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火的民间俗语俗话,越早知道越好!
【歇后语第1句】:【不见鱼出水,不下钓鱼竿】(谚)比喻办事情不见端倪,没有把握,就不贸然采取行动。
【歇后语第2句】:【手中没把米,叫鸡鸡不来】(谚)比喻不给人点实惠或没有吸引人的环境与条件,别人就不会向你靠拢。
【歇后语第3句】:【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释义:没有学习过,不知道其中的知识。例句:“这里面有个原因,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现在兴的这号洋码字,我就不会写。”
【歇后语第4句】:【蟛蜞裹馄饨——里戳出】(歇)蟛蜞:蟹的一种,体小,可食用。戳出:蟛蜞做馄饨馅,它的壳、足等会把皮戳破。指在内部搞破坏。
【歇后语第5句】:【摸到韭菜就当葱】(惯)比喻由于简单草率而错把不同的事物当成一回事。
【歇后语第6句】:【肚里有墨水儿】(惯)比喻人有知识,有文化。
【歇后语第7句】:【朽木不可雕也】此语常用以比喻人没有出息,不堪造就,如扶不起来的阿斗。典出《论语·公冶长》: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宰予喜欢白天睡大觉。有一次,孔子发现后生气地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学生,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责备了!” 宰予也够倒霉的,别人说他几句也就过去了,偏偏打瞌睡叫老师撞见了,落了个“青史留名”。
【歇后语第8句】:【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谚)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足智多谋。三个普通人的智谋,能顶个诸葛亮。指人多出智慧。 也作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三个缝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人顶个诸葛亮。
【歇后语第9句】:【毒蛇口中吐莲花】(惯)莲花:荷花。比喻阴险毒辣的人伪装慈善。
【歇后语第10句】:【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见“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
【歇后语第11句】:【眼里揉不进沙子】眼皮内有细小异物就感不适,借指不 能够容忍,不容侵害。老舍《骆驼祥子》:“刘四爷眼里不揉 沙子。把前前后后 所闻所见都搁在一处,他的心中已明白 了八九成。”
【歇后语第12句】:【两口子打架不用劝,放上桌子就吃饭】(谚)两口子:也称小两口,年轻夫妻。指夫妻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小摩擦会自生自灭。
【歇后语第13句】:【笑贫不笑娼】看重金钱,不重道德。反义说:笑娼不笑 贫。李准《黄河东流去》:“城里人是笑贫不笑娼,乡下人是 笑娼不笑贫。”
【歇后语第14句】:【做了皇帝想成仙】谓不知足,贪得无厌。类似的:做了宰 相望诸侯。《民国通俗演义》:“人心不知足,得陇又望蜀,做 了皇帝想登仙,同是中国人,何苦逼得人没处走。”
【歇后语第15句】:老鼠跳到油锅里老鼠偷芝麻——吃香
【歇后语第16句】:爸爸把买好的化肥又卖了,说当时化肥好买。谁知到用化肥时,却怎么也买不到。妈妈说:“你这是卖了儿招女婿。”(河北·大城)
【歇后语第17句】:包大人的告示一开诚布公
【歇后语第18句】:【十六两】把重量单位一斤由十六两改为十两是1959年的事,改了之后,老百姓仍旧沿用若干年。而一斤等于十六两在中国至少存在了两千多年。古代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为十六两,民间有一种说法,既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又有一定根据和理由,且能自圆其说。民间传说一斤中每一两都是一颗星,十六两就是十六颗星,包括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卖东西的人在称重量时,不短斤少两,讲究诚信,就会得足星,尤其是得到福、禄、寿三星。如果心地不良,克扣重量,就会损星。克扣一两就会减福,克扣二两就会损禄,克扣三两就会折寿。所以商家应该诚信,否则会受到上天的谴责或遭受不祥的事情。这显然是一种附会,用这种说法使不良商贩有所收敛。但古代的秤确实和北斗七星是有联系的。古时候人们把北斗七星的第四星和第五星分别称为“天权星”和“玉衡星”,前四星像一个斗,后三星像一个柄,斗和柄相互依托,保持平衡。所以,古人就把秤杆叫做“衡”,把秤砣叫做“权”,把表示重量.的若干等分叫做“星”,如“定盘星”。所以,无论经商也好,从政也好,都要敬畏手中的权力,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有句台词:天底下有一杆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盘的星。
【歇后语第19句】:【吃了秤砣——铁了心】(歇)本指心变成铁打的,转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决心。 也作“吞下秤砣——铁了心”。
【歇后语第20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谓新陈代谢是普遍规律,无须留恋 旧的。类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长。台湾梁实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导父母,莫要心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歇后语第21句】:王某横行乡里,无法无天,最终被公安局抓去判了刑。李大爷说:“马横有缰绳,人横有王法,就知道他横行不了几时。”(河北·抚宁)
【歇后语第22句】:【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谚)骡子能负重,但比不上马善跑;是骡子还是马,拉到大道上跑一跑便知。比喻人的才能是高是低,放到实践中检验一番便见分晓。 也作是骡子是马,遛一遛看吧。 是骡子是马,上阵遛遛。上阵:上战场。
【歇后语第23句】:【二姑娘倒贴】在爱情婚姻关系中,一般是男方花钱多,女 方倒贴是不正常的。谓本应该得到好处,反而赔钱,不上 算。陈登科《风雷》:“我们呢?一个铜扣子未见,还来个二 姑娘倒贴,欠你两壶酒钱。”
【歇后语第24句】:【草绿色军服】“草绿色的军服”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20世纪初,英国人为了掠夺非洲南部的财富,派军队进攻非洲的布尔人。当时,布尔人的武器不如英国军队。为了战胜数量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英军,布尔人便根据非洲的山地特点,穿上草绿色的衣服,并把武器也涂上了与草木相似的颜色。他们悄悄地躲在丛林里,敌人简直看不出丛林里有人。而当时的英军却穿着很显眼的红色军服,暴露得十分清楚。由于英军目标太明显,布尔人老远就可以用武器射击,英军被打死打伤七万多人。后来,英国军队接受了这个教训,将红色军服改为暗绿色。以后,各国的军队也相继把军服改成了黄色或草绿色。
【歇后语第25句】:【儿行千里母担忧】释义: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惦念他们。例句:“嗯!常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你娘虽说死了,还有我,还有你姐姐哩!心上牵你,孩子!”
【歇后语第26句】:天上裂缝——日月难过
【歇后语第27句】:【黄金遍地走,单等有志人】(谚)指财富到处有,只等有志向的人去取得。
【歇后语第28句】:【家常便饭吃得长,粗布衣裳穿得久】(谚)家常便饭:普通人家平常的粗茶淡饭。吃饭最好是家常便饭,穿衣最好是粗布衣裳。指过普通人的生活,最能长久。
【歇后语第29句】:【打火机】现在的打火机小巧玲珑,多用于抽烟者点烟用。打火机品种繁多,花样不断翻新,以至于有人专门收藏打火机,出现了收藏打火机热。世界上第一台打火机是德国化学家德贝莱于1823年发明的,可它的原理却来自中国。其实,转轮打火机源于中国近代的“火镰”。中国先前抽烟的人,都有一杆烟枪(俗称烟袋杆),一个烟袋(盛烟叶用),一块火石和火镰。火镰的取火原理是,用一块比较扁平的石英石,在石英石上的边缘放一点点硝棉,用一块似镰刀状的黑铁,猛地击擦石英石的边缘,擦出火花,燃着硝棉,然后将硝棉放入装满烟叶的烟袋锅子里,以此点烟。现代打火机不过是把火镰换成了转轮,把硝棉换成了汽油,摩擦产生火星点燃汽油。
【歇后语第30句】:老鸹插雉翎——装凤凰
【歇后语第31句】:【官场如戏场】(谚)官场的事,就如同演戏一样。旧指官场荣辱不定,恩怨无常,一切都像是暂时的表演。
【歇后语第32句】:世界上最小的桥梁——鼻梁
【歇后语第33句】:【朋友妻,不可戏】(谚)对于朋友的妻子,要尊重、严肃,不可有任何轻浮的表现。指朋友之间义气为重,对朋友妻尤其不得失礼。 也作朋友妻,不可欺。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
【歇后语第34句】:【百无一有,百巧百穷】(谚)百无一有:技艺上样样都想学得的人,结果是一样也学不到手。百巧百穷:各种技艺都会,但不能精通一门,总不免受穷。指掌握技艺贵在专精,不可贪求全面。
【歇后语第35句】:吴刚砍桂树——没完没了
【歇后语第36句】:【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逃】释义:鸟儿关在笼子里,有翅膀也飞不出去。比喻人处于困境,有本领也无法施展。例句:咱们现在是笼里的鸟儿,有翅难逃啊!待过了这种年月,咱们再设法报仇!早晚要向西霸天和赵六算账的!
【歇后语第37句】:天上飞的雁——当不了盘中菜
【歇后语第38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谓能够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清代《红楼梦》:“老老说哪里话?俗语说得好,与人方便,自 己方便。不过用我一句话,又费不着我什么事。” 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尽量帮助别人,原谅别 人。明代《西游记》:“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 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歇后语第39句】:兄弟俩吵架,大伙儿劝谁谁也不听,可支书一来,兄弟俩都不吱声了。他们的父亲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家这俩小子是半生的红薯——不怕麦秸火,就怕强人捏啊!”(河南·长葛)
【歇后语第40句】:【二八月,乱穿衣】农历【第2句】:八月气温发生变化,正是换衣 季节。也指过渡时期,情况复杂。《中国教育报》( 1993,7, 4):“现在的社会如二八月乱穿衣,可是青少年们没有那么 高的辨别力呀!”
【歇后语第41句】:【足寒伤心,民怨伤国】(谚)指脚受寒了,就会伤及心脏;同样道理,人民对执政者的怨怒,会直接影响国家的和谐,社会的稳定。
【歇后语第42句】:【 成大事不记小仇】要做成大事,不应该计较小的冤仇,要 能够容人。姚雪垠《李自成》:“他的左右都巴不得一下子攻 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歇后语第43句】:耗子吃米汤——糊嘴巴
【歇后语第44句】:【春风不入驴耳】指听不进去。成语:对牛弹琴。清代《醒 世姻缘传》:“谁知对牛弹琴,春风不入驴耳,口里阳为答应, 背后依旧打点要做滑家的新郎。”
【歇后语第45句】:【一个人是龙,挑不起天来】一个人能力再大,总是有限的, 不能包办一切。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女》:“你一个人是 龙,也挑不起天来,独拳难打虎,你走了,我心里这块石头就 放下来了。”
【歇后语第46句】:【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释义:不是干某一行的人,就不要干某一行的事。例句:“这个考语还是请你尧翁代拟了吧。‘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兄弟实实在在有点来不得了。”
【歇后语第47句】:【你开你的顺风船,我行我的逆浪舟】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例句:大哥,潘字号的家规可是你立的。你再这样干,咱们就散伙!你开你的顺风船,我行我的逆浪舟。
【歇后语第48句】:【黄梅天十八变】释义:指黄梅天气候多变。例句:黄梅天……又以其对忽睛忽雨,谚有云:“黄梅天十八变。”
【歇后语第49句】:【贪产贫,惜产穷】(谚)贪产:贪占产业。惜产:死守产业。指对财产贪占或死守不舍的,都会受穷受困,不得自在。诫人不可贪占,也不可吝啬。
【歇后语第50句】:【泼水节】在影视剧中,看到泼水节很浪漫、很好玩、很开心。其实,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傣历的年节,在农历清明的后十天。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傣族家乡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后来来了一个火魔,使傣族家乡变得酷热干燥,寸草不生。火魔接连抢走了七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其中一个最小的叫依香。她聪明伶俐,为了除掉火魔,她设法取得了火魔的信任。傣历六月(农历三月)的一天,她趁火魔高兴时,假意奉承说:“大王,火、刀、剑、水,哪一样武器都不能伤害你,你永远活着该多好啊!”火魔得意至极,便泄露了天机:“我只告诉你一个人,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有一个办法能整死我,只要拔下我一根头发,勒紧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夜里,依香趁火魔熟睡之机,轻轻地从他头上拔下一根头发,在他脖子上一勒,果然火魔的头就掉下来了。可火魔的头一落地,马上就着了火,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依香赶忙把其他六个姑娘叫来,轮流抱着魔头,不让魔头落地。魔头火热滚烫,姑娘们只好不住地往身上泼水降温。她们一人抱一年,直到七年以后,魔头才死去。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为民除害的七位姑娘,便在每年傣历六月(农历三月)举行泼水节。
【歇后语第51句】:【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好不容易,学坏很容易。类似的: 学坏容易学好难。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治得了病治不 了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我是 无力让你们人人修成正果的。”
【歇后语第52句】:【 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技艺要经常练习。不坚持练习,感 到手生,容易荒废。类似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清代《红楼梦》:“我在扬州,也听得讲究过,也曾学过,只是 不弄了,就没有了,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歇后语第53句】:【锣鼓听声,说话听音】(谚)指听话要善于聆听话的弦外之音。 也作锣鼓听声,听话辨音。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
【歇后语第54句】:【破船还有三千钉】见“船烂还有三千钉”。
【歇后语第55句】:【潘郎倒骑驴——永不见你畜牲面】(歇)潘郎:晋代潘岳,字安仁,也称潘安,貌美,诗文中常作为美男子的代称。畜牲:本指驴,转用来骂人。指永远不与坏人见面。 多用来表示断绝关系。
【歇后语第56句】:【牛头不对马嘴】释义:比喻胡拉乱扯,二者毫不相关。例句:苏雨道:“我是苏爷的嫡亲兄弟,特地从涿州家乡而来。”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歇后语第57句】:【三过家门而不入】(惯)传说夏朝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形容一心为公而不考虑个人利益。
【歇后语第58句】:【 贼不走空趟】指不放过好机会。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 女人》:“‘贼不走空趟!’劳改犯人们说,‘吃吧,吃吧,这根黄 瓜是刺儿皮,可脆哩!”’
【歇后语第59句】:【挑字眼儿】(惯)指挑人措词用字上的小毛病。
【歇后语第60句】:【 从天上放下云梯】遇到高升的机会。申跃中《挂红灯》: “对于他自己,虽然不能说是从天上放下了云梯,但也算有 了步步向上的台阶了。”
【歇后语第61句】:【里外不是人】(惯)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歇后语第62句】:卢生借枕头——黄梁一梦
【歇后语第63句】:狗尾巴续貂——头尾不相称
【歇后语第64句】:老鼠啃缸沿——不是瓷(词)儿
【歇后语第65句】:【大人不记小人过】释义:地位高或年长者不跟地位低或年幼者计较。例句:“郭司令,大人不记小人过,我当时,也不晓得,怎么会把那只青铜双耳壶,朝依掷过去。”
【歇后语第66句】:弟弟放学回家,高兴地对妈妈说他当上班长了。妈妈笑着说:“就你头上长牛角——比别人出格。”姥姥听见了说:“不能这么说孩子,你没听见人家说过刀削铅笔——要的就是尖?”(河南·武陟)
【歇后语第67句】: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歇后语第68句】:【富易交,贵易妻】见“贵易交,富易妻”。
【歇后语第69句】:大江大海都闯过来——小河沟还翻得了船
【歇后语第70句】:爸爸帮妈妈洗衣服。爸爸问我有什么要洗的,我没有说话,只是埋头做作业。爸爸不高兴地说:“问你就像问木头。”(江苏·南京)
【歇后语第71句】:【庙门口的狮子——是石】(歇)石:谐“实”。指事情属实。
【歇后语第72句】:【外君子而内小人】(惯)比喻外表上像个品行端正的人,实际上是个人格卑鄙的人。
【歇后语第73句】:三眼枪打兔子——没有准儿
【歇后语第74句】:大年夜晒衣服——今年不干明年干
【歇后语第75句】:【幡杆灯笼——照远不照近】(歇)幡(fan):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旗子。本指照射远处,不照射近处;转指照顾关系疏远的人,不照顾关系亲近的人。
【歇后语第76句】:柏油路上开汽车——稳稳当当
【歇后语第77句】:院里的刘二宝总爱贪小便宜,常惹人嫌。奶奶说:“自己挣来的吃着也香,穿着也光。贪那仨瓜俩枣的,又吃不饱,还落个让人戳脊梁骨,啥多啥少?”(北京·延庆)
【歇后语第78句】:锥子沾香油——又尖(奸)又滑
【歇后语第79句】:哥哥初中毕业后,整天游手好闲,不肯找工作。奶奶批评他说:“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耕田有谷,养猪有肉,你得趁着年轻力壮,多干点活儿。”(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80句】:【八哥嘴巴毒蛇心】(惯)形容人说得好听,而心肠却非常狠毒。
【歇后语第81句】:【大丈夫膝下有黄金】(谚)男子汉的双膝像黄金一样贵重,绝不能轻易折膝向人下跪。指不恰当的下跪有辱人格尊严。 也作“男儿膝下有黄金”。
【歇后语第82句】:【蛟龙归大海】谓到了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地方。类似 的:龙归大海,虎人深山。成语:得其所哉。徐光耀《平原烈 火》:“老周这次回来,就是蛟龙归了大海,咱大队又添了一 员虎将,无论如何,今天得庆贺庆贺!”
【歇后语第83句】:一同学的字写得不好,老师让他从基本笔画练起,他撅起了嘴,很不高兴。老师耐心地说:“先栽稻,后吃米,万丈高楼从地起。写字要循序渐进!”(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84句】:【肥田不如瘦水】(谚)肥沃的田地,也比不上有一股不含肥料的清水。指种庄稼,水比肥料更为可贵,更为有用。
【歇后语第85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释义:冯唐:西汉人,头发都斑白了还只做郎官,一次文帝过郎署,跟他谈论任用将帅的事,谈得很投机,拜他为车骑都尉。景帝时,被贬,出为楚相。武帝时,广求贤才,有人推荐他,可他已经九十多岁,不能任职了。“冯唐易老”是说在能发挥聪明才智时不去发现使用,当要使用时,人已经老了。李广:西汉人,文帝时因征讨匈奴有功,封为武骑常侍,景帝时擢为将军,在同匈奴作战中屡建战功,匈奴畏惧他,称为“飞将军”。到武帝时,李广手下的人因战功封侯的已达数十人,而李广却未能得封。现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形容用人之弊,不能知人善任。也表示一种牢骚,批评人用人不当。例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早就有这样的教训。如果发现了确实是人才,就要果断地把他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
【歇后语第86句】:【人错一次,不能错百次】人应该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改正 错误。刘澍德《桥》:“告诉你们,人错一次,不能错百次,对 我来搞怪名堂,有个啥意思啊!”
【歇后语第87句】:【以狼牧羊,何能久长】释义:用豺狼放羊,如何能日久天长。比喻任用恶人,必受其祸。例句:乙辛复入为枢密使,流岩寿于乌隗路,终身拘作。岩寿虽窜逐,恒以社稷为忧。时人为之语日:“以狼牧羊,何能久长!”
【歇后语第88句】:不吃桑叶的老蚕——净是丝(私)
【歇后语第89句】:【 争气不争财】人要上进,不可图财。清代《醉醒石》:“争 气不争财。只要事成,便是百金,家父不出我出。”
【歇后语第90句】:【猪八戒掉在泔水桶里——得吃得喝】(歇)泔水:淘米、洗刷锅碗等用过的水,可用来喂猪。指得到吃喝的机会。
【歇后语第91句】:【出门碰到劈面雨,行船遇到顶头风】释义:比喻做事遇到困难,不顺利。例句:他刚一出门,正好遇到日本鬼子进村,还没来得及闪开,就被抓住了。真是出门碰到劈面雨,行船遇到顶头风。
【歇后语第92句】:【十个指头不一般齐】(谚)比喻人或事物相互间总有差异,不会人人都一样,事事都一般。 也作十个指头往外伸,长短大小不一样。 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歇后语第93句】:有一道数学题,爸爸给讲了一遍,我还没弄懂,他却做别的事情去了。我对妈妈说:“爸爸辅导他班里的学生那么认真,可是对我……”妈妈接过我的话说:“你爸是家里的和尚不做家斋。”(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94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惯)任何时候都不改变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对事情敢于负责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歇后语第95句】:【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释义:比喻没得到好处,反而受责备。例句:这次欢迎史厂长,你想再尝甜头,来了个老谱袭用。故技重演,没料到热面孔碰了个冷屁股,弄了个蛤蟆吃黄蜂,倒挨了一锥。
【歇后语第96句】:八月十五涨大潮——浪高一浪
【歇后语第97句】:【一身枪眼儿】成为射击的目标、攻击的对象。成语:众矢 之的。《小说月报》(1980,2):“说得有道理。我看还不够, 我知道自己是一身枪眼儿,仇人多。”
【歇后语第98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惯)指了解事情不全面,只了解一个方面,不了解另一方面。 也作知其一,不知其二。 徒知其一,不知其二。
【歇后语第99句】:红布包柑橘——里外都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55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