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史上最经典民间俗语金句,真性情!

【歇后语第1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谚)修:修行。公公修行,公公就得善果;婆婆修行,婆婆就得善果。指信佛信道,谁修行谁就能得善果。也泛指凡事谁有诚意,谁就能取得成功。 也作“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

【歇后语第2句】:【少饮不济事,多饮济甚事?有事坏了事,无事生出事】(谚)酒饮得少了不顶事;饮得多了,不是坏事,就是生事。指饮酒害多益少,劝人应戒酒。

【歇后语第3句】:八只脚的螃蟹——横行

【歇后语第4句】:【三十年前子靠父,三十年后父靠子】(谚)指人在三十岁以前,要靠父亲养活、扶持,儿子得听从父亲的指使;三十岁以后,父亲要靠儿子关照,自然是儿子说话算数。

【歇后语第5句】:邻居二哥成天吹嘘自己很有能耐,在外打工一年能挣几万。爸爸撇撇嘴说:“能叫唤的猫不捉老鼠,凭他那吹牛的样子还会挣钱?除非天上掉馍馍!”(山东·沂水)

【歇后语第6句】:【破巢之下,焉有完卵】见“覆巢之下无完卵”。

【歇后语第7句】:头当斗笠,背当蓑衣——自欺欺人;自骗自;自己哄自己

【歇后语第8句】:【和尚吃八方】(谚)指和尚靠各处化缘生活。

【歇后语第9句】:板刷掉了毛——有板有眼

【歇后语第10句】: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歇后语第11句】:【白鸭子跟鹅混】鹅毛多为白色。跟不是同类的人混杂在 一起。李良杰《悠悠岁月》:“晓红成天成夜的瞎起劲些什 么?白鸭子跟鹅混!你也应该劝劝她!”

【歇后语第12句】:【风是风火是火】(惯)形容着急、慌张或冒失的样子。

【歇后语第13句】:【定乾坤】(惯)乾坤:乾,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八卦之一,代表地。 比喻决定大局。

【歇后语第14句】:火柴盒做棺材——成(盛)不了人

【歇后语第15句】:【大风刮不多时,大雨下不多时】(谚)指狂风暴雨来势猛烈,但不会持续多久。也借指特殊情况只是暂时的。

【歇后语第16句】:【 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凡是坏人都要害人,没有 例外。或说:世上没有不吃人的老虎。张贤亮《河的子孙》: “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入。吴尚荣是个坏熊,王一 虎也不是个好东西。”

【歇后语第17句】:【 郎不郎,秀不秀】郎官(宫中武官)不像郎官,秀才不像秀 才,意即不文不武,不像样子。成语:不三不四。明代《醒世 恒言》:“郎不郎时秀不秀,长衣一领遮前后。畏寒畏暑畏风 波,养成娇怯难生受。”

【歇后语第18句】:【贼偷一更,防贼一夜】(谚)指贼人作案是在短时间内的,但提高警惕防贼却需要长期不懈。 也作“贼偷一更,防贼一宿”。一宿:一整夜。

【歇后语第19句】:【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释义:不是干某一行的人,就不要干某一行的事。例句:“这个考语还是请你尧翁代拟了吧。‘不是撑船手,休来弄竹竿’,兄弟实实在在有点来不得了。”

【歇后语第20句】:【帮倒忙】(惯)指原本想来帮忙,实际是给人添乱。

【歇后语第21句】:鳄鱼吊孝——假慈悲,真凶狠

【歇后语第22句】:一脚踩上磅秤台——举足轻重

【歇后语第23句】:【大师傅】常言说,工厂里师傅多,医院里大夫多,学校里老师多。那么,怎么师傅当中还有一个“大师傅”呢?而且是做饭的?这里面有一则民间故事。古时候有个皇上,一次来到修建宫殿的工地上,就让各工匠文案自己的本领,谁的本领大就封谁为师傅。众工匠都不服气,抢着去表白自己的功劳。皇上干脆把他们都封为师傅。工地上给工匠们做饭的是一对姐妹,二人见工匠们都有了封号,便也凑过来讨封。没想到,那些被封为师傅的工匠们说:“做饭的算什么行当?”姐姐很生气,就决定饿他们一次。众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饭棚里去吃饭,却见灶房里没动烟火,就来责问姐妹俩。姐姐说:“做饭的不算个行当,那你们就自己做吧!”众工匠向皇上报告此事。皇上问:“那做饭的到底算不算个行当?”这些能工巧匠饿得肚子咕咕叫,连忙答道:“做饭算行当,太算行当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俩找来,准备封她们为师傅。姐姐摆摆手,指着工匠们对皇上说:“他们都是师傅,却做不了饭;给我的封号,得比他们大!” 皇上说:“那就封你为大师傅吧。”姐姐乐了,指着帮着自己做菜的妹妹,问:“她呢?”皇上顺口说:“你是大师傅,那她就是二师傅吧。”妹妹一听,也很高兴。就这样,做饭的就被称为大师傅,帮厨的就被称为二师傅了。

【歇后语第24句】:【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谚)比喻人间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

【歇后语第25句】:“手当笔,地当纸,比你强的是老师。”奶奶经常告诫我,平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山东·滕州)

【歇后语第26句】:【丈八的灯台——照远不照近】(歇)照:本指照射、照耀,转指照顾、照管。指照管好了远处的或别人的事情,却不照管近处的或自家的事情。常比喻名声、影响等传播、扩大到远处,而不在近处。

【歇后语第27句】:【小品】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小品”、“科技小品”等栏目,打开电视可以看到相声、小品等曲艺类节目。小品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因为小品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文章短小,写来容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鲁迅先生的小品文达到了高峰。 “小品”源自古老的佛教经典。因为在佛经中,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摩呵般若波罗蜜经》,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文学中的“小品”便由此而来。小品又向文艺领域发展,并且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是当前民众离不开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小品节目,更是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

【歇后语第28句】:【破篮装泥鳅——走的走,溜的溜】(歇)本指泥鳅装在破篮子里会滑溜走,转指入悄悄地走散、离开。

【歇后语第29句】:钴子碰着锉子——死对头

【歇后语第30句】:【你开你的顺风船,我行我的逆浪舟】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例句:大哥,潘字号的家规可是你立的。你再这样干,咱们就散伙!你开你的顺风船,我行我的逆浪舟。

【歇后语第31句】:三赖的儿子和他一样不安分,村里人说真应了“腥锅里煮不出素豆腐”这句老话。(河南·新野)

【歇后语第32句】:【娘的墓前哭丈夫——上错了坟】(歇)比喻找错了地点。含讥讽意味。

【歇后语第33句】:病好郎中到——晚了:迟了

【歇后语第34句】:【夹肢窝生疮——阴毒】(歇)夹肢窝:也作“胳肢窝”,腋窝。本指阴处长毒疮,转指阴险毒辣。

【歇后语第35句】:铁匠炉里的料,庵堂寺庙的钟——不是挨打就是挨敲

【歇后语第36句】:柏油路上开汽车——稳稳当当

【歇后语第37句】:【老牛拉破车,慢慢来】释义:比喻不慌不忙,慢慢干。例句:又说:“就靠我们这几个人,老牛拉破车,慢慢来吧。到时候看钱万利怎么向上级交待。”

【歇后语第38句】:【读书人怕赶考,庄户人怕薅草】(谚)赶考:科举时代,读书人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试。薅(h。)草:弯下腰拔草。指读书人怕的是赶考,庄稼汉怕的是薅草。泛指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最头疼的事。

【歇后语第39句】:熟透了的大麦一够头了

【歇后语第40句】:【 装在坛子里/罩在坛子里】形容闭塞,不了解情况。类似 的:蒙在鼓里/坐在井里。成语:闭目塞听。清代《儿女英雄 传》:“自从去年见了他们,算是叫他们把我装在坛子里,直 到今日才掏出来。”

【歇后语第41句】:【草绿色军服】“草绿色的军服”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20世纪初,英国人为了掠夺非洲南部的财富,派军队进攻非洲的布尔人。当时,布尔人的武器不如英国军队。为了战胜数量比自己多出五倍的英军,布尔人便根据非洲的山地特点,穿上草绿色的衣服,并把武器也涂上了与草木相似的颜色。他们悄悄地躲在丛林里,敌人简直看不出丛林里有人。而当时的英军却穿着很显眼的红色军服,暴露得十分清楚。由于英军目标太明显,布尔人老远就可以用武器射击,英军被打死打伤七万多人。后来,英国军队接受了这个教训,将红色军服改为暗绿色。以后,各国的军队也相继把军服改成了黄色或草绿色。

【歇后语第42句】:【冤家】“冤家”一词,原意为怨家,指仇人。现在指爱的亲昵之称,是反语,如同情人之间女子说情郎“你真坏”一样。“冤家”一词源自唐代,唐张薷《朝野佥载》有“此子与冤家同生”之句。到了宋代,“冤家”这个词,通过“不饶人”这一语义成分,从所仇转为所爱,表示似恨而实爱的感情。如黄庭坚《昼夜乐》词:“其奈冤家无定据,约云朝又还雨暮。”《董解元西厢记》一日:“正是咫尺是冤家,浑如天样远。” “冤家”的这种含义,在“冤家”一词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宋蒋津在《苇航纪谈》中对“冤家”的这种丰富含义作了总结:后阅《烟花记》有云:“冤家之说有六: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所谓冤家者一;两情相系,阻隔万端,心想魂飞,寝食俱废,所谓冤家者二;长亭短亭,临岐分袂,黯然销魂,悲泣良苦,所谓冤家者三;山遥水远,鱼雁无凭,梦寐相思,柔肠寸断,所谓冤家者四;怜新弃旧,忘恩负义,恨切惆怅,怨深刻苦,所谓冤家者五;一生一死,触景悲伤,抱恨成疾,迨与俱逝,所谓冤家者六。”“冤家”的这六重含义,无不传达了男女之间那种又爱又恨,又疼又怨,缠绵悱恻的复杂感情,难怪古往今来的恋人都爱以“冤家”相称了。 “冤家”一词,除了指心爱的人外,还指心爱的东西。如《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日:“婆子袖里扯出个小帕儿来。道:‘就是这个冤家,虽不值钱,是一个北京人送我的,却不道礼轻人意重。…

【歇后语第43句】:【千年纸墨会说话】纸墨,多指契约文书档案。这些纸墨 可以作为凭证。刘江《太行风云》:“空口无凭,有字据为证, 你不识字,千年纸墨会说话,还可以请旁人给念念听听。”

【歇后语第44句】:【庙里撞钟——惊神】(歇)惊:谐”精”。形容人有生气,有活力。

【歇后语第45句】:阎王摆手——没救;无法

【歇后语第46句】:前几天,我们这里的天气裉不正常,有时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有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昨天还出人意料地下了一场小雪,北风吹得冷飕飕的。我对妈妈说:“真奇怪,春暖花开了还下雪。”妈妈说:“老话说得好: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这都是看怪不怪的事。”(山东·招远)

【歇后语第47句】:【背着牛头不认赃】(惯)偷来的牛头就背在身上,却不承认。比喻干了坏事就是不认账。

【歇后语第48句】:【瓜儿只拣软处捏】(惯)比喻专门挑软弱者欺负。

【歇后语第49句】:【老要颠狂少要稳】(谚)老年人贵在活泼欢快,性格开朗;年轻人贵在庄重踏实,行为稳健。指老年人不可死板,年轻人不可轻浮。

【歇后语第50句】:【走漏风声】见“露风声”。

【歇后语第51句】:我上学、做事,老是磨磨蹭蹭的。妈妈批评我:“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慢性子?厨房都失火了,还要在里边喝三碗热粥。”(广西·恭城)

【歇后语第52句】:【 狗撵鸭子,刮刮叫】鸭子被追发出叫声。刮刮叫,又指好 得很。《敌后武工队》:“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狗撵鸭 子,刮刮叫。比我强一百倍。”

【歇后语第53句】:【掘坟先埋了送殡的】(惯)比喻别人好心给帮忙,却暗算别人。

【歇后语第54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长期生活在外,最后总希望回到家乡。例句:“常言道,树高干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若还长大了,少不得寻根问蒂,怕不认我做外公么?”

【歇后语第55句】:【教人教心,浇花浇根】见“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歇后语第56句】:何家姑娘嫁郑家——郑何氏(正合适)

【歇后语第57句】:【话传三遍假变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谚)传言流传多遍,假的也能传成真的;药方抄来写去,容易把药名弄错,吃死病人。指谬误流传,害人不浅。

【歇后语第58句】:心里生起一盆火——浑身热乎乎

【歇后语第59句】:割对耳朵给你——不愿听

【歇后语第60句】:【强盗收心做好人】坏人改恶从善,改过自新。成语:洗心 革面。《渔海怒涛》:“狼走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我知道 你决不会强盗收心做好人。”

【歇后语第61句】:英雄热爱人民,人民热爱祖国。

【歇后语第62句】: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划不来

【歇后语第63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释义:比喻碰到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办法对付。“砍柴”又作“打柴”。例句:“上山砍柴,过河脱鞋”——到哪说哪。生死福祸有个天命管着哪!只要这会儿不被打死,到时候,咱哥俩就在一起混,你听我的,不会叫你吃亏。

【歇后语第64句】:【 朋友千个好,冤家一个多】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帮助, 得到支持;对头越少越好,可以减少麻烦,减少阻力。袁静 《淮上人家》:“朋友一千个不嫌多,仇人一个不嫌少,咱哥们 交往一场,你有困难,我哪能袖手旁观,不跟你互助呢?”

【歇后语第65句】:【针眼大的窟窿,拳头大的风】指一种自然现象。墙壁、门 窗上一个小孔,也会钻进很大的风。也指有小的漏洞,会出 现大问题。或说:针鼻大的眼儿,牛头大的风。贾平凹《废 都》:“夏捷对着哩,老婆就要管着男人,要不针眼大的窟窿 就要透出拳大的风!”

【歇后语第66句】:火车上放电影——走着瞧

【歇后语第67句】:【爱吃枣儿汤】(惯)旧指妇女贪爱风月。

【歇后语第68句】:【去个苍蝇,来个臭虫】(惯)比喻来的和走了的是一丘之貉,都不是好人。

【歇后语第69句】:狐狸掉进污水池——又臊又臭

【歇后语第70句】:【早知要尿炕,一宿不睡觉】没有料到会出事,未能预防,表 示后悔。相关的:怕尿炕,不喝水。李准《龙马精神》:“你早 知道尿床,一夜不睡觉了!吃那个后悔药干啥!”

【歇后语第71句】:【撒谎瞒不过当乡人】见“说谎不瞒当乡人”。

【歇后语第72句】:屈死鬼进衙门——鸣冤叫屈

【歇后语第73句】:腰里挂算盘——时刻为自己打算

【歇后语第74句】:放学后,我总喜欢玩打仗。为了这个,常有同学到我家告状。妈妈说:“你爸爸说过你多少次了,就系不住心,那红白萝卜还有个心呢!”(河北·邯郸)

【歇后语第75句】:【手比脚丫子还笨】(惯)形容人的手非常笨拙,干不了细活。 也作“手都比脚丫子笨”。

【歇后语第76句】:【打谈的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歇)打谈的:宋元时称在街市上演唱或说书的人。本指替古时候的人忧伤,转指作虚假的或多余的担忧。

【歇后语第77句】:【桃李】“桃李”现在常用喻指学生。“桃李”本是两种果树,是谁把它们“移栽”到一起呢?“桃李”合用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有“华如桃李”的诗句,不过,它还不是比喻学生。“桃李”一词用于比喻学生,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因得罪了魏文侯,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没有一个给他帮助的,他便独自一人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质遇到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抱怨,埋怨自己培养保举的人在自己有难时,怕被连累不肯为自己说句公道话。子质感到很伤心。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蔓生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从此,人们就把培养人才比作“树人”,把学生比作“桃李”。如唐代狄仁杰推荐了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皆为名臣,时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桃李”指代学生,流传至今。

【歇后语第78句】:【好戏还在后头】(惯)指事情还没有完结,热闹的场面和激烈的争斗还在后面。 也作“闹戏还在后头”。

【歇后语第79句】:【班房】现在人们称被司法部门拘留或坐监狱为“蹲班房”。它源自哪里呢?考其源,是来自明清两代的“三班八房”。所谓“三班”是指皂班、隶班、快班,属于差役组织,分掌维系治安、侦察、捕缉、提刑、解押、传呼诉讼等事务。“八房”是指吏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仓房和承发房,属于封建国家地方政权中的胥吏机构,分掌地方民政、财政、教育、水利、建设等事务。古代衙门不仅管行政事务,还管审判。故此,根据“三班八房”的性质和职能,人们就把封建衙门、监狱简称为“班房”。

【歇后语第80句】:【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惯)无明:佛教用语,没有智慧之意。业火:怒火。由于没有智慧,不能了解正理,结果引起许多烦恼,因称发怒为“无明业火”。形容怒气冲天,按捺不住。 也作无明火高三千丈。 无名怒火高万丈。

【歇后语第81句】:【蜂刺入怀,解衣去赶】(谚)指黄蜂要是钻进衣襟里,就必须马上解开衣襟赶跑它。比喻情况紧迫时,不容有任何迟疑,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也作蜂虿入怀,随即解衣。虿(chai):蝎子一类的有毒动物。 蜂蝎入怀,各自解衣。

【歇后语第82句】:【货高价出头】货物质量高,价钱也就贵。借指好东西价 值大。刘云若《小扬州志》:“这就叫货高价出头,你嫌贵,我 没强你买呀。”

【歇后语第83句】:神婆子念咒——瞎说;瞎叨叨;胡叨叨

【歇后语第84句】:【望山走倒马】(谚)望见山就加鞭,把马赶死也还不到山的跟前。 指山看起来近,实际距离很远。也泛指要到达目的地,还要作走较长路程的准备。 也作望山跑死马。 望城跑死马。

【歇后语第85句】:【兵无强弱,将有巧拙】释义:兵:士兵、军队。军队无强弱之分,将领有智愚之别。指选择带兵的将领,要重在智略。例句:古语有之:“兵无强弱,将有巧拙。”故选将以智略为本,勇力为末。

【歇后语第86句】:【弥天之罪,一悔便消】(谚)即使犯下了极大的罪,只要能真诚忏悔,罪也就消除了。指真诚悔过,是消除罪过唯一的途径。 也作“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

【歇后语第87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则俗语的意思是形容身为其事的人反而糊涂,犹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源自宋欧阳修《新唐书·元澹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何所谓疑而不申列?” 这段话是唐朝的大臣魏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不料,右丞相张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纂的本子,使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的本子呢?玄宗觉得说的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元澹认为,本子应该改换一下。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纂、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竟哪个好呢?” 主人回答说:“戴圣编纂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修订,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 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样,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原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指下棋,围观者清,确实如此。

【歇后语第88句】:【胶粘着胯】(惯)讥讽人走不动或行动迟缓。

【歇后语第89句】:【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悚,无能。借指领导不力,连累 全体。类似的:主将无谋,累死千军。社会学图书:“行伍中 有一句俏皮话,道是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诚为古今经 验之谈。从某种意义讲,核心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 着整个班子的水平和性质。”

【歇后语第90句】:【鸡食盆里鸭插嘴】(惯)斥责人多嘴多舌。

【歇后语第91句】:邻居二婶的丈夫不幸遇到了车祸,撇下二婶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二婶打算再找一个支撑门户的男人,可周围很多人笑话她。妈妈劝二婶:“她婶,都啥年月了,咱还要让唾沫星子淹死?追求自己的幸福没错!”(河南·社旗)

【歇后语第92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谚)陂:地面不平坦。没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没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报。

【歇后语第93句】:黄牛的肚子——草包

【歇后语第94句】:李大叔在院中责备女儿,正好被刚过门的儿媳妇听见了。儿媳妇误以为是说她的,一赌气骑着车子回了娘家。李大叔说:“这真是打马骡子惊啊!”(山西·屯留)

【歇后语第95句】:【 让龙头摆起来】旧俗春节要耍龙灯,龙头摆动,龙身随着 舞动,比喻关键事情要首先做好。《北京日报》(1986,2,3): “让龙头摆起来。耍龙灯,龙头摆起来,龙身龙尾也就动起 来了。规划、设计和勘测,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对开创首都 建设新局面至关重要。”

【歇后语第96句】:小鬼叫门——要命

【歇后语第97句】:【不叫的狗咬人】释义:比喻害人的人凶相不外露。例句:故玉音的男人黎桂桂,是个老实巴交的屠户,平日不吭不声,三锤砸不出个响屁。可是不叫的狗咬人。他为王秋赦总结过一句话,当时流传甚广,影响颇坏。

【歇后语第98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惯)指人下落不明。

【歇后语第99句】:口含盐巴望天河——远水不解近渴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6725.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