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精辟民间俗语金典文案,你绝对喜欢!

【歇后语第1句】:活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歇后语第2句】:八字才开笔——差一半

【歇后语第3句】:【没了头的苍蝇,乱撞一气】释义:比喻失去主宰,行为不能控制。例句:他们老人家越要以他们的眼睛当作我的眼睛,我就越想不用眼睛,而像没了头的苍蝇似的,乱撞一气。

【歇后语第4句】:【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妻儿】(惯)形容事情非常机密,连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告诉。

【歇后语第5句】:【求出来的雨点是不大的】(谚)向神灵求雨,降下的雨点不会大。 比喻向别人求助,是不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困难的。

【歇后语第6句】:【心病还从心上医】(谚)指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还得从心理上、精神上找出原因加以调理。 也作心病还须心上医。 心病终须心药治。 心病要用心药医。

【歇后语第7句】:【十七不能常十七,十八也不能常十八】总要长大,借指不会 停滞不前。李准《李双双小传》:“十七不能常十七,十八也 不能常十八,双双,我孙喜旺今后一定要赶赶你,食堂炊具 改革这件事,我要下点工夫。”

【歇后语第8句】:【手无缚鸡之力】(惯)手上连捆鸡的力气也没有。指人没有一点儿力气。

【歇后语第9句】:挨了刀的皮球——没气了

【歇后语第10句】:【各打五十大板】对争讼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给予相同的 惩罚。貌似公正,其实不分是非。张洁《沉重的翅膀》:“部 里的事,最近上头有人说话了,他和田守诚各打五十大板。”

【歇后语第11句】:舍身岩边摘牡丹——贪花不怕死

【歇后语第12句】:【任它狗儿怎样叫,不误马儿走大道】(谚)任凭狗在路旁怎样狂吠,也阻挡不住马在大道上奔跑。比喻不管坏人如何滋事破坏,也阻挡不了正义的事业向前发展。

【歇后语第13句】:【在商为义士,在周为顽民】(谚)商:商朝。义士:忠于朝廷的人。 周:周朝。顽民:不顺从的人。商朝认为的义士,周朝则视作顽民。 指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看问题,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歇后语第14句】:【无风三尺浪】原形容海洋波涛。借指造谣生事。成语: 兴风作浪。《邓丽君传》:“人怕出名猪怕壮。邓丽君名噪海 内外,一言一行常起‘地震’。真是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 尺。”

【歇后语第15句】:水到屋边帆到瓦——水涨船高

【歇后语第16句】:【拣日不如撞日】(谚)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与其挑个好日子办事,不如现在就办。

【歇后语第17句】:茶馆里的买卖——滴水不漏

【歇后语第18句】:【先长的眉毛,比不上后长的胡子】(谚)眉毛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胡须是年长以后才生的;人敬重的是后生胡须的长者,而不是先长眉毛的少年。借指有作为的人,往往是后来者居上。

【歇后语第19句】:【热锅上的蚂蚁】释义:形容焦急不安,慌乱不宁。例句:瑞宣在院中走来走去,像个热锅上的蚂蚁。

【歇后语第20句】:推小车上台阶——步一个坎

【歇后语第21句】:【张家长,李家短】(惯)1指议论别人家的琐事。2指闲聊天。

【歇后语第22句】:【秤不离砣,公不离婆】(谚)秤:用来称定物品重量的器具,此处特指秤杆。砣:秤砣。指就像秤杆和秤砣谁也离不开谁,缺一就不能称物的轻重一样,老夫老妻相依为命,缺了一方就难以生活。 也作“公不离婆,秤不离砣”。

【歇后语第23句】:【执法如山】对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的法官,人们赞誉他们“执法如山”。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呢?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冬十一月,太平公主赴雍州游玩,相中了当地寺院里的一盘水磨,未经寺院和尚同意,即吩咐随从运往京城,归为已有。寺院和尚迫于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当面阻拦,立即告到雍州司户李元绒那里。司户是个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的小吏。但李元绒不畏权势,公正刚直,当即受理此案。经查,该水磨确系寺院合法财产,太平公主无权霸占。随即将水磨判归寺院;这一判决,吓坏了李元绒的顶头上司,一向趋附权贵的雍州刺史窦怀贞。他即刻命令李元绒将水磨改判给太平公主。李元绒对这种恃强凌弱、媚上斯下的行径无比愤慨。二话不说,当即挥笔在原判决书的空白之处写“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坚决维持了原判。后世将这八个字逐渐浓缩成“执法如山”四个字。

【歇后语第24句】:【 蛤蟆跳三跳,还要歇一歇】有劳有逸。跳,也说:蹦。成 语:劳逸结合。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蛤蟆蹦三蹦,还 得歇三歇呢,我总得消停两天!”

【歇后语第25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谚)海是无限宽阔的,可以听凭鱼去腾跃;天是无限高远的,可以听凭鸟去翱翔。比喻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 也作“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歇后语第26句】: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歇后语第27句】:新年伊始,爸爸要我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哥哥说:“我将来要做一名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我抓抓头皮说:“将来我要当一位科学家。”小弟弟笑着说:“将来我要当联合国秘书长!”爸爸听后夸奖道:“好,好!炎黄小龙,各奔前程!”(新疆·叶城)

【歇后语第28句】:萤火虫打架——明对明

【歇后语第29句】: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姑娘美不美,看父母就知道。

【歇后语第30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谚)比喻人的追求与志趣各不相同,不能强求一致。 也作萝卜青菜,各有一爱。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歇后语第31句】:九月的菊花逢细雨——点点人心

【歇后语第32句】:【耗子见了猫】见“老鼠儿见了猫”。

【歇后语第33句】:【杏核子——仁儿苦】见“山杏核——苦仁儿”。

【歇后语第34句】:【 哪边炕热往哪边挤】专门想讨便宜。刘江《太行风云》: “你李敬怀见便宜就逮,哪边炕热往哪边挤,就全能承受住 了?”

【歇后语第35句】:【瞎子不怕刀,聋子不怕铳】(谚)铳:火铳,一种旧式火器。瞎子不怕刀,是因为看不见刀砍来;聋子不怕铳,是因为听不见铳的响声。 比喻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到险情,所以做事莽撞。

【歇后语第36句】:【 不见棺材不落泪】指固执,不听规劝,直至失败。明代 《金瓶梅》:“如今将理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肯。”

【歇后语第37句】:【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惯)比喻没有亲身经历过,却看见过,多少了解一些。 也作“没吃过猪肘,见过猪走”。

【歇后语第38句】:【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释义:脚面:脚背。膈应:厌烦。比喻人行为让人恶心、厌烦。“上脚面”又作“爬到脚背上”。例句:小莹一甩辫子冲了过去:“癞蝓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说完,唾了一口,扭头走了。

【歇后语第39句】:【药不对症,参茸亦毒】参茸:人参和鹿茸,中药里最有滋补功能的两味药物。指用药如果和病症不相投,再名贵的药物也会对身体有损害。

【歇后语第40句】:【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谚)家里同时有几件事,要先拣紧要的做起。指处事要尽先处理紧要、急迫的。 也作家有三件事,先拣紧的干。 家有三件事,先打急处来。

【歇后语第41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释义:东西总是依照种类聚集在一起,人总是一群一群地分开。常比喻坏人总是与坏人勾结在一起。例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黑鬼对黑鬼,又不碍着谁。

【歇后语第42句】:【孙猴子钻到铁扇公主肚皮里——来个里头踢蹬】(歇)铁扇公主:《西游记》人物,又名罗刹女,牛魔王之妻,因儿子红孩儿曾被孙悟空降伏,怀恨在心。

【歇后语第43句】:【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歇)骆驼在羊群里,只有它大。指对方的本事比其他人都大。 常含讥讽或诙谐意。

【歇后语第44句】:【一棵草有一颗露水珠子】释义:比喻一件困难的事,总会有它的解决办法。例句:何老板总会和你想法子的。一棵草有一颗露水珠子,天下有多少人生在天底下会干死了?总有办法,总有办法。

【歇后语第45句】:【百拙无一能】(惯)拙:笨。指一点本领、能耐都没有。

【歇后语第46句】:【马奶奶见了冯奶奶——差两点】(歇)“马”字比“冯”字少两点。点:本指汉字的笔画“点”,转为量词,表示少量。指还有一些差距。

【歇后语第47句】:【 哪有媒人包生小孩】不能打包票,不可能万无一失。《台 湾小说选》:“那是应该的,哪有做媒人包生小孩?”

【歇后语第48句】:【抱着葫芦不开瓢】(惯)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中间细,表面光滑,像上下两个球连在一起,可将其剖开做成瓢等。比喻就是不肯开口讲话。

【歇后语第49句】:【掉片树叶子都怕打破头】见“树叶子掉下来都怕打了头”。

【歇后语第50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事情看似如此,其实另有他图。它源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他在散文写作上成就颇高,《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州署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南有风景秀丽的琅邪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了取了个名字,叫做“醉翁亭”。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他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道出了缘由。原来欧阳修常与朋友相约来此饮酒,欧阳修年岁大了,饮一点便酩酊大醉,他便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别号。欧阳修酒量不大,很容易醉,那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后来,人们大多只用前半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忘却了“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为俗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转义了。

【歇后语第51句】:小涛的爸爸从外地回来,发现小涛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就埋怨小涛妈妈对儿子抓得不紧。小涛妈妈说:“你也别乱怪人,又不能一天到晚把他拴在裤带上,有时候也怪他自己。”(江苏·盐城)

【歇后语第52句】:【树怕烂根,人怕无志】释义:人要是没有志向,必定一事无成。例句:树怕烂根,人怕无志。什么是力量?理想是力量,意志是力量,知识是力量。只要努力,这一切你都能争取得到。

【歇后语第53句】:鸟过拉弓——错过时机

【歇后语第54句】:两个山头的斑鸠——唱一和

【歇后语第55句】:【班房】现在人们称被司法部门拘留或坐监狱为“蹲班房”。它源自哪里呢?考其源,是来自明清两代的“三班八房”。所谓“三班”是指皂班、隶班、快班,属于差役组织,分掌维系治安、侦察、捕缉、提刑、解押、传呼诉讼等事务。“八房”是指吏房、礼房、兵房、工房、刑房、仓房和承发房,属于封建国家地方政权中的胥吏机构,分掌地方民政、财政、教育、水利、建设等事务。古代衙门不仅管行政事务,还管审判。故此,根据“三班八房”的性质和职能,人们就把封建衙门、监狱简称为“班房”。

【歇后语第56句】:【变卦】已定的事忽然改变,被称作“变卦”。 “变卦”源自《周易》。变卦是占筮两爻次所得到的两个卦。如,先占一次得到观卦,又占一次得到否卦。第二次占卦不是在第一次占卦的基础上动一根爻,而是重新完整地占一次,占得的卦为本卦或正卦,所变之卦为之卦或变卦。后来,人们把说话不算数叫做“变卦”。

【歇后语第57句】:年画上的耕牛——犁(离)不得

【歇后语第58句】:【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谚)花的枝叶下还藏着刺,谁能保得住人没有毒害人的心思呢。 指人心莫测,要时时提防。

【歇后语第59句】:【嘴上挂得油瓶】(惯)形容人生气时嘴巴高高噘起的样子。

【歇后语第60句】:提傀儡儿上戏场——少一口气

【歇后语第61句】:【年老莫娶年少妻】(谚)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轻女郎。指男女婚配,贵在年龄相当。

【歇后语第62句】:【大军未到,粮草先行】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歇后语第63句】:【要磨刀,得磨刀石】释义:比喻要在实践中锻炼、考验。例句:桥隆飙道:“要磨刀,得磨刀石。要试真金,得烈火。这些东西,不能光听他嘴上说,要看看他的实力。”

【歇后语第64句】:开春的萝卜立秋的瓜——变味了

【歇后语第65句】:【刨树要刨根】释义:比喻解决问题要寻根究底,要彻底。“刨根”又作“寻根”。例句:刨树要刨根,要不,根大成树,树大成林,林大藏虎,虎大伤人。所以不杀便罢,一杀就来个斩草除根,以免后患。

【歇后语第66句】:【上刀山,下火海】(惯)指奋不顾身去做最危险、最艰难的事情。 也作入火海,上刀山。 爬刀山,下火海。

【歇后语第67句】:【夜眠清早起,更有早行人】(谚)黑夜打早起身赶路,可路上还有比自己起身更早的人。指自己行动快,还有比自己更快的。也指人前有人,凡事不可自满自足。 也作夜眠清早起,还有不眠人。 夜眠清早起,路上又有早行人。

【歇后语第68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歇后语第69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歇后语第70句】:【吃虱子,留大腿】释义:比喻过分吝啬。例句:原来李克用是吃虱子留大腿的人。因见白娘子容貌,设此一计,大排筵席。

【歇后语第71句】:【不打不相识】这个俗语的意思是双方不打一场不会相识,转而发展成不仅相识,而且相好,“打”倒成了相识的机遇,坏事变好事。它源自明代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八回》。宋江因犯案发配到江州,遇到早就想结识他的戴宗。于是两人一起进城,在一家酒店里喝酒,又遇到李逵。吃喝间,宋江嫌鱼汤不新鲜,叫酒保做几碗新鲜的鱼汤。正好酒馆里没有了新鲜鱼,李逵便去江边的渔船上讨鱼。打渔的伙计不想给,李逵大怒,与几个渔人打了起来。正在这时,绰号“浪里白条”的渔主人张顺来了,张顺水性极好,将李逵按在水里,呛得他晕头转向,不是对手。这时戴宗跑来,对张顺喊道:“足下先救了我这位兄弟,快上来见见宋江!”张顺急忙将李逵托上水面,游到江边,向宋江施礼。戴宗向张顺介绍}兑:“这位是俺弟兄,名叫李逵”。张顺道:“啊!原来是李大哥,只是小曾相识!”李逵生气地说:“你呛得我好苦呀!”张顺笑道:“你也打得我好苦呀!” 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戴宗说:“你们两个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不成相识。”

【歇后语第72句】:【认理不认人】(惯)指办事公正,不讲私情。

【歇后语第73句】:邻居婆媳两人为点小事又在吵嘴,奶奶忙赶过去劝解道:“你俩都想开点,天天生活在一起,勺子和碗还磕碰呢。该伸的伸点,该蜷的蜷点,不就好了?”(山西·应县)

【歇后语第74句】:【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谚)饥饿能使人增长见识,穷困能使人变得聪明。指忍饥受饿的贫困生活往往迫使人明察是非,升华智慧。

【歇后语第75句】:天安门升旗——太阳出来了

【歇后语第76句】:在学校,有的同学做作业虽然很快,但出错也多,老师总会说:“吃得快哽得多,写得快错得多。”(四川·遂宁)

【歇后语第77句】:【开天窗说亮话】表示说话明白直率。成语:开诚布公、 直言不讳。海外於梨华《寻》:“打开天窗说亮话,没有我们, 哪有他这位美貌的妻子?”

【歇后语第78句】:盐厂的伙计——多管咸(闲)事

【歇后语第79句】:我和同桌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师评理。老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俩是针尖对刀刃,有理五八,没理四十,一个不服另一个,都该做自我批评了。”(内蒙古·开鲁)

【歇后语第80句】:女大十八变,临了上轿还要变三变。

【歇后语第81句】:【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释义:不怕公开较量,就怕两面三刀地暗算。例句:“身处不公平的天地,识人可要识个透哇!俗话说得对,入山不怕伤人虎,就怕人情两面刀。”

【歇后语第82句】:【唐胖子掉在醋缸里——撅酸了】(歇)唐胖子:泛指游手好闲之徒。 撅酸:吃醋。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心。

【歇后语第83句】:食不多言,寝不多语。

【歇后语第84句】:尿盆栽花——根底不干净

【歇后语第85句】:【东门不开西门开】这儿不通那儿通,总会有出路。《法制 文萃报》(1999,6,14):“(危机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 都会有。但有一条:东门不开西门开。”

【歇后语第86句】:【丈八的灯台——照远不照近】(歇)照:本指照射、照耀,转指照顾、照管。指照管好了远处的或别人的事情,却不照管近处的或自家的事情。常比喻名声、影响等传播、扩大到远处,而不在近处。

【歇后语第87句】:【天塌下来当被盖】(惯)形容人坚强乐观,在灾难面前毫不畏惧,或对重大的变故满不在乎。 也作“天塌下来当被窝盖”。

【歇后语第88句】:【报一箭之仇】(惯)指采取行动,报复曾经亏待或伤害过自己的人。

【歇后语第89句】:姑妈常常在背后说人闲话,奶奶对她说:“云朵厚了要下雨,闲言多了惹是非。”(广东·龙门)

【歇后语第90句】:【说人话,屙狗屎】(惯)指说出的话像个人,做出的事儿却没人性。 也作“说人话不做人事”。

【歇后语第91句】:鸳鸯戏水——成双成对

【歇后语第92句】:粥锅里煮铁球——混蛋到底带砸锅

【歇后语第93句】:高明的谎言——算卦

【歇后语第94句】:【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虽有珠玉,不如金钱】(谚)纵然有神奇的药可抗衰老,也比不上青春少年生气勃勃;纵然有价值极大的珠宝玉石,也比不上银钱在手能自由周转。指珍奇的东西再宝贵,也不如顺乎自然的事物好。

【歇后语第95句】:佛爷放的屁儿——神气十足

【歇后语第96句】:【话不投机半句多】谓没有共同语言,谈不到一块儿去。 海外於梨华《三人行》:“可是小傅这时真有话不投机半句多 的感觉,说着就要走。”

【歇后语第97句】:妈妈要吃萝卜,我也嚷着要吃。爸爸笑着说:“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儿痛。”(河北·唐山)

【歇后语第98句】:【乱世出英雄】(谚)战乱的年代,往往会涌现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

【歇后语第99句】:【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故人】(谚)故人:老朋友。在家里不会热情款待宾客,出门在外才体会到缺少朋友的难处。指不能热情交结与招待朋友的人,必然得不到朋友的关爱。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727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