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网红俗语经典歇后语,看完受益终身!

【谚语俗语第1句】: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谚语俗语第2句】:一脚踩上磅秤台——举足轻重

【谚语俗语第3句】:扁担开花——不可能的事;没人见过;没有的事

【谚语俗语第4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释义:防止可能性极小的意外情况,劝人做事要格外谨慎。例句:“不能大意。”老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谚语俗语第5句】:【登山观虎斗,坐桥看水流/坐山观虎斗】采取旁观态度,伺 机得利。浩然《艳阳天》:“这样一来,乡里立刻就会来人解 决问题,萧长春在上边下边都别想再站住脚了。只有请马 之悦出来重整旗鼓。他越想越美,手都发痒了。真是登上 高山观虎斗,坐在桥头看水流。”

【谚语俗语第6句】:【宁挨杠子不挨针】(惯)杠子:较粗的棍子。宁肯挨棍打,也不肯被针扎。形容人不知轻重,不识好歹。

【谚语俗语第7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意即天地共鉴,天地作证,行为光明 磊落。类似的:天地为凭,日月为鉴。姚雪垠《李自成》:“上 有皇天,下有后土,我李自成倘若对这个案子不一秉至公, 天地不容!”

【谚语俗语第8句】:希特勒上台——不可一世

【谚语俗语第9句】:【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谚:指生意场中不愁卖不了钱,只愁货物不齐全,满足不了顾主的需求。 也借指手艺行业要想使事业兴盛,就必须尽力满足人们的需求。

【谚语俗语第10句】:【医有医德,药有药品】(谚)行医有行医的道德,药物有药物的品位。指医生要以医德为重,用药要以药效为准。

【谚语俗语第11句】:【胆量是斗出来的,志气是逼出来的】(谚)胆量是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志气是由逆境逼出来的。指人的胆量和志气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环境激励的结果。

【谚语俗语第12句】:【 深山出俊鸟】偏僻之处出现人才或美女。张孟良《儿女 风尘记》:“真是深山出俊乌,穷人家居然生下这样的美女。”

【谚语俗语第13句】:【要磨刀,得磨刀石】释义:比喻要在实践中锻炼、考验。例句:桥隆飙道:“要磨刀,得磨刀石。要试真金,得烈火。这些东西,不能光听他嘴上说,要看看他的实力。”

【谚语俗语第14句】:歪嘴和尚——念不了正经

【谚语俗语第15句】:【喝干醋】见“吃寡醋”。

【谚语俗语第16句】: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谚语俗语第17句】:【老要颠狂少要稳】(谚)老年人贵在活泼欢快,性格开朗;年轻人贵在庄重踏实,行为稳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轻人不可轻浮。

【谚语俗语第18句】:【公鸡抱窝,母鸡打鸣】(惯)抱窝:孵小鸡。比喻男人做女人的事,女人做男人的事,作用颠倒了。

【谚语俗语第19句】:【白昼老鼠,不敢见人】释义:比喻胆小怕人。例句:金枝嘲弄地说:“当乡长那阵子倒顶威风,胆子也大,如今却成了白昼老鼠,不敢见人,连徐文盛都比不上。”

【谚语俗语第20句】:【人家偷牛,他拔桩】牛被别人偷走,他拔桩被捉,作了替罪 羊。类似的:没抓住偷牛的,抓住了拔橛的/偷牛的抓不住, 抓住拔桩的/偷菜的捉不住,拔篱笆桩的捉住了/走了牵牛 的,捉住拔桩的。清代《三侠五义》:“银两业已到手,我还在 此作什么?难道人家偷驴,我还等着拔橛儿不成!”

【谚语俗语第21句】:【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见“虱子多了不怕咬”。

【谚语俗语第22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释义:多向几个老师求教就会本领高强。例句:“俗话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往后儿,你要注意随时随地向认字的入学习,多认些老师。”

【谚语俗语第23句】:洋洋拿了别人的一枝钢笔,爸爸批评他说:“从小偷棍子,长大敢撬门;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你若再不悬崖勒马,早晚要身背四两麻绳进监狱!”(河南·郏县)

【谚语俗语第24句】:【三家四靠,倒了锅灶】(谚)三家四家要是都靠着一家来接济养活,那这一家就非倒灶不可。指接济要有限度。

【谚语俗语第25句】:【 蠓虫飞过都有影】不可能没留下痕迹。姚雪垠《李自 成》:“蠓虫飞过都有影,何况是堂堂圣旨来到,能够瞒住 谁?”

【谚语俗语第26句】:【打猎的不说鱼网,卖骡马的不说猪羊】(谚)指各行各业的人不会谈论与本行业无关的话。

【谚语俗语第27句】:【君子成人之美】谓应帮助别人,成全别人。台湾琼瑶《月 朦胧鸟朦胧》:“又觉得自己做得好漂亮,好大方,好有风 度——君子成人之美!”

【谚语俗语第28句】:【挤油水】(惯)比喻靠施加压力来得到好处或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谚语俗语第29句】:【从来好事多风险,自古瓜儿苦后甜】释义:美好的事总要经历许多风险。例句:有句俗话说,“从来好事多风险,自古瓜儿苦后甜”,辛镇也不是避风谷,田家凤投入了另一个斗争的旋涡。

【谚语俗语第30句】:两条腿穿到一个裤筒里——蹬打不开

【谚语俗语第31句】:【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谚)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了荆棘一样生涩。指技艺要想精熟,必须常习常练。 也作三日不练不顺手,两天不念不顺口。 三天不唱口生,三天不演腰硬。

【谚语俗语第32句】:【船小好掉头】(谚)掉头:转向,回身。指船身小,容易转动。比喻人手少、规模小的单位,调整起来方便,没有牵制。 也作“船小掉头快”。

【谚语俗语第33句】: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

【谚语俗语第34句】:【车到山前必有路】释义:事到临头,总有办法解决。例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天老爷自然给人铺排,既是叫咱往那么远去,自然送到咱地头。”

【谚语俗语第35句】:重打鼓来重开张——从头来

【谚语俗语第36句】:【陈谷子,烂芝麻】(惯)比喻年长日久、无关紧要的话语或事情。 也作陈芝麻,烂谷子。 陈年烂芝麻。

【谚语俗语第37句】:【骑上毛驴找毛驴】(惯)比喻到处寻找就在自己身边的东西。

【谚语俗语第38句】:【和尚不知道士】和尚是佛教徒,道士是道教徒。指互不 了解。马烽《刘胡兰传》:“唉,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 士,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哩。”

【谚语俗语第39句】:水牛掉井里——有力使不出

【谚语俗语第40句】:放马后炮——有啥用

【谚语俗语第41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谚语俗语第42句】:荷花结籽——心连心

【谚语俗语第43句】:妈妈给我做了条新裤子,没几天,膝盖就磨破了。妈妈说:“你身上是不是长牙了,刚穿几天啊,新裤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长)

【谚语俗语第44句】:哥哥近来贪玩、讲穿、爱打扮,学习成绩却急剧下降。爸爸说他是驴粪蛋外面光,妈妈说他是绣花枕头一包糠。爷爷教训哥哥:“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鸟靠的是羽毛,人靠的是学问。只有好好学习,有真本领,大家才看得起。”(新疆·乌鲁木齐)

【谚语俗语第45句】:【你有长箩索,人家有弯扁担】释义:萝筐绳子再长,用弯扁担也能把箩筐挑起来。比喻计策再高明,对方也有对付的办法。“索”又作“绳”;“弯”又作“翘”。例句:我们特派员虽然计谋多端,终究比不过人家,真是“你有七算,人家有八算;你有长箩索,人家有弯扁担”。

【谚语俗语第46句】:【老虎嘴里落下来的,叫狼吃了】(惯)比喻没费力气就得到个便宜。

【谚语俗语第47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歇)水银:银白色液态金属,比重大,泻地呈圆珠状滚动,遇有空隙便滚入其中。形容会钻营。也指能利用一切机会。 也作“水银渗地——无孔不入”。

【谚语俗语第48句】:飞蛾撵蜘蛛——自投罗网

【谚语俗语第49句】:【新鞋不踩臭狗屎】踩、睬谐音。借指不理睬坏人。老舍 《四世同堂》:“咱们得忍着点,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 屎,你明白我的话吧?”

【谚语俗语第50句】:【吊死鬼说媒——白绕一番舌】(歇)绕舌:迷信传说吊死鬼的舌头伸出嘴外很长,说话时要把舌头绕起来。绕:谐“饶”。指白费一番口舌。

【谚语俗语第51句】:【杀不得贫家,做不得富家】(谚)对穷人的盘剥如果心不毒手不狠,就成不了富户。指旧时富人的财富,无不是从穷人身上残酷地榨取来的。 也作杀不得穷汉,做不得财主。 杀得穷汉,做得富户。

【谚语俗语第52句】:【大人不记细怨】(谚)细怨:细小的怨恨。指大人物心胸宽广,不把细小的怨恨记在心上。

【谚语俗语第53句】:姐姐是个中等个,可她总是想再高点儿,再瘦点儿。妈妈说:“不高不矮好人才,不胖不瘦精神够。你为啥总不知足呢?”(河南·偃师)

【谚语俗语第54句】:吃过响饭搭早车——赶不上趟

【谚语俗语第55句】:弥勒佛的脸蛋——笑眯眯

【谚语俗语第56句】:割驴蛋敬神——驴也痛,神也恼

【谚语俗语第57句】:【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释义:比喻互不干涉,互不侵犯。也说:“人没伤虎心,虎有伤人意”,意即你不伤害他,他倒要伤害你。例句:三藏道:“天那,天那!火起时,只该助水,怎转助风?”行者道:“你知古人云:人没伤虎心,虎没伤人意。他不弄火,我怎肯弄风”

【谚语俗语第58句】:耗子爬竹竿——节一节来

【谚语俗语第59句】:【寅时吃了卯时粮】寅时约在早晨五时,卯时约在早晨七 时,指提前消费,生活超支。成语:寅吃卯粮。古华《浮屠 岭》:“也就是说,浮屠岭的子民们寅时吃了卯时粮。现在是 一九七一年,口粮却吃到了一九七六年!”

【谚语俗语第60句】:【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歇)指人虽然不说话,但心里清楚。 也作“哑巴吃饺子——肚里有数”。

【谚语俗语第61句】:【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释义: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壮志就会消磨掉。例句:这平生的大志,都被这娇妻美妾消磨尽了。常言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谚语俗语第62句】:妈妈常教育我要和同学们搞好团结。妈妈说:“连根草,人绊倒;一堆小布片儿,缝在一起成了大床垫儿。”(安徽·肥西)

【谚语俗语第63句】:树木不剪不成材,文章不改不精练,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爸爸的说法是“米淘三遍沙砾少,文改数遍质量高”。(广西·南宁)

【谚语俗语第64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谓新陈代谢是普遍规律,无须留恋 旧的。类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长。台湾梁实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导父母,莫要心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谚语俗语第65句】:【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见“半斤对八两”。

【谚语俗语第66句】:猎人打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谚语俗语第67句】:【吐了舍不得,咽了怕撑着】(惯)比喻做事迟疑,拿不定主意。

【谚语俗语第68句】:【印把子在手里】谓掌握政权。相关的:刀把子在手里。 姚雪垠《李自成》:“俗话说:运气来到,拿门板也挡不住。朝 廷硬把印把子塞到你手里,你能够坚决不要,得罪朝廷么?”

【谚语俗语第69句】:离水的胖头鱼——干张大嘴

【谚语俗语第70句】:【散了骨头架】(惯)形容非常疲惫,浑身酸困。 也作“散了架”。

【谚语俗语第71句】:【假马卖了个真马的价儿】(惯)比喻把差的当好的来用。

【谚语俗语第72句】:【舅舅面前说姥姥,姥姥面前说舅舅】背后议论别人。尤凤 伟《中国一九五七》:“可不是这样,他是在舅舅面前说姥姥, 在姥姥面前说舅舅。”

【谚语俗语第73句】:生吞蜈蚣——挠心

【谚语俗语第74句】:【白露身不露】释义:“白露”时,不要再光膀子了。言天气渐冷,赤身露体易着凉。例句:八月,秋兴:谚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

【谚语俗语第75句】:我们放麦假了。妈妈说:“现在正是焦麦炸豆的时候,你也要于点力所能及的活。”(河南·鲁山)

【谚语俗语第76句】:【趁着混水摸泥鳅】(惯)比喻趁着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谚语俗语第77句】:梅兰芳唱旦角——拿手好戏

【谚语俗语第78句】:【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释义:讥讽人说大话吹牛皮,狂妄不自量。“哈欠”又作“呵欠”。例句:“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啊!这不是大手大脚是什么?”朱师傅严肃地说,“那垫铁,每块像饭盒子那么大,从别处动动脑子,也保准能凑齐。”

【谚语俗语第79句】:【卸包袱】(惯)比喻解除思想或经济上的负担。

【谚语俗语第80句】:【远说不如样子】比实物比空说有力量。刘澍德《桥》:“远 说不如样子比,今年我们每亩增产一成,自己就心满意足 了,可是我省九个农业社有的增产二成,有的增产到三成 二!”

【谚语俗语第81句】:属蚊子的——专吸人血

【谚语俗语第82句】:洪水冲了老鼠洞——窝子全完

【谚语俗语第83句】:【新葫芦装旧酒】释义: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表面变了,实质未变。例句:旧支部也没撇开.中农也参加运动;支部书记王二合当上了贫农团的主任,村长刘老迫和个浪荡寡妇也选进主席团,换汤不换药,新葫芦装旧酒。

【谚语俗语第84句】:【古墓里摇铃——和哄死尸】(歇)和哄:哄骗。死尸:死人。古墓里摇铃欺骗死尸。指骗人。

【谚语俗语第85句】:没笼头的马——野惯了

【谚语俗语第86句】:【过河看深浅,走路看高低】(谚)比喻无论做什么事,必须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大意了。

【谚语俗语第87句】:鸭子不尿尿——自有便道

【谚语俗语第88句】:【长虫钻竹简——死不转弯】(歇)本指蛇钻进竹筒后身体不能转弯,转以形容人固执,死不改变主意。

【谚语俗语第89句】:肚子里吞擀面杖——直肠子

【谚语俗语第90句】:【一棍子打死】武断地全盘否定。成语:置于死地。《短暂 的春秋》:“他们那‘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能把几 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

【谚语俗语第91句】:【伞】“伞”是下雨天出行谁也离不开的雨具。“伞”是谁发明的呢?据《玉屑》记载,伞是鲁班的媳妇为关心丈夫而发明的。看来,若要申请专利,还是鲁班夫妇俩人共享比较合理。传说,鲁班在乡间为百姓做活,媳妇云氏每天都要往返送饭,若遇上雨天,免不了挨淋。鲁班便在沿途设计建造了一些小亭子,遇到下雨,可在亭内暂避一下。然而亭子虽好,总不便多设,而且夏季雷阵雨说来就来。于是云氏突发奇想,“要是随身有个小亭子就好了!”鲁班知道媳妇的想法后,茅塞顿开,动手依照亭子的样子,裁了块布,安上骨架,装上把儿,世界上第一把“伞”就这样问世了。

【谚语俗语第92句】:【美食不中饱人餐】(谚)中:适合。指人在饱食之后,对再美好可口的食物也没食欲。比喻道理虽好,当人不需要时,也就不会接受。

【谚语俗语第93句】:下下人有上上智。

【谚语俗语第94句】:月光下散步——形影不离;形影相随

【谚语俗语第95句】:【苦日难熬,欢时易过】(谚)偏指人在贪欢娱乐之中常会感到时光过得太快。 也作“苦日难挨,乐时易过”。

【谚语俗语第96句】:【有心炒豆,不怕锅响】(谚)有心要炒豆子,就不怕锅里的豆子爆响。比喻决心要做某事,就不怕来自各方面的干扰。

【谚语俗语第97句】:【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论采取何种态度表达,都很有条 理,中肯深刻。鲁迅《南腔北调集》:“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 热骂,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死, 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 作者的本领。”

【谚语俗语第98句】:【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工夫】(歇)西洋景:即西洋镜,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的装置,内装若干幅可以左右移动的西洋画,观众从透镜中观赏。指白费时间、精力。

【谚语俗语第99句】:【砍柴上山,捉鸟上树】(谚)要想砍柴,你就得上山;要想捉鸟,你就得上树。指有了确定的目标,还必须找对门路,盲目乱干不会有结果。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5888.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