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启发的民间俗语金典文案,一辈子受用!
【歇后语第1句】:【 蛇掏窟窿蛇知道】蛇掏窟窿做窝。蛇、谁,音近借用,窟 窿,也指纰漏。谓谁出了事情自己心里有数。西戎《赖大 嫂》:“这还用我说,蛇掏窟窿蛇知道!”
【歇后语第2句】:弟弟和我常常在一起打闹,惹得妈妈心烦意乱,她说:“你俩呀,是弯刀对着瓢切菜,瘸驴驮个破口袋,杏掺南瓜对色了。”(内蒙古·开鲁)
【歇后语第3句】:【人多出圣人】(谚)圣人:品德极高、智慧极广的人,此处偏指智谋深远的人。指人多出智慧。也指群众中蕴藏着大智大慧。 也作人多是圣人。 人多出智慧。
【歇后语第4句】:【可望而不可及】看得见,得不到。及,也说:即。成语:望 洋兴叹。刘云若《红杏出墙记》:“但她已像美人如花隔云 端,在当时是可望而不可即,到如今更落得相思不相见。”
【歇后语第5句】:【若要俏,带三分孝】(谚)俏:俊俏。孝:孝服为白色,故代指白色。 若要衣着打扮俏美,最好是在艳色服装上配三分白色。指女性着白,能增添几分姿色。 也作若要俏,添重孝。 若要俏,须戴三分风流孝。 若要俏,三分孝。
【歇后语第6句】:洪水冲了老鼠洞——窝子全完
【歇后语第7句】:【八月大,无果卖】释义:阴历八月如果是大月(三十日),水果就要歉收。例句:真是应验了那句话:“八月大,无果卖。”这不,现今集市上水果少,价钱贵得吓人啊!
【歇后语第8句】:【青眼】“青眼”是对人喜爱或重视的一种表情,跟“白眼”相对。此典源于《晋书·阮籍传》。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大才子,他博览群书,尤爱《老》、《庄》,是魏晋文人的典型代表。他放荡不羁,不遵守礼法,与人相处,情投意合的,青眼相迎;对讲究礼法的,就投以白眼(斜视以白眼珠相待)。他母亲去世时,嵇喜按照虚伪的礼俗前来吊丧,阮籍讨厌,于是白眼相视,弄得嵇喜悻悻而归。嵇喜的弟弟嵇康(与阮籍知名度同样的大才子)闻听此事后,便抱着琴去拜见阮籍,阮籍非常高兴,以青眼正视。一来文人喜欢琴棋书画,二来阮籍不拘礼法,白事喜办,悲中找乐,嵇康投其所好,阮籍自然高兴。自此,人们用“青眼”(也有用青睐、垂青)表示对人的喜爱或器重。
【歇后语第9句】:姐姐是个中等个,可她总是想再高点儿,再瘦点儿。妈妈说:“不高不矮好人才,不胖不瘦精神够。你为啥总不知足呢?”(河南·偃师)
【歇后语第10句】:【 兵在精而不在多】原指军队的训练,泛指要重视质量。 姚雪垠《李自成》:“自古常言:兵在精而不在多。兵不精,多 有什么用?”
【歇后语第11句】:拔了桩的篱笆——七倒八歪
【歇后语第12句】:【房檐上的冰凌柱——根子在上边】(歇)冰凌柱:雪化后房檐滴水遇冷凝成的柱形的冰。比喻事情的根源在上层领导。 也作“房檐上的冰槌——根子在上面”。
【歇后语第13句】:人多办法多,蚂蚁能把泰山拖。
【歇后语第14句】:人民行动起来,铁铸的宝座也不稳。
【歇后语第15句】:【不做网的蜘蛛捉不到虫】(谚)比喻人付出辛勤的劳动自然就有收获。也比喻要想逮住对手,必须做好周密的安排。
【歇后语第16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释义:比喻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例句:“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尚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歇后语第17句】:【槽里无食猪拱猪】(谚)喂猪的食槽里要是没了食物,猪就会用嘴互相拱咬。比喻经济拮据之时,容易彼此抱怨或争吵。
【歇后语第18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美貌与这四种事物何干?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从古就有,分别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都还分别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沉鱼”,是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美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这时,有鱼儿游过,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了。 “落雁”,是指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昭君便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有了“落雁”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她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飞扬跋扈,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与貂蝉共同设下美人计、连环计,密谋杀死董卓。为此,王允和貂蝉便以父女相称。为了宣扬他女儿长得如何漂亮,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杨玉环进宫后,很是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鲜花说:“花儿呀,花儿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她边说边用手摸了花儿一下。不想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恰巧,此事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喜出望外,大肆渲染,此事也就传开了。
【歇后语第19句】:【眼睛一眨,母鸡变鸭】变化迅速,一时弄不明白原因。戴 厚英《人啊人》:“眼睛一眨,母鸡变鸭。他的问题变成了我 的问题。”
【歇后语第20句】:表叔是个厨师,吃得膀大腰圆。可每次我到他家总说在锅上忙,菜没吃好,酒没喝足。妈妈笑着说:“是啊,饿死的厨子八百斤,灶房坐个大肉墩。”(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21句】:柳树结桃——好看不好吃
【歇后语第22句】:【洒热血,抛头颅】见“抛头颅,洒热血”。
【歇后语第23句】:【靠着大树,草不沾霜】指利用有利条件,保护自己。或说: 挨着大树不着霜。清代《醒世姻缘传》:“他过着‘靠大树草 不沾霜’的日子,那晓得以外的光景?”
【歇后语第24句】:【血盆里抓饭吃】(惯)比喻从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歇后语第25句】:【舍命陪君子】(惯)1指为了朋友可以舍弃性命或做任何事。2指拼出性命和对方较量。
【歇后语第26句】:饿猫衔鱼——嘴紧
【歇后语第27句】:【张天师忘了咒一一符也不灵了】(歇)咒:迷信以为能除灾或降灾的密语。符:道士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指办法或手段不灵验了。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28句】:四月的梅子一多少带点青(亲)
【歇后语第29句】:【借东风】(惯)相传曹操率重兵要攻打东吴,刘备与孙权决定联合抗曹,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采用火攻,使曹兵大败。比喻凭借某种有利的条件和时机。
【歇后语第30句】:【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释义:道:方法,办法。原是说统治阶级在统治人民时,就用每个人身上固有的“道”,来教训和惩罚人民。现指用那人对付别人的办法,回过头来对付那个人。例句: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既然还在抗日,其对我党既然还在一打一拉,则我党的方针便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
【歇后语第31句】:【针孔里寻铜板】铜板,即铜币。谓获利甚微。类似的:针 尖上削铁。海外陈若曦《二胡》:“那种小玩意有什么搞头? 针孔里寻铜板,太没赚头了。”
【歇后语第32句】:毛驴蛋子不戴笼嘴套——占了嘴的便宜,也吃了嘴的亏
【歇后语第33句】:【驴粪球,外面光】指外表还可以,内里很糟。浩然《艳阳 天》:“人家主人专意要这样。人家不图驴粪球子外面光,图 的是缸里点灯里头亮。荞麦面的肉包子,别看皮黑,一兜 肉!”
【歇后语第34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释义:比喻还有本事更高的人。例句:地球人无能为力的事,竟由f也f门—语道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歇后语第35句】:放学回家,我感到很渴,抄起水瓢舀上凉水就要喝,奶奶硬是不让。她一边给我倒开水,一边说:“喝开水,吃熟菜,不拉肚子不受害。”(河北·武安)
【歇后语第36句】:【牵瘸驴上窟窿桥】(惯)驴本来就瘸,走上有许多窟窿的桥,越发害怕不敢走。形容做事战战就就。
【歇后语第37句】:【脸上带笑,袖里藏刀】(惯)指表面上和善,内心狠毒。
【歇后语第38句】:玻璃罩里的苍蝇——看到光明无出路;处处碰壁
【歇后语第39句】:【打了盆说盆,打了碗说碗】(谚)打:打破。指发生了什么问题,就只讨论与解决什么问题,不必拉扯别的事。 也作打了盆说盆,打了罐说罐。 打锅说锅,打碗论碗。
【歇后语第40句】:【上马金,下马银】(惯)上马给金子,下马给银子。1形容招待非常热情或待遇十分优厚。2形容家境很富有。 也作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上马一锭金,下马一锭银。 上马提金,下马提银。
【歇后语第41句】:【淡淡长流水,酽酽不到头】(谚)酽(yan):浓烈。指清清淡淡,长流不断;浓浓酽酽,不会久远。比喻人际交往,平淡可以保长久,过热往往难到头。
【歇后语第42句】:【船大了,才会冲起浪】(谚)指大船才能在水中冲起浪,小船没有这冲激力。比喻事情不大,就不会掀起风波,引起议论。
【歇后语第43句】:【米粉越磨越细,手艺越做越精】(谚)米粉是磨出来的,磨的次数越多,米粉也就越细;技术是练出来的,练的次数越多,手艺也就越精。 指技艺的提高,贵在熟能生巧。
【歇后语第44句】:【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扰。袁静孔厥 《新儿女英雄传》:“拉倒就拉倒!咱们车走车路,马走马路, 谁也不跟谁相干!”
【歇后语第45句】:【拍胸脯】(惯)比喻为某人或某事担保,下保证。也比喻反思自己做得如何。 也作拍胸口窝。 拍胸膛。 拍胸口。
【歇后语第46句】:【两国交锋,各为其主】(谚)指双方争斗交战,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 也作两国相争,各为其主。 两国相争,各保其主。
【歇后语第47句】:【一锥子扎不出血来】形容人性格内向,反应迟钝,寡言少 语。类似的:锥子儿扎不出声儿来。刘绍棠《两草一心》: “他在家里家外,都自甘寂寞,不愿出头露面,不想引入注 意.一天到晚难开几回口;菊婶骂他一锥子扎不出血来,比 木头人多口气。”
【歇后语第48句】:【豆腐渣贴门神——两不粘边】(歇)门神:旧时迷信在门上贴的神像,以为可驱逐鬼怪。粘:谐“沾”。 指彼此间互不联系,沾不上边。
【歇后语第49句】:【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歇后语第50句】:【出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歇后语第51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惯)1形容陷入困境,毫无办法。2形容地势险要,无路可走。3形容无法逃脱。 也作上天没路,入地无门。 上天天无路,入地地无门。 入地无门,升天无路。
【歇后语第52句】:【穷家出娇子】(谚)指穷人家没什么大的家产,便把孩子看作宝,更易宠溺孩子。 也作“穷汉养娇子”。
【歇后语第53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般)
【歇后语第54句】:【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对方势强,只能以计谋取胜,不能硬 拼。明代《古今小说》:“我兵少,贼兵多,只可智取,不可力 敌,宜出奇兵应之。”
【歇后语第55句】:【一跤跌入青云里】(惯)青云:高空的云,比喻高的地位。指交了好运。
【歇后语第56句】:生铁犁头——宁折不弯
【歇后语第57句】:大海鱼儿——几经风浪
【歇后语第58句】:导弹打色机——同归于尽
【歇后语第59句】:【一推三不转】(惯)形容人心眼儿实,头脑不灵活。
【歇后语第60句】:【破船还有三千钉】见“船烂还有三千钉”。
【歇后语第61句】:【盼星星,盼月亮】(惯)形容盼望的心情非常急切。
【歇后语第62句】:【把猫说成虎】释义:比喻夸大事实,把小的说成大的。例句: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这么点上不了大秤的小货头,不值得抬着扁担称斤两,别把猫说成虎,自己吓自己,你严厉批评他,如果不听,扣发他的奖金。
【歇后语第63句】: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歇后语第64句】:床底下吹喇叭——低声下气
【歇后语第65句】:【大口小口,一月一斗】(谚)不论大人或小孩,在吃粮上,一人一月总得一大斗。指口粮的耗费是硬指标,不容含糊。
【歇后语第66句】:【不打不相识】这个俗语的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转而发展成不仅相识,而且相好,“打”倒成了相识的机遇,坏事变好事。它源自明代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因犯案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又遇到李逵。吃喝间,宋江嫌鱼汤不新鲜,叫酒保做几碗新鲜的鱼汤。正好酒馆里没有了新鲜鱼,李逵便去江边的渔船上讨鱼。打渔的伙计不想给,李逵大怒,与几个渔人打了起来。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白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水性极好,将李逵按在水里,呛得他晕头转向,不是对手。这时戴宗跑来,对张顺喊道:“足下先救了我这位兄弟,快上来见见宋江!”张顺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戴宗向张顺介绍}兑:“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张顺道:“啊!原来是李大哥,只是小曾相识!”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呀!”张顺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不成相识。”
【歇后语第67句】:【杀不得贫家,做不得富家】(谚)对穷人的盘剥如果心不毒手不狠,就成不了富户。指旧时富人的财富,无不是从穷人身上残酷地榨取来的。 也作杀不得穷汉,做不得财主。 杀得穷汉,做得富户。
【歇后语第68句】:【不知道铁锹几个齿】齿、耻谐音。头脑不清醒,不知耻辱。 周立波《暴风骤雨》:“韩老六殷勤地劝酒,嚷得热乎乎,三二 樽高粱,就把杨老疙瘩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道铁锹儿个齿 了。”
【歇后语第69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谚)练武术的,要不住手地练拳;练曲艺的,要不住口地练唱。指技艺要经常练习,不可间断。也泛指要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离不开勤学苦练。 也作拳不能离手,曲不能离口。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歇后语第70句】:【青天里一个霹雳】(惯)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个霹雳。 晴天里一声霹雷。
【歇后语第71句】: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叫一位同学背前一天学过的数学概念,那位同学说没记住。老师听了生气地说:“你呀!什么都没记(系)住,就腰里系着个裤腰带。”(宁夏·隆德)
【歇后语第72句】:【打破铁饭碗】改变职业的终身制。相关的:吃大锅饭。 古华《相思树女子客家》:“店主和店员之间,要签订工作合 同,半年一订,实行招聘制,打破铁饭碗。”
【歇后语第73句】: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划不来
【歇后语第74句】:【人恶鬼不缠】(谚)恶:强横。人要是行为强横,就连鬼也避着,不敢招惹。指无所畏惧的人,能镇住邪恶小人,使其不敢侵犯。
【歇后语第75句】:【先长的眉毛,比不上后长的胡子】(谚)眉毛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胡须是年长以后才生的;人敬重的是后生胡须的长者,而不是先长眉毛的少年。借指有作为的人,往往是后来者居上。
【歇后语第76句】:水獭上山——装熊(雄)
【歇后语第77句】:星期天晚上,我告诉妈妈:“上午姑姑给了我本《新作文选》,下午二姨又给我买了文具盒。”妈妈笑着说:“好事都叫你碰上了,净拾蹦蹦枣儿!”(河南·镇平)
【歇后语第78句】:【鸠占雀巢——反客为主】(歇)鸠:鸠鸽类鸟的统称,常指山斑鸠和珠颈斑鸠。指颠倒了主客关系,客人成为主人。
【歇后语第79句】:【易求无价宝,难买有情郎】(谚)无价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有情郎:有情有义的丈夫。无价宝还可求得,有情郎却非常难找。指世间有情义的男子最难觅得。 也作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易求无价宝,难觅有情郎。
【歇后语第80句】:【没事人一大堆遇事没有反映】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成 语:若无其事。清代《红楼梦》:“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来拿 我们小软儿出气呢?正经的,奶奶又装听不见,没事人一大 堆了。”
【歇后语第81句】:叫花子拨算盘——穷打算
【歇后语第82句】:【披着羊皮的狼】凶恶者伪装成温顺者。香港阮朗《香港 风情》:“碧姬是瞎了眼睛,连披着羊皮的狼——她都爱!”
【歇后语第83句】:三月里炒青蚕虫——又青(亲)又热
【歇后语第84句】:【瘦猪哼哼,肥猪也哼哼】借指处境好的差的都不满意。贾 平凹《废都》:“而我和他在这些地方说不拢,他总骂我是瘦 猪吭吭,肥猪也吭吭。”
【歇后语第85句】:【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惯)民间故事说,狐狸修炼成精后,能变为人形,但尾巴却变不了,常常会露出来。比喻露出了本来面目或暴露了事情真相。
【歇后语第86句】:【人多出韩信】(谚)韩信: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汉初帮汉高帝刘邦建立帝业的元勋。指人多就会出人才。
【歇后语第87句】:【少叫一声哥,多爬十里坡】(谚)指出门上路不以礼待人,就得多跑许多冤枉路。也泛指人态度粗野,就得不到人们的帮助和照应。
【歇后语第88句】:裹脚老太婆的脚趾头——窝囊一辈子
【歇后语第89句】:手榴弹炸臭虫——得不偿失
【歇后语第90句】:鸭子吃黄鳝——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91句】:【 从天上放下云梯】遇到高升的机会。申跃中《挂红灯》: “对于他自己,虽然不能说是从天上放下了云梯,但也算有 了步步向上的台阶了。”
【歇后语第92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歇后语第93句】:粮库里头一粒米——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歇后语第94句】:【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谚)家用什物卖掉不值钱,要买却很贵,搬一次家,就得丢失损坏,长时期添置不全。指居家不宜搬动,以免经济损失。
【歇后语第95句】:【茶不思,饭不想】释义:形容十分思念,不想饮食。例句:我如今未曾读书。心意还丢他不下,坐不宁,寝不宁,茶不思,饭不想,梳洗无心,神思恍惚。
【歇后语第96句】:【一锤子买卖】释义:比喻不管好坏,反正就是一次。“锤子”又作“杵子”。例句:行不行,就得看我的本事昨样了。一锤子买卖,行,啥都好说;不行,不行也得行!
【歇后语第97句】:我从锅台边走过,不小心把一个碗碰到地上打碎了。妈妈说:“你怎么走路还带翅啊?”(山东·即墨)
【歇后语第98句】:麻雀窝里的花鹊子——迟早要飞走
【歇后语第99句】:脑壳上安风扇——出风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6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