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今年最火民间俗语经典谚语,粉丝们的最爱!

【歇后语第1句】:关云长失荆州——大意

【歇后语第2句】:三伏天的烂鱼——臭东西

【歇后语第3句】:狗面前扔骨头——投其所好

【歇后语第4句】:【搅成一锅粥】(惯)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乱,闹得无法收拾。2指许多事情搅在一起,理不出头绪。

【歇后语第5句】:【小心没大差】(谚)指做事小心谨慎,纵然出现失误,也不会有大的差错。 也作小心无大错。 小心不为过。

【歇后语第6句】:【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见“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歇后语第7句】:【当面留人情,日后好相逢】(谚)人情要当面留给对方,以后才好见面。指待人接物要留有余地,不可把事做绝,把话说尽。

【歇后语第8句】:【 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指疏忽难免,又指有机可乘,有弱 点可以利用。相关的:千年碰着虎瞌睡。邓友梅《烟壶》: “她时时留意着,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终于有一天老头出 门锁没有锁死,叫她拨开了。”

【歇后语第9句】:王大叔富了,人们说他再也不会恁仔细了吧。奶奶说:“我看不一定,他多半辈子都是吐口唾沫也要润湿块坷垃,会过着呢!”(河北·邢台)

【歇后语第10句】:【事缓则圆】(谚)缓:舒缓,从容。 圆:圆满。指遇事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容舒缓,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歇后语第11句】:张老头是村上有名的生意精。一次,他去理发店收头发,别人问他做啥用,你猜他咋说:“常言说,一把头发可温半碗粥,温粥用。”(山东·临沂)

【歇后语第12句】:姑姑经常说她干活多,我干活少。奶奶数叨她说:“黄鳝泥鳅本来就拉不了一般长。”(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13句】:铁树开花——千载难逢

【歇后语第14句】:【忧能伤人】(谚)指忧愁烦闷,容易使疾病发生。

【歇后语第15句】:【软刀子杀人下见血】释义:比喻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害人。例句:“说到陈尚仁对付农民,手段就更毒辣了。真是‘软刀子杀人不见血’。”

【歇后语第16句】:【眼皮也不眨一下】(惯)形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 也作“眼也不眨”。

【歇后语第17句】:邻居家的孩子又聪明又懂事,干什么事都像模像样,根本不需要老师和家长费心。妈妈看着调皮的我说:“人家烧了哪门子高香,得了这么好的娃儿!真是成材料的树不用修,发权树苗多费劲。”(河南·内乡)

【歇后语第18句】:【摘了奶忘了娘】(惯)断了奶就把母亲忘了。比喻忘本。

【歇后语第19句】:【买马钱少,买鞍钱多】做事轻重倒置。电视剧:“柜子才八 块钱,给他多少车钱?不成我买马钱少,买鞍钱多?”

【歇后语第20句】:有人要听王老师的课,可他说不会讲普通话。领导说:“你就乡里鼓乡里敲吧!”(江苏·大丰)

【歇后语第21句】:【盆朝天,碗朝地】释义:指口渴无茶水可饮,肚饿无饭可吃。形容生活无着。例句:方太太他们都疯了,我还没疯!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火灭了,开水没有一点,我连碗热茶都喝不到嘴!

【歇后语第22句】:砍断了的毛竹——直着身子倒下去

【歇后语第23句】:【灯草拐杖——扶不起人】(歇)指自身力量有限,扶助不了别人。

【歇后语第24句】:【话说过,风吹过嘴上文案,不能算数。】孔厥《苦人儿》: “妈说,‘话说过,风吹过!’大(爸)说,‘白纸黑字写下的!”’

【歇后语第25句】:【灯草拐棒儿,拄不定】释义:用灯草做的拐棒儿,拄不得。比喻人靠不住。例句:你干净是个球子心肠,滚下滚上;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把你到明日,盖个庙儿,立起了旗杆来,就是个谎神爷。

【歇后语第26句】:【照方吃炒肉】(惯)比喻按惯例行事。

【歇后语第27句】:扒着软梯上飞机——高攀

【歇后语第28句】:赶马车的开汽车——不懂那一套

【歇后语第29句】:今年一直大旱,农民盼望着下雨。我爷爷说:“该下了。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河南·尉氏)

【歇后语第30句】:黑瞎子怀孕——熊包(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歇后语第31句】:【十步九回头】(惯)1形容难舍难分。2指被人或事物吸引而不断回头。

【歇后语第32句】:妈妈教我写作文,连讲了几遍,我还是不会写。妈妈生气地说:“脑子生锈了?就是个木头疙瘩,踢一脚也能翻三个过儿。”(安徽·濉溪)

【歇后语第33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三伏天得名较早,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创立。颜师古注解《汉书·郊祀志》时曾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这段话告诉我们“伏日”得名是因为当时阴冷之气潜伏,还没有进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个,所以叫“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歇后语第34句】:【裤裆里放屁——两岔】(歇)裤裆:两条裤腿相连之处。指两个人走岔了或两人想在两处。 也作“裤兜子里放屁——两岔”。

【歇后语第35句】:【下毒手】(惯)指使出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歇后语第36句】: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

【歇后语第37句】:【一马勺坏一锅】部分殃及整体。从维熙《爱的奇迹》:“因 此,袁海生怕一马勺坏了一锅烫,来了一个小偷,使他的儿 女都得了传染病。”

【歇后语第38句】:【不登大雅之堂】(惯)不能登上文雅高贵的殿堂。指人或事物粗俗不雅。

【歇后语第39句】:【断线鹞子——再也不来】(歇)鹞子:纸鹞,即风筝。比喻人一走再也不回来。

【歇后语第40句】:【战斗环境出英雄,艰苦条件出智慧】(谚)指一个人的智谋、胆量,都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歇后语第41句】:【给个脸,还想往鼻子上抓挠】(惯)形容人得寸进尺,越来越放肆。

【歇后语第42句】:云里伸拳头——露一手

【歇后语第43句】:【神归庙,鬼归坟】(惯)比喻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歇后语第44句】:开了发票没盖章——不足为凭

【歇后语第45句】:【行家眼,如夹剪】(谚)夹剪:像剪刀形状的夹取物件的工具。指行家观察事物的眼力非常敏锐而准确。

【歇后语第46句】:【人不保心,木不保寸】(谚)人不能担保谁的心都是好的,树也不能担保它寸寸都是好木材。指人心隔肚皮,最难猜测。

【歇后语第47句】:王母娘娘盼吃蒿菜饭——想野味

【歇后语第48句】:【牛圈里头伸进马嘴来了】(惯)骂人多嘴多舌,多管闲事。 也作牛圈里插进马嘴来。 牛槽里伸进马脑壳来。

【歇后语第49句】:【 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上唱戏】好人受欺负,坏人得 志。台湾李敖《为黑吃黑举一个例》:“相对的,所谓一般的 好人,他们反倒是没有力量应付失败,就泄气了、就丢下武 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总是‘好人在家里叹气,恶人在台 上唱戏’。”

【歇后语第50句】:木头眼镜——看不透

【歇后语第51句】:【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谚)指年景是旱还是涝,在农历的七月十五就见了分晓;农业是丰收还是歉收,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有了定局。

【歇后语第52句】:【忙婆娘嫁不到好汉子】见“急婆娘嫁不下好汉家”。

【歇后语第53句】:【吃豆腐】(惯)指占便宜,多指不正派的人占女人的便宜。

【歇后语第54句】:【印把子在手里】谓掌握政权。相关的:刀把子在手里。 姚雪垠《李自成》:“俗话说:运气来到,拿门板也挡不住。朝 廷硬把印把子塞到你手里,你能够坚决不要,得罪朝廷么?”

【歇后语第55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下多大功夫,就会获得多大成果。 海外赵淑侠《当我们年轻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一 定比不努力好。”

【歇后语第56句】:【无官一身轻】不承担责任,不用烦心。官,亦可用其他表 示负担的词,如:事、债。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从 此以后,我无官一身轻,咱们三个痛痛快快的叙几天。”

【歇后语第57句】:【打卦打卦,只会说话】(谚)打卦:算卦,算命,推算人未来命运的迷信活动。指测八字算卦的人,只会用花言巧语骗人钱财。

【歇后语第58句】:【儿孙自有儿孙计,莫为儿孙作马牛】(谚)子孙后代自会有他们的生活安排,前辈人不必为他们做牛做马苦苦劳神费力。指前辈人为子孙后代苦心经营全是不必要的徒劳。 也作“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福:福分。

【歇后语第59句】:【鱼过千层网,网后还有鱼】(谚)鱼网再密,捕捞的次数再多,也还有漏网鱼。比喻再严密、严谨的事情,也难免有疏忽之处。

【歇后语第60句】:【按牛头吃不得草】强制无效。明代《石点头》:“众友不知 文子一诺无辞,一发不忿,毕竟按牛头吃不得草,无可奈 何。”

【歇后语第61句】:【 熬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取经,经过八十一难,事见《西游 记》。指经受了艰苦的磨练。成语:历尽艰险。《北京日报》 (1987,12,25):“但是,全面核裁军还有九九八十一难,争取 世界和平的道路还是崎岖的。”

【歇后语第62句】:【上贼船】(惯)1指受人蒙蔽,上了当。2比喻自愿加入坏人的团伙,一起干坏事。

【歇后语第63句】:【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谚)摇钱树:传说中的宝树,用手一摇,就会落下钱来。指人的两手就和摇钱树一样,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缺少钱财。

【歇后语第64句】:【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谚)不要怕山高,山越高越有攀头;不要嫌路远,路越远越有奔头。指目标越是高远,越能磨炼意志,成就大的事业。

【歇后语第65句】:妈妈生病了。我问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让妈妈高兴啊?”爸爸说:“你把你的成绩单装在口袋里,别让妈妈看见,妈妈就高兴了!”(河北·新乐)

【歇后语第66句】:【山杏核——苦仁儿】(歇)山杏核里的仁味苦。仁:谐“人”。指穷苦人或苦命人。 也作“杏核子——仁儿苦”。

【歇后语第67句】:【花生剥了壳——好赖算个仁】(歇)仁:花生仁儿,谐“人”。指好歹当个人来使用。

【歇后语第68句】:【端公家饭碗子】见“吃皇粮”。

【歇后语第69句】:【 珍珠陪着绿豆卖】谓降低身价。陪,也说:掺。周立波 《暴风骤雨》:“那一帮子人都是些啥玩意儿呀?杨主任他也 跟他们混在一堆,珍珠掺着绿豆卖,一样价钱也抱屈,慢说 还压在他们底下。”

【歇后语第70句】:【忠孝不能两全】原指封建社会中为君尽忠与为父母尽孝 常有矛盾,借指公私难以兼顾。曹禺《北京人》:“我这公公 也要顾,家里的生活也要管,我现在是忠孝不能两全。”

【歇后语第71句】:扁担砸杠子——直打直

【歇后语第72句】:【种大烟的多,抽大烟的多,种高梁的多,吃高梁的多】释义:大烟:鸦片。比喻提倡什么,什么就多。例句:俗语说:“种大烟的多,抽大烟的多,种高梁的多,吃高梁的多。”共产党提倡人人当好人,所以好人就多。

【歇后语第73句】:【豆腐嘴,刀子心】(惯)指嘴上说得绵软动听,内心却十分狠毒。

【歇后语第74句】:【人无前后眼,祸害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处事待人如果只顾眼前,没有远见,就会造成无穷无尽的后患。

【歇后语第75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经济上依赖别人,即被人控制。 反义说: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孔厥《苦人儿》:“端他 碗,受他管,我们吃他家饭,打死也还不是打死了!气他 甚?

【歇后语第76句】:【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工夫】(歇)西洋景:即西洋镜,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的装置,内装若干幅可以左右移动的西洋画,观众从透镜中观赏。指白费时间、精力。

【歇后语第77句】:【大人不责小人过】(谚)指有修养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计较。 也指宽宏大量的人,能宽恕下人的粗鄙行为。 也作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人不见小人怪。 君子不记小人过。

【歇后语第78句】:【合家欢,老人安】(谚)全家人和睦欢快,老人自然就会安康。指一家安乐过活,是老年人无忧无虑的重要因素。

【歇后语第79句】:【毛病】“毛病”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指缺点、错误、坏习惯,或者指器物有质量问题或瑕疵,后来也引申到指人身体不适以及微小疾病等。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最初“毛病”是指牲畜(尤其是马)的毛色有缺陷。古时候,马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相马首先就是看马的毛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明代的徐咸在《相马经》中说:“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的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对主人妨害最大。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 “毛病”由专指马的缺点引申为指人或物的缺点,大概源于宋代。如宋代吴涿《答徐安札书》中云:“盖文学毛病,如春草渐生……”黄庭坚《山谷刀笔》也有“乃是荆南人毛病”之句。 “毛病”一词,至今还在常用,特别是口语,用得更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小品:小品中的主人公说话不离“毛病”二字,实乃毛病也。

【歇后语第80句】:一次,同伴和我一起到地里拾花生,把外衣丢在了地里。他妈妈知道后嚷道:“这孩子老是捉住个麻雀,丢掉了个老公鸡。”(河南·尉氏)

【歇后语第81句】:【不蒸馒头也要蒸口气】释义:“蒸”:谐音“争”。指不为别的只是为争一口气。例句:气死、饿死、等死、打死,不如跟敌人拼死!卖掉孩子买蒸笼——不蒸馒头也要蒸口气。

【歇后语第82句】:我决定和班长交朋友,买了张贺卡送给她。爸爸说:“人心靠赢得,不能靠馈赠。”(河南·正阳)

【歇后语第83句】:【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指困难的时候,能够看出人的 品质。王蒙《失态的季节》:“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同样 的逻辑也适用于兄弟姐妹。”

【歇后语第84句】:【属黄花鱼的——溜边】(歇)黄花鱼:学名黄鱼,分大黄鱼和小黄鱼,在深海过冬,春天向沿岸洄游,产卵后在近海觅食。本指黄花鱼喜欢在海边游动,转指人靠着边儿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黄花鱼——溜边儿”。

【歇后语第85句】:父亲看着书要写什么东西,就让我把蘸笔递给他,我照着做了。可父亲一拍大腿说:“唉!你这孩子真是担砖不捎瓦,光取蘸笔不拿墨水怎么写?”(山西·平陆)

【歇后语第86句】:【曾被卖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谚)指受过甜言蜜语哄骗的人,对于甜言蜜语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与警惕。

【歇后语第87句】:老灶爷翻筋斗——砸了锅

【歇后语第88句】:鹅吞鸡头——卡壳了

【歇后语第89句】:【 逼着哑巴说话】忍无可忍,引起愤慨。逼着,也说:急得、 惹得。浩然《艳阳天》:“我这样的话还多着哪,再这么逼着 哑巴说话,我全都给你们抖落出来!”

【歇后语第90句】:高梁秆拴骡子——拉倒

【歇后语第91句】: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歇后语第92句】:【顺风行舟船易翻】(谚)比喻人在顺境中行事,往往多的是得意,少的是警惕,失败就很难免。

【歇后语第93句】:【后生不看《水浒》,老来不看《三国》】(谚)后生:青少年。旧指《水浒传》是写造反的,青少年读了会不安分守己;《三国演义》是写争斗权谋的,老年人读了会增添奸诈贪得之心。 也作“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歇后语第94句】:【开一道口子,毁一座堤坝】(谚)堤坝:防水拦水的建筑物。指堤坝上如果开了口,水就会冲溃整个堤坝。比喻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就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歇后语第95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头好,外表看不 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哼,牛皮灯笼肚里亮,你心 里还不明白?”

【歇后语第96句】:【 成大事不记小仇】要做成大事,不应该计较小的冤仇,要 能够容人。姚雪垠《李自成》:“他的左右都巴不得一下子攻 破城市,替他报仇。他说,成大事不记小仇。”

【歇后语第97句】:这天又下起了雨,奶奶叹气道:“唉,月逢初四雨,一个月晴九天;这个月晴天又不多了。”(江苏·建湖)

【歇后语第98句】:妈妈从筐里拿起一个白萝卜,一看外边让老鼠给啃了,里边又糠了。妈妈说:“真是黑心萝卜虫窜了,里里外外全占了。”(河北·蔚县)

【歇后语第99句】:【早起三朝当一工】(谚)三个早晨早些起床所干的活,抵得上一整天的工作量。指清晨工作效率高。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617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