

【谚语俗语第97句】:【有钱难买回头看,头若回看后悔无】(谚)回头看:回头再检点一番。指经常回想过去的失误,可以避免许多后悔和烦恼。也指事情做完后,再检查一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遗漏或失误。

【谚语俗语第98句】:【争得猫儿丢了牛】(惯)比喻得不偿失。

【谚语俗语第99句】:【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谚)致:招致。乖:不和。戾:灾祸。和和气气,自然会引来安详;彼此怨怒,必定招致灾祸。 也作“乖气致戾,和气致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458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