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今年最火民间俗语俗话,句句感人!

【歇后语第1句】:【打破脑袋用扇子扇】释义:比喻把生死置之度外,满不在乎。例句:黄金湖一看,来者不善,又是老对头。心里一横,想起金山大哥的那句话:“打破脑袋用扇子扇,上肖县长、常专员那打官司去!”

【歇后语第2句】:【行有行风,帮有帮俗】(谚)行:行业。帮:帮派。指行业也好,帮派也好,都各自有着一套习俗和讲究。

【歇后语第3句】:【财神爷甩袖子——镚子儿皆无】(歇)镚(beng)子儿:铜子儿,清末流通的圆形无孔的铜币,大子儿相当于二十文,小子儿相当于十文。 指一个钱也没有。

【歇后语第4句】:鸽子尾巴带竹梢——响(想)得高

【歇后语第5句】:奶奶和一个远房的亲戚拉家常,问她家有几口人,她苦笑一下说:“我现在是头疼一家病,脚动大搬家啊!”(江苏·金湖)

【歇后语第6句】:【赶着羊群攻猛虎】释义:比喻让大家白白去送死。例句:你们几个先引大伙走吧,别无头苍蝇似地乱飞。弄不好,那成了赶着羊群攻猛虎了!

【歇后语第7句】:【小娘爱俏,鸨儿爱钞】见“鸨儿爱钞,姐儿爱俏”。

【歇后语第8句】:【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歇后语第9句】:【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歇)受气:本指受气流的挤压,转指遭受指责、欺压。指两方面都受到指责或遭到欺压。 也作老鼠落在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鼠入风箱——两头受气。 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歇后语第10句】:【一亩三分地】“一亩三分地”意为只注重个人小天地,利己主义严重,常常被大家讥讽,批评为“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什么个人的小天地被说成是“一亩三分地”呢?它源自皇帝祭祀先农,这“一亩三分地”原来是皇帝耕种的。清朝皇帝耕种的这“一亩三分地”,位于永定门内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在太岁殿南面的观耕台前,竖立着一块“一亩三分地”的标牌,上写“一亩三分地为皇帝亲耕祀的籍田,长11丈,宽4丈,分为12畦,中间为皇帝亲耕之位,三公九卿从耕,位于两侧,依古制,皇帝左手扶犁,右手执鞭,作出示范性耕耘,以此劝天下从农。” 皇帝怎么亲耕?藉耕仪式相当隆重,皇帝在“一亩三分地”前,面向南站立,由户部尚书跪进农具,顺天府尹跪进鞭子,皇帝左手扶持农具,右手执鞭,前面的老者牵牛,旁边有两名农夫扶犁,后边顺天府丞捧装种子的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由礼部、太常寺和銮仪卫的六个官员导引护架,在一片乐声中,往返三个来回,即完成“三推三返”的皇帝亲耕礼。皇帝亲耕的目的,是以此劝民重农务农,以示皇帝对农耕的重视。久而久之,变成了亲耕秀。

【歇后语第11句】:【豆腐嘴,刀子心】(惯)指嘴上说得绵软动听,内心却十分狠毒。

【歇后语第12句】:【明道好走,喑径难摸】释义:熟悉的道路好走,陌生的道路难行。例句:有道是:“明道好走,暗径难摸。”他们按照盘太婆叙述的方位,不多时,便来到了枫树林后的大悬壁下。

【歇后语第13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释义:意为不可错过时机。例句:今天梵梵暗暗下了决心,晓易不说,我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饭桌上的气氛最适合拉家常了。

【歇后语第14句】:雄鹰的翅膀——练出来的

【歇后语第15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歇后语第16句】:【腊雪是被,春雪是鬼】(谚)腊月下雪,像被子一样覆盖着麦田;春天下雪,像鬼魅一样损害着麦田。 指立春前下雪,对麦田有利;立春后下雪,对麦田有害。

【歇后语第17句】:【满堂儿女,当不得半席夫妻】(谚)半席夫妻:指非原配的夫妻。 即使儿女很多,也抵不上个半席夫妻。指儿女再多再好,也比不上夫妻间的相互体贴照料。 也作“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歇后语第18句】:【钱过北斗,米烂陈仓】(惯)金钱堆得高过了天上的北斗星,米多得吃不完,烂在以前堆放的粮仓里。 形容极其富有。 也作“钱过北斗,米烂成仓”。

【歇后语第19句】:【船大好压浪】指大了显得稳当。《北京日报》(1986,【歇后语第1句】: 24):“中国十亿人,是艘大船,不如船小好调头,所以改革是 害不得急性病的。但是还有一条,是船大好压浪,这一年的 事实就证明了这点。几股不正之风,几排横里来的浪,是不 容易摇动这条大船朝着改革方向开进的。”

【歇后语第20句】:亮亮好逞强,有时把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也不放在眼里。院里的奶奶说:“你呀,别不知天高地厚的,别人顺脚捞捞,反脚敲敲,就够你受的了!”(安徽·太湖)

【歇后语第21句】:【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释义:比喻当面对人热情,背后却陷害人。“盆”又作“把”。例句:我告诉姐姐,一辈子别见他才好。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

【歇后语第22句】:【上台容易下台难】(谚)指受任官职,有职有权,自然容易;罢免丢官,无职无权,自然难堪。

【歇后语第23句】:【九月九,蚊虫叮石臼】(谚)九月九: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石臼:大块石头凿成的捣谷用具。 指秋后的蚊子连石臼也敢叮,叮人更厉害。

【歇后语第24句】:【摔跟头】见“栽跟头”。

【歇后语第25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此语比喻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语出宋代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也没有白璧无瑕的美玉。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和错误。古人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就像没有十足之赤的金子。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普遍规律。

【歇后语第26句】:【 打破闷葫芦】葫芦不破,不知道内容,谓揭穿秘密。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他这样的才气,这样的阅历,一定会打 破这个闷葫芦吧!”

【歇后语第27句】:奶奶听说惯偷王五的儿子在学校偷人家的钢笔,就说:“唉!根不正,秧不正,结个葫芦扭着腚啊!”(河南·南召)

【歇后语第28句】:手拿谜条猜不着——执谜(迷)不悟

【歇后语第29句】:【充耳不闻】“充耳不闻”汉语词典解释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词典也有望文生义之嫌,“充耳”并不堵塞,也不充满耳道,它来自古代皇帝的皇冠,称为冕,它的形状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大学生毕业帽,在古装剧中经常见到。冕的造型非常讲究,最上面的木板称为冕板,前圆后方,代表天圆地方,象征天子必须效法天地之德。后面比前面高出一寸,呈向前倾斜形状,提醒国王应该时刻关怀百姓。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于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皇帝切忌听信谗言,具有象征意义,这就是“充耳不闻”这个词的来历。

【歇后语第30句】:吃饭时,我把吃剩下的饭倒掉了,妈妈说我不懂得珍惜粮食。我说:“就那么一点,算什么?”爸爸说:“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一顿省一把,一年买匹马。”(河南-汝阳)

【歇后语第31句】:【七十不保年,八十不保月】(谚)人上了七十岁,就难保一年能活到头;上了八十岁,就难保一月能活到头。指人老到七十八十,就要有生命随时可能结束的准备。

【歇后语第32句】:有人求爸爸办事,提了些礼物来,爸爸不肯收,那人丢下礼物飞也似的跑了。妈妈对爸爸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赶明儿你赶快还给他。”“是啊,做人就得身子正,脚跟硬,做个堂堂正正的人。”爸爸也赞同地说。(江西·兴国)

【歇后语第33句】:【一人难调众人口】(谚)指众人的口味各自不同,同一锅饭菜很难让大家都满意。也借指一人做事,无法使得人人都没意见。

【歇后语第34句】:【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歇)小葱青色,豆腐白色,拌在一起青白分明。青:谐“清”。形容行为清白。也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也作“小葱拌豆腐——青是青,白是白”。

【歇后语第35句】:【吃人饭拉狗屎】(惯)吃的是人饭,做的不是人事。斥人做尽坏事。 也作“吃人饭不拉人屎”。

【歇后语第36句】:【此处无声胜有声】释义:比喻在关键时刻沉默不语更能表达出心意、情感。例句:此刻,他在“长辈”面前用眼泪表达自己的委屈,即可让对方产生亲近感,又会表现出一条刚烈汉子的真情。他这手“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把戏,真是用到了点子上。

【歇后语第37句】:【屎憋到屁股门边才解裤带】(惯)比喻事情逼到头上才想办法解决。 也作“屎到了门口才来挖毛厕”。

【歇后语第38句】:【拔短梯】(惯)拔:抽掉。比喻无端毁约失信,置人于困境或死地。

【歇后语第39句】:不是鱼死,便是网破——有你无我

【歇后语第40句】:【发昏章第十一】(惯)仿《孝经》篇目“某章第几”的格式。“十一”数目超过“十”,表示程度很深。指发昏至深,神志不清。

【歇后语第41句】:【兵贵于精】(谚)兵:军队。指打仗的军队不在数量多,而在于训练有素,精干善战。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歇后语第42句】:【鱼水盆内捻苍蝇】(惯)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歇后语第43句】:晚上,做完作业我感到有点饿,就跟妈妈要求到外面买点好吃的。妈妈说:“外面很冷,穿厚点儿。”我说:“没事儿。”妈妈笑着说:“为了嘴馋,不怕受寒。”(河南·卫辉)

【歇后语第44句】:小红的妈妈和奶奶常拌嘴,她的爸爸在夹缝中来回圆场。她的奶奶说她爸是“墙头草,随风倒,哪边有利哪边靠”,她的妈妈则数落她爸是“和稀泥儿,不是正经人儿”。(河南·南阳)

【歇后语第45句】:【风过草抬头】指情况又恢复原状,反弹。电视新闻:“我 们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发生风过草抬头的现象。”

【歇后语第46句】:【靠边站】(惯)1比喻失去职务或权力。2比喻受冷落。3比喻没有机会参与。 也作“靠边风凉”。

【歇后语第47句】:坐飞机旅游——世界观

【歇后语第48句】:黄瓜熬白菜——色货

【歇后语第49句】:【 朋友千个好,冤家一个多】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帮助, 得到支持;对头越少越好,可以减少麻烦,减少阻力。袁静 《淮上人家》:“朋友一千个不嫌多,仇人一个不嫌少,咱哥们 交往一场,你有困难,我哪能袖手旁观,不跟你互助呢?”

【歇后语第50句】:【人怕齐心,虎怕成群】(谚)虎成了群,任何强力都无法对抗;人齐了心,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指众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歇后语第51句】:我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妈妈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还有聪明人在前头等着呢,你可别太自大了。”(河南·临颍)

【歇后语第52句】:核桃仁蒸蜂蜜——又香又甜

【歇后语第53句】:【得了红眼病】看到别人好了,急红了眼,觊觎别人。《北 京日报》( 1984,11,25):“个别过去吃惯了大锅饭,如今又得 了红眼病的人,因为想揩万元户的油水而碰了钉子,那是完 全合乎情理的。”

【歇后语第54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释义:姜太公:即吕尚,字子牙,八十岁遇周文王,文王拜他为相,后助武王伐纣,有功,封于齐。例句:姜太公八十遇文王,海水不能用斗量,我老八有我乖乖的好眼光!

【歇后语第55句】:【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见“富家山野有人瞅,贫居闹市无人问”。

【歇后语第56句】:半空中吊母猪——不知把自己提多高了

【歇后语第57句】:【头顶高梁花,脚踩浆泥瓣】(惯)比喻身为农民,生活在农村。

【歇后语第58句】:山谷里敲锣——处处有回音

【歇后语第59句】:妈妈让我去河边提水,我说:“以后我要换上自来水,免得天天朝河边跑。”妈妈听了说:“你是吃了灯草,说得轻巧。一个人能架得起管子?”(湖南·新宁)

【歇后语第60句】:【小白脸】“小白脸”专指肤白貌美的年轻男子。 “小白脸”源自三国时期的何晏。三国时期,魏国有个美男子叫何晏,皮肤白皙。魏明帝怀疑何晏如此白皙是不是搽了粉,就想验证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魏明帝请何晏吃了一顿饭。他给何晏上了一碗热汤面,何晏吃得汗流满面,不断地用袖子擦拭汗水,擦过之后,脸色反而显得更加洁白。魏明帝这才相信何晏确实是天生的白皙皮肤。后人就把何晏称为“粉郎”,意思是抹粉的郎君,用现在的话就是“小白脸”。宋代柳永有一首词:“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就是典出三国何晏。久而久之,“粉郎”就成了“小白脸”。

【歇后语第61句】:【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惯)形容陷入困境,冤仇无处申诉,有理无处去讲,有难无人帮助。 也作喊天天不应,喊地地无灵。 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歇后语第62句】:【人强命不强】(惯)指人很要强,命运却不好。

【歇后语第63句】:妈妈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爱惜东西,说是“靠山也不能枉烧柴”。(河南·信阳)

【歇后语第64句】:某村长工作成绩显著,被提升为副乡长,可他却说:“咱是小庙里的鬼,充不得大庙里的神。”(河南·正阳)

【歇后语第65句】:狗吃烫芋头——吞不下,舍不得

【歇后语第66句】:小芳见小虹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回到家也向父母要。她爸叹气说:“芳,不是当爸的不给你买,穿衣看门房,吃饭量家当。咱们家的条件不能跟人家的比呀!”(河南·辉县)

【歇后语第67句】:【黄鼠狼夸它孩儿香,刺猬说它孩儿光】释义:比喻谁都觉得自己孩子好。例句:“这大概就叫黄鼠狼夸它孩儿香,刺猬说它孩儿光。然乎?”江学辉笑嘻嘻地插上说。

【歇后语第68句】:山鹰的眼睛——尖锐

【歇后语第69句】:【棰楚之下,何求不得】(谚)棰楚:杖击鞭打。指靠严刑逼供可以使之屈打成招。

【歇后语第70句】:【天塌了,还有撑天大汉哩】(谚)天塌下来,自有撑天大汉顶着,伤不了大家。比喻天大的事自有当事人承担。也比喻问题再大,自有解决的办法。 也作天掉下来,有长人去挡。 天塌下来,高个子顶。

【歇后语第71句】:三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老果果(老哥哥)

【歇后语第72句】:脚扎刀子一离心远着哩

【歇后语第73句】:【藕种到蔗园里去了】释义:比喻问题搞两岔了,闹了误会。例句:雨官说:“我们也是这样猜。不然他不会连夜和你们一起来挑。”十绝哥说:“你们猜什么呢?”“挑走的第二天就查仓,总是挑到仓库里去的。”十绝哥故意哈哈大笑起来:“你把藕种到蔗园里去了。”

【歇后语第74句】:【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释义:说明亲身经历过才有体会。例句:这六十一户一成立起家属小组,样样事都走在前头。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他们受过大苦,翻过身来也懂得今天的甜,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歇后语第75句】:妈妈叫我去挑水,我说挑不动。妈妈说:“你呀,腰粗膀圆,只能挑个门帘。”(安徽·庐江)

【歇后语第76句】:【老头吃糖——越扯越长】(歇)糖:指麦芽糖,能拉长。扯:本指拉,转指漫无边际地闲谈。形容说话漫无边际,越说越多,没完没了。

【歇后语第77句】:【没事人一大堆遇事没有反映】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成 语:若无其事。清代《红楼梦》:“奶奶不敢惹人家,何苦来拿 我们小软儿出气呢?正经的,奶奶又装听不见,没事人一大 堆了。”

【歇后语第78句】:12月22日是冬至,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妈妈对我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河南·三门峡)

【歇后语第79句】:【拴着的驯马拉五百,没笼头的野马驮三千】(谚)驯马:驯服的家马。笼头:用皮条编成的戴在骡马头上的套具。指家马负重力小,野马负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门没出息,出外闯荡长才干。

【歇后语第80句】:【 别人碗里粥稠/别人碗里肉肥】嫉妒或羡慕别人。成语:馋 涎欲滴。贾平凹《废都》:“我让你嫁给那个残疾你去不去? 你不要看着别人的米汤碗里结一张皮儿就嫉妒饭稠!”

【歇后语第81句】:【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歇)农历三十晚上没有月亮,盼也白盼。指前景渺茫,没有盼头。

【歇后语第82句】:【拣了芝麻,丢掉西瓜】拣小的,放弃大的。比喻抓不住重 要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所差的是抓不住关键, 往往是这也有理那也有理,有时候拣了芝麻,丢掉西瓜。”

【歇后语第83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释义:瓜儿甜,但瓜蒂却是苦的,可见天下事物难以十全十美。例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说人——言过而行不及。

【歇后语第84句】:红娘拿到莺莺的信——心领神会

【歇后语第85句】:【 前言不搭后语】语言杂乱无章,前后联系不上,形容慌 乱,或不善言谈。成语:语无伦次。古华《浮屠岭》:“王断掌 嘴笨舌笨,前言不搭后语的,样子有点傻。”

【歇后语第86句】:【 东山的土地爷,到西山就不灵了】各管一方,管不了别人的 事情。或说:东头的火神爷,到西头就不灵了。西戎《丰产 记》:“办法是条好办法,金皇后玉米比普通玉米产量高,这 我并不怀疑,这几年在报上常看见这方面的情况,可是东山 的土地爷请到西山灵不灵,我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歇后语第87句】:【老母猪扎坛子——顾脑袋不顾腚】(歇)扎:钻进。腚:屁股。形容惊慌失措,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歇后语第88句】:【一滴水不漏】形容严密,多指说话严谨。浩然《艳阳天》: “就拿这两天的事情来说吧,他觉得,他考虑得要算挺周到, 安排得挺合适,计谋用得也最高明,可以说严实合缝,一滴 水也漏不下去。”

【歇后语第89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谚)衙:公府衙门。当官一任三年,任满随即调离,故不修衙门;旅客随住随走,任凭旅店破旧,也绝不维修。 指临时应付的差事,不会作长远打算。

【歇后语第90句】:【先长的眉毛,比不上后长的胡子】(谚)眉毛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胡须是年长以后才生的;人敬重的是后生胡须的长者,而不是先长眉毛的少年。借指有作为的人,往往是后来者居上。

【歇后语第91句】:【炕上一把剪子,地里一把铲子】(惯)形容妇女勤劳能干,家务活、农活都是一把好手。 也作炕上一把剪,炕下一把铲。 炕上剪子,地下镰刀。

【歇后语第92句】:【人穷长力气,人富长脾气】(谚)指穷人靠肢体勤劳度日,力气自然越来越大;富人养尊处优,恃财傲物,脾气自然越来越大。

【歇后语第93句】:【千钱买邻,八百买舍】(谚)舍:宅院。用千钱买邻居,用八百钱买宅院。指好邻居要比宅院本身更重要。 也作干贯治家,万贯结邻。贯:旧时币制,干钱为一贯。 干金买屋,万金买邻。 干金置家,万金置邻。

【歇后语第94句】:【三斤半鸭子,二斤半嘴】嘴显得突出,指会耍嘴皮子。类 似的:三寸鸟,七尺嘴。成语:强词夺理。《连心锁》:“我说 你小朴是三斤半鸭子二厅半嘴!别瞧不起我老头子,我吃 的盐也比你吃的饭多,过的桥也比你走的路长,看我的!”

【歇后语第95句】:【 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尾短。指不会持久。张贤亮《河 的子孙》:“此刻,他大脑计算机输出的第一个数据就是:这 伙人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歇后语第96句】:【混水里面好摸鱼】释义:比喻趁混乱干坏事或捞取好处。例句:黄国信想用这一连串似是而非的问题,把战士们完全推到云雾山中,就像无数根柴棒,在刚要澄的河水里,猛搅乱捣一阵,把水搅混。混水里面好摸鱼。

【歇后语第97句】:有一道数学题,爸爸给我讲了四五遍,我还是不会。爸爸生气地说:“木头钻个眼能透气,你却是块钻不透眼的木头。”(江苏·连云港)

【歇后语第98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歇)八仙:道教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 神通:指修行有成就的人所具备的神妙莫测的能力,今指特别高超的本领。相传八仙渡海到蓬莱山赴蟠桃会,一路上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各自施展法力。比喻各自施展本领,或各有各的一套好办法。 也作八仙过海——各使神通。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歇后语第99句】:邻居家的平平姐今年该上初二了,可婶婶硬是让她退学出门打工。妈妈劝婶婶说:“她婶子,人说三辈不读书,活像一窝猪,还是让娃子去上学吧!”(河南·邓州)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763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