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民间俗语经典谚语,令人动容!
【歇后语第1句】:【送上门的买卖主动出售】指事情出于主动自愿。明代 《西游记》:“他两个化斋来,一定寻师父吃;寻不着,一定寻 着我们门上。常言道:送上门的买卖好做。且等慢慢地捉 他。”
【歇后语第2句】:【一张嘴不能言两宗事】(谚)旧多指说书艺人的一张嘴不能同时讲两件事情。 也作“一张口难说两家话”。
【歇后语第3句】:鸭子吃黄鳝——吞吞吐吐
【歇后语第4句】:【假李鬼遇上真李逵】(惯)李鬼、李逵都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李鬼冒李逵的名去截道,没想到真的碰上了李逵而被杀死。指冒名顶替的恰好碰到了被冒名的人。
【歇后语第5句】:年三十的案板——借不得;没有空
【歇后语第6句】:【拾着麦子打烧饼卖——净赚】(歇)指净赚利,一点本钱未花。也指不出力或不出钱便能得到某种好处。 也作“拾上麦子打烧饼——纯利”。
【歇后语第7句】:龙王爷凑热闹——涨水
【歇后语第8句】:【鞋不加丝,衣不加寸】(谚)丝:长度单位,十丝等于一毫。指鞋或衣服的制作稍大一点就不合适,而鞋的制作准确度比衣服更为严格。 也作“鞋不增分,衣不增寸”。
【歇后语第9句】:【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释义:鸡食袋:鸡嗦子,即鸡的嗦囊,鸡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下部,像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比喻自己人互相倾轧,自相残害。例句:他有什么事对不起你?我这做娘的有什么事对不起你?只有我屋的人淘气,鸡啄鸡食袋,狗咬狗骨头。又不是吃饭的人多了,咸的、辣的分不匀!
【歇后语第10句】:【撒了芝麻捡个西瓜】见“丢了芝麻,捡了西瓜”。
【歇后语第11句】:【钱财入手非容易,失处方知得处难】(谚)钱财挣到手并不容易,人往往是在没有了钱财的时候才知道挣钱之难。指人要珍惜钱财,养成节俭的习惯。
【歇后语第12句】:【 一而再,再而三】多次重复。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 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杀害良善,算是什么英雄好汉?”
【歇后语第13句】:舞台上的二人转——唱一和
【歇后语第14句】:【家里无贼贼不来】(谚)家里如果没内贼,外贼是进不来的。指外贼行窃,往往离不开家贼作内应。也泛指外界坏人作乱,总有内奸帮衬。
【歇后语第15句】:【瞎子不怕刀,聋子不怕铳】(谚)铳:火铳,一种旧式火器。瞎子不怕刀,是因为看不见刀砍来;聋子不怕铳,是因为听不见铳的响声。 比喻愚昧无知的人看不到险情,所以做事莽撞。
【歇后语第16句】:三张纸画个鼻子——面子大
【歇后语第17句】:【净水泽必深】释义:比喻人知识渊博,谦虚谨慎,不显示自己。例句:凌雪春问:“说我什么?”夏小云道:“净水泽必深,满瓶摇不响,精工出细活。”
【歇后语第18句】:【天堂有路你不去,地府无门闯进来】(惯)地府:迷信的人称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地方。指自己找死。 也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闯进来。
【歇后语第19句】:【墙上挂竹帘——没门儿】(歇)门:本指门户.转指门路、办法。指事情根本办不到或行不通。 也作“墙上挂帘——没门”。
【歇后语第20句】:【手捏两把血】指工作性质危险。陈登科《淮河边上的儿 女》:“和任何人,千万不能公开来往,这是手捏两把血的工 作。”
【歇后语第21句】:【光吃炒豆不炸锅】释义:比喻只得到好处,不花一点代价,不受一点损失。例句:我一句话给你点透吧,马主任又想来一个光吃炒豆不炸锅,光夺城池不损兵,对不不寸?
【歇后语第22句】:【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谚)指人的防患意识往往难以长久。
【歇后语第23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歇后语第24句】:【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释义:冰是由水冻成的,但是比水凉;青颜色是从蓼蓝提取的,但是比蓼蓝的颜色深。比喻学生胜过先生,后人胜过前人。例句:对我这老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你们年轻一代应该是冰出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歇后语第25句】:【生米做成熟饭】已为既成事实,无法改回原样。成语:米 已成饭、木已成舟。赵树理《三里湾》:“他想,再要不积极活 动,眼看生米做成熟饭,就无可奈何了。”
【歇后语第26句】:机关枪打炮弹——不对口径
【歇后语第27句】:这天又下起了雨,奶奶叹气道:“唉,月逢初四雨,一个月晴九天;这个月晴天又不多了。”(江苏·建湖)
【歇后语第28句】:盘古的斧头——开天劈(辟)地
【歇后语第29句】:【大水漫不过船桅去】(谚)桅:桅杆,木船上挂帆的长杆。水再大,也淹不了桅杆。比喻辈分、地位或等级低的,无论怎样也超越不过比他高的人。 也作“水大漫不过船去”。
【歇后语第30句】:【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谚)摇钱树:传说中的宝树,用手一摇,就会落下钱来。指人的两手就和摇钱树一样,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缺少钱财。
【歇后语第31句】:神主头上使剪刀——羞(修)先人
【歇后语第32句】:【弄花一年,看花十日】(谚)指养花护花,得用全年工夫,等花盛开时供人观赏,只不过十来天。泛指凡美好的事物,为之付出的代价总是高昂的。
【歇后语第33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谚)指将领在前线作战,皇命如不利战事,可以不接受。
【歇后语第34句】:【吃哪行饭,说哪行话】(谚)行(hang):行业。在哪个行业中营生的人,说起话来总离不开那个行业的话题。指人的言谈举止总带着自身行业的烙印。
【歇后语第35句】:【针尖对麦芒】(惯)麦芒:麦穗上的芒,呈针状。比喻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歇后语第36句】:【狂风不竟日,暴雨不终朝】(谚)竟日:整整一天。终朝(zha。):从早到晚。狂风暴雨虽然猛烈,但不会持续一整天。比喻苦难的日子不会长久。也比喻人力量越猛,越不能持久。
【歇后语第37句】:【早起三光,迟起三慌】(谚)早上起得早,一切都会从容有序;起得迟,就不免零乱匆忙。指养成早起床的习惯,好处很多。
【歇后语第38句】:穿皮袄喝烧酒——里外发烧;里外热乎
【歇后语第39句】:画上的大虾——看着眼馋,到不了嘴里
【歇后语第40句】:【下坡容易上坡难】(谚)人走下坡路不费力,要走上坡路却是每一步都得使劲的。比喻退步容易进步难。
【歇后语第41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释义:各地风俗习惯不一样。例句:虽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成婚丧祭各省不得一样,这儿女为父母成服,自天子以至庶人,无贵贱,一也。
【歇后语第42句】:【鬼话】“鬼话”,指的是骗人的谎话。“鬼话”一词,源自一百多年前的穗、港、澳一带,与今日词义不同。那时的“鬼话”曾指鬼佬之话——英语。约一百六十年前,广州出版过英语学习读本,封面大字标明书名是《鬼话》。如当时已有今义,断然不会将英语学习读本命名为《鬼话》。那样,谁还敢学习英语呀!这本早年英语课本《鬼话》很有趣,是中文英语书。如在“球”后面用汉语注音为“波”,所以后来粤语干脆不说“球”了,改用“鬼话”之“波”了。《鬼话》书已罕见,美国有本《广州番鬼录》对此有较多介绍。何以称英语为“鬼话”呢?许多文献记载,“鬼”多指“远国蛮夷”或“异族外国”之人。如朱熹集注:“鬼方,远夷之国也。”“鬼话”显然来自古代中国对外国的称谓,无贬义。鬼话转义为今义,显然是中文特点一词多义之故,国人又极善于联想,“鬼”在古代许多小说中是坏东西,能妖言惑众,借《鬼话》为“鬼话”。
【歇后语第43句】:【给脸上抹黑】见“往脸上抹黑”。
【歇后语第44句】:【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歇)棒子:玉米。传说狗熊掰下玉米夹在腋下,一边掰一边掉,掰来掰去,腋下还是一个。比喻边干边放弃,或边听边忘,边学边忘。也指得到新的抛弃旧的。
【歇后语第45句】:【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谓出了问题,临时应付,不作根本解 决。或说:头冷顾头,脚冷顾脚。《燕山夜话》:“临时治标的 方法当然也不应该放弃,不过那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罢 了。”
【歇后语第46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
【歇后语第47句】:【高山头上点灯——来明的】(歇)明:本指明亮,转指公开、不隐蔽。指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
【歇后语第48句】:从我家到县城要翻过两道山冈,爸爸每次去县城,总是拿根木棒。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拿木棒,爸爸说:“出门不空手,半道打疯狗。”(内蒙古·赤峰)
【歇后语第49句】:【炒冷饭】(惯)比喻说话或做事重复过去的一套,没有新的内容。
【歇后语第50句】:【瞎子见钱眼睛开】(谚)指金钱对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也作瞎子见钱眼也开。 瞎子见钱眼睛亮。
【歇后语第51句】:【当面烧香,背后拆庙】(惯)比喻人前假装善良,背地里干坏事。
【歇后语第52句】:【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惯)指当事人不急,其他人却非常着急。讥讽人瞎操心。 也作“皇帝不急太监急”。
【歇后语第53句】:【争得猫儿丢了牛】(惯)比喻得不偿失。
【歇后语第54句】:雪堆的假山——好景不长
【歇后语第55句】:【锯开大口儿】敞开口,不加限制。浩然《艳阳天》:“我是 不见兔子不撒鹰;没个底码儿在手里,我就是找着李乡长, 也不能锯开大口儿呀!”
【歇后语第56句】:【孩子嘴里讨实话】(谚)从小孩嘴里能讨出真情实话。指小孩天真无邪,不会藏真,不会弄假。 也作孩子嘴里无瞎话。 小孩嘴里掏实话。
【歇后语第57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谚)指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必然会有各种疫病流行,要严加防范。
【歇后语第58句】:狐狸给兔子吊孝——兔死狐悲
【歇后语第59句】:【脸红脖子粗】(惯)形容人激动或发怒的样子。 也作“脸红脖子胀”。
【歇后语第60句】:【水浅养不住大鱼】条件差,收揽不了人才。类似的:小笼 子盛不住大鸟。姚雪垠《李自成》:“就怕水浅养不住大鱼。 咱如今刚打了败仗,人家牛举人未必会留在这里。”
【歇后语第61句】:铁锤打在橡皮上——不声不响
【歇后语第62句】:【无记名投票】现在,我国选举制度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举。本来是将写好的选票轻轻放入投票箱内,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来,“无记名投票”是舶来品,出自意大利语“球”。公元五世纪,古希腊、罗马在选举时,人们用“球”代替选票进行投票。投票时选民将小球投入一个特别的箱内,并事先约定球分两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对。 1884年后,美国也采取这种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时也用蚕豆或玉米粒代替。这种选举方式,自然要投。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无记名投票。如今又产生了电子表决器,仍旧叫投票表决。
【歇后语第63句】: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歇后语第64句】:【面软的受穷】(谚)面软:重情面,该采取强硬态度时拉不下脸面。指面对过分的要求,不忍或不敢向对方说“不”的人,注定要遭受穷困。
【歇后语第65句】:玻璃肚皮——看透心肝
【歇后语第66句】:【一个(姓)字分不开】释义:说明一家人,分不开。例句:“一个‘李’字分不开,兄弟毕竟是兄弟!”
【歇后语第67句】:【打狗不怕狗咬,杀猪不怕猪叫】释义: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顾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杀猪不怕猪叫,树叶掉下来砸不着脑袋!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团结起来怎么能斗倒地主恶霸。
【歇后语第68句】:【胆小落个怕死鬼】胆小没有好处。西戎《一个年轻人》: “这时有些人感到桂梅答辩得好,立刻跟着帮腔:对,胆小落 个怕死鬼!”
【歇后语第69句】:【穷家爱鸡,富家爱狗】(谚)穷人家爱养鸡,因为鸡能下蛋,蛋可换来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须品;富人家爱养狗,因为狗能看门,起到防偷防盗的功用。指旧时人们养鸡养狗,各有所图。
【歇后语第70句】:考试的时候,同桌问我:“这道题怎么做?”我说:“你自己想想吧!”下课后,同桌自言自语道:“唉,平时不用功,考试问老兄,老兄不答应,气得直哼哼。”听到这话,我们几个同学都笑得前俯后仰。(河南·镇平)
【歇后语第71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歇后语第72句】:【 流星不落地】流星在大气层中即烧毁。借指人忙碌,不 得休息。《1983年佳作集》:“你又要啥?说,把人支得流星 不落地。”
【歇后语第73句】:【骑驴的不知赶脚苦】谓体会不到别人的困难。类似的:坐 轿的不知抬轿苦。浩然《山水情》:“他一直在倒霉!你是骑 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
【歇后语第74句】:【草深虫子密,林大鸟儿多】(谚)指草丛深了,各种虫子都有;树林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比喻社会是广阔博大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歇后语第75句】:属算盘珠的——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随人拨弄
【歇后语第76句】:【男儿有泪不轻弹】(谚)男子汉不轻易在人前落泪。指刚强男儿即使有伤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现软弱。
【歇后语第77句】:【蚂蚁撼大树】(惯)撼:摇动。讽刺人不自量力。
【歇后语第78句】:【死了王屠,连毛吃猪】见“没了王屠,连毛吃猪”。
【歇后语第79句】:【习惯成自然】适应了就变为常态,不受拘束,或不易改 变。相关的: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清代《镜花缘》: “俗语说的:习惯成自然。我们看他虽觉异样,无如他们自 古如此;他们看见我们,自然也以我们为非。”
【歇后语第80句】:【当红娘】(惯)红娘:《西厢记》中的人物,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与张生的婚姻。指为男女婚姻或其他事情的当事双方牵线搭桥。
【歇后语第81句】:【买起马备不起鞍】(惯)鞍:即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比喻舍得大把花钱办大事,却舍不得花很少的钱办小事。 也作买得起马买不起鞍。 有钱买马,没钱置鞍。
【歇后语第82句】:【河水不碍船】(谚)河水宽广,船只往来互相并不妨碍。比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人们尽可以各行其道,彼此没有妨碍。 也作“河广不碍船,路宽不碍车”。
【歇后语第83句】:【锅也砸了,碗也摔了】释义:比喻彻底完蛋。例句:萧长春在这个节骨眼儿把个亲生儿子没了,哪还有心绪打麦子,麦子垛一捂一烂,得,甜头、苦头全完了,一年白闹腾,锅也砸了,碗也摔了,贫农、中农一块儿挨饿吧!
【歇后语第84句】:【一头放水,一头放火】两头使坏。明代《金瓶梅》:“当初只 因潘家那淫妇,一头放水,一头放火,架的舌,把一个好媳妇 儿生生逼勒的上吊死了。”
【歇后语第85句】:【—分忍耐十分福】遇事要忍耐,冲动没有好处。汪幸福 《浪迹台湾岛》:“一分忍耐十分福。既然是邀人家做生意, 就应让人家有个考虑的余地。”
【歇后语第86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情越少越好。意即怕麻烦,不愿负 责任。海外陈若曦《二胡》:“祖父绝口不提孙子要出国的愿 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希望牵扯到自己身上。”
【歇后语第87句】:看着同班同学都穿得非常漂亮,我也缠着让妈妈给我买漂亮的衣服。妈妈则说:“人美不在穿,马俊不在鞍。”(湖北·丹江口)
【歇后语第88句】:【千军万马难过独木桥】谓人多机会少,事情难办。即所谓 瓶颈效应。《中国青年》(1981,23-24):“片面追求升学率 确实把中学生的路搞得越走越窄。正如有的同志说的:这 样下去,简直是驱赶着千军万马去过独木桥。”
【歇后语第89句】:【 一拳打在絮被上,没有一点反响】指没有反映,没有效果。 类似的:一拳打在猪背上,连个印子都不起。《秦城春秋》: “她的反抗就像拳头砸进棉花里,没有得到任何反映。”
【歇后语第90句】:【人无头不行,鸟无翅不腾】(谚)腾:飞腾。人要是没头,就无法行走;鸟要是没翅膀,就无法飞腾。 指群体的行动,离不开为首的人物带领。 也作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人无头而不行。
【歇后语第91句】:【 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谓来者有意,有目的而来。类 似的:既在神前站,就有看佛心。刘云若《小扬州志》:“老弟 你既在江边站,定有望景心,必定是花钱找乐儿来的。”
【歇后语第92句】:货郎鼓别在腰里——没货了
【歇后语第93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般)
【歇后语第94句】:【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谚)指人少责任分明效率高,人多相互推诿事难成。
【歇后语第95句】:爸爸在厨房一边喝酒一边抽烟,我在喝小香槟。妈妈见了说:“真是乌龟不脱壳,一辈有一个。”(湖北·钟祥)
【歇后语第96句】:【知道锅是铁铸的】知道原委。铁铸的,注定,兼含无法改 变之意。清代《醒世姻缘传》:“珍哥问了抵偿,方知道锅是 铁铸成的,扯了晁大舍号啕痛哭。”
【歇后语第97句】:一天,刚学电子琴没几个月的一锟对妈妈说,他想学绘画。一旁的爷爷听了说:“孩儿,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你还是先把琴学好吧!”(河南·焦作)
【歇后语第98句】:吃晚饭时,又听见二溜子在门外喊穷,奶奶生气地说:“二溜子怕动弹,不劳动不生产,人家穿好他穿烂,人家吃好他在看。”(陕西·榆林)
【歇后语第99句】:【狗掀门帘全靠嘴】释义:比喻没什么本事,只会说嘴。“门帘”又作“帘子”。“靠”又作“凭”。例句:大宝说:“他是狗掀门帘全靠嘴,谁不知道他和钱万利穿着一条裤子,一个窝窝撒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