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最实用民间俗语经典谚语,句句说到心坎上!

【歇后语第1句】:【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惯)比喻含糊了事。

【歇后语第2句】:【得了便宜卖乖】(惯)卖乖:自鸣乖巧。指得了好处还说漂亮话。 含贬义。

【歇后语第3句】:【缚虎容易放虎难】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歇后语第4句】:早上,妈妈叫我起床,我嘴上答应,可就是不想起来。妈妈说:“你可别光敲梆子不卖油啊!”(河南·许昌)

【歇后语第5句】:一口棺材睡两人——死对头

【歇后语第6句】:妈妈让我盛饭,我不小心把饭碗打碎了。妈妈说:“哎呀,我的小姑奶奶,做一个钱的活儿,要两个钱的工。”(河南·伊川)

【歇后语第7句】:飞机上摆手——高招

【歇后语第8句】:梨树底下摸帽子——惹人怀疑

【歇后语第9句】:两个盘子十条鱼——多鱼(余)

【歇后语第10句】:好肉上贴膏药——自找麻烦

【歇后语第11句】:吃黄瓜蘸雪——乏味

【歇后语第12句】:【手插鱼篮,避不得腥】释义:比喻做事不怕担负责任。例句:先锋道:“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帅领家兵杀那和尚去来!”

【歇后语第13句】:【失败乃成功之母】(谚)失败是孕育成功的母体。指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在汲取失败教训之后取得的。 也作“失败是成功之母”。

【歇后语第14句】:乌龟进沙锅——丢盔卸甲

【歇后语第15句】:【翻老皇历】释义:皇历:历书。岁月更换了,翻看旧历书无用。比喻只知按老经验办事。例句:咱不能净翻老皇历呀!党早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走其他国家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边一步一步爬行。

【歇后语第16句】:【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惯)常用来斥责人不是父母生养的,不孝顺或没人性。 也作石头缝儿里爆出来的。 石头缝里跳出来的。

【歇后语第17句】:【开天窗】(惯)1比喻利用职权克扣钱财。2比喻抽去已排好的文章,使报纸的版面上留下成块的空白。

【歇后语第18句】:【见天日】(惯)l比喻摆脱了艰难的处境,见到了光明。2比喻把隐藏着的事情公示于众。 也作见青天。 见太阳。

【歇后语第19句】:【口头不似心头】(惯)指嘴上说的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也作“口不照心”。

【歇后语第20句】:【吃香的,喝辣的】释义:形容吃喝多而好,生活舒适。例句:我可怜的儿呀,你逃不了你的命。俗话说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命里注定的,逃不了。既是这么着,我也就是盼着你找个好人家,吃香的,喝辣的。

【歇后语第21句】:【打猎的人有鸟吃】指职业上的方便,有利。王统照《山 雨》:“他还图这点小便宜?犯不上!人家干的什么,打猎的 人没有鸟吃?每年到镇上做这份生意的谁不得送上三五 两?”

【歇后语第22句】:【狮舞三趟无人看,话说三遍没人听】(谚)三:泛指多数。重复多次舞狮,就没人爱看;重复多次说话,就没人爱听。指说话没有新意,一味重复,必定惹人腻烦。

【歇后语第23句】:【打是疼,骂是爱】(谚)指对后代或部下严格管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也指夫妻之间的冲突常常是爱的表示。

【歇后语第24句】:【一跺脚四街乱颤】(惯)形容人势力大,威风八面,称霸一方。

【歇后语第25句】:买猪头讨个胆——自讨苦吃

【歇后语第26句】:蝙蝠身上插鸡毛——你是个什么鸟

【歇后语第27句】:【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嘴上说没有用,得在实际中比 比。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们要求调整生产组织,把车、 钳、铣、装配四摊分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到底谁完不 成任务。”

【歇后语第28句】:【狗肉不上席】这是统行于民间的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人素质差难以扶持,不堪任用。也有的把拿不出手的东西用此话作比。其实,狗肉是美食,在先秦不仅可以上席,还曾把狗肉列为祭祀大礼的专用品,在周朝,那时狗肉是周天子专用食品,贵重如金,官员都没有资格享用这种美味。佛教传人后,佛学典籍认为狗是不洁动物,禁止徒众食用,由此影响到信奉佛教的皇帝。南朝宋、梁的皇帝几乎都是佛教的铁杆信徒,他们曾多次颁布禁食狗肉的诏令。唐高祖李渊、女皇武则天都先后颁布《禁屠诏令》,严厉禁止宰杀狗羊。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载:屠杀狗,吃狗肉都要处以斩刑。到满族贵族入主中原以后,这类规定也没有放松,不仅不能吃狗肉,连狗皮帽子都不能戴。在历史上禁吃狗肉的规定延续如此之久,对于狗肉不能上桌,发挥了持久有力的巨大作用。实际上,不是狗肉不能上席,而是不敢上席。

【歇后语第29句】:刨嘴吃刨花——没个饱

【歇后语第30句】:巧八哥儿拉家常——光耍嘴

【歇后语第31句】:群众当中老师多。

【歇后语第32句】:【铁树也有硬虫攒】(谚)即使是铁树,也会有硬虫钻得进。指再坚硬的东西也有虫能咬。

【歇后语第33句】:夜里开火车——前头(途)光明

【歇后语第34句】:哥哥考上大学后,妈妈准备拼死拼活地也让我考学。邻居二伯劝道:“隔手的金子不如在手的铜,你还是让他下地干活吧!”(甘肃·镇原)

【歇后语第35句】:妈妈叫我去喂猪,可我嫌喂猪太脏,就说让我去提水吧。妈妈说:“叫你上山你下河,叫你下河你非要上山。”(安徽·枞阳)

【歇后语第36句】:【矮檐之下出头难】(谚)矮檐:低矮的屋檐。指在矮檐之下身体弯曲,难以伸直头颅。比喻人身处强大势力的压抑之下,身不由己。

【歇后语第37句】:小涛的妈妈要他把衣服脱下来洗,对他说:“你呀,一身衣裳一身泥,是狗皮也应该爱惜哩!”(湖北·仙桃)

【歇后语第38句】:【皇帝】“皇帝”是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 “皇帝”这个称号始创于秦始皇。夏、商、周三代,既没有“皇”,也没有“帝”。夏朝称“后”,商、周都称“王”。春秋时期,诸侯无论爵位高低,通称国君;后来,周王势力衰落,诸侯兼并,齐、楚、燕、韩、赵、魏、秦都先后称王,甚至中山小国也称起王来。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但赢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朕”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也是由秦始皇开始的。历史上虽然对秦始皇褒贬不一,但他确实是“千古一帝”。

【歇后语第39句】:【好事天顺心】事情办得顺利。成语:天从人愿。冯德英 《迎春花》:“真是好事天顺心,春玲找到他头上来学文化了。 孙若西使出所有力气,博得姑娘好感,攫取少女的心。”

【歇后语第40句】: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歇后语第41句】:【黄忠人老刀不老】释义:黄忠:三国时蜀将,英勇善战,武艺超群,《三国演义》写他与魏将张邰交战,张邰笑他年老,不自量力,他说,我年老,手里的刀却不老。比喻年纪虽大,本领还在。例句:朱老星喷红了脸说:“别说老了,咱一辈子都是斗争过来,黄忠人老刀不老!”

【歇后语第42句】:【若要甜,加点盐】(谚)指单吃甜品不知甜,吃点咸的自然就有了比较。常比喻生活中要正确对待苦乐,不可只追求享受。

【歇后语第43句】:爸爸坐在沙发上说:“天太冷了。”妈妈一边做饭一边说:“冷的是闲人,饿的是馋人。”(河北·深县)

【歇后语第44句】:鸭子下水——呱呱叫;嘴上前;各奔前程

【歇后语第45句】:【 今日有酒今日醉】只顾眼前一时的痛快,不顾其他。原 为唐人罗隐的诗句。日,也说:朝、天、夕。成语:及时行乐。 王安忆《文革轶事》:“她们都是很能抓住机会的孩子,并且 今朝有酒今朝醉。”

【歇后语第46句】:布袋里盛猫——装迷糊

【歇后语第47句】:半空荡秋千——不落实

【歇后语第48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释义:责怪人管事太多。不该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扑”、“咬”、“捉”。例句:女护士勉强地把自行车搬进医院大门,但还是嘟嘟囔囔地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歇后语第49句】:一位顾客问卖主:“这韭菜多少钱一斤?”卖主道:“八角”。顾客回价说:“五角怎么样?”卖主笑着说:“你不如去大河里舀水吧!”(四川·资阳)

【歇后语第50句】:【缝衣店里的营业员——左也衣,右也衣】(歇)衣:谐“依”。指一味依从。

【歇后语第51句】:小霞后天就要到县城参加歌咏比赛了,可她仍像没事似的。她妈妈对老师说:“别看她这几天表面上挺悠闲的,心里可又是锣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劲呢!”(山东·平度)

【歇后语第52句】:【哭不得,笑不得】(惯)形容非常尴尬,不知该怎么办好。 也作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哭不得笑不是。

【歇后语第53句】:【扁担上睡觉——想得宽】(歇)本指想得宽阔,转指想得倒好,就是不能实现。

【歇后语第54句】:还没过门儿呢,芳芳就今儿向婆家要衣服,明儿向婆家要首饰。婆婆不耐烦地说:“我看她不是盏省油的灯。”(河南·虞城)

【歇后语第55句】:树枝上挂团鱼一一四脚无靠

【歇后语第56句】:【哭闹的孩子多给糖】迁就无理要求。《人民日报》(1986, 2,18):“有的同志颇有感触地说,一身正气,不仅自己身上 要干净,还要处事公正。不能‘硬的拖锹过,软的好取泥’, 更不能‘哭闹的小孩多吃糖’。要为弱者执言,为冤者呼喊, 不为歪的邪的折腰。”

【歇后语第57句】:皇粮国税——免不得

【歇后语第58句】:【长不过五月,短不过十月】(谚)长:此处指白昼天长。指农历的五月,白昼天最长;农历的十月,白昼天最短。 也作“长五月,短十月”。

【歇后语第59句】:【囚人梦赦,渴人梦浆】(谚)赦:赦免。浆:汤水。囚犯常梦到自己被赦免释放,口渴的人常梦到有汤水供自己喝。指心里想什么,就容易梦到什么。

【歇后语第60句】:勺筒敲了底——两头进水

【歇后语第61句】:唐僧上西天——心取经

【歇后语第62句】:爸爸买了一条活鱼回来,十分高兴地对妈妈说:“赶快做做吧!猪要吃叫的,鱼要吃跳的!”(湖南·醴陵)

【歇后语第63句】:人字双着写——不从也得从

【歇后语第64句】:【绱鞋不使锥子——针好】(歇)绱鞋: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一般要用锥子。针:谐“真”。指非常好或确实好。

【歇后语第65句】:【拉帮套】(惯)1比喻在一旁帮腔、帮忙。2比喻妻子的情人。

【歇后语第66句】:鲨鱼把儿请猫代管——不保险

【歇后语第67句】:【撞大运】(惯)比喻抱着侥幸心理去碰好运气。也比喻走运。

【歇后语第68句】:小红在学校里,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不敢问老师,害怕被人笑话。妈妈知道后教育她说:“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则无长进。你有什么不会的就应该大胆地问老师,问同学。”(河南·焦作)

【歇后语第69句】:【打打闹闹,白头到老】(谚)指夫妻之间发生冲突争吵,是正常现象。 也作“吵吵闹闹到白头”。

【歇后语第70句】:【船到桥头自会直】释义:船到了桥边自然会放直船身过去。比喻事到临头,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句:“算了罢!‘船到桥头自会直’!王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打碎了吃饭家伙可不是玩的!”

【歇后语第71句】:【有冤没处诉,有苦没处说】(惯)指冤屈或苦恼无处申雪、诉说。 也作有冤无处申。 有苦没处说。

【歇后语第72句】:【牛套马,累死俩】一快一慢,谓无法协调。周立波《暴风 骤雨》:“我养活的是牛,走得慢。又不能跟马搁在一起套 车,牛套马,累死俩。”

【歇后语第73句】:小宁长得憨头憨脑,傻乎乎的,但办起事来却很伶俐。妈妈风趣地说:“这孩子,憨子脸,猴子心;麻子不多,点子可不少。”(山东·苍山)

【歇后语第74句】:口袋里盛娃娃——装人

【歇后语第75句】:骆驼撒欢——没个正经样儿

【歇后语第76句】:【照葫芦画瓢】释义:比喻照现成的样子模仿。例句:你们怎么搭,我们也怎么搭,照葫芦画瓢还不会?

【歇后语第77句】:【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善良容易被人看成软弱,受欺 侮。浩然《艳阳天》:“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不给他们一 点厉害,总觉着我们光宽大,不严惩!”

【歇后语第78句】:【洞小不补,洞大叫苦】要及时补救。《北京日报》(1982,4, 2):“今日偷根针,明日敢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蝼蚁之穴;洞 小不补,洞大叫苦……有不少这样的警句格言、民谚俗语告 诫人们:要自觉防微杜渐,勿以小恶而为之。”

【歇后语第79句】:腊月里,木匠张成做了四个案板,先后拉到集市上去卖。前两个做工粗,却卖了好价钱;后两个做工细,便宜还卖不出去。他说给王大爷听,王大爷说:“彼一时,此一时也。先前就你一个人卖。现在卖的人多了,这就叫有好货不如有好行情(),’(河南·西平)

【歇后语第80句】: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歇后语第81句】:【佳人有意郎君俏,红粉无情子弟村】(谚)佳人、红粉:均指俏美的女子。村:粗野,俗气。女人看中某个男子,就觉得他俊气;女人看不上某个男子,就觉得他粗野。指男子在女人眼中的美丑,就看对不对胃口。

【歇后语第82句】: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歇后语第83句】:【耍嘴皮子】(惯)指夸夸其谈或能说会道,口才出众。 也作耍嘴皮。 卖嘴皮。

【歇后语第84句】:妈妈见我刚吃完饭就上厕所,便说:“真是穷鬼不拿财,吃完屎就来。”(安徽·旌德)

【歇后语第85句】:真戏假做,假戏真做。

【歇后语第86句】:【红军】建军初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并不叫“红军”,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义和九月的秋收起义,都不叫红军。毛泽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开头两句为证:“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只点明了军队的性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没有出现红军字样。最早称“红军”的是之后的广州起义,起义领导机关发布《红旗号外》,公开宣称组织工农红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工农红军总参谋徐光英。”此次起义失败后,根据广东省委指示,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 1928年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指出:“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6月4日,中央在给井冈山前委的信中,又具体指示四军:“关于你们的军队,你们可以正式改为红军。”从此,“红军”这一名称正式成为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称号,各地工农革命军也相继改称为红军。

【歇后语第87句】:吃着鸡,抓着鸭——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歇后语第88句】:老鸹落到黑猪身上——光看别人黑

【歇后语第89句】:【好闺女不愁嫁】(谚)品貌兼优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比喻真正的优质商品不会没有销路。

【歇后语第90句】:【遇着善人便烧香,遇着恶人便使枪】(谚)指对人要爱憎分明,善恶分清,不能是非混淆,敌友不辨。

【歇后语第91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谓只要沾点边,就算有正式关系。浩 然《艳阳天》:“别胡思乱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 席,吃,也扰了,不吃,也扰了;我看你还是领头快冲,一冲, 麦子就算到手,别的事儿,咬着白面馒头再说!”

【歇后语第92句】:【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谚)真人:本指成仙或修炼圆满的人,此处指本领高强的人。指真正本领高强的人,不轻易显露高超的技艺。

【歇后语第93句】:【冒凉腔】(惯)指说话冒失或不切实际。

【歇后语第94句】:我们班有些同学常常是玩够了再写作业,总要忙到半夜三更。老师半是生气半是心疼地说:“你们啊,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还要爬起来补裤裆。日子长了,学习搞不好,身体也要垮呀!”(四川·德阳)

【歇后语第95句】: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歇后语第96句】:麻雀打鼓——跳(调)皮

【歇后语第97句】:一天早上,妈妈蒸了花卷馍,我说了句“难吃,我不吃”就上学去了。可中午没到点儿我就饿得心里发慌。放学回家一进屋,我抓起桌上的花卷馍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爸爸见了说:“你呀,真是饱了肉也黏,饿了糠也甜。”(河南·偃师)

【歇后语第98句】:【狗腿子】“狗腿子”比喻给有势力的坏人奔走帮凶的人。“狗腿子”一词源于一则传说。从前,有个为富不仁的财主,他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子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腿。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主人又问:“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奴才又说:“给它用泥巴捏上一条。” 所以,狗在撒尿时,总要把一条腿翘起来,是怕把那条用泥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来历。幽默讽刺之深,入木三分。

【歇后语第99句】:【好汉一言,快马一鞭】(谚)指好男儿一诺千金,说到做到;这和快马只需一扬鞭就上道奔驰,不需再催促是一个理。 也作好汉一言,驷马难追。驷马:古时四匹马共驾一辆车。 好人一言,好马一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692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