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经典俗语,绝对值得你收藏!
【谚语俗语第1句】:【土地老爷住深山——自在没香火】(歇)比喻人受冷落,无人理睬。
【谚语俗语第2句】:大年初一借案板——大家都忙
【谚语俗语第3句】:【重打锣鼓另开张】敲锣打鼓,庆祝重新开始。类似的:另 扎台子另唱戏。成语:重整旗鼓、另起炉灶。浩然《艳阳 天》:“得,从今天起,你就提起精神,重打锣鼓另开张。”
【谚语俗语第4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谓采取相应的斗争方式、报复行动。 成语:针锋相对。老舍《四世同堂》:“不行,不能让她跑掉。 对她,就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谚语俗语第5句】:【哭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谁死了】谓不了解实情,瞎担忧。浩 然《艳阳天》:“真是大马虎,哭了半天,还不知道是谁死了! 我们说的是分麦子的事儿!”
【谚语俗语第6句】:【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谚)做菜要是不放盐,这菜吃起来就没味道;说话要是不占理,就没有说服力。指说话要人信服,必须有理有据。
【谚语俗语第7句】:【没病死不了人】没有什么大事,不会有严重后果。马烽 《刘胡兰传》:“身正不怕影儿歪。反正肚里没病死不了人。” 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谓坏人能够得逞,是因为有内线。 清代《红楼梦》:“如今内外上下,背着嚼我的不少了。就短 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谚语俗语第8句】:【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只看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有 害的一面。或说:只见强盗吃肉,不见强盗受罪。反义说: 只见贼挨打,不见贼吃肉。贾平凹《废都》:“当市长倒这么 辛苦!咱是看见贼娃子挨打哩,却没看见贼娃子怎么吃 哩!”
【谚语俗语第9句】:【事不关心,关心者乱】事不关心则已,关心起来精神上势 必有负担。明代《警世通言》:“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打点做 这节非常的事,夜里就睡不着了。”
【谚语俗语第10句】:【乘龙快婿】“乘龙快婿”是对称心如意女婿的美称,它是一个组合词,源自两处,两源合一而成。单说“乘龙”,也是对女婿的美称。典出《太平广记·四·萧史》引《神仙传拾遗》。据说,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善吹箫。秦穆公把弄玉嫁给萧史。萧史也善吹箫,并作风鸣。过了十多年,一天晚上,他们吹箫似凤声,引得凤凰飞来到其房子上。于是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后因称佳婿为“乘龙”或“萧史”。如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再说“快婿”,同样是指称心如意的女婿。典出《魏书·刘晒传》,据载:郭瑀有女方二八.郭看中了刘晒,有心择晒为女儿良偶。于是,在自己的座位前另设一席子,对着弟子说:“我有一女儿,年方长成,欲觅一快婿,谁坐下这席子,我就把女儿许给谁。”话音刚落,刘昞就起身坐到席子上,神态庄重地说:“刚才听老师说想找快婿,我刘昞就是这个人。”郭璃遂将女儿嫁给他。后来,人们便叫称心的女婿为“快婿”。后世人们又把“乘龙”和“快婿”合起来用,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乘龙快婿”。
【谚语俗语第11句】:【只认银钱不认人】(惯)指人过于看重钱财,根本不讲人情。
【谚语俗语第12句】:【上西天】(惯)西天:佛教徒指极乐世界。 也作“升西天”。
【谚语俗语第13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三伏天得名较早,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创立。颜师古注解《汉书·郊祀志》时曾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这段话告诉我们“伏日”得名是因为当时阴冷之气潜伏,还没有进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个,所以叫“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谚语俗语第14句】:【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谚)听别人讲说的次数再多,也不如自己亲手做一遍效果好。指一切真知,都必须经过实践方为可靠。 也作“眼过干遍,不如手过一遍”。
【谚语俗语第15句】:槽头上买马——看母子
【谚语俗语第16句】:【仓老鼠问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倒有】(歇)仓老鼠:粮仓里的老鼠。老鸹:乌鸦。 讥讽富有的人向没有积蓄的人求援是找错了人。
【谚语俗语第17句】:一天,我和爷爷到责任田干活时,我想解个手,爷爷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咱家地里解吧。”(河北·鹿泉)
【谚语俗语第18句】:【老鼠上房——不是发大水,就是下大雨】(歇)比喻将有大的事件发生。
【谚语俗语第19句】:【骑狗烂裤裆,骑猫烂眼窝】(谚)眼窝:眼睛。骑在狗背上玩,狗会咬烂他的裤裆,骑在猫背上玩,猫会抓烂他的眼睛。劝诫小孩不要玩狗玩猫的谑语。
【谚语俗语第20句】:关云长失荆州——大意
【谚语俗语第21句】:【一个鼻孔出气】(惯)形容立场一致,臭味相投。 也作一个鼻子眼儿里出气。 一鼻孔出气。 一个鼻孔喘气。
【谚语俗语第22句】:【一着不到处,满盘俱是空】(谚)一着:一步棋。关键时刻一步棋不到位,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比喻在事情的主要环节中,稍有差错就形成无法挽回的失败。 也作一着错,满盘输。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谚语俗语第23句】:【小报告】人们把告黑状等目的不纯的报告称为“小报告”。这种“小报告”在明朝首次被制度化,由见不得人登上了“大雅之堂”。上奏折参奏朝野大事,是大臣行使自己职责的一部分。唐代时规定,由“下之所以达上的”官文书有“表、状、笺、启、辞、牒”等六种形式。到明代时,朱元璋通过改革,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形式——密疏。就是皇帝特许大臣之间写秘密奏折,报告大臣的言行。密疏突出“密”,其内容一定属于机密事宜,一般只需要皇帝本人知晓就可以了,所以它是除了大臣向皇帝所上的正常奏章表议之外的一种非正式文书,即秘密奏章,具有保密性强、无正式地位和非制度参与等特点,类似于现在的小报告。从洪武时期实行密奏形式,永乐之后逐渐制度化,到明朝后期,密疏言事范围更加广泛。密疏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突出了它的政治功能。在前朝不登大雅之堂的密疏(小报告),被朱元璋首次肯定并大力推行,使得皇帝又多了一条控制官员的信息渠道。但同时也为心术不正的大臣提供了陷害他人的机会和条件。被人暗算了,还不知道是谁。
【谚语俗语第24句】:【出乱子】(惯)指出祸事,有麻烦。
【谚语俗语第25句】:【瓜儿恋秧,孩儿恋娘】(谚)就像瓜离不开瓜蔓一样,孩子离不开生身的娘亲。指孩子离不开娘亲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恋着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谚语俗语第26句】:拖拉机进弄堂——转不过弯
【谚语俗语第27句】: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谚语俗语第28句】:刀口遇滚水烫——疼痛难忍
【谚语俗语第29句】:【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谚)三九:冬至节后第三个九天。三伏:夏至节后分头伏、中伏、末伏。指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热。 也作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 热不过三伏,冷不过三九。
【谚语俗语第30句】:【交情是交情,买卖是买卖】释义:做生意不能讲个人交情。例句:老棒子要跟他在账上找齐!——账可是一笔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交情是交情,买卖是买卖。何况他跟这个“黄毛”算什么交情?简直是他身上的一块牛皮癣,想起来就痒。
【谚语俗语第31句】:【道三不着两】(惯)三件事,就有两件说得不对。形容人说话不着边际,语无伦次。也形容人糊涂,不明事理,做事颠三倒四。 也作“着三不着两”。
【谚语俗语第32句】:【黑狗吃食,白狗挡灾】(惯)吃食:这里指偷食。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人。
【谚语俗语第33句】:拔了萝卜窟窿在——有根有据
【谚语俗语第34句】:【药不对症,参茸亦毒】参茸:人参和鹿茸,中药里最有滋补功能的两味药物。指用药如果和病症不相投,再名贵的药物也会对身体有损害。
【谚语俗语第35句】:包米秸子喂牲口——天生的粗料
【谚语俗语第36句】:人老还穿儿时衣——过时货
【谚语俗语第37句】: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谚语俗语第38句】:【豆腐】“豆腐”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家常菜。豆腐不仅味美价廉,营养丰富,还具有相当的养生保健作用,自问世以来,颇受大众的喜爱。中国是豆腐的故乡,这种传统美食的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据五代谢绰《宋拾遗录》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亦始传其术于世。”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欣的《物原》等著作,都把豆腐的发明权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诗为证,明代一个名叫苏平的人创作了一首豆腐诗:“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去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有沸汤中滚雪花。瓦缸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这首诗通俗易懂,只有两个地方需要稍作解释,一是“淮南”,指淮南王刘安;一是“蟾”,指明月。据说,刘安的这项发明得益于他的神仙梦。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为“淮南王”。他生性喜好炼丹之术,潜心炼丹欲求长生不老。众所熟知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和他有关。刘安一生耽于修炼丹药,他在一次炼丹过程中用磨制的豆汁来培育丹苗,结果豆汁与盐卤意外凝结成美味可口的“豆腐”,并最终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朝鲜、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周边国家。现在恐怕遍及全世界。
【谚语俗语第39句】:爸爸给我十元钱,让我放在身边零用,结果一天就用完了。爸爸说:“你真是有钱不隔宿,有米不喝粥啊!”(江苏·海安)
【谚语俗语第40句】:【寿比南山】“寿比南山”比喻人的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寿比南山”源出《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诗经,民间诗歌居多,一般没有作者姓名,又是属于文学作品,至于是指哪座南山,无可考据。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西安南边的终南山;一说是指山东益都县的云门山。《现代汉语词典》上说是指终南山。然而,云门山的遗迹较多,因其在城南,故亦称南山。在山东云门山北崖上,镌刻着一个巨大的“寿”字,字高【第7句】:5米,宽【第3句】:7米,气势磅礴,苍秀峥嵘,远远望去,此字上刺青天,下屹大地,宛若巨匾,和云门山山体融为一体,雄浑奇伟,横绝寰宇。据史料称,此“寿”字出自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管家周全的手笔。 1981年,益都县文物局首次拓下这个书法与雕刻技术双绝的“寿”字。拓字时,以60米白布代纸,15公斤鸡蛋清调【第3句】:5公斤朱砂为墨,分段拓下了这个“寿”字。在益都县县城里,自古有“寿比南山”的说法。人们提到老人长寿时,总是说“寿比云门山”。
【谚语俗语第41句】:【 提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感到重,实际上并不重。谓把 容易的事情看得太难。《燕山夜话》:“俗话说:提起千斤重, 放下二两轻。有若干问题往往看得太严重了反而无法解 决,也许无意中很随便就解决了问题。”
【谚语俗语第42句】:檀香木盖茅坑——香臭不分
【谚语俗语第43句】:【偷吃禁果】“偷吃禁果”多指未婚男女青年发生性行为而导致怀孕,它源于西方的一个传说。伊甸园是上帝创造的供亚当与夏娃居住的乐园。上帝警告亚当不能偷吃“分辨善恶的智慧树”上的果子,不然就会马上死去。但亚当和夏娃在狡猾的蛇的引诱下偷吃了禁果,他们的眼睛打开了,看见自己赤身裸体。上帝惩罚蛇,让它吞食尘土,用腹部在地上爬行。而没有服从他指示的夏娃则将在怀孕分娩时遭到痛苦,并永远受亚当的管辖。亚当则将终生为每日的口粮在大地上辛苦操劳。上帝用兽皮将二人遮身并把他们逐出乐园,避免他们再吃生命之果而获得永生。并派了一个天使守在乐园的东方,防止人类再进去。原来偷吃禁果就意味着付出代价,人生就是受苦也是上帝安排的。
【谚语俗语第44句】:【推开天窗说亮话】见“打开天窗说亮话”。
【谚语俗语第45句】:【砍的不如镟的圆】(谚)镟(xuan):用车床或刀刃转着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镟下的圆。 比喻编造的假话不如顺情合理的话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灵活应付好。 也作“砍的不圆镟的圆”。
【谚语俗语第46句】: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谚语俗语第47句】:九月的菊花逢细雨——点点人心
【谚语俗语第48句】:【左不是,右不是】(惯)指怎么做也不合适,不知怎样才好。
【谚语俗语第49句】:暑假里,哥哥自学了汉语大专课程,我却整天和小伙伴玩耍。爸爸戳着我脑袋说:“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你呀,得好好向你哥哥学习!”(浙江·绍兴)
【谚语俗语第50句】:【八十岁学吹鼓手】(惯)吹鼓手:旧式婚丧礼仪中吹奏乐器的人。 指年纪大了还去学某种技艺。
【谚语俗语第51句】:【闭塞眼睛捉麻雀】(惯)比喻目标不明确,盲目行动。
【谚语俗语第52句】:【 三年等个闰腊月】意即等待机会。相关的:十年难逢闰 腊月。西戎《两涧之间》:“咱们三年等他个闰腊月,不信他 们就没有用咱的时候。”
【谚语俗语第53句】:【黄柏汁里泡过的——苦不堪言】(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指生活苦得不能用言语形容。
【谚语俗语第54句】:麻绳打毛衣——乱牵扯
【谚语俗语第55句】:【百岁光阴如过客】(谚)过客:过路的客人。指人生短暂。
【谚语俗语第56句】:梦里拾钱——空喜一场
【谚语俗语第57句】:【这手来,那手去】(惯)1指钱仅仅从手中过一下,并不花用。2指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 3指日子不富裕,没有积蓄。
【谚语俗语第58句】:蜜蜂的窝巢——窟窿多
【谚语俗语第59句】:【 咸吃萝卜淡操心】感觉淡而吃咸。咸、闲谐音,淡,无味, 谓白操心,不值得。张贤亮《绿化树》:“他也是成吃萝卜淡 操心!咱们的事,不要人多嘴!我有我的主意。”
【谚语俗语第60句】:【腹中剑,口中蜜】见“口有蜜,腹有剑”。
【谚语俗语第61句】:【棋争一着先】(谚)下棋时争取领先一步,就会步步主动。比喻做事或与人竞争,要尽量避免被动,先下手为强。
【谚语俗语第62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释义:虽不是亲身经历,但也知道一些。例句:谁都是在行的?孩子们这么大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
【谚语俗语第63句】:人群里有聪明人,高山里有金和银。
【谚语俗语第64句】:【书记】“书记”这个称呼人人知道,指政党或团体等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也有称主席的)。有人认为“书记”一词源于国外,其实,在我国占已有之,也是一种官职,比如唐代诗人高适、岑参皆任边塞幕府“掌书记”的职务,《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所住寺庙里也有“书记”。这些书记都是指掌管文书、档案的小职员。 “书记”这个词本身虽然不是舶来品,但把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织织负责人称为“书记”,却是源于国外的。据说,马克思与恩格斯曾在巴黎会面,商讨成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后更名为共产党)的事宜。恩格斯问马克思,该怎样称呼这个组织负责人,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回答:就叫书记。在1850年左右的英、法、德等国,已经实行了较为完整的公务员制度,当时的“书记”是级别很低的负责事物性工作的小勤务员,也许马克思将共产党组织负责人称为书记,也是希望担任这个职务的人能够勤勤恳恳地工作,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完全、彻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公仆。
【谚语俗语第65句】:爸爸很忙,但他答应星期天带我去爬山,我真有点不敢相信。爸爸认真地说:“盐值钱,酱值钱,说句空话不值钱。说到就要做到!”(河南·社旗)
【谚语俗语第66句】:【豹死留皮,雁过留声】释义:人应该留下好名声或留下姓名。例句:俗话说,豹死留皮,雁过留声,人一辈子,能像鲁班爷那样,在世上留下几座悬空寺、赵州桥,为后代景仰,被同行推崇,也算没白到人世上走一遭。
【谚语俗语第67句】:【明人不做暗事】(谚)明人: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背地里做的见不得人的事。指明人做事正大光明,绝不鬼鬼祟祟,搞阴谋诡计。 也作明人无暗事。 明人不做暗事,好汉不使暗拳。
【谚语俗语第68句】:【病急乱投医】病势危急,不管医生好坏赶紧去找。谓形 势急迫,来不及考虑和选择。香港唐人《金陵春梦》:“他还 说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办法,一向是中国病人到了群医束手 时的办法,也就是把死马当活马医的做法,效果如何,不问 可知。”
【谚语俗语第69句】:出土的甘蔗——节节甜
【谚语俗语第70句】:【老和尚念经——过一天算一天】(歇)指得过且过,敷衍地过日子。
【谚语俗语第71句】:【走桃花运】见“交桃花运”。
【谚语俗语第72句】:【留后手】(惯)指为避免以后发生困难而采取留有余地的措施。
【谚语俗语第73句】:【 天塌不了,地陷不了】不可能发生险情,无须顾虑。或说: 天塌不下来。成语:杞人忧天。姚雪垠《李自成》:“天塌不 了,地陷不了,官军把咱们从商洛山赶走不了。”
【谚语俗语第74句】:被窝里放屁一臭自己;独吞
【谚语俗语第75句】:好汉打虎不打猫——找对手
【谚语俗语第76句】:【躲了雷公,遇了霹雳】释义:雷公:神话传说中的雷神。比喻躲过了一场打击,又遇到另一场打击。例句:蒯公又想道:“天下举子像鲜于‘先辈’的,谅也非止一人,我不中鲜于同,又中了别的老儿,可不是‘射了雷公,遇了霹雳’!”
【谚语俗语第77句】:空手抓山蹦子一不是好逮(得)的
【谚语俗语第78句】:【耳朵是棉花做的】耳根软,无主见,易为别人的话所影 响。明代《醒世恒言》:“刘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就依着老 婆,忙去叮嘱张六嫂不要泄露。”
【谚语俗语第79句】:西施戴花——美上加美
【谚语俗语第80句】:【靠山吃山,靠山养山】(谚)靠着山区居住,就要凭山区的资源养活自家;靠山区资源养活,就必须爱护与建设山区。指在什么环境就靠什么生活,靠什么生活就必须在这方有所投入。 也作靠山吃山,吃山养山。 靠山吃山要养山,造林成林要护林。
【谚语俗语第81句】:【水不激不能破舟,矢不激不能饮羽】(谚)饮羽:饮没箭身尾部的羽毛,指箭射入很深。水受的阻力不大,就激不起破舟的浪;弓弦的拉力不大,就射不出饮羽的箭。比喻人没有激励,就不会有昂扬的斗志。 也作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 水激则悍,矢激则远。
【谚语俗语第82句】:棺材出了[指出殡后]才讨挽歌钱——晚了:迟了
【谚语俗语第83句】:【越渴越吃盐】(谚)吃盐多了口渴,越口渴越吃盐,越吃盐就越口渴。比喻人越是没钱,却越需要花钱,或越是无力应付困难,困难偏偏越多。
【谚语俗语第84句】:【春忙夏忙,绣女下床】(谚)春忙:春耕春种大忙时节。夏忙:夏收夏管大忙时节。指在农业生产的大忙季节里,绣花的闺女也要走出闺房参加劳动。
【谚语俗语第85句】:【得理不让人】(惯)指占了理,就不肯宽容、饶恕别人。 也作“得理不饶人”。
【谚语俗语第86句】:【乌龟吃了萤火虫——心里明】(歇)萤火虫:昆虫,腹部末端有能发光的器官。明:本指明亮,转指明白。指心里很清楚、明白。
【谚语俗语第87句】:【顺风使令箭】(惯)比喻顺应形势发展,根据情况再作出决断。
【谚语俗语第88句】:【话想三道,稳;绳捆三道,紧】(谚)三:多的约数。说话反复思考才能稳妥;捆东西多束几匝才能紧牢。指说话贵在多想少说。
【谚语俗语第89句】:【天塌下来有地接着】表示能够承受,不会有什么困难。王 统照《山雨》:“本来那边是那边,他们是他们,天塌了有地接 着,到了时候,吃亏也没他们的份!何苦替古人担忧?”
【谚语俗语第90句】:【看戏问名角,吃饭问名厨】(谚)名角演戏,会吸引众多的观众;名厨掌勺,会招徕众多的食客。指无论哪个行业,要想繁荣昌盛,必须提高知名度。
【谚语俗语第91句】:【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歇)《西游记》第二回描写,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学成七十二般变化,念个咒语,要变什么就变成什么。形容多变,难以预测。
【谚语俗语第92句】:【绵里针,肉里刺】(惯)绵:丝绵。 藏在绵里的针,扎在肉里的刺。形容人外表和善,内心刻毒。
【谚语俗语第93句】:【泡蘑菇】(惯)1比喻拖延时间。 2比喻故意纠缠。
【谚语俗语第94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释义:极言苏州、杭州可与天堂相媲美。例句:江南真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像我们这地狱世界。
【谚语俗语第95句】:飞机上摆手——高招
【谚语俗语第96句】:弟弟和我常常在一起打闹,惹得妈妈心烦意乱,她说:“你俩呀,是弯刀对着瓢切菜,瘸驴驮个破口袋,杏掺南瓜对色了。”(内蒙古·开鲁)
【谚语俗语第97句】:【 拣到篮里就是菜】不论条件,到手就算数,有了就行。 拣,也说:挖、挑、搭、拾、抓。马烽《临时收购员》:“收回来多 少算多少,拣到篮篮里就是菜。”
【谚语俗语第98句】:关公不杀曹操——思念旧情
【谚语俗语第99句】:姑姑来我家做客,妈妈要把前几天借她的钱还给她。姑姑笑着说:“你们先用吧,我不急用。”妈妈一边递钱一边说:“借钱有头,还钱有期。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河南·淇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48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