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述林民间俗语俗话文案,句句漂亮!
【谚语俗语第1句】:老鼠吃秤砣——嘴硬
【谚语俗语第2句】:我和妹妹经常吵架,都说对方不好。奶奶听见了说:“行了,行了,你们俩别吵了,一个碗不响,两个碗叮当。”(江苏·无锡)
【谚语俗语第3句】:【大佛三百五,各有成佛路】(谚)三百五:泛指多。比喻人在修行或事业的进取方面,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办法。
【谚语俗语第4句】:【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东,东家,雇主。意即干活必须 符合东家的目的,才是有效劳动。或说:木匠不随东,累死 也无功。《北京日报》(1984,5,24):“事事不由东,累死也无 功。这个东就是市场信息、用户的需求。”
【谚语俗语第5句】:【大懒推小懒】不想负责,互相推委。周立波《山乡巨变》: “你自己没有脚呀?大懒使小懒,还骂人呢。”
【谚语俗语第6句】:我玩到很晚才回家,一进门,妈妈就埋怨开了:“像你这样,若能考上大学,我就巴掌煎干鱼。”(江西·吉安)
【谚语俗语第7句】:【采动荷花牵动藕】释义:比喻触动或牵连到了某人。“牵动”又作“动了”。例句:崔永光谦逊地说:“采动荷花牵动藕,军民本是一家人。人民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
【谚语俗语第8句】:放学回家,我感到很渴,抄起水瓢舀上凉水就要喝,奶奶硬是不让。她一边给我倒开水,一边说:“喝开水,吃熟菜,不拉肚子不受害。”(河北·武安)
【谚语俗语第9句】:【老牛拉破车】指速度太慢。马烽《临时收购员》:“我想收 购工作也不能再老牛拉破车了,我们下决心好好完成上级 规定的指标。”
【谚语俗语第10句】:【二月间的桃子——不熟】(歇)本指桃子尚未成熟,转指对人或事物不熟悉。
【谚语俗语第11句】:【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谚)不要怕山高,山越高越有攀头;不要嫌路远,路越远越有奔头。指目标越是高远,越能磨炼意志,成就大的事业。
【谚语俗语第12句】:【慈悲胜念千声佛,作恶空烧万炷香】(谚)慈悲:为人慈善、富于同情心。只要心怀慈悲,远胜过成天念佛;如果为非作恶,烧香再多也枉然。指为人贵在行为端正,心地善良,而不在于念佛勤,烧香多。
【谚语俗语第13句】:草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谚语俗语第14句】:大船开进小河里——搁浅
【谚语俗语第15句】:大狸猫伸懒腰——唬(虎)起来了
【谚语俗语第16句】:【端公家饭碗子】见“吃皇粮”。
【谚语俗语第17句】:大轴子裹小轴子——画里有画(话里有话)
【谚语俗语第18句】:【闯江湖】(惯)旧指闯荡四方,以从事算卦、卖艺、卖药、治病等职业谋生。
【谚语俗语第19句】: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谚语俗语第20句】:妈妈常教育我们说:“有麝不用扬,风刮自来香。自己说自己千句对,不如别人夸你一句话好。”(河南·长垣)
【谚语俗语第21句】:口袋里盛娃娃——装人
【谚语俗语第22句】:晴天带雨伞——有备无患
【谚语俗语第23句】:【一丈水,退八尺】(惯)比喻满腔的怒气消了一大半。
【谚语俗语第24句】:夹在磨扇里——上下受压
【谚语俗语第25句】:【长处掏,短处捏】(惯)形容人贪婪吝啬,处处占便宜。
【谚语俗语第26句】:妈妈指挥爸爸干活,还没等一件事干完,又催着干另一件事。爸爸笑着说:“就是满屋子老鼠乱跑,两只手也只能捂一个窟窿啊!”(河南·安阳)
【谚语俗语第27句】:家里蒸年糕,刚一起锅,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吃了一块。妈妈问是谁吃的,我红着脸说:“不知道。”妈妈说:“别瞒我,出门观天色,出言看脸色。不用说,我也猜得着。”(江西·湖口)
【谚语俗语第28句】:【快马不用鞭催,响鼓不用重锤】见“好马不用鞭催”。
【谚语俗语第29句】:舅舅做生意亏了本,心灰意冷的,妈妈劝他:“你呀,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好花要有绿叶镶,能人还须众人帮。还是先跟亲戚商量一下再说吧!”(宁夏·固原)
【谚语俗语第30句】:长颈鹿脖子仙鹤脚——各有所长
【谚语俗语第31句】:【姻缘配合凭红叶,月老夫妻系赤绳】(谚)红叶:唐朝卢渥在御水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有绝句:“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发放宫女,卢渥与题红叶诗的宫女结为夫妻。月老:月下老人,传说月下老人用红绳系住男女足,二人即成夫妻。旧指男女婚配必须通过一定的媒介,并由专人主持。
【谚语俗语第32句】:狗咬叫花子一畜生也欺穷苦人
【谚语俗语第33句】:【腊月生的,冻手冻脚】释义:腊月天冷,冻手、脚。“冻”与“动”谐音。比喻人手脚不老实,好动。例句:我对耿大田说:“你这个人,腊月生的,怎么老是冻(动)手冻(动)脚呢?”
【谚语俗语第34句】:【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谚)一个人成仙飞到天上去,家里的鸡狗也都跟着成了仙。本指一人成仙,全家都随着上了天;后借指一人当官得势,沾亲带故的人都借势发了迹。 也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成佛,鸡犬升天。
【谚语俗语第35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惯)比好的差一些,比差的好一些。指处于中等水平。
【谚语俗语第36句】:赶集不带钱——看热闹
【谚语俗语第37句】:【饭越捎越少,话越捎越多】(谚)托人捎饭食,捎着吃着,越捎越少;托人捎话,捎着添着,越捎越多。 指传言会越传越多,越传越走样。
【谚语俗语第38句】:【 吃不了兜着走】字面意思为:食物吃不完带走。吃不了, 兼指吃不消;兜着,兼指全部承担责任。海外於梨华《寻》: “女孩子一怀孕,他如不负责任,人家父母必来找他算账,他 吃不了兜着走。”
【谚语俗语第39句】:吃饭舔碗边——穷相毕露;吝啬鬼
【谚语俗语第40句】:【铁树也有硬虫攒】(谚)即使是铁树,也会有硬虫钻得进。指再坚硬的东西也有虫能咬。
【谚语俗语第41句】:【有钱难买不卖货】(谚)别人不卖的货,有钱也买不到。比喻别人不愿意的事,是强迫不得的。
【谚语俗语第42句】:【行得端,走得正】释义:行为光明正大。例句:“咱行得端,走得正,众人有眼哩!仇人不仇人小事,要叫我维持,向日本人低头,我是坚决不干!”
【谚语俗语第43句】:【老母猪吃万年糠】(惯)比喻重提老早以前的事。 也作“老母猪嚼万年糠”。
【谚语俗语第44句】:豺狼朝着羊群笑——用心歹毒
【谚语俗语第45句】:【吃闭门羹】(惯)比喻前去拜访却被人拒之门外。
【谚语俗语第46句】:【豆芽不可做柱,丫头不可做主】释义:丫头做不了一家之主,就像豆芽做不得柱子一样。比喻女子担当不了大任。
【谚语俗语第47句】:【茶壶不强好嘴子】(惯)比喻虽然没有本事,却特别能说会道。
【谚语俗语第48句】:【猪八戒走在冷铺中坐着——丑的没对儿】(歇)冷铺:生意冷落的铺子。没对儿:没有人相配对儿。 指人丑陋无比。含讥讽意味。
【谚语俗语第49句】:小窟窿——掏不出大螃蟹
【谚语俗语第50句】:离开人民找不到幸福,爱祖国才有好生活。
【谚语俗语第51句】:【千年大道走成河】(谚)指长年走人的大道,因为被践踏得多,越来越低陷,终有一天会变成河道。
【谚语俗语第52句】:鳄鱼生疮——瞒不住
【谚语俗语第53句】:【明人不待细讲】(谚)明人:悟性很高的人。对明人讲话,点到为止,不必啰嗦重复。 也作明人不必细说。 明人不消细说。 明白人不用多费话。
【谚语俗语第54句】:【鲜花插在牛粪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谚语俗语第55句】:【不识风云事,休在山里行】(谚)风云事:风云无常的天气变化。指山中风云变幻不定,摸不准天气变化的规律,就不要在山中行走。比喻社会人事复杂多变,没有适应能力就难在其中周旋。
【谚语俗语第56句】:光头上面长虱子一无处藏身
【谚语俗语第57句】:【打人一拳,防人一脚】(谚)打人家一拳,要防人家一脚。指向人进击要防人反扑。 也作“打出一拳去,谨防一脚来”。
【谚语俗语第58句】:人死了才抓药——晚了:迟了
【谚语俗语第59句】:蜈蚣遇到眼镜蛇——个比一个毒
【谚语俗语第60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击又拉拢。成语:软硬兼施。老 舍《骆驼祥子》:“她撇开嘴,露出两个虎牙来。‘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 诉你!“不……’祥子想说,‘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没 有想齐全。”
【谚语俗语第61句】:丈夫因舍不得花钱修车,不幸把髌骨磕碎了,到医院治疗,花了几千元。他妻子逢人就说:“他啊,没见过他省那几个钱,小窟窿掏出了个大螃蟹。”(河南·正阳)
【谚语俗语第62句】:【一心不二用】(谚)一个人的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情上。指人做事必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思想分散必定一事无成。 也作一心不能二用。 一心不可二用。
【谚语俗语第63句】:【杀鸡焉用牛刀】此语比喻不能大材小用或小题大做。谁能想这样一句俗语竟然出自孔圣人之口。《论语·阳货》记载,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游任武城宰。有一次,孔子到武城去,听到城里有弦歌之声,微微一笑说:“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说,武城这样一个小地方没有必要推行礼乐大道。子游一本正经地说:“过去您教导我们说:‘君子懂得礼乐之道就会有仁爱之心,小人懂得礼乐之道就容易被役使。’我正是按照您的教导去做的呀!”孔子听后对其他学生说:“子游说得对,我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谚语俗语第64句】:【先下米,先吃饭】(谚)做饭时,谁先往锅里下米,谁就先吃上饭。比喻做事启动早的,自然就有早成功的希望。
【谚语俗语第65句】:【嫩扁担难压千斤】(谚)嫩扁担:尚未经受过打熬的扁担。比喻年轻人没有社会经验,难以承担重任。
【谚语俗语第66句】:【刀切豆腐——两面光】见“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谚语俗语第67句】:树上搁油瓶——好险;冒险;危险
【谚语俗语第68句】:书店里失火——字燃(自然)
【谚语俗语第69句】:【娘】“娘”是对母亲的称呼。但“娘”字产生时,却不是指母亲。南朝萧齐的《玉篇》解释说:“娘,女良切,少女之号。”当时该字并非母亲的代称,而是指年轻女子。作为母亲的称谓,当时习用“孃”字。“娘”、“孃”读音相同。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指出:“唐人此二字分用画然,故耶孃字断无有作娘者。今人乃罕知之矣。”意思是在当时,人们把“娘”、“孃”二字区分得非常严格,没有用“娘”字作为母亲代称的。考察唐代小说诗词,确实如此。“娘”字基本上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如武媚娘、杜十娘、谢秋娘等。或者用“娘子”等作为年轻女子的泛称。涉及母亲代称,则用“孃”字。如杜甫《兵车行》:“耶孃妻子走相送。” 不过,由于“娘”、“孃”两字发音相同,后来人们逐渐用“娘”字代指母亲了。到了明清时期,甚至超过“孃”的用法。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汉字进行简化改革,干脆用“娘”字取代“孃”字,“娘”字代指年轻女子的意思便废弃不用了。但“姑娘”仍旧指年轻女子,应是古意的延续。
【谚语俗语第70句】:【发空头支票】见“开空头支票”。
【谚语俗语第71句】:【骆驼搁在桥板上,两头无着落】释义:骆驼背有驼峰,仰卧桥板上,头和尾没有着落处。比喻两方面都无着落,处境困难。例句:陶子尧一听这话,脸上一红,知道各事瞒他不过,不妨同他实说,或者有个商量。便说:“我现在好比骆驼搁在桥板上,两头无着落。你总得替我想个方法才好。”
【谚语俗语第72句】:【人在曹营心在汉】见“身在曹营心在汉”。
【谚语俗语第73句】:镜花水月——虚像
【谚语俗语第74句】:鸭子上架——靠猛劲;逼出来的;逼的
【谚语俗语第75句】:菜籽里的黄豆——数它大
【谚语俗语第76句】:【王八看绿豆——对了眼】(歇)绿豆:这里指绿豆的种子。王八的眼睛与绿豆相似,转指合乎自己的眼光。指品行不好的人彼此情投意合。常含讥讽意味。 也作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王八瞅绿豆——对上眼儿。
【谚语俗语第77句】:【人有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谚)人有谋害虎的打算,虎也有伤害人的行动。比喻在竞争中,双方都有封杀对方的心计与行动。
【谚语俗语第78句】:【半天里抹糨子——糊云】(歇)糨子:浆糊。糊云:谐“胡云”。指信口胡说。
【谚语俗语第79句】:【不受磨炼不成佛】释义:不经受磨炼不会成为出色的人。例句:“不受磨炼不成佛,要不是受了刘队长的那次教训,这些日子还不知得闯多少祸!”
【谚语俗语第80句】:【驼子摔跤,两头不着地】驼子不能平躺在地上。借指没着 落,或两头落空。香港唐人《金陵春梦》:“如果还有其他纠 葛,那我就不准备杀死他,以免讨好了这一面,得罪了那一 方;驼子跌筋斗,两头不着实。”
【谚语俗语第81句】:我跟妈妈学着套被子,可棉絮比被单大了一圈儿,怎么也套不好。妈妈说:“棉絮没娘,越拽越长。”(河北·临西)
【谚语俗语第82句】:刺猬钻进蒺藜窝——针锋相对
【谚语俗语第83句】:【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释义:不打没母亲的孩子,不骂赔礼道歉的人。例句:举手不打无娘子,开口不骂赔礼人。赔礼人偷眼看她说话的效果,发现家喜嫂虽然没有用言语回答她,但乔兰弟从她烈性的面孔上看到圆满的答案。
【谚语俗语第84句】:【瓜好吃,夜难守】释义:看瓜守夜很辛苦,不容易。例句:他边吃边称赞说:“看二大爷哕,这些瓜都能叫上名呀!有的说:瓜好吃,夜难守。大爷一个人睡这里不怕呀?”
【谚语俗语第85句】:【老表】“老表”是江西人的别称,此称从来没有外传或扩大地域,是江西人的“专利”。为什么称江西人为“老表”呢?传说朱元璋同元军作战,被打得大败,而且身负重伤逃到江西康山地方,当地贫苦乡民知道他是反对元朝的,就把他藏到山洞里,治伤供食,使朱元璋的伤口很快治愈。当要离别乡亲时,他非常感激,老乡们好像未卜先知地对他说:“你要是将来当了皇帝,恐怕就不认得我们平民了!”朱元璋连忙回答说:“不会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们只管来找我。”老乡们说:“皇宫大院的,我们去哪里找你?就算找到了,我们平民又哪里进得去?文案高兴高兴算了。”朱元璋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就说是我朱元璋表亲来找就行了。” 1368年,朱元璋真的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有一年,江南一带发生了旱灾,尤以江西为重。广大农民每年还是分夏秋两季向朝廷交纳赋税,并要按丁服“徭役”。贫苦乡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想起了“朱老表”,于是,乡民来到朝廷后,自称是朱元璋的老表,获准进了皇宫大院。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真的召见了他们,并详细地听了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结果.在这一年,朱元璋下令减免了他们的税收。从此,“老表”便成了江西人的代名词。外人不知道就里,还以为“老表”是笑话江西人土气呢。
【谚语俗语第86句】:我和妹妹穿的布鞋都是奶奶用碎布拼凑着做出的。她说:“这叫有破布没破鞋,只要你心灵手巧,就能变废为宝。”(河南·南阳)
【谚语俗语第87句】:【提哪把壶哪把壶不开】(惯)形容事事不顺利。
【谚语俗语第88句】:【问不出个子丑寅卯】(惯)子丑寅卯:地支的前四位,比喻各种事情。指什么话也问不出来或什么答案也得不到。
【谚语俗语第89句】:【拉住状元喊姐夫】(惯)讥讽人不顾廉耻去攀附权贵。
【谚语俗语第90句】:【一口咬断铁钉子】(惯)形容人果断、坚决,说话算数不翻悔。
【谚语俗语第91句】:盘山公路——净兜圈子;净绕弯子
【谚语俗语第92句】:【四面点火,八方冒烟】到处制造麻烦,制造事端。《【第9句】:11 美国恐怖大爆炸》:“从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希望美国对于自 己的行为要更检点一些,不要四面点火,八方冒烟,到处得 罪人,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自己。”
【谚语俗语第93句】:【 说谎不瞒当乡人】说谎有人知道底细。明代《西游记》: “哥啊,常言道:说谎不瞒当乡人。就来弄虚头,捣鬼!怎么 说降了妖精,就抬轿来送师父,却又来叫战,何也?”
【谚语俗语第94句】:【攀得高,跌得重】见“爬得高,跌得肿”。
【谚语俗语第95句】:【笑掉了大牙没人补】对讥笑者表示不满。意即没有什么 可笑的,当心别笑出毛病来。没人补,也说:没人拾。类似 的:笑掉了下巴,砸坏了脚面子。冯德英《苦菜花》:“笑什 么,笑?笑掉了大牙我可不给你们拾!”
【谚语俗语第96句】:【没玻璃的眼镜框子,再也盖不住烂眼边儿了】释义:比喻真相掩盖不住了。例句:往回想也罢,往远看也罢,越想越清楚,越看越透亮;没玻璃的眼镜框子,再也盖不住烂眼边儿了!
【谚语俗语第97句】:【十月无工,只有梳头吃饭工】(谚)农历十月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节,除去洗脸梳头、做饭吃饭,简直就没有做活的时间。指农历十月白昼最短。
【谚语俗语第98句】:【五十年不变】原指香港回归,制度五十年不变,借指长期 定型。香港梁凤仪《千堆雪》:“整个人,如假包换的五十年 不变,在成长过程中既已早定模式,不见得会吸引别人作感 情上的突破。”
【谚语俗语第99句】:【英雄无用武之地】此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再有才能,如果没有机会和平台(条件)去施展也是枉然。后来喻有才能者无施展的环境或机会。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韩信,他曾受胯下之辱,他在羽项部下不得重用,但到了刘邦那里便能大展身手,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奇才。此语源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孝献皇帝·建安十三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这段话展开来讲就是:东汉末年,曹操靖北后,南攻荆州。刘备势单力薄,不能和他抗衡,被迫逃至夏口。诸葛亮主动请缨,与鲁肃一道往东吴去觐见孙权,以“激将计”来游说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说:“值天下大乱,公据江东。吾主聚众于南,与操逐鹿中原。今曹已扫北,乘势南下,大破荆州,威震四海。吾主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远遁于此。望公量力而为,若能合吴越之众,戳力拒之,事宜早决。否则,按兵束甲,俯首称臣,北面而事之。观公外似臣服,内实踌躇,当断不断,祸将至矣。”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51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