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禅语》-倾述林文案网
【佛语禅语第1句】: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佛说八大人觉经》
【佛语禅语第2句】: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
【佛语禅语第3句】: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佛语禅语第4句】:【天天禅语】境界来时要惜缘,去时要自在,让心不受烦恼所困。
【佛语禅语第5句】: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佛语禅语第6句】: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佛语禅语第7句】:【人间菩萨】菩萨有很长的情、无微不至的大爱,生生世世都不间断。
【佛语禅语第8句】:我们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别人也就等于帮助自己。
【佛语禅语第9句】:【佛心禅语】 无知才会愚昧,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
【佛语禅语第10句】:无儿无女者,私下认为,留财无益。有这种心思,送人钱物,是不净布施。
【佛语禅语第11句】:一言为重,千言无用。言重则信重,信重则有大用。
【佛语禅语第12句】:佛经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佛语禅语第13句】:懂得珍惜才懂得爱,惜缘感恩,涌泉以报;惜福心发,大爱慈悲。
【佛语禅语第14句】:心不至第二,已灭坏不续,我为弟子说,念展转生灭。《入楞伽经》卷十
【佛语禅语第15句】:一个女人,若懂得阴阳规律,便知道再强悍的女人在家里都要刻意地示弱。
【佛语禅语第16句】: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17句】:与人相处要去除我执,扩大心胸,客客气气,互让互爱。
【佛语禅语第18句】:身缚尚可解,心缚不可脱。心既为欲缚,常受诸苦恼。《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二
【佛语禅语第19句】:假如幸福与你擦肩而过,这不是幸福的责任,责任在你自己。
【佛语禅语第20句】:有的人生活贪不餍足,已经取得很多,还感觉不够。
【佛语禅语第21句】:【自然禅法】 参禅何须山和水,灭却心头火自凉。
【佛语禅语第22句】:于念念中,身语意业皆无空过,悉以回向一切智门。《华严经》卷十八,明法品
【佛语禅语第23句】:人往高处走,但不要不择手段;水往低处流,但不要自甘堕落。
【佛语禅语第24句】:我们把一切众生都当作佛,自己的心就是佛心;以佛心作佛事,就会佛光普照。
【佛语禅语第25句】:所言诚实,如说修行。《华严经》卷三十二,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26句】: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十三
【佛语禅语第27句】:世间苦,做人亦苦,但做人是成圣成佛唯一的道路。
【佛语禅语第28句】:一切众生之心,常自在行,为心所使,为心所缚。《正法念处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29句】:【心灵禅语】 引导团队的良方,在“用智慧辅导,以爱心对待”。
【佛语禅语第30句】:不愿荣饰,安贫度世。少欲知足,不长蓄积。(《禅宗永嘉集》)
【佛语禅语第31句】: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佛语禅语第32句】:【天天禅语】不因他人辱骂而生气,受人夸赞而高兴,叫做“平常心”。
【佛语禅语第33句】:不欺诸佛,不自欺己,不诳众生,是为菩泸第一至诚。《宝女所问经》卷一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 苦不是障碍负担,而是契机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
【佛语禅语第35句】:静者心清,杖藜蹑屐,往来穷谷大川,南郊野寺,听禅暮鼓晨风。
【佛语禅语第36句】:最平淡的日子,心里最安定。因为没有患得之心,所以没有患失之苦。
【佛语禅语第37句】:【天天禅语】只有感动还不够,一定要行动才能深刻体悟。
【佛语禅语第38句】:随国俗法,莫是莫非。《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拘楼瘦无诤经》
【佛语禅语第39句】: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优婆塞戒经》卷二,义菩萨心坚固品
【佛语禅语第40句】:【佛心禅语】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佛语禅语第41句】:【天天禅语】无论处于任何领域,坚守岗位、向前精进,才能成功。
【佛语禅语第42句】:一切佛兴,皆从信起。一切化佛,从敬心起。《华严经》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43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能升华人格的,不是威权,而是爱心的关怀。
【佛语禅语第44句】: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六祖坛经·顿渐品》
【佛语禅语第45句】:认识自己,要先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再肯定自己的优点。
【佛语禅语第46句】:如何是向上?只有个放下。(明)憨山《梦游集》卷五十一
【佛语禅语第47句】:因缘生世间,佛不如是说,因缘即世间,如干闼婆城。《入楞伽经》卷五
【佛语禅语第48句】:相信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能量,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佛语禅语第49句】:景气或不景气都是相对的。对有眼光的人来说,赚大钱的机会永远存在。
【佛语禅语第50句】: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法句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51句】:【天天禅语】业力不可转,但是缘可造;应广结善缘。
【佛语禅语第52句】:不留心教典,饶勇猛精进,定成魔外。(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佛语禅语第53句】:【最有禅意的句子】以爱自我管理,用爱关怀他人。
【佛语禅语第54句】:很多人自以为悟到了禅机,但却不过是陷入了观念上的游戏。
【佛语禅语第55句】:【佛语禅话】谈“利”要谈天下利;说“爱”要说众生爱。
【佛语禅语第56句】: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反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57句】:【佛心禅语】 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叶禅师)
【佛语禅语第58句】: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上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法句经》
【佛语禅语第59句】:【佛心禅语】 人们总在年轻时卖命赚钱,又在有钱后花钱买命。
【佛语禅语第60句】:不是来早了,就是来迟了,世上哪有什么刚刚好。
【佛语禅语第61句】:【与群与睦】要与睦人间与群人生,才是真正的学佛。
【佛语禅语第62句】:一切烦恼若不坚着,我说无犯。《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二
【佛语禅语第63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病需要心药医,最好的心药是专心、去除杂念。
【佛语禅语第64句】: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65句】:要人祝福,不如自己付出造福,如此爱与福都有余。
【佛语禅语第66句】:【佛心禅语】 爱的最伟大之处,就是打开了人生的窗口。——海涛法师
【佛语禅语第67句】:【天天禅语】简单,才真正有福;单纯,才真正快乐。
【佛语禅语第68句】:【心灵禅语】 分秒必争,换一个工作方式就是休息。
【佛语禅语第69句】: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净戒。《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
【佛语禅语第70句】:【佛心禅语】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佛语禅语第71句】:不计于后世,无恶而不为。《杂阿含经》卷三十八,第1076经
【佛语禅语第72句】:【天天禅语】烦恼起于名利竞争,快乐来自及时行善。
【佛语禅语第73句】: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佛语禅语第74句】:自未成熟,能成熟他,无有是处。《大宝积经》卷九十一,发胜志乐会
【佛语禅语第75句】:【天天禅语】找找生命的答案,在于身体力行的体悟。
【佛语禅语第76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助人不仅是美德,也是心灵一大享受。
【佛语禅语第77句】:以“慈悲”为原点,用“喜舍”为推动力向前进步。
【佛语禅语第78句】:不要把你的脏话放在前面当作口头禅,说得越多乱的就越早。
【佛语禅语第79句】:自得净心,为他演说清净心法。《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佛语禅语第80句】:【佛语禅话】随分随力,涓滴爱心可累积成就大业。
【佛语禅语第81句】:人际关系是最难写的一篇文章。唯有事事无我、无执,方能有所为。
【佛语禅语第82句】:【天天禅语】不做事、不动手就事事困难,只要有心动手做,沙漠也会成绿洲。
【佛语禅语第83句】:善知二无我,二障烦恼断,永离二种死,是名佛知觉。《楞伽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84句】:【禅语悟道】不景气时,应自我教育去除贪婪、克勤固本,才能保安康。
【佛语禅语第85句】:寸长尺短,术业专攻,时时怀卖油翁心态,处处想三人行必有我师。
【佛语禅语第86句】:树立个人正直、勤劳、诚信、敦厚、善良、合群等良好形象,令人信赖。
【佛语禅语第87句】:智慧的光明被摇动或熄灭,究其原因是因为“无明
【佛语禅语第88句】:什么是忍辱?佛日:若得他对而心不起,是谓忍辱。一《贤劫经》
【佛语禅语第89句】: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卷一
【佛语禅语第90句】: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懂得给生命留白,亦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佛语禅语第91句】:一切众生是如来藏,普贤菩萨体性遍故。《实相般若波罗蜜经》
【佛语禅语第92句】:把盐放入一杯水中,会咸得发苦,而撒进一个湖里,会没什么味道。
【佛语禅语第93句】:在佛家看来,世间并无小事,即便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也要付出最大的努力。
【佛语禅语第94句】:要守时,守信,守道,守法。(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佛语禅语第95句】:【放下烦恼得快乐】 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佛语禅语第96句】: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一,观天品
【佛语禅语第97句】:摒弃吉兆、凶兆、梦兆和命相。《经集》第二品,第十三章《正确游行经》
【佛语禅语第98句】: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楞严经》卷八
【佛语禅语第99句】:恶行危身,愚以为易,善最安身,愚以为难。(《法句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208097.html